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3700000099

第99章 明(11)

杨涟、周朝瑞、左光斗等人就这样被莫名其妙地下狱,直到第一次过堂后,才知道被诬受赃。左光斗与杨涟等人商量,决定先招供,然后在移送法司后再翻供。

于是在第二次过堂就都承认了。没想到承认后没有被移交法司议罪,反而是更加残酷地拷打,逼着吐出赃银。

这些东林官僚平时都是极清廉的,哪有几万两现银,于是更是打得残酷,三日一堂、五日一堂,压杠子、夹脑袋、带枷锁镣、烙、刺、夹、棍一齐上,旧创未复,又加新伤,几个大臣的家人在京城东奔西走,筹措银两赎人,但京城是魏家的天下,谁敢借给他们银两。杨涟等人无医无食,屡受重刑,很快就濒于死亡边缘。第一个死去的是杨涟,抬尸的人发现杨涟体无完肤,面部被打的血肉模糊,爬满了蛆虫。尸体上有一个土袋子压着,两个耳朵都钉进了铁钉。第二个死去的是魏大中,大中家徒四壁,异常贫寒,死后六七天不让抬出,结果尸体腐烂。左光斗死后,其两腿已被打断,仅有一筋相连,肌肉已烂掉,只剩下白骨。蛆虫满身,面目不能分辨。顾大章也是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魏忠贤把持的东厂成为最恐怖的特务机关,东厂番役到处横行,京城内外人们对东厂畏之如虎,一次,两个人在酒馆喝酒。其中一个喝醉了,大骂魏忠贤,另一个就怕他得祸,劝他别说。这时门外进来一个人,故意挑逗那个醉者,那醉者乘着酒劲说:“他能奈何得我?能剥了我的皮吗?”那人冷笑一声,亮出了东厂番役的身份,将那醉者绑去,活活剥了皮。

魏忠贤在宫外大肆屠杀,客氏便在宫内残害光宗的嫔妃和朱由校的嫔妃。朱由校的裕妃张氏怀孕,过期未生,客氏就在朱由校面前说她是妖精,将其关在一个死胡同内,不给吃、不给喝,偶尔天下大雨,张氏爬在地下喝屋檐下滴下的雨水,最终被折磨而死。冯贵人尝劝朱由校罢内操,客氏大怒,将其赐死。朱由校所宠爱的成妃李氏曾借机会在由校面前为冯贵人辩解,被客氏知道后矫旨革其封号,也像对张氏一般对付她,谁知李氏预先在各个墙角、壁缝间藏下食物,因此得以不死。

依靠高压和滥杀,魏忠贤俨然成了明王朝的“皇帝”

党羽众多,内廷有宦官,外有文臣“五虎”、武臣“五彪”

以及“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自内阁六部以至于四方总督、封疆大吏,全是魏忠贤党羽和客魏两家的亲属。这些党羽们献媚取宠,无所不能,还为他歌功颂德,浙江巡抚潘汝帧上疏,请建魏忠贤生祠后。生祠很快在美丽的西子湖建立起来,坐落在关公与岳飞庙之间,有一位提学副使黄汝亨从门前经过,微微叹息一声,结果被守祠的太监当场打死,地方不敢过问。自此以后,各地生祠林立,规模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华丽。每一个生祠都请皇上命名,全是些“广恩”,“崇德”、“仰德”、“旌功”、“德芳”、“威仁”、“嘉猷”、“隆勋”、“报功”、“感恩”、“存仁”之类的玩意。

但魏忠贤的好日子也没有持续多长时间,身体非常强健的朱由校自公元1626年春划船落水以后,身体便日渐虚弱,竟然一病不起了。自从生病之后,朱由校再也无法玩乐,时间长了,也就慢慢开始反思起自己来。

终于是良知有所发现,开始注意他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张皇后也逐渐注意起来。

张皇后喜静厌游、通达事理、深明大义.对国事家事都有一定的看法。这就与朱由校的性格水火不容。张皇后看到客氏、魏忠贤横行霸道,乱国乱政,心中十分气愤。有一次,张皇后在读《史记》,朱由校玩得满脸是汗跑进来了,问张氏读的是什么。张氏说是《赵高传》。

“赵高?谁是赵高?”朱由校问。张皇后气愤地说:“大奸似忠,毒如蛇蝎,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坏秦朝天下的小人!”生性不爱读书的朱由校根本不知道赵高是谁,也不管他是何方神圣,似懂非懂地朝张氏一笑,又玩他的去了。

张皇后陪着生病的朱由校,聊得也很是投机,但朱由校的重病使张皇后忧心忡忡。而朱由校这几年只顾着玩,竟然没有留下一个于嗣,因此张皇后最担心的是皇位的嗣继问题:朱由校同父异母的弟弟信王朱由检是朱由校唯一的弟弟,又沉毅冷静、通达情理、深明大义、素有贤名,因此,张皇后看中了朱由检。于是把信王推荐给病重的朱由校,朱由校表示同意,于是大位就传给了他这个弟弟。公元1627年,这个历史上最能玩,最能折腾的皇帝终于撒手西去,年仅23岁。

思宗朱由检

(公元1611年~公元1644年)

在位时间:公元1627年~公元1644年

曾用年号:崇祯

谥号:烈皇帝

庙号:思宗

安葬地:思陵

公元1611年,明光宗的儿子朱由检出生。

公元1627年,朱由检的哥哥朱由校病死,朱由检即位,是为明思宗。

公元1627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公元1643年,起义军首领李自成率军攻占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军从西安出发,攻讨北京,不久便攻占北京,思宗朱由检在北京煤山(今景山)吊死,明朝灭亡。

朱由检是个有远大抱负的皇帝,如果不是生在明朝末年,如果不是明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也许能做出一番功绩来,最不济也是个后人称颂的守成皇帝,可命运偏偏捉弄了他。再加上自己虽有雄心,但无能力,为人又疑心过重,在清太宗皇太极使出的离间计面前,轻率地杀掉了明朝最后一个长城~~名将袁崇焕,最后只得在李自成大军的兵临北京城下时,用三尺白绫吊死在北京煤山上。可惜!

公元1627年,朱由检从哥哥朱由校接过了皇位,开始了他作为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的苦命生涯。当时的明王朝,已经在朱由校和客魏奸党的折腾下,犹如一个垂死的老人四肢麻痹、行动不便、指挥失灵,再加上长城以北迅速崛起的满族政权不断南下冲击,弄得明王朝更是入不敷出、行将就木。

朱由检并没有先动罪大恶极的魏忠贤,因为当时的朝廷中,都是魏忠贤的人,操之过急只能逼魏忠贤孤注一掷、狗急跳墙。因此朱由检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治理国政中去,魏忠贤的事,也只能先放一放。

面对逐渐恶化的形势,朱由检登基后,夜以继日地工作,企图使明帝国起死回生。他先罢除了为皇室服务的织造、烧造、采办等一切不急之役,与民休息。停止了皇宫的一切土木营造,削减自己和后妃们的吃用开支。

撤回了天下镇守太监,严禁宦官干政。严禁官僚结交太监。向边镇发去银两,安定军心,戒谕官僚结党,建立完备的监察制度。明令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下诏免除了许多受灾地方的赋税。

在皇位初步巩固后,朱由检开始集中精力对付客魏集团。客氏和魏忠贤也在处于观望中,为了试探这个新君,魏忠贤提出辞去东厂职务,朱由检没有批准。而客氏提出出宫,朱由检则马上同意。魏忠贤的主要爪牙王体乾、李永贞照样得到朱由检的信任,这就暂时稳住了魏忠贤及其党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