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将军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3900000029

第29章 三国(10)

黄盖踏入仕途,最早是担任郡吏,接着被察举为孝廉,应召到三公府任职。孙坚发动组织义军,黄盖毅然追随。孙坚南破山越,北击董卓,黄盖都在军中。孙坚任命他为别部司马。孙坚去世,黄盖一如既往地追随孙策、孙权。他披坚执锐,纵横疆场,蹈刃屠城,冲锋陷阵,为孙氏集团立下汗马功劳,成为孙氏的宿将。

黄盖勇武威严,而且精于治道,所以山越地方一发生不驯顺的情况,下属各县一有侵扰事变,孙氏兄弟就任命他去那里做长官,几乎成了定例。

黄盖曾在石城任职。他知道石城县吏员不好管理,便安排两个掾吏分管诸曹事务,并且希望他们忠于职守,督帅统管诸曹吏员;如果有偷奸施诈的行为,则根本不用鞭杖之刑,自有处置。刚开始,那两名掾吏慑于黄盖的威严,恪守职责,办事尽心。时间一长,他们发现黄盖确实不大注意文书簿记之事,便渐生出懈怠之意,悄悄地接受别人的请托,违法弄权。黄盖暗中加以省察,发现了他们几件违背律法的事。于是便请来所有官员,酒饭款待,席间举出察得的事情一一诘问。两个掾吏理屈词穷,叩头谢罪。黄盖说:“先前我已说过,根本不用鞭杖之刑,我不骗你们!”说完,下令将他们处死。县中震动,此后再也没人敢以身试法了。

接着,黄盖转任春谷县长、寻阳县令等职。他前后镇守过九个县,无论到哪里,都能止乱安民。后来,黄盖升任丹阳都尉,在任期间打击豪强势力,扶持贫弱百姓,山越人怀德归附。

二、赤壁纵火千古留名

建安十三年(208),黄盖跟随周瑜抵拒曹操。曹操初战失利,军中疾病流行。为巩固水寨,曹操下令将战船用铁索连了起来,准备冬天过去,来春再战。周瑜数次挑战,曹操均闭门不出。黄盖向周瑜献计说:“敌众我寡,双方长久相持,于我不利。曹操战船首尾相连,正好用火攻,速战速决。”周瑜依计,于是黄盖派人献诈降书,火烧战船,在赤壁大败曹兵,写下了我国战争史上辉煌的一页。战后,黄盖被任命为武锋巾郎将。

赤壁之战中,黄盖身先士卒,混战中被飞箭所伤,堕入江水。当时江水寒冷,砭人肌骨。吴国军人救起他时,他已不能说话。那些军人不知他是黄盖,便将他放在床上。正好韩当来此,黄盖凝集精力,奋力喊了一声:“韩当!”韩当一听大惊,说道:“这是黄将军的声音。”急忙寻找,发现黄盖已奄奄一息。韩当眼含痛泪,替他解换衣服,请人疗救,这才抢回了黄盖一条性命。

武陵地区有人叛乱,攻城掠地,骚扰百姓。孙权任命黄盖兼任该郡太守。当时,郡中士兵只有五六百人。黄盖审度时势,认为这点力量根本无法与敌人抗衡。于是命令打开城门,城门一开,敌兵蜂拥而入。黄盖乘敌半入之际,纵兵攻击,斩首几百人,其余的都逃之夭夭,一举收复了所有被占领的地方。黄盖还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严惩叛乱的首要分子,赦免胁从依附之人。因而,从春到夏,寇乱全部平定,那些边远地区的首领们也纷纷改操易节,奉礼请见。武陵郡义归于安定清平。后来,山越人滋扰长沙益阳,黄盖又去讨伐镇抚,因功加官偏将军。后病死任上。

吕蒙

吕蒙(178~219),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字子明。汝南富坡(今安徽阜阳)人。吕蒙早年果敢有胆,能赴汤火;后来折节读书,识见精博,渐能克己让人,有国士器度。

一、少立大志战阵有功

吕蒙少时南渡长江,依附姐夫邓当。当时,邓当是孙策的部将,多次征伐山越。吕蒙时年仅十五六岁,居然偷偷地跟随邓当上阵杀敌。邓当在战阵矢石中发现了他,大吃一惊,厉声呵斥,却无法阻止。战斗结束归来,邓当把这件事告诉了吕蒙的母亲。母亲生了气,要责罚他,吕蒙抗声说:“穷日子过够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上战场,危险是危险一些,但是可以直取富贵。‘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邓当手下有一个官员,见吕蒙年纪小,瞧不起他,说让他上战场等于拿肉去喂老虎,后来又几次当面耻笑。吕蒙大怒,找机会杀了他,逃到同乡郑长家里。过了一段时日,通过校尉袁雄出来自首。袁雄把他推荐给孙策。孙策召见吕蒙,见确有过人之处,便把他安排在身边做事,吕蒙由此渐渐有名。

几年过去,邓当去世。张昭推荐吕蒙接替邓当职务,任别部司马。孙权执政,检点部队,想把那些统兵较少又发挥不了多少作用的年轻将领检选出来,把他们的部下加以调整合并。吕蒙知道部队一经合并,自己想有所作为就更困难了。于是心生一计,想办法赊来物品,为部下赶制了绛色的服装和绑腿,并加紧操练。孙权来检阅,吕蒙英姿飒爽,部队阵容更是醒目严整,士兵操练也娴熟有法。孙权看后十分满意,认为他治军有方,不但没有削减他的部队,反而增加了兵员。此后,吕蒙因出征丹阳有功,被任命为平北都尉,兼任广德长。

建安十三年(208),吕蒙随孙权征讨黄祖。黄祖见孙权兵来,命令都督陈就率水军出战。吕蒙统率前锋部队奋勇迎击,他身先战阵,亲自斩杀了陈就。一时间,将士们士气大振,摇旗鼓噪,乘势攻城。黄祖听说陈就败死,心神不定,弃城逃跑被活捉。战斗结束,孙权论功行赏,认为斩杀陈就是此役胜利的关键,任命吕蒙为横野中郎将,并赐钱千万。

攻破黄祖后,吕蒙还跟随周瑜、程普等人在赤壁大破曹操,在南郡围攻曹仁。此时的吕蒙称得上果敢有勇,屡立战功。

二、筹略奇至学问开益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增加,吕蒙的谋略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为人所重视、称道。益州将领袭肃率领全军投诚,周瑜呈上表章,请孙权把袭肃所部拨给吕蒙管辖,用以增大吕蒙的兵力。吕蒙从全局考虑,认为只该增加袭肃的兵力,孙权觉得有理。周瑜派甘宁率兵据夷陵,曹仁闻知,分兵进攻甘宁。甘宁被围,形势危迫,派使者求救。当时将领们认为兵少不能赴救,吕蒙建议留下凌统在此与敌对峙,自己和周瑜、程普带兵去解围。接着义献策周瑜派300人用柴木把本来险峻的山路截断,阻遇敌人的马匹。周瑜依计而行,结果杀伤了半数以上的敌人,获得战马三百多匹。胜利归来,吕蒙被任命为偏将军,兼任寻阳令。

当时吕蒙32岁,不少人只把他当成一员武将,孰不知他已经满腹经纶。原来吕蒙少时家贫,没有机会读书,后来戎马倥偬,更无时间。做了将领,有重要大事,常常自己口授,由别人代写。有一次,孙权劝他和蒋钦两人读点书,来增长见识和才干。吕蒙说:“军务如此繁剧,恐怕没有读书的空儿吧!”孙权笑道:“我不过是让你们广泛涉猎典籍、了解历史、增广见识罢了。你们说军务繁忙,难道比我还忙吗?光武帝刘秀在戎马倥偬之际,仍然手不释卷,曹操也自称老而好学,你们哪能不自勉向上、勤奋学习呢?”吕蒙听了这番话,深有感触,于是励志就学,始终不懈。日积月累,他读的书竟然超过了宿儒耆旧。

建安十五年(210),周瑜病逝,鲁肃接任。鲁肃到陆口去,途经吕蒙的驻地。鲁肃是一代儒将,又抱有成见,认为吕蒙是武夫出身,因而有点轻视他。有人说吕将军今非昔比,应该去会见他才是。鲁肃不得已去见吕蒙,吕蒙设酒款待。酒到酣处,吕蒙问鲁肃如何防备关羽,鲁肃思虑未熟,以“随机应变”搪塞。吕蒙说关羽如熊似虎,事先不做防备,则临事难以处置。于是,他详尽分析当时的利害,研究关羽的为人,然后从实际出发,为鲁肃设计了五种措施,均中肯切要。鲁肃越听越佩服,他不知不觉地离开席位,靠近吕蒙,亲切地拍着他的背,赞叹道:“吕子明,我认为你老弟只有武勇,没想到你的学问才略也如此广博英发,你再也不是从前的吴下阿蒙了!”吕蒙大笑:“古人不是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吗?”从此,鲁肃与吕蒙结为好友,过从甚密。

对于吕蒙,孙权也常常赞叹,他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各方面都会有进步,但是像吕蒙、蒋钦这样,别人就办不到了。他们已经富贵荣显,还能折节向学,醉心《书》《传》,而且轻财好义,所作所为,均可记述传留。如今,他们两人都成了国之名士,这真是难得啊!”

三、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由于吕蒙学问增益,所以,发谋运策,能从全局出发,且思虑周详,颇受孙权信用。每到战事无法解决的时候,孙权就请吕蒙来解决,常说:“鸷鸟累百,不如一鹗,还得请吕将军来解决问题。”

刘备占据荆州,派关羽镇守。孙权屡次索要,刘备拒不归还。建安二十年(215),孙权派吕蒙率两万兵士去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吕蒙传檄长沙、桂阳,二郡望风归附,只有零陵太守郝普坚守城池,不肯投降。刘备见形势危迫,匆忙从蜀郡赶到公安,令关羽争夺三郡。孙权当时住在陆口,一面让鲁肃率万人屯驻益阳抵抗关羽,一面传递紧急文书给吕蒙,让他放弃零陵,立即回师增援鲁肃。就在这紧要关头,吕蒙居然巧用计谋,在很短的时间内,智赚郝普,拿下了零陵。为表彰吕蒙的战功,孙权把寻阳、阳新封给他作食邑。

建安二十二年(217)冬天,镇守陆口的鲁肃去世。吕蒙代其为将,西驻陆口,原来鲁肃所部一万多人全都归吕蒙指挥。孙权此时将收回荆州的希望寄托在吕蒙身上,因而对他礼遇优隆。

吕蒙的辖区与关羽的江陵毗邻,二人各守其土。吕蒙深知关羽英勇善战,有对外扩张的野心,而且地势上又处在自己的上游,绝对不会长期相安无事,因此积极备战,准备伺机收回荆州。但表面上对关羽加倍殷勤,广施恩义,和关羽结下友好关系。

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北攻樊城,留下兵将守备公安、南郡。吕蒙揣摩关羽的心思,上书给孙权允许自己带一部分兵马返回建业,装作治病,以使关羽放松后方的警惕,然后乘机夺取南郡,活捉关羽。关羽果然中计,渐渐地把守备兵力调往樊城。

这年闰十月,吕蒙奉孙权之召返回建业,途经芜湖,见到了定威校尉陆逊,发现陆逊是可用之才。后来,吕蒙见到孙权,孙权问谁可以替他在陆口指挥,他立即推荐了陆逊。孙权下令,由陆逊代替吕蒙。

不久,关羽借口粮食缺乏,抢夺了孙权在湘关的存米。孙权闻讯,决定开始行动,派吕蒙为前部,孙皎为后继,进袭公安、江陵。吕蒙到了寻阳,把精兵埋伏在战船中,让摇橹的人都身穿白衣,像商人一样,昼夜兼程,溯江北上,来到关羽安置在长江沿岸的哨所,把哨兵全部捆绑起来。吕蒙率部到了南郡,守将士仁、糜芳相继投降。吕蒙进军占据城邑,秋毫无犯。他善待关羽及吴军将士家属,遂使吴军斗志涣散。这时孙权又率军前来,关羽自知势孤力穷,只好一逃再逃,最终被俘被害。这一战役,吕蒙立功至巨,孙权任命他为南郡太守,封他为孱陵侯,赏赐堪丰。但吕蒙推辞再三,不肯接受金钱。

封爵还未颁布,吕蒙疾病发作。孙权当时在公安,就把吕蒙接来安置在内殿,千方百计诊治护理,并且下令在国内招募医者。孙权尽心竭力为吕蒙治疗,每当医者给吕蒙针灸,孙权就替他难过伤心。孙权想多看看吕蒙,又怕他太过劳碌,于是命人凿通墙壁暗中观看。如果发现吕蒙吃下点东西,孙权就高兴,对手下人有说有笑;如果发现吕蒙不进饮食,孙权就长吁短叹,夜不能寐。吕蒙病情略有好转,孙权就下达赦令,让群臣都来庆贺。后来,吕蒙病情加重,孙权亲自到床前探视,命道士为他祈祷,想保全他的性命。但老天不遂人愿,吕蒙终于去世,时年42岁。

甘宁

甘宁(生卒不详),三国时吴国将领。字兴霸。巴郡临江(今四川忠县)人。他以作战悍猛著称,深受孙权爱惜;但性情精猛好杀,实非良将所为。

一、择主而从全交重义

甘宁年轻时勇武有力,喜欢交游行侠。他常常聚合一伙放荡不羁的年轻人,自任首领,为所欲为。后来,甘宁不再任性胡来,他读了一些书,想有所作为,便率领八百多人去依附刘表,留驻南阳。

刘表是一介儒生,不习军事。甘宁静察刘表,认定他不会有大的成就,于是向东投奔孙氏。可黄祖正好占据夏口,甘宁无法通过,只好暂时留下来依托黄祖。一留就是三年,黄祖对他未加礼遇。孙权讨伐黄祖,黄祖兵败奔逃,甘宁将兵殿后。追兵逼近,甘宁射杀校尉凌操,黄祖得免于难。但罢战回营,黄祖待甘宁一如既往,仍未予任何重视厚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