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3700000008

第8章 西汉(3)

汉惠帝很多事情并不能做主,就连册立皇后都是由母亲吕太后为他一手操办。其婚礼很是隆重,史载仅聘金就用黄金两万斤。但这是一桩十分荒唐的婚姻,皇后张氏是汉惠帝亲外甥女,吕后为了亲上加亲,就把她嫁给汉惠帝。张氏被立为皇后以后,吕后曾想方设法让她生子,但张氏却始终没有怀孕。无奈,吕后就让她谎称怀孕,取后官美人之子做儿子,杀其生母,立为太子。

后汉惠帝去世,即立为皇帝,由吕后临朝听制,公元前180年诸吕叛乱被平定后,张皇后被废,死于公元前163半。

刘邦乃是登徒子一个,在战争期间还有所收敛,但取得天下后,刘邦的身边也就多了如云的美女,年老色衰的吕后自然就备受冷落。待到拨开云雾见明月,贵为太后的吕后也就不可能放过那些刘邦宠妃。其中刘邦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的命运更加悲惨。吕太后下令把戚夫人囚禁在永巷中,拔掉头发,戴枷具,穿着红色囚衣舂米。为了斩草除根,她下令把赵王如意骗至京师,用药酒毒死。然后斩断戚夫人四肢,挖眼熏耳,让她吃药致哑,扔在厕所里,称为“人彘”。

吕后的所作所为使为人“荏弱”的汉惠帝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他知道“人彘”就是戚夫人后,大哭不止,生病有一年之久,从此不理朝政,每日饮酒淫乐。公元前188年,在位7年的汉惠帝英年早逝,享年22岁。

汉文帝刘恒

(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

在位时间: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57年

曾用年号:无

谥号:孝文帝

庙号:太宗

安葬地:霸陵

公元前202年,刘恒出生。

公元前195年,刘恒被封为代王。

公元前180年,刘恒被拥立为帝,是为汉文帝。

公元前157年,文帝刘恒逝世。

刘恒能当上皇帝,也要拜吕启所赐。刘邦有八子,但吕后只生了汉惠帝刘盈。刘盈死后,吕后为了掌权,对庶出的其余诸子大加迫害,有4人为其所害,只有老大刘肥善终。到吕后逝世时,刘邦的儿子中只剩下淮南王刘长和代王刘恒。待诸吕叛乱被平定后,大臣们在一番权衡之后,终于把名不见经传的刘恒扶上皇位。刘恒同他的父亲刘邦一样,在皇位来历不明时,总要找一个传说来说明皇帝本来就应该他做。于是刘邦临幸刘恒母亲薄夫人时,薄夫人就梦见了巨龙盘身,然后刘恒就出生了。但不管刘恒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他毕竟是“文景之治”的建设者之一,也是西汉王朝的明君之一。之所以在刘恒和儿子刘启统治时期出现国泰民安的“文景之治”,首先要归功于刘邦和刘盈的苦心经营,但起决定性因素的,还是在于刘恒“贤智温良”的性格。正是他这种性格,才使得汉王朝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得以贯彻和延续,更进一步把老百姓从战乱中解放出来,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他和他的儿子刘启不遗余力的积累,为后来汉武帝建立伟大的功勋莫好了根基。

不鸣则已

刘恒的出生倒还有些曲折,他的母亲是楚汉战争中魏王豹的宫人,姓薄,她同其他宫人被送到荥阳织布。

有一次刘邦闲逛到了织布的房子里,见一女子有些姿色,就把她要进了后宫,此人就是薄夫人,但很快就把她忘了。过了一年,刘邦总算想起了还有这么个女子,于是把她召来“幸之”。就此一“幸”,薄氏在公元前加年生了刘恒。

刘邦后来又把她忘了,薄氏母子只得小心翼翼地活着,谁也不能得罪,逢事多加考虑,处处谨慎小心,刘恒也就在朝臣的眼里留下了一个“贤智温良”的印象。

公元前197年,通过萧何等33位朝臣举荐,7岁的刘恒总算时来运转,被封为代王。刘邦死后,吕后倒很同情薄夫人,让她去代国陪伴儿子。

薄夫人和刘恒本以为此生必定老死边陲。可是,一件意想不到的大喜事降临了。吕氏死后,宫廷发生变乱,太尉周勃、丞相陈平诛杀诸吕,控制了朝政。此时,大臣们开始筹划皇位的继承。大家认为当时的小皇帝刘弘根本就不是惠帝后代,不宜保留;齐王刘襄虽说是高皇帝的嫡长孙,但外舅是恶人不能立;淮南王刘长年幼,母亲娘家人又很坏,不能立。权衡来去,最后认为代王是现存高皇帝儿子中年龄最大,为人仁孝宽厚,而且立长子本来就名正言顺,再加上他的仁孝天下皆知,是最合适的人选。

面对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刘恒自然不敢相信,于是同母亲薄夫人商量。薄夫人此前曾在汉宫备尝艰难,深知宫闱权力之争风云变幻,残酷无情,也不敢贸然决定,便派弟弟薄昭偷偷地入长安打听。薄昭很快回复,说事实如此,无可怀疑。这样,刘恒在随从的陪同下,半信半疑地登上了前往长安的道路。

直到走到离长安城约50里的高陵,刘恒仍然不相信要他做皇帝的事情是真的,他停了下来,派随从前往长安探风。不久随从回报,说朝中自丞相以下的所有大小官吏都等候多时。刘恒于是命车队快马加鞭赶到了渭桥。群臣拜见,口口称臣,刘恒也下车一一还礼。太尉周勃跪在地上,从怀里拿出皇帝玉玺,准备献给刘恒。

刘恒没有接受,但并非不愿当皇帝,只是周勃的做法大简单草率了。

刘恒很快进了代国驻京办事处,群臣也一齐随从而来。丞相陈平、大尉周勃、大将军陈武、御史大夫张苍、宗正刘部、朱虚侯刘章、东年侯刘兴居、典客刘揭等8名谋划和发动政变的骨干人物到刘恒面前礼拜,并宣读了他们联名给刘恒的上表。于是刘恒先面西以宾主礼说了三遍“不敢当”;然后又面南以君臣礼说了两遍“不敢当”。既然用起了君臣礼,那就是已经答应当皇帝了。

群臣最后献上玉玺和符节。刘恒于是即“天子位”,当晚就住进了皇帝寝宫未央宫。

一鸣惊人

从唯唯诺诺到君临天下,地位的转变使刘恒内心一直压制的权力欲开始膨胀,这样得来的皇位,他当然不想轻易失去,于是刘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自己的地位。

刘恒就是那种得了便宜就卖乖的小人,刚登上皇位后,他就下令全国大赦,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厩,脯五日。”目的就是要营造一种新皇帝即位后的祥和气氛,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刘恒,一个曾经落魄的皇子,现在已经成为呼风唤雨的帝国皇帝了。

在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后,刘恒开始把精力放在巩固自己的统治上来。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培植自己的亲信。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恒当然不会忘记与他在边远小国共渡难关的随从们。他即位后,就把卫护皇宫的重担收交给随从宋昌和张武,保证了自己的安全,之后又对跟随他进京的随从封官晋爵,一时间,代国臣僚在刘恒的提拔下,逐渐风光起来。刘恒把亲信安插到各要害部门,逐渐排挤掉了不满他登基的大臣,使得来不易的政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刘恒还算是一个好皇帝,为了汉王朝的江山社稷,他并不是一味地倚重亲信,恣乱朝廷,而是知人善任,先后提拔了一批贤能之士。同时,刘恒又通过表彰、赏赐功臣的方法,将平叛有功的前朝重臣赏赐的赏赐,封爵的封爵,迅速地笼络了人心。之后,刘恒又恢复了刘氏宗族在吕后当政时期被削被夺的封地和其他利益,还给曾随从刘邦征战夺取天下的列侯、官吏提高待遇。“吃人家嘴软”,这些拿了刘恒钱财的臣僚国戚,自然就迅速地聚集到刘恒的周围,这样,以刘恒为中心的汉王朝统治集团就形成了。

“恩威并重”,在给予赏赐的同时,刘恒还对位高权重的大臣进行抑制和排挤。刘恒即位不久,就下诏命令,列侯都要各到自己的封国里去;有官职在身不能离开,或朝廷特许留住的,也要把太子送到封国。这是一道对上层人物关系重大的命令,列侯们除了爵位以外,还想在京师寻找到有权力的职位,所以托辞不走。这道诏书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下达一年之久仍不见行动。刘恒有些恼火,再次下诏说:“前时诏书要列侯各到封国,托辞不走。丞相(指周勃)是我所器重的人,请他为我率领列侯到封国。”刘恒要丞相带头到封国,以此挡回列侯们不受器重的怨言,表明他这样做不仅是治国的需要,而且也是对列侯们的真正器重。于是免了周勃的丞相,周勃也就回到了他的封地绛县(今山西省曲沃县东)。

周勃这个诛灭诸吕,拥戴刘恒当皇帝的头号功臣,刘恒确实感激他,给了他最高的奖赏。但他对周勃却不如对自己的旧属那样放心使用,所以在刘恒稳定自己的地位后,开始着手打压权力过大的周勃,拜其为相后又罢其相,然后又再度拜其为相,最后还是以列侯归国的名义把周勃免了职。

后来,有人上书说,周勃要造反,刘恒就把他抓进了监狱。幸亏周勃与薄昭有些交情,通过薄昭向薄太后解释。薄太后也相信周勃不会造反,她说:“绛侯怀揣皇帝玉玺,统帅长安北军的时候不造反,如今住在一个小县里,反倒会造反?”刘恒听后,又亲自调阅了周勃的案卷,确无造反证据,这才放了他,恢复了他的爵位。

周勃出狱后,又活了9年。刘恒最终未让周勃横死,算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特例了。

勤俭持家

刘恒并不是一个勇于创新的皇帝,还只是一个守成皇帝,只不过,他这种守咸,要比汉惠帝在位时的形势要更为稳定,再加上汉初黄老无为的统治思想在刘恒身上得以进一步发展,因此,就凭借这两点,汉文帝刘恒就能取得“文景之治”的功绩。

刘恒自公元前180年末开始,至公元前157年,当了23年皇帝。在这23年中,他所采取的基本国策是与民休息,安定百姓。也许是他本身就不是在奢华中成长生活,况且他在做皇子的时候地位也比较低下,因此得以接触到社会中下层人物,对他们的生活也较为了解,也希望能够为这些贫下中农带来一些生活上的转变。当然,作为统治者来说,要想稳定自己的统治,除了要有一个稳定的统治阶级,还需要得到被统治阶级至少不是反对的态度。因此,刘恒在他即位不久,就接连下了两道旨在赡养鳏寡孤独、贫穷困窘的人的诏书。为了刺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他曾“开藉田”,“亲率耕,以给宗庙粱盛”,又采纳晁错“贵五谷而贱金玉”的主张,实行以粮食换取爵位或赎罪的政策。他曾多次降低田税。

公元前167年曾一度宣布“除田之租税”。这些政策的实施,使汉朝国力迅速恢复,文景之治的局面终于有了雏形。此外,无论从国政、吏政,还是自我要求、皇亲约束等方面,刘恒都有一些比较突出的做法。

公元前179年,刘恒即位不久,就和平地解决了南粤问题。秦末农民起义之际,南海郡尉赵伦乘机扩大势力,听到秦朝灭亡,就合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粤武王。

汉初,刘邦无力远征,派使者立赵伦为南粤王,要他在当地和南粤族各部,与汉朝能使,不要扰乱附近各郡。

到了吕后时期,吕后认为南粤是蛮夷,断绝了两地之间正常的贸易往来。于是,赵伦恼羞成怒,就自号南武帝,发兵攻打长沙郡,吕后派兵征伐,屡屡败归。赵伦本是真定(今石家庄市东北)人,虽去南海已49年,不忘家乡。他听说先人坟墓已被破坏,亲族兄弟被杀,更为恼火,发书要求汉朝撤离长沙郡的驻军,给他进去亲族兄弟。刘恒即位后,下令修复了赵伦先人的坟墓,派人慰问了他在真定的亲人,还给赵伦的亲族兄弟以尊贵地位。然后派使者持诏书和礼物去见赵伦,并告诉他只要削去帝号,不再扰乱附近郡国,则承认他为南粤王,允许他自治,与汉朝通使往来,赵伦同意了。

对于北方的匈奴,刘恒基本采取和亲与防御政策,保持边塞地区的安定。刘恒还采纳了晁错“徙民实边”

的建议,招募内地居民迁往边塞,为其提供生活、生产条件,亦兵亦农,世代居住,形成防御力量。

汉文帝刘恒不论在国事开支方面还是在个人用度方面,都精打细算,简朴从事。在刘恒当皇帝的23年中,宫室、苑囿、狗马及各种装饰器物都无所增加。他曾想在骊山建一座供宴游用的露台,找来工匠合计了一下,需要“百金”,这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刘恒于是作罢。他常穿的是粗糙的黑色绸料衣;他宠幸慎夫人,但不让她穿拖到地面的长衣,帷帐不准用带有绣花的贵重丝织品,以免带起奢侈浮华的风气。

汉文帝时曾与大臣两次讨论刑罚问题。公元前178年讨论废除连坐法。陈平、周勃便按照刘恒的意思,宣布废除有关收孥连坐的一切法律条文,使有罪的按法律治罪,不收捕为官府奴婢,没有罪的不受牵连。公元前167年讨论废除肉刑。针对当时肉刑过滥的现实,文帝给御史大夫下令废除肉刑,用别的办法代替。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根据这个诏令制订了一个取代肉刑的法令,经汉文帝批准于当年颁布。

汉文帝刘恒从谏如流,在诤谏面前,他肯承认自己的过失并及时纠正。有一次刘恒走进郎署,与署长冯唐闲谈,知道冯唐祖上是赵国人,父亲时住代郡,而他自己曾为代王,就对冯唐说:“在当代王时,厨师上饭时说战国时赵国有个将军叫李齐,很能打仗,后来每吃饭时就想到这个李齐。他问冯唐知否李齐其人;冯唐说:赵国的将军最著名的是廉颇和李牧,接着又讲了廉颇和李牧的许多事迹。刘恒越听越高兴,拍着大腿说:“唉呀!我要是有廉颇和李牧那样的将军,就不用担心匈奴了!”

冯唐却说:“陛下就是得到廉颇和李牧,也是不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