书城励志方与圆全集
3516400000059

第59章 打开内心里的改变之门(2)

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发现是什么?瓦特发明蒸汽机,使人类开始了用机器代替人手的历程,引发了第一次产业革命,这个发现很伟大,但不是最伟大;而后电脑的出现,因特网的产生,这些都很伟大,但还不是最伟大;有人会说青霉素的发现,汽车的发明,生物工程等等……以上的发明、发现都只是技术层面的,其实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发现是: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从而改变人生。

我非常相信这句话。为什么说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现呢?因为惟有这个发现是关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与快乐的,它告诉我们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与快乐,而且告诉了我们获得的途径,那就是从改变人生的态度开始。

既然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现,那我们不妨问自己,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运用过这条规律吗?如果没有,那不是对人类知识与智慧的一种最大浪费吗?

如果你对现在的生活不满,觉得自己不快乐、不幸福、不成功,想改变现时的状况,其实你完全可以做得到,你是你自己的主人,只要你改变你的思想,用另一种眼光看问题,你就能改变这一切。

下面的故事是我希望自己能牢记一生的故事:2003年年初,台湾有位叫刘侠的作家去世了,凤凰卫视为此制作了一套特辑——《天使走过人间》,看完这套特辑后,我被强烈地震撼了。当晚,我的心久久地不能平静,于是我连夜在网上查找了刘侠的资料和文章,那一整晚我都在经受着一种心灵的洗礼,我愿意一千遍一万遍地向人们宣扬刘侠。

刘侠出生在陕西省扶风市杏林镇,为了纪念她的出生地,她取笔名杏林子。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12岁就得了一种怪病,经医师诊断为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自体免疫系统不全而引发的慢性疾病,完全无药可治,患者等于被宣判了漫长的死刑,在死亡之前是无尽的疼痛、更疼痛和更加疼痛的凌迟。

那为什么还要活着呢?刘侠也问了自己这个问题。生病之后,她看着自己的关节一个个坏掉,渐渐不能走不能跳,身体的痛苦倒容易忍受,最大的痛苦是来自内心,“我不知像我那样既没有念过多少书,又瘫痪在床上的病人到底有什么用?我活着到底是干什么?仅仅为了自己受苦、拖累家人吗?我真的要在病床上躺一辈子,永远做一个废人吗?”

于是她告诉自己,如果三年还不康复的话,就不要活了。结果,好不容易熬了三年,还是没有好!她想:好吧,再延长三年好了,如果再不好,就绝对不要活了!

但还不到第二个三年,也就是她16岁的那年,刘侠找到了上帝,或者说上帝找到刘侠。透过神的精神抚慰,刘侠对生命有了新的诠释:上帝和魔鬼最大的不同就是:魔鬼千方百计只想叫人死,上帝却千方百计只想叫人活,而且活得更好,更起劲、更快乐。所以他给了人信心、希望、勇气,还有爱;教导我们如何在痛苦中保持信心,在灰心中保持希望,在危难中保持勇气,用爱来滋润我们饱受创痛的心灵,好叫我们的生命重新充满生气,勇敢地活下去。

自从有了信仰,刘侠决定用快乐武装自己,与痛苦和平相处。

在她的右手腕上,有一堆密集的小白点,那全是针痕。每遇到需要静脉注射或抽血的时候。医生就摇头叹息,他们举着针管一戳再戳,就是找不到那可怜的血管。有些医生一针又一针的“失败”,常弄得满头大汗,拿针管的手都在发抖,刘侠就忍住痛安慰他们:“不要紧,慢慢来!我是O 型血,人们说O 型血的人都很勇敢。”

刘侠不仅顽强地与病痛作斗争,她还学习着怎样去爱,怎样去付出,并一点一点地磨练自己的个性。

有位作家描述了看到刘侠的写作过程。她在腿上架着一块木板,颤巍巍地用两个指头夹着笔写字,每写一笔就像举重一样,要忍受巨大的痛苦,那位作家都不忍心再看下去了。但就这样,刘侠写出了几百万字,20多本的励志书。她的作品也许称不上精致文学,却是一字一痛,一字一爱,所迸发的力量比那些精致文学还要伟大珍贵,这是她以“无用之躯”送给弱势者、身心残障者,以及无数跌倒过、在长夜里痛哭过的人的礼物。

她这样说:那时候活不下去的原因是不知道病何时会好,生命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但我有了信仰以后,便对生命有一个新的诠释:就是每一个生命,不管是老弱伤残或贫富贵贱,都是珍贵的!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特定的价值。人看人是看外表——看容貌、看财富、看地位。但上帝是看内心,看我们有没有对自己的生命尽了本分。我不要求每一个人都拿一百分,因为他知道人的才智有高低,能力有大小之分,他只要求我们尽本分、尽了心,就够了。

一个12岁就被病魔缠身的女孩,却凭着自己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毅力,成为了风靡台港和东南亚的著名作家,她的文章被收录在中学的课本中,她的散文《杏林小记》、《生之歌》、《生之颂》几十年来都是台湾中学生假期指定读物,更以《另一种爱情》获文艺大奖,在当代的华人作家中,没有人比得上杏林子励志,除了她,没有人可以顶着一个毁坏的身体以文字见证生命的强韧、热情和美丽。历经二三十年而不辍。同时她还创办了台湾最大、最有影响的残疾人组织——伊甸园。她自己在遭受不幸,她却总在想法帮助别人。她在一个盲人按摩院,发现两位盲人按摩师有音乐天分,她就鼓励他们唱歌,并为他们请音乐教师,最后这两位盲人按摩师成为了台湾有名的音乐组合——双福之音。

杏林子创造了奇迹。不,不要说她创造了奇迹,她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但奇迹是怎么产生的呢?她的力量源自何处呢?

水流经管道的时候,它的形状是管道的形状;生命的泉水流经你的时候,它的形状就是你思想的形状。杏林子的改变,杏林子创造奇迹的力量,源自于她思想的改变,她对生与死有了重新的认识,她懂得了爱和快乐才是生命的真谛。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

自我心象在冥冥之中是否有某种神奇的力量主宰着我们的命运呢?如果说有,那这种神奇的力量就是你的信念,特别是你对自我的信念。

在上世纪,有一本在全球范围内畅销了3000万册,影响了多位大师级人物的书一《心理控制论》,作者叫马尔茨。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念——自我心象,它被誉为是现代心理学中所取得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成就之一。

但在马尔茨的整容生涯中,既有这样成功的例子,也有一些不因整容而有所改变的例子。曾有一位因鼻子的异常隆起而终生极端害羞且神经质的公爵夫人,虽然马尔茨运用高超的外科整形手术,已给了她一个典雅的鼻子和端庄的面孔,但她仍然没有接受自己的新形象,还是在生活中扮演丑小鸭的角色,像一位不敢抬头正视别人的小丫头。

心理学家说:“你认为你是什么,什么就是你。”自我心象是人生的前提、根据或基础,正是自我心象导致了个人的整个个性、行为,甚至生活境况。我们的人生体验,似乎只是要证实并加强我们的自我心象。

在你的自我心象中,你认为自己是快乐的人、成功的人,你就会在生活中处处去感受快乐,去努力寻求成功,从而你也就真的变成一个快乐的人、成功的人,于是你也就更加确信你的自我心象,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在你的自我心象中,你认为自己是不快乐、不成功的,你就能在生活中处处找到不快乐,将一些小小的生活挫折,都当成人生的失败,在个性上你也会变得悲观、孤独、容易受挫、喜欢指责和抱怨,从而你也就不容易与他人友好相处,不容易坚持奋发向上,因此你的人生也就真的会变得不快乐、不成功,于是你也就更认可你悲观的自我心象,导致恶性循环。

既然自我心象这么重要,那它是怎样形成的呢?人的自我心象是由我们过去的经验,以及他人对我们的反应,特别是童年早期的经历所形成。由这些经验,我们建造了“自我”。这种自我的观念或信念一旦建成,它就变成真的一样,我们不会去怀疑它的作用,而只会按照这种观念或信念,也就是这种自我心象去行事。

如果一个人在荒野遇到一头熊,他马上就会肌肉紧张,心跳加速。但如果他碰到的不是真熊,而是披着熊皮的演员,如果他将这位演员想成了真熊,那么他的情绪与神经反应也会完全一样。

这说明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无法分辨到底是真实的经验,还是生动想象的经验。而人的自我心象的形成就正是如此,它只是透过我们人生中的一些经验,而想象出来的结果,因此也就导致了很多人的自我心象只是一种错觉。

是你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形成你的思想任何一个人想改变自己,首先是从改变思想开始。

那是什么形成了我们的思想和人生态度呢?就像你吸收的营养决定了你的身体,正是你所接收的知识和信息形成了你的思想。

人们不是说知识是灵魂的食粮吗?知识的确是灵魂的食粮,但食粮也有质量的好坏之分,甚至还有些是腐烂变质的,吃了对人体有害。

所以知识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你接受了一些不好的知识,就会伤害你的灵魂,很多人的心态不好,或者做人不成功、不快乐,是因为他接受的信息不好,接收的知识不好。柏拉图说:如果一个人没有真正理解真善美是什么就去学习,那是一种非常冒险的行为,因为他很可能学到一些坏的东西,形成一种不健康的思想。

要有幸福、快乐的生活,就要有积极、健康的思想;要有积极、健康的思想,就要选择接受最好的知识。

我们必须把守好心灵的大门,凡是能让我们积极向上、人生丰富的知识才可以进入心灵,凡是让我们消极悲观、人生不快乐的知识,就不允许进来。

接受什么样的知识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但这种选择往往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如果你整天只是将时间耗费在电视机前或报纸上,如果这就是你信息的主要来源,你一定会变得平庸!要看书,要看好书,要看经典的书,你的人生才会真的丰富。

拓展你的心灵,你就拓展了你的人生世界。你的衣服每天都要清洗,然而你的思想、你的心已有多长时间没有清洗了呢?下面就是你应该学习的能帮助你过上幸福、快乐、成功生活的知识,是你所应该确立的人生态度,是启动你大脑中巨大能量的一套心灵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