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与圆全集
3516400000099

第99章 外圆内方,进退自如(6)

春申君勇智并用闻达天下战国四公子中,平原君、孟尝君和信陵君都出自王族贵胄,唯有楚国的春申君例外。就先天条件来说,与前三位相比,似嫌不足,但春申君却以自己的过人之处,闻达于各国诸侯。

春申君是楚国人,姓黄名歇。曾经游学天下。学识渊博,为时人所称颂。因而以其才学被楚顷襄王重用。其时,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秦昭王派白起为大将攻伐韩、魏两国,在华阳大败两国联军,生擒魏国将领芒卯,迫使韩、魏两国臣服归附于秦。在征服韩、魏后,秦国又将目标瞄准了南面的楚国。,秦昭王命令白起联合韩、魏两国军队共讨楚国。楚顷襄王在此形势下,决定委派能言善辩的黄歇出使秦国。游说秦王停止对楚国采取军事行动。

等到黄歇一行抵达秦国,秦军的先头部队已攻取了楚国的巫和、黔中两郡,并攻拔了鄢都,东面打到了竟陵,迫使楚顷襄王不得不迁都陈县。黄歇十分清楚楚国局势之险,因为楚怀王已被秦国所诱而入朝,客死于秦。其子顷襄王不被秦国所看重,万一秦军展开全面攻击,楚国必亡无疑。

于是,黄歇运用他的博学才识,草就了洋洋洒洒的万言书给秦昭王。该书开宗明义地指出秦与楚必须和为上策。因为秦与楚为天下至强,秦国攻楚,无异于两虎争斗,必然为他国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秦国“不知善楚”。黄歇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指出秦楚合一以临各国,才是霸者之道。

秦昭王阅后,击节称善。于是下令自起停止对楚国用兵,并派出使者带着厚金前往楚国,相约建立同盟。按照秦楚合约,黄歇和楚太子完作为人质留在秦国。几年以后,楚顷襄王病重,欲召太子回国,但按规定太子不能回去。而楚太子完与秦国宰相应侯关系友善。于是,黄歇就向应侯求援。

黄歇说:“相国您是真心对待楚太子吗?”应侯说:“是的。”

黄说:“现在楚王恐怕要一病不起了。秦国不如归还楚国的太子,太子如果被拥立为王,必然倚重秦国,并且十分感激相国,秦国就可以得到楚国这样大国的支持;如果不让太子回国,那么太子就成了咸阳城一个普通百姓。楚国又会重立太子,那样肯定就不会亲近秦国,秦国也就失去了楚国的支持。这两种结局您希望的是哪一种?愿您深思熟虑这件事。”

应侯将此事报告给秦王。秦王说:“如此的话,让楚太子的老师先回国去探视楚王的病情,回来后再考虑这件事。”

黄歇得知秦王仍不肯让太子回国,就与太子商议说:“秦国将太子您留在咸阳,目的是想借重您获取一定利益。目前就您的能力来说还不能使秦国有利可图,为此我非常忧虑。而阳文君的两个儿子都在楚国。假若君王辞世了,而太子您又不在国内,阳文君的儿子必然被立为楚王,太子您就无法入楚主政了。为今之计,您不如偷偷离开秦国,和楚国的使者一同回去,而我留下来,以自己的性命阻挡来自秦王的责难。”

于是,楚太子完更换了衣服,扮成楚国的使者逃离了秦国。黄歇假称太子生病,整天守在房中不外出。过了些时日,黄歇估计太子完已远离秦国而去,秦国再也不可能将他追回,就亲自跑到秦王跟前,对秦昭王说:“楚太子已经踏上楚国的归途,并且离开秦国很远了,黄歇欺骗了大王罪当处死,请大王将我处死吧!”秦昭王闻言大怒,当场令黄歇自裁了断。应侯在一旁加以劝阻说:“黄歇作为人臣,愿以自己的性命徇其主人,实在令人敬佩。如果楚太子被拥立为王,必然重用黄歇,所以不如不治他的罪,让他回到楚国去。”

秦昭王觉得应侯的话也有道理,于是让黄歇回国了。就在黄歇回国后的三个月,楚顷襄王死去。太子完被立为王。是为考烈王,这一年为公元前262年,周赧王五十三年。

考烈王即位后,为感谢黄歇拥戴自己有功,任命黄歇为宰相,封他为春申君,并将淮河之北的十二县赐给他。后因淮北屡遭齐国侵犯,春申君又请求改封于江东。于吴国的故都废墟上,春申君又重建了都邑。

春申君为楚相主楚政之时,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正互相争着纳士,招揽宾客。以此提高自己的形象,达到辅国持权的目的。作为后起之秀,春申君也不甘落后。投奔于他的门下的宾客数量之多,享受待遇之优越远远超过了前三者。

以“静”修身养性求学进德的人,万病之本是由于心浮气躁。明代吕坤说:“为学第一工夫,要降得浮躁之气定。”又说:“学者万病,只一个静字治得”。所谓消除浮躁,心平气定,就是要“静”。现代许多著名学者,大力提倡读书做学问要坐冷板凳,因为只有心静气沉才能潜心于学问之中,同时,更因为做学问不仅是苦差事,更要戒除功名利禄之心。事实上,如果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心浮意躁,不仅求学进德不成,做任何事情都会一事无成。因此,不论是古代学者,还是今天的学者,都提倡做学问、修养德性要“静”,即要虚静定心。

一静可制百动俗话说,“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成事”,即已然的事情;“未萌”,则指未然的事态。人们对事物认识能力,根据贤愚程度不同,而相差悬殊。

智者高瞻远瞩,把握事物的动态,随时做出适时的对策,将不利因素扼制于未然。《孙子兵法》中对此智慧极力推崇:

“所谓上策,乃是看出敌人的意图后,便将其封锁;将为切断它与同盟集团的交通,使之陷于孤立;三为直接交战,火拼之。”

看来,主动出击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下策。最好的办法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既不损伤自己,又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春秋战国诸雄争霸,齐桓、晋文图谋中国,真正刀兵相见,攻城掠地的大规模战役并不多,以声势慑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情况却常见。而楚国动辄用兵中原,攻城掠地无所不用其极,最终上了秦国的当而灭亡。

中国武术中的太极拳,其技术理论的核心是:“彼不动则己不动,彼微动己稍先动,以静制动”。

战争和武术,都要了解敌人动态,掌握信息;在其他情况下,相当于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决定胜负,关键在于能否预知事件的发展过程。

能做到察觉未然状态,对事物未来趋势加以把握,当然不愧为智者!

《宋名臣言行录》有一则故事:宋代名相杜衍的部下,将赴任某县县令,临行前杜衍特意嘱咐道:“凭你的才华去做县令,实在太可惜了。但是,在这个位子上也不要做得太出色,只需上下协调,处好关系就可。‘当韬晦,无露圭角’,如炫耀你的才华,反而会招损的。”那位部下反驳道:“先生一直教诲我们要以坚定的信念和良知多做贡献,造福于国于民,为何今天却有如此相反的理论呢?”杜衍答道:“我之所以有今天,是巧于周旋在皇帝与列位大臣之间才得以信任。而于今,你只是位县令,一级一级向上爬,就要看你周旋的能力了。如果你上获罪于上司,下得罪于民众,虽有才华,也将无发挥的余地了!”

可见自古就有怀才不露是高手,锋芒露招中伤的嫌疑。然而,任何事物都不可过度,韬晦过度,板则反亏。

暴君殷纣王,终日“酒池肉林”、“声色犬马”,忠臣直言者一律处死。一次宴饮数日而不知晨昏,问周围人“今朝何年月日?”没有一人答出,于是纣王派人去问箕子,箕子闻听此事,对家人说:“无人知今朝何年月日,看来皇帝的地位不保了,如果我一人还明白,于我不利。”便告诉使者:“自己也醉得不知时间了。”这种韬晦术,是明哲保身之策,只为自己,何尝想到国家呢?为什么不给纣王敲个警钟呢?

现实生活中持这种态度的人比比皆是,但它是惰性产生的根源。因此如何走出明哲保身与恪尽职守的矛盾,是韬晦学的重要课题。百动不如一静。时机对事业的成败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选择得当,就能事半功倍;选择不得当,就是功败垂成。

孟子曾经说:“虽然在智慧,不如乘住进势;虽然手上有大锄,不如等待时机。”

唐高祖李渊有三个儿子,即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其中李世民在建立唐朝和统一全国的军政大事中,都建立了无人可比的功勋,同时在长期的南征北伐中,招募了众多身怀绝技的文臣武将。李建成觉得自己的太子之位在李世民的功勋和实力面前岌岌可危,便暗中联结三弟李元吉及李渊的宠姬、大臣,试图尽快除掉李世民。

李世民很了解太子和齐王的用心,同时又有一班文武人员的密切防范,李建成的计划始终无法实施。李建成决定先把秦王府中的谋臣武将或进谗处死或调离作他用来孤立李世民。果然名将程知节被外调为刺史,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被调出秦王府,尉迟敬德差点被李渊处死。一时秦王府中,人人自危,纷纷劝李世民早作准备,以免被害。李世民自有打算,暗中观察事态发展,表面却毫无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