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伟人传记丛书:永乐大帝朱棣
35171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今江苏南京)。洪武三年(1370),受封燕王。

朱棣善于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在就藩北平的十九年中,他借镇边扫北之机,在为国立功的同时,私蓄日后能为自己夺取皇位拼死效力的文臣武将。为了网罗人才,他不惜放下架子,以朋友之情礼遇,甚至割爱将镇藩之宝东珠送人。对于铁铉、方孝孺、景清几位闻名天下的大儒,朱棣真正做到了礼贤下士,尽管遭到过他们的拒绝和奚落,他照样表现出了相当的耐心和真诚,他要让天下的读书士子看到自己的求贤若渴之心。在这方面,他是成功的,否则在他篡位之后,就不会有上百位的前朝骨鲠之臣自愿为其所用,包括分外傲慢的大才子解缙。

同时,永乐大帝朱棣是个颇有争议的皇帝。他功勋卓著:他组织编修了内容浩繁规模宏大的《永乐大典》,开创了世界文化史上百科全书编纂的先河;他建造了当时世界文化史上最强大的海军,七下西洋,使海上丝绸之路达于鼎盛;他五次亲征漠北,维护祖国统一,病死征途……但是,永乐大帝又以残暴闻名:凶杀成性、冷酷无情,特别是他残杀建文遗臣时极尽酷刑之所能,也是历史上无人能及的。他命人将铁铉的耳朵和鼻子割下来煮熟,然后塞入铁铉口中;他为著名学士方孝孺定了史上从未有的“杀十族”的酷刑,为了凑足所谓“十族”,把方孝孺的学生和朋友都诛杀了;他疑心王贵妃死于投毒而制造冤案,一口气杀了六百余人……永乐大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在明朝诸帝中,其丰功伟绩恐怕无人能与之匹敌:征漠北、平安南、通西洋、修大典、建北京,就这样缔造了一个“永乐盛世”。人必有是非功过。本书以精练的语言为读者朋友逐层揭开了永乐大帝神秘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