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理财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3521200000054

第54章 打好财务管理基本功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这是古代帝王的感慨,也是当今企业的感慨,多数的企业都由于管理不善而倒闭,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而管理中,财务管理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财务管理做好了,江山也就保住了。

财务管理不仅是会计的事情,每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都要懂得那些基本知识,没有这些基本知识的支撑,就不会看出公司的问题,也看不到公司的该改善的地方。

创业不是建立起来企业就完了,企业关系最多的就是账务,财务管理不好,管理系统就做不好。随着现代企业的构建,企业财务管理的内涵、外延、功能及其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以生存和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得以保证和实施的重要环节。

作为一个创业人,不懂得基本的财务管理就不会管理好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事业,只怕是到时候人财两空,那就很不划算了。

一个企业的目的就是追求最大的赢利,有经济学者提倡:“企业要从精细化的终端管理,逐步走向精益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是最重要的,学会基本的财务管理,你才能知道企业存在哪些漏洞,该怎么去改进。

说白一点,你叫一个会计给你做账,但是你连财务报表都不知道怎么去看的话,就不只是被别人笑掉大牙那么简单了。没有财务管理知识的管理者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对利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就不会分析到家,对公司的真正财务,潜力,危机等等东西都看不透彻。

财务管理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资产增值为中心的综合性管理,是通过资金运动对企业全部经济活动的反映与控制,是企业经营体系、管理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

企业经营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的好坏,而企业管理的好坏关键又在于财务管理。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与财务管理密切相关,企业进、销、调、存都离不开财务的反映与控制。可见,财务管理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中枢。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企业经营者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可靠保障,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根本要求,为此,在企业管理中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必须以资金管理、成本费用管理、经济预测管理为中心开展财务管理活动。

企业财务管理最重要的内容有三个,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财务管理的三大要素,即利润、现金流量和财务体系的健康。

1.利润

众所周知,利润是企业的最大追求,因此,利润也就是财务管理的最主要内容。利润=收入一成本,所以,一个企业的利润也就是从两头来的,一个是扩大收入,另一个是减少成本。两头的差额越大,利润也就越大。

而在财务管理中是通过多个指标来强调利润对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重要程度,比如资金回报率、利润率、每股净收益等。而现代财务管理正是通过分析、控制这些指标而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赢利能力,从而确定企业的财务战略,并对企业经营决策提出建议。

2.现金流量

企业的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和投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动总额。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现金流入,二是现金流出。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出售固定资产、向银行借款等取得现金,形成了企业的现金流入;购买原材料、接受劳务、购建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偿还债务等支付现金,形成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现金流量是企业财务状况最真实的反映和最本质的揭示,是现代企业理财活动的一项重要职能,建立完善的现金流量管理体系,是确保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如果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量相等,财务管理就是健康发展。实际上这种情况极少出现,不是收大于支,就是支大于收。在现代的买方市场,很多企业都会出现现金流出大于现金流入的情况。现金流转这种不平衡的原因有企业内部的赢利、亏损或规模扩充等因素,也有企业外部的市场环境变化、经济兴衰、企业间的竞争等因素。

3.财务管理体系

企业财务体系的内容十分丰富。一个合理的财务体系应该包括投资体系、融资体系、财务管理体系等。体系内部的各部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同时,财务体系及其各部分内容与企业的经营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企业财务体系的健康程度决定了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密切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能力及其抗风险能力。

企业的这三大要素是最核心的内容,利润是企业收入与成本费用的差额,可以通过扩大销售额和控制成本费用来提高;经营现金流量是企业从营业收入、利润或者其他来源中获得的,其作用就是保证经营循环的顺利进行;而财务体系的健康程度则是反映企业的经营状态和整个经营风险的一个主要指标。

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要综合考虑利润、现金流量和财务体系的健康这三者的平衡,同时也要考虑这三个要件与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的平衡。如果我们仅考虑其中的一个要素,很可能会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

这三者的平衡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竞争力,让企业的利润不断增加。

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利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财务报告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的分析研究。

1.作用

要学会财务管理,先要学会财务报表的制作,财务报表的制作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具有以下作用:

(1)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企业的盈利能力如何?

-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哪些?

-企业的自我可持续增长能力如何?

-影响企业自我可持续增长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诊断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

-企业的负债状况如何?

-企业否具有财务风险?

-企业的经营风险如何?

-企业是否面临财务困境或破产风险?

(3)计划未来的经营策略和财务政策:

-评价和决定企业未来的投资项目;

-调整和制定企业未来的资本结构政策;

-调整和制定企业未来的融资和筹资政策;

-调整和制定企业未来的利润分配政策。

(4)评价企业的投资价值:

-银行根据企业披露和公布的财务报表,决定是否批准或提早企业的贷款申请?

-投资者根据企业披露和公布的财务报表,确定企业股票(股权)和债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企业是否具有偿债能力?

2.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与原则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单个年度的财务比率分析、不同时期比较分析、与同行业其他公司之间的比较分析三种。

(1)财务比率分析是指对本公司一个财务年度内的财务报表各项目之间进行比较,计算比率,判断年度内偿债能力、资本结构、经营效率、盈利能力情况等。

(2)对本公司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财务状况变动趋势、盈利能力作出分析,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动态地分析公司状况。

(3)与同行业其他公司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了解公司各种指标的优劣,在群体中判断个体。

使用本方法时常选用行业平均水平或行业标准水平,通过比较得出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认识优势与不足,真正确定公司的价值。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主要有:

坚持全面原则、坚持考虑个性原则。

根据上述不同使用者的要求,财务报表分析内容重要包括:

1.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的分布和构成的变动情况,以及企业负债经营的情况,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

2.分析企业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盈利水平的变动趋势,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盈利能力。

3.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增减变动的原因,评价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及付现能力。

4.分析企业资金保全和增值情况,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等。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同时还需要利用一些财务计划、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等资料所进行的综合性分析。尤其是单位内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更有条件利用单位内部的各种计划资料和会计核算资料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

在财务报告体系中,资产负债表、收益表与现金流量表被称为所谓的“新三表体系”,构成财务信息的核心部分。

在这三张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表是最为基本的、反映信息最为全面的一张报表,是第一张财务报表。同时,资产负债表的历史最为悠久。目前全球范围内被广泛采用的所谓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流动性排列”法诞生于1898年的美国,至今已逾百年。

收益表的名称也很多,经常用到的有“利润表”和“损益表”等。在国外之所以采用“收益表”的名称,是因为要改变人们以往阅读利润表或损益表时的错误做法,即只是关注这张报表的最后一栏或几栏数据,比如税后盈利、每股收益等等。因为在收益表中,同样重要的数据还有销售额、纳税付息前利润等项目,只关注于最后的几栏数据无助于全面判断企业的获利能力。

现金数量表在三张报表中的历史最短,至今也不过十余年。但该表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地位却日益提高。

这与现金流量指标的被重视程度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