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3700000039

第39章 南北朝·宋(3)

刘彧在将侄子刘子业杀掉以后,面对的是众多的兄弟和侄儿觊觎皇位的局面。当时刘彧处于绝对孤立的地位,军事实力也相对较差,但最终却将众多的兄弟和侄儿一一荡平,原因就在于,刘彧依靠了一批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的谋臣良将,这才以寡对众,以弱胜强。就凭这一点,刘彧才能稳稳当当地坐在皇位上。不过刘彧对众多的兄弟和侄儿毫不留情地加以屠杀,也表现出他残暴的一面。总的来说,刘彧是个枭雄,不是个政治家。

公元466年,刘彧杀掉侄子刘子业,自立为帝。

刘彧小的时候,生母沈婕妤就因病去世,刘骏的生母路淑媛将他抚养成人。因而刘彧和刘骏关系融洽,诸弟多被刘骏无端猜忌甚至遭害,唯刘彧聿免。刘骏去世,刘子业即位后,刘彧的灾难开始了。刘彧和刘休仁、刘休右等三人被猜忌他们的刘子业留在身边,失去了行动自由,还要时常遭受刘子业的百般凌辱。

刘彧在三王之中,年龄是最大的,自然成为刘子业迫害的主要目标、每当此时,他心里愤怒到了极点,表面上却装出一副恭顺、服从的样子。他暗中密切注视外部动静,等待时机下手。此时,民间盛传“湘中当出天子”,刘子业知道后非常不安,决定杀掉湘东王刘彧,巩固皇位。

就在刘子业准备杀刘彧的当天晚上。就先被刘彧的亲信所杀,因此,刘彧得以逃生,并随后即位称帝。

刘彧即位后,首先面临的就是镇军将军、江州刺史晋安王刘于勋在长史邓琬的做主下起兵,刘子勋的七弟、荆州刺史临海王刘子顼和六弟、会稽太守寻阳王刘子房都由其长史做主,起兵响应的混乱局面。公元466年,刘子勋在寻阳即位,正式与刘彧分庭抗礼,由此就爆发了一场以刘彧为首的文帝系诸王和以刘子勋为首的孝武帝系诸王之间的大混战。

刘彧得知寻阳举兵、四方响应的消息后,接受大臣的建议,广施仁政,以“罪不相及”为瓦解敌军、巩固军心的主要政策。并着手进行镇压叛乱的准备工作。

一切准备停当之后,明帝亲自调兵遣将,讨伐叛军。

东讨军出师不久,刘彧就接到东讨军大胜,生擒寻阳王刘子房,斩作主起兵的孔铠等的捷报。随后,刘彧便调集增援大军,全力应付长江中游的军事压力。经过激烈的战斗后,攻入寻阳,斩11岁的晋安王刘子勋。

不久,又陷荆州,赐临海王刘子顼、安陆王刘子绥、邵陵王刘子元死。待叛乱平定后,刘彧又将刘子房、永嘉王刘子仁、始安王刘子真等赐死。至此,刘骏的28个儿子全部死光。公元470年,刘彧将自己刚出生的第九子刘萧赞封为武陵王,过继给刘骏,顶起这一支门户,以表示自己的博爱之情。

刘彧在称帝并平息兄弟间叛乱后的几年里,坚持以仁治国的方针,实行了一些恢复生产,整顿吏治、改革弊政的措施,有利于江南地区生产的恢复,经济也进一步繁荣,得到了朝野内外的好评和支持,被称为仁爱之君。

但是,当只有27岁的刘彧发现自己的健康每况愈下的时候,他担心因为太子年幼,如果自己死后有人会取而代之,因此对那些对皇位有威胁的人采取了特别严厉的镇压措施,猜忌心也越来越严重。

这时,一场刘宋王朝皇室内部的骨肉相残又开始了,这次,刘彧将屠刀对准了刘讳、刘休右、刘休仁、刘休若等兄弟,只剩下一个弟弟桂阳王刘休范。因他人才凡劣,不会威胁幼主,所以才免遭杀身之祸。

当了几年皇帝的宋明帝,已不像即位初那样励精图治,以国事为重,而是贪图享乐,迷信鬼神,猜忌和杀戮大臣。

明帝末年特别迷信鬼神,忌讳很多,说话和文书用词都极为讲究,凡祸败病丧及怀疑与此相似应回避者,有数百千种,若有犯者必严加惩罚。皇宫内外常虑触犯忌讳,人人担惊受怕,朝不保夕。皇宫内的禁忌尤其多,移动一下床、整修一下墙壁这样的小事,明帝都要先祭祀土神,让文士作文词祝策,像搞大型祭祀一样。

预感到将不久于人世的明帝加紧安排后事,先后又将寿寂之、吴喜、王景文等人杀死,命褚渊、袁桀、蔡兴宗、沈攸之为顾命大臣,辅佐幼主。褚渊平常与萧道成很好,又向明帝推荐,于是又任萧道成为右卫将军,领卫尉,与袁桀等共掌机事。

公元472年,刘彧在安排好所有后事之后,便一命呜呼。

后废帝刘昱

(公元463年~公元477年)

在位时间:公元472年~公元477年

曾用年号:元徽

谥号:无

庙号:无

安葬地:不详

刘子业残暴杀人,似乎还能找到一些心理方面的原因,而年仅10岁的刘昱残暴,就找不出什么可以为之开脱的理由了。刘昱是刘子业的堂弟,公元472年刘彧死后,10岁的刘昱即位。

刘昱即位后,首先面对的就是国内动荡不安,反叛叠起的局面。不过他似乎并不为刘宋王朝的国事担心,当皇帝对他来讲,就是如何玩得开心,如何杀人杀得开心。他每日都要出游,出游之时,刘昱自己一人纵马在前面飞驰,随从们手执兵器紧跟其后,无论是行人还是牲畜,凡被他撞上的,都变成了刀下冤魂。建康城里被他闹得人心惶惶,街上行人稀少,商人们白天都不敢开门营业。

刘昱除了每日必有的出游外,还喜欢杀人,并且是一天不杀人他的手就痒痒。反正自己是皇帝。有谁要敢违抗旨意,他就可以下诏屠杀。公元477年,阮佃夫等想废掉刘昱,结果被告发,刘昱将阮佃夫等人全部杀死。

过了两个月,又有人告发杜幼文、沈勃、孙超之等人是阮佃夫的同谋,刘昱立即亲率士兵到这三人的家里屠杀,无一人丧免。

对于刘昱的恶行,王太后非常不满,于是常常训斥他。因此,刘昱非常厌恶太后,总想找机会杀害太后。

一天中午,刘昱大摇大摆进了萧道咸的领军府,见萧道成因天热裸睡,于是把萧道成弄醒,并叫他站在墙边,然后在他肚皮上画上箭靶,拉弓瞄准。萧道成吓得忙说:“老臣无罪。”刘昱的亲信王天恩也赔笑着说:“领军的肚皮大,是射箭的好靶子。但要是一箭就把他射死了,以后就无法再射了,不如用木箭射好。”刘昱听从了他的话。换了木箭后,刘昱拉弓就射,一箭正中靶心——萧道成的肚脐。他得意洋洋地一把将弓扔到地上,大笑着问道:“看我的武艺怎么样?”被吓得半死的萧道成不得不满脸堆笑的连声奉承。不过刘昱戏弄萧道成是有原因的,萧道成在平定刘休范的叛乱后,逐渐掌握了朝中大权,刘昱虽然年龄不大,也知道嫉恨萧道成的威名,想把他杀掉。一次,刘昱在宫中磨刀,一边磨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明日就杀掉萧道成!”陈太妃听说后,非常生气,把刘昱找来训斥道:“萧道成有功于国家,如果把他都杀了,还会有谁再为你尽力啊?”听了陈太妃的话,刘昱这才打消了杀萧造成的念头。

公元477午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刘昱与左右在台城的来冈。晚上,他们又到新安寺偷狗,煮熟后大家吃肉饮酒,大醉而归。刘昱回到仁寿殿后,命令杨玉夫观察天空,等见到织女过河时就叫醒他,而且气哼哼地对杨玉夫说:“如果你看不见,没有叫我的话,我就杀了你!”说完,大醉的刘子业昏然入睡,全然不顾呆在一旁的杨玉夫。杨玉夫见刘昱睡得跟死猪一般,叹了一口气,坐到殿前台上看天。这杨玉夫本是刘昱的心腹,但最近刘昱老对他开玩笑,一看见他就咬牙切齿说:“明天就杀掉这小子,把他的心肝取出来下酒!”刘昱看着杨玉夫惶惶不可终日的样,也就非常开心了。但杨玉夫并不这么想,他老觉得刘昱会杀他,尤其是今晚给他的这个差使,弄不好就是想要杀他。杨玉夫越想越怕,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从殿前台上爬起来,走到刘昱睡榻前,取下其防身之刀,一刀捅去。这个年仅15岁的皇帝,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做了刀下鬼。

顺帝刘准

(公元469年~公元481年)

在位时间:公元477年~公元479年

曾用年号:升明

谥号:顺帝

庙号:无

安葬地:遂宁陵

暴君刘昱被杀后,萧道成趁机掌握了朝政大权,他与太后商量后,决定立刘彧第三子刘准为帝。公元477年,刘准即位。

刘准虽当上皇帝,但大权都掌握在萧道成手中,萧道成当时已笼络了大批朝臣,准备代宋自立。司马昭之心,已是路人皆知,很多大臣对此非常不满,于是纷纷起兵反对。

就在刘准即位那年,荆州刺史沈攸之起兵,袁桀为除掉萧道成,在石头城起兵响应,一时应者无数。但袁桀等空有忠君除奸之心,却不是统兵讨贼的将才,根本不是萧道成的对手,不久就被萧道成率军平定,袁桀等人惨遭杀害。沈攸之孤军奋战,不久也兵败身亡。从此,朝廷内外全是萧道成的亲信,刘宋政权名存实亡。

萧道成在消灭异己后,加紧代宋自立的步伐,公元479年,萧道成终于逼刘准下诏禅位,刘宋灭亡,萧道成建齐。

刘准退位后,萧道成命其移居别宫,两年后,刘准被人趁乱杀死。萧道成知道情况后,不但不加罪于杀死刘准的凶手,反而厚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