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3700000087

第87章 元(6)

公元1329年,图帖睦尔还算没有食言,果然将皇位让给长兄和世。和世信以为真,便在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即位,是为明宗。图帖睦尔随后派燕铁木儿携带皇帝宝玺北上迎接,明宗接到皇帝宝玺后,非常高兴,立即册封图帖睦尔为皇太子,并开始提拔自己的亲信大臣进入各级官署。图帖睦尔和燕铁木儿本来的目的就是想先稳住明宗,然后再寻找机会除掉明宗后,再登基做皇帝,但见到明宗的这些行动后,不免心生恐惧,于是加紧了行动步伐。在他们的阴谋策划下,图帖睦尔从大都出发去接明宗,在王忽察都(今河北张北北部)的相逢酒宴上,图帖睦尔亲自下子,将明宗毒死,随后重新登位。

燕铁木儿在图帖睦尔称帝、退位、复又称帝的阴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图帖睦尔对此感恩戴德。为表示感谢,图帖睦尔即位后,便任伞他为中书右丞相,加封太平王。公元1330年,图帖睦尔又下令朝中不再设左丞相一职,将中书左丞相伯颜改任知枢密院事,让燕铁木儿独专相权。随后又授予燕铁木儿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师、太平王、答剌罕、中书右丞相、录军国重事、监修国史等11个头衔,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一切重大事务,皆听由燕铁木儿裁决。

图帖睦尔处心积虑的谋划,就是为了登基做皇帝,可他还没在皇帝的宝座上坐满5年,就暴病而亡。公元1340年,图帖睦尔弑兄篡位之罪败露,当朝的元顺帝下诏撤除他的庙主,将皇后也削去后号,太子燕帖古思流放高丽。

明宗和世王束

(公元1300年~公元1329年)

在位时间:公元1329年

曾用年号:至顺

谥号:翼献景孝皇帝

庙号:明宗

安葬地:起辇谷

元明宗和王束本来就不是当皇帝的命,如果事情发展顺利,他本该在叔父元仁宗死后就能当上皇帝,当时,海山兄弟俩之间曾达成协议:兄终弟及、叔侄相承。即在仁宗死后,由海山的长子和世王束继承大统。然而,仁宗即位后,就背弃了当初的协议。公元1316年,元仁宗议立太子,当时的右丞相铁木迭儿建议立仁宗之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而仁宗早就将和兄长海山的约定抛之脑后,于是便顺水推舟,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将和世竦封为周王,令他到云南去居住。因此,和世王束第一次做皇帝的美梦就这样破灭了。

等到元仁宗的儿子元英宗死后,即位的又是泰定帝,泰定帝死后,上都和大都分别出了一个皇帝,因此还发生了内战。大都这边的皇帝是和世的弟弟图帖睦尔,图帖睦尔处心积虑,为打败上都军,将上都的皇帝弄下台,他不得不答应让位给拥有重兵的哥哥和世。上都的天顺帝被灭后,图帖睦尔没有食言,果然把帝位让给了和世。

公元1329年,图帖睦尔遣使劝进,于是和世便在和林之北登基称帝,是为明宗。

明宗即位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巩固自己的帝位。

他首先将自己的心腹大臣分别安插在元代中央三大要害部门,分别负责政务、军队和监察的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随后又将一批亲信任命为全国各主要地区的地方官,这一行动又严重地影响了图帖睦尔在地方上的势力范围。

面对明宗咄咄逼人的姿态,图帖睦尔自知难以直接对抗,于是在表面上做足文章,将明宗稳住:公元1329年,明宗在图帖睦尔的屡次邀请下,率众到达了上都附近的王忽察都,并与图帖睦尔在此会面,于是设宴饮酒,结果被铤而走险的图帖睦尔用毒药害死在宴席上。明宗到最后虽然当上皇帝,但还是尝到当皇帝的滋味,就这样糊里糊涂地送了命。

宁宗懿瞵质班

(公元1326年~公元1332年)

在位时间:公元1332年

曾用年号:至顺

谥号:冲圣嗣孝皇帝

庙号:宁宗

安葬地:起辇谷

元文宗图帖睦尔临死之际,为了赎回自己弑兄夺位的罪行,诏令在他死后,立他兄长和世的儿子为帝。

但他的遗言还是被把持朝政的燕铁木儿所篡改。文宗死后,燕铁木儿为继续专权,就请求皇后卜答失里立她的儿子古剌答纳为帝,卜答失里拒绝了。但由于当时图帖睦尔哥哥明宗的长子妥瞵帖睦尔远在广西静江,卜答失里只得于公元1332年十月立她所喜爱的次子,年仅7岁的懿瞵质班为帝,是为宁宗。

然而,宁宗似乎没有当皇帝的福分,同年十二月,在位仅43天的宁宗便匆匆离开了人世。

惠宗妥欢贴睦尔

(公元1320年~公元1370年)

在位时间:公元1333年~公元1368年

曾用年号:至顺、元统、(后)至元、至正

谥号:顺帝

庙号:惠宗

安葬地:不详

元明宗的长子妥欢贴睦尔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因病去世,9岁时,父亲元明宗又被叔父图帖睦尔毒死:妥欢贴睦尔也被叔父图帖睦尔以其不是明宗亲生儿子为借口,被流放到高丽的一个海岛上。一年后,又移居广西静江(今广西桂林)。

到了晚年的图帖睦尔对弑兄夺位一事深感后悔,在临终前嘱咐,要将皇位传给明宗之子:图帖睦尔死后,控制了朝中大权的皇后卜答失里和权臣燕铁木儿经过密谋,决定拥立明宗年仅7岁的二儿子懿瞵质班,但这个小皇帝只做了43天使一命呜呼,皇位由谁继承又成了朝中讨论的重要问题。皇后卜答里失还是没有违背丈夫的遗诏,拒绝了燕铁木儿立卜答失里自己的儿子燕铁古思为帝的怂恿,主张拥立妥欢贴睦尔,并遣使去桂林将妥欢贴睦尔接回京城,但妥欢贴睦尔囚受到燕铁木儿的暗中阻挠,迟迟不能登上皇位。直到燕铁木儿在几个月后病死,妥欢贴睦尔才在卜答失里和大臣们的拥戴下,于公元1333年夏即位,是为元顺帝,并将太后卜答失里的儿子燕铁古思立为太子。

即位后的妥欢贴睦尔根本不过问国事,整日与后宫嫔妃玩乐,将朝中大权交给了伯颜和燕铁木儿两大家族。

伯颜掌权后,飞扬跋扈,无所顾忌,但令他难受的是,因自己的先祖是蒙哥家中的奴隶,按照蒙古传统,伯颜一家应该世代尊蒙哥后裔为使长,面对受封为郯王的蒙哥后裔彻彻秃,伯颜觉得这是自家的奇耻大辱,便在进谗未果的情况下,擅自将彻彻秃处死。妥欢贴睦尔知道后非常愤怒,对伯颜日益不满,于是有了除去伯颜之心。

公元1340年春天,妥欢贴睦尔借伯颜出游打猎之机,与心腹、伯颜侄子脱脱及阿鲁、世杰班等人商量,驱逐伯颜,贬为河南行省左丞相,伯颜在途中郁郁而终。

随后,妥欢贴睦尔立即追究父亲被毒死一案,下令撤除文宗庙主,将卜答失里削去后号,贬居东安州(今河北安次县),太子燕铁古思流放高丽,并在中途将其杀死。

铲除伯颜后,妥欢贴睦尔开始亲政,任命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并于公元1341年任用脱脱进行改革,废除伯颜旧政,重振祖宗大业,恢复元朝盛世,史称“更化”。

妥欢贴睦尔恢复了中断6年的科举取士制度,同时大兴国子监,并派人到曲阜祭祀孔庙,还下诏召集汉人文士编修辽、金、宋三史。

妥欢贴睦尔将大权都交给脱脱,自己躲在后宫恣意享乐、挥霍无度,又对贵族官僚大肆赏赐,结果造成国库入不敷出。这时,因黄河连年发生水患。脱脱提出“变钞”和“开河”的建议,结果“变钞”和“开河”成为元末农民起义的导火线。公元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发动起义,揭开了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这时,妥欢贴睦尔的朝廷发生宫廷政变,妥欢贴睦尔的二皇后奇氏和皇太子爱猷识里达腊密谋,准备逼迫妥欢贴睦尔退位,爱猷识里达腊自己即位称帝。在爱猷识里达腊的人咄咄逼人的阴谋面前,妥欢贴睦尔并没有什么办法,靠步步退让,方才保住了皇帝的宝座。

就在元朝君臣互相倾轧、混战的同时,朱元璋在南方迅速崛起,并在消灭剪除群雄后,决定派兵北伐,灭亡元朝。但此时的元朝还是无心抵抗朱元璋的北伐,而是专注于内部宫廷斗争,致使朱元璋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地盘,并于公元1368年初在南京称帝,建国号为明。

同年,朱元璋命徐达统帅明军北伐元朝,并在当年秋天进逼大都,妥欢贴睦尔与后妃、太子和一些大臣逃出大都,经居庸关,奔向上都。随后,徐达率军攻入大都,元朝灭亡。公元1370年春,做了36年皇帝的妥欢贴睦尔因痢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