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3700000095

第95章 明(7)

许多正直的大臣见此情况非常痛心,加上屡谏不听,于是心灰意懒,纷纷要求退休,回家颐养天年。朱厚照巴不得这些束缚手脚的大臣赶紧离开,于是随请随批,然后听从刘瑾等太监的怂恿,任用一些只会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小人,没过多久,朝中就成了奸佞小人的天下。

顾命大臣们眼见“八党”胡作非为,朝政日非,遂忍无可忍,联合上书,要求杀掉刘瑾。朱厚照在咄咄逼人的形势面前,只得同意对刘瑾等人处以死刑。但刘瑾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天夜里就带上另外7个人哭诉,并趁机进谗。朱厚照还是太宠爱这几个忠心耿耿陪他玩乐的太监,于是改变了主意,不但没有杀掉刘瑾等人,反而将他们分别擢升为司礼监太监、东厂提督、西厂提督,将宫廷权力几乎全交给了刘瑾。而那些顾命大臣见此情形,个个心灰意懒,纷纷提出辞职回家。朱厚照也没有客气,在他们的辞呈上挥笔写了“钦准”。大臣们见朱厚照贬斥顾命大臣,纷纷冒死向朱厚照劝谏,结果被认为是对皇威的冒犯和轻蔑的朱厚照下令施以杖刑,削职降级。那几天,皇城内血肉飞溅,哭号震天。京城的各城门,也不时有遭贬官员及家眷的马车匆匆驶过。

有点良心的大臣们被贬的贬,被杀的杀,朝政大权自然就落到刘瑾的手里。从此以后,刘瑾不断扩充个人的势力范围,暗杀正直大臣;罢免与自己不同心的官员;命令厂卫监视官员;派出亲信太监分镇各边镇;擢升对自己摇尾乞怜的人。此后,刘瑾党羽遍布朝内外。

每当朱厚照玩乐兴致正浓的时候、刘瑾就趁机将各司送来的疏奏让他御批,朱厚照很生气,呵斥刘瑾说:“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我来管,还要你们这些人干什么?”这正中刘瑾下怀。从此以后,刘瑾就将朱厚照的御笔抓了过去,俨然自己就是皇帝。刘瑾自己不通文墨,就把大臣的奏章全带回家里,让他的亲戚、同党处理。民间流传看一句话:“北京城里有两个皇帝:一个坐皇帝,一个立皇帝;一个朱皇帝,一个刘皇帝。”

朱厚照对此也毫不在意,甚至在有人告发刘瑾图谋不轨的时候,朱厚照都认为是无稽之谈,望风捕影,而且还戏称:“这是我的自由,即便是把我的天下给刘瑾也未尝不可,不过要等我乐意的时候。”不仅如此,朱厚照为显示自己对刘瑾的充分信任,甚至将收到的匿名信交给刘瑾处理。

朱厚照将朝政交给刘瑾后,自己成天就寻找新的刺激玩乐;他非常喜欢皇宫外的平民生活,于是令宦官们在皇城内仿照宫外的市场,开设店铺,朱厚照自己则换上平民服装,当起了小商贩,与假装前来购买的宦官们煞有介事地讨价还价,以此为乐,后来,朱厚照又依从刘瑾的主意,下令在西华门外筑起了两厢有密室的宫殿,称之为“豹房”,里面全是珍禽异兽和民间秀女,又让臣下找来西域地方的女子,留住在豹房密室中,待之如嫔妃。朱厚照还非常喜欢音乐歌舞,跟着教坊司的乐工昼夜学习,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以至于还能引吭高歌一曲,其声虽不能响彻行云,倒也十分开心尽兴。

朱厚照还喜欢大兴土木。继豹房之后,他又下令陆续修了大素殿、凝翠殿、昭和殿、崇智殿等等,还扩建了南海子船坞,这些工程耗资巨大,再加上承建之人从中贪污,使弘治年间积累的内库银两告专罄,即便是朱厚照几次向全国加税,也是入不敷出,眼看工程无钱修建,就要停工,朱厚照心急如焚,便采纳了奸臣的意见,下令卖官。于是卖官之风盛行,以至于出现了文官目不识丁、武官不能发一矢的荒唐情景。

公元1516年的新年,按祖制要进行庆贺大典,朱厚照也按例应该去接受百官的朝贺:到了这天,百官及国外使臣四更时就在宫门外等待,但直等到下午,朱厚照才懒洋洋地蹒跚而来:下午5点才开始典礼,拖到深夜才结束。百官饥渴了一天,好不容易昕到散朝,个个夺路狂奔,以至互相践踏,将军赵郎竟被踩死在禁门之中。这时的明王朝,皇帝纵情淫乐,太监肆意弄权,朝政一塌糊涂。“假皇帝”刘瑾对手中的权力仍不满足,竟生了发动政变,做“真皇帝”之心。但阴谋还没有实施,就被与刘瑾有些矛盾的“八虎”之一张永告发:朱厚照听了后,还大惑不解地反问:“刘瑾他这是要干什么呢?他想要天下,朕给他不就完了?”张永说:“到那时候,陛下又该居于何处呢?”朱厚照这才醒悟过来,章即抓捕刘瑾,并亲自率领锦衣卫去查抄刘瑾,从刘瑾家中搜出了伪玺、罕宫牌以及衣甲、弓弩、衮衣、玉带等违禁品及大量的钱财,还从刘瑾常常使用的扇子发现了两把锋利无比的匕首。半信半疑的朱厚照这才恼羞成怒,下令将刘瑾处以磔刑。刘瑾行刑的那天,许多人争相向刽子手买他的肉吃,以此发泄埋藏多时的怨恨。

虽把刘瑾集团给消灭了,但朱厚照还是继续他的玩乐,甚至已经不满足于在宫中或京城中玩乐,竟然在没有侍卫的保护下,跑到塞外去享受了一番风光。这时,朱厚照闻知蒙古兵骚扰山西一带,竟跃跃欲试,将自己封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率兵与蒙古骑兵激战。蒙古骑兵战死16人,退回塞外,而明军伤亡六百余人,朱厚照也险些被俘,可他认为取得了重大胜利,立即向朝廷发回捷报,然后自己返京,传令群臣盛服郊迎“威武大将军朱寿”凯旋。此后,朱厚照又以边关经常受北寇入侵为借口,令阁臣起草敕令:“特命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率六军征讨。”到大同后,朱厚照又将自己封为镇国公。但一路上,并未与敌军交战,而是游乐一番后,带上大批美女“凯旋”。

这次出巡时间长达半年,随行之人劳累不堪,多半生过病,而他一路上乘马驰行,涉险阻,冒风雪,兴致勃勃,毫无疲惫之感,甚至连一次小小的感冒也没患过。

在阅尽塞上绮丽风光后,朱厚照又对细雨轻烟笼罩的南方发生了兴趣.结果遭到众大臣的反对。朱厚照虽将阻拦的黄巩等30余人捕入锦衣卫狱中,对其他146名反对的大臣当延施以杖刑,使得15个大臣毙命于杖下,但其余大臣并没有被吓倒,还是死谏不退朱厚照不得不快快不乐地放弃了这一打算。

但朱厚照还是得以南巡了,因为身在江西南昌的宁王朱宸濠发动了叛乱,叛军杀掉了巡抚江西副都御史刊、燧等一批官员,任命了所谓左右丞相,以及兵部尚书,挥师沿长江而下,攻打安庆,明军迅速对其围剿。正当明军与朱宸濠激战并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朱厚照认为可以南巡了,于是以南征为名的十万队伍浩浩荡荡涌出京城。一路上,朱厚照边走边玩,随行的奸臣江彬等人则狐假虎威,肆意妄为。这时,明军已将叛乱镇压,并向来厚照传报。朱厚照因率军击败叛军的王守仁劝阻,只得表示留在南京,不再继续南下。但没有亲自捉到朱宸濠,朱厚照还是觉得不过瘾,于是在南京搞了一场非常可笑的受俘仪式。他设了一个广场,树起威武大将军的大旗,由全副武装的士兵围场一周,令去掉朱宸濠身上的枷锁,自己着戎服,持利剑,在伐鼓鸣金声中,冲进场去与朱宸濠格斗,将其擒获,重上桎梏,然后接受献俘。这场闹剧结束了,朱厚照才觉满意,在大臣们的劝说下,决定“班师”。

回京师途中,朱厚照划着小船在一个叫积水池的地方捕鱼捉虾,结果翻船跌落水中,幸好左右的人及时跃入水中将他捞起。朱厚照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好,这次虽没被淹死,但受了凉后便一病不起,随后于公元1521年病死。

世宗朱厚熜

(公元1507年~公元1567年)

在位时间:公元1521年~公元1567年

曾用年号:嘉靖

谥号:无

庙号:世宗

安葬地:永陵

公元1507年,朱厚熜出生。

公元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病死,朱厚熜被拥立为皇帝,是为明世宗。

公元1542年,明朝后宫发生宫女造反的事件,明世宗差点被宫女勒死。

公元1550年,北方鞑靼部首领俺答率军南侵。

公元1564年,戚继光等大将率军击败倭寇,使倭寇不再侵扰我国沿海一带。

公元1566年,明世宗病死,享年61岁。

朱厚照死后,因为无子可继皇位,皇太后张氏采纳内阁大臣们的建议,将明宪宗朱见深的孙子,朱厚照的堂弟兴献王朱厚熜立为皇帝,并派人前往兴献王的封地,湖北小城安陆去迎接朱厚熜。

朱厚熜刚到京城郊外,就给了大臣们一个下马威。

当时,大臣们用对待皇太子的礼仪迎接他,但掌握了丰富的礼仪知识的朱厚熜S 拒绝参加这个仪式,他责问众臣说:“遗诏写得很清楚,我是遵照兄终弟及的祖训来即位的,你们按照太子礼来迎接我,难道我是来做太子的吗?”广大臣们方才醒悟,只好重新做出安排,改由皇太后率文武百官连续三次上表劝进,朱厚这才感到名正言顺,然后即位称帝,是为明世宗。

即位后,面对朱厚照留给他的烂摊子,世宗重用杨廷和,并在杨廷和的辅佐下,诛杀了武宗的佞臣江彬、钱宁,将太监谷大用、邱聚降职去司守孝陵,迫使太监魏彬、张永交出权力闲住;两次裁汰了锦衣卫及内监局的冒滥军校、匠役共18万余人;提拔了一些正直官员,委以重任;放走内苑的珍禽异兽,明令各地不许再献;减少漕粮。此后还根据大臣的建议,下诏将派驻在各州府的宦官召回京城,并且在长达40余年的时间内没有复派。

世宗以令人眼花缭乱的举动,充分显示了他的威仪,缓和了社会矛盾,也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随后,世宗还进行了另一个建立威信,巩固地位的事情,这就是给生父上封号的“礼仪”事件。“礼仪”一案整整持续了三年,直到世宗给父亲上了尊号以后方才告一段落。

世宗是因明武宗朱厚照无子,兄终弟及而即位的,但即位后,世宗究竟是称自己的父亲还是称孝宗为“皇考”,引起了朝臣的争论。世宗当然想尊奉生父。而以杨廷和等恪守礼法的大臣则认为,世宗既是以宗藩入统,就应称孝宗为“皇考”,而改称世宗的生父为皇叔父。

世宗对“移易”父母非常不满,但因群臣的反对,加上他的皇位还不巩固,只能暂时搁下不提。但4个月后,世宗的母亲蒋氏自安陆进京,听到朝中大臣们的意见后,勃然大怒,认为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却成了别人的儿子。于是停在通州,拒绝进京。世宗闻报后,便哭着对张太后说:“您另选别人作皇帝好了,我要与母亲一同回安陆,还是做我的献王去。”张大和杨廷和等人无奈,只得尊世宗的生父为兴献帝,母亲蒋氏为兴献后,并在世宗的坚持下,安排蒋氏由中门入宫,遏见大庙。

到了公元1524年的农历正月,世宗已巩固自己的帝位,于是在献媚的大臣上书要求称兴献帝为皇考后,立即要求百官再次讨论。杨廷和一气之下,与毛澄辞职,世宗马上予以答应,并将杨廷和削职为民。杨廷和去职后,礼仪之争达到了白热化程度,世宗与恪守祖宗礼法的众大臣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最终因自己是皇帝,取得了“礼法”之争的胜利,将生父的神主自安陆迎到北京,摆放进奉先殿旁新建的观德殿内,上册宝,尊号曰“皇考恭穆献皇帝”。

从此,世宗的朝政之风大变,正直之臣纷约或被下狱,或被贬职,只得闭口再不劝谏,而奸佞之臣则靠着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得以升迁。

这时的世宗,已失去刚刚即位时的坚毅与果敢,逐渐迷信僧道,宠信奸臣。

也许是给生父上尊号,不合祖宗之法,从世宗即位后的第二年开始天灾不断,不是西北大旱,就是南方大水,搅得世宗心神不定,寝食不安。这时又一个阉货跳将出来,建议世宗修斋建醮祭告上天。于是世宗便走上了对僧道的迷信之路。他在宫中到处设立醮坛,亲自选了年轻的太监20人,穿上道服,学诵经忏,把紫禁城变作了修真道院。在把几个多嘴的大臣给贬职后,世宗崇奉僧道更是肆无忌惮,尤其登位几年后更是一心只想长寿,从此终日礼佛拜道,而将朝政几乎全部搁到一边。

世宗信奉道教,但不遵循道家“清心寡欲”的教规,而是频频派人到民间挑选数千淑女充实到后宫,以供他淫乐。他对这些宫女残酷暴虐,致使几个宫女竟然企图用绳子勒死他,结果行动中因在结绳时误拴成死扣,几个宫女勒了半天只是把他勒昏,并没勒死,世宗总算逃过了一劫。但从此以后,世宗再也不敢住在乾清官,专心修道,不与妃子和宫女见面,也不跟大臣见面。使得满朝文武,也就是知道有这么位皇帝罢了。

皇帝不理朝政,必然会有奸佞之人趁机掌握国政大权,世宗时的这个奸佞便是严嵩。严嵩48岁才进入朝廷,为了能执掌大权,他在仔细研究了世宗的弱点后,想方设法地取得了世宗的信任,挑拨世宗砍掉了内阁首辅夏言的头,让世宗把内阁首辅换成了他。严嵩虽有阿谀奉承之术,却无治国理家之能,无能的严嵩内阁把国家治理得混乱不堪,终于让崛起的北方民族找到了入侵的机会。

公元1550年夏,北方鞑靼部首领俺答率军先后攻占了大同、蓟镇、古北口、通州、密云,直抵北京城下。

这时世宗才谎了神,急忙命兵部尚书丁汝夔组织防守,又下令各地军队前来勤王。可是前来勤王的军队在严嵩的指使下,坚守不出,任凭俺答纵兵大肆掠夺。俺答率军杀掠了8天,开始退军。以后俺答又曾两次兵临北京城下,大肆掠夺,世宗仍是不敢派兵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