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将军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3900000089

第89章 清(4)

康熙六年正月,康熙帝玄烨14岁,按祖制亲政。苏克萨哈上疏请解辅臣任,愿往守顺治陵寝,苏克萨哈的提议如被批准,鳌拜也要交出辅政之权,因此他怨怒苏克萨哈,指使党羽议决将苏克萨哈应凌迟处死,族诛。康熙坚决不同意。鳌拜竟然气势汹汹,与康熙攘臂强争累日,最后竟强逼康熙同意,将苏克萨哈处绞,诛其族。

鳌拜欺凌年轻的皇帝,嚣张跋扈,康熙深感其“欺朕专权,恣意妄为”,决意清除鳌拜集团。然而鳌拜党羽遍布内外,若明降谕旨,外廷拿问,“恐不免激生事端”,不仅不能除掉他反有可能受其害,所以康熙不露声色,只在底下加紧谋划。

康熙六年(1667),命鳌拜于二等公外加赐一等公,以其子那摩佛袭二等公爵。康熙七年,加太师,其子那摩佛加太子少师。鳌拜对康熙也不放心,一日,他托病,要康熙亲往问候。康熙临其府第,至寝榻前,御前侍卫和公托见鳌拜脸色有变,乃急趋榻前,揭开卧席,见藏有利刃。康熙年少老成,怕激起鳌拜狗急跳墙,故神色不变地笑日:“刀不离身乃满洲故俗,不足异也。”但立即回宫。康熙决意早日擒拿鳌拜,可是鳌拜孔武有力,技艺精湛,久经战阵,捉拿亦非易事。于是选身强力壮的小内监和一批王公亲贵子弟,每日练习布库作为游戏娱乐。布库为满语,即相斗争力,徒手相搏,以脚力决胜败,也就是摔跤。鳌拜或入奏事,康熙与小内监相搏,并不回避,鳌拜以为少年皇帝贪玩成性,因此不以为意。同时康熙在底下与其舅舅索额图等一批近臣密谋善后等事宜,一切计议停当。一日,康熙请鳌拜人内后,康熙一声令下,十数小童一拥而上,将鳌拜摔倒在地,遂下令逮捕鳌拜。

康熙八年(1669)五月十六日,命议政王大臣勘问鳌拜罪行,大臣会议审实鳌拜罪状三十条,应将鳌拜革职,立斩。康熙不忍加诛,命革职,籍没拘禁,其子亦免死拘禁。同党内大臣班布尔善、尚书塞得本、阿思哈等多人处斩,鳌拜不久即死于幽所。

萨布素

萨布素(?~1701),清代著名的抗俄将领。满族,姓富察氏。镶黄旗人。生于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西南)。父随哈纳。萨布素战斗在抗俄前线达50年之久,其功不可没。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抗击沙俄侵略、巩固边防、建设边疆的事业,既有反对外来侵略的武功,又有治理地方的政绩。他的历史作用和地位,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一、机智英勇屡建战功

萨布素出生于清朝一个低级官员的家庭。他幼时聪敏伶俐,天真活泼,深为长辈喜爱。从八九岁开始,就练习弯弓射箭。十二三岁开始,就能帮助父亲牧放马群了。十八九岁时,已经是臂膀有力,骑射娴熟,既机智灵敏,又老成持重,还粗通文墨。此时,萨布素入伍当兵,引起新任班章京沙尔虎达的注意。不久,被提拔为笔帖式,主管文墨,留在沙尔虎达左右。在与沙俄的战斗中,萨布素多次显出他的英勇机智。他首次参加松花江战斗,就和瓦礼祐两人轻骑追击一股落荒而逃的敌人。在追击中,他俩到了一个虎尔哈人的村落,团结了当地的居民,消灭了这股窜逃的沙俄强盗。又一次,萨布素等追击一股俄兵,眼看敌人驾船逃窜,他毫不犹豫,打马入水泅去。俄兵向他射击,他便潜在马肚下,敌人以为他受伤淹死了。没料到,此时萨布素已潜到他们的船底,用刀把船底捅开了一个大洞。船沉敌被淹死,而萨布素拽着马尾泅回岸来。萨布素机智英勇,深受沙尔虎达等的器重,不久,被提升为骁骑校。从此,他开始领兵作战。

顺治十六年(1659)正月,沙尔虎达将军因病去世,他的儿子巴海被任命为宁古塔昂班章京(康熙元年改称宁古塔将军)。萨布素继续在巴海麾下任职,又多次击败沙俄残匪,缴获甚多。萨布素因有功,被提升为防御。

从顺治十年到康熙二十二年(1653~1683)这30年中,萨布素一直在宁古塔将军属下任职。他不仅在抗击沙俄侵略者的战斗中屡立战功,而且在巩固边疆上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此期间,萨布素历任笔帖式、骁骑校、防御、佐领、协领、副都统等职。

康熙二十二年夏,遵照清廷的命令,乌喇和宁古塔官兵1500人,各分水陆两路行进,顺流而下,于三姓地方会合。萨布素即率领这支清军向黑龙江挺进。船舰从松花江驶入黑龙江,溯流而上。七月十三日,清军进抵特尔德尼城附近,忽然发现一股俄军乘船多艘,顺流而来。俄军见清军势盛,一片惊慌,妄图靠岸逃奔。萨布素立刻命令清军迅速包抄过去,把俄军围困。然后,他决定暂缓攻击。他派了两名军官去俄军船上,找到俄军头目,当面指出利害,要他们缴械投降。俄军首领梅利克尼见大势已去,只得乖乖投降。清军首战告捷,鼓舞了土气。

十月二十六日,清廷正式设黑龙江将军,任命萨布素为首任将军。黑龙江将军的建置,对于抗击沙俄侵略者、加强边防、开发边疆,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它和盛京将军、宁古塔将军(后改称吉林将军),奠定了后来东北三省建制的基础。

二、镇守远疆攻俄老巢

萨布素作为首任黑龙江将军,在建立基地上,萨布素主要着手于筑城屯田、运输粮秣和迁徙家口等事项。他先在瑷珲(今黑龙江爱珲)筑城,后又在黑龙江右岸托尔加城旧址建新瑷珲城。新瑷珲城成为边疆重镇。其次又率大军围攻下俄军盘踞的老巢雅克萨,歼灭俄军主力,同时拔掉了俄军在黑龙江中、下游的据点,彻底扫荡了沙俄侵略军。

康熙二十五年六月,萨布素等率领清军从瑷珲出发,向雅克萨进军。七月二十三日,清军列阵,开始攻城。郎坦等率兵在城北安设炮位,向城内轰击;副都统班达尔沙和雅钦等率军由城南冲击。托尔布津力图阻止清军逼近,派拜顿领兵出城迎战。班达尔沙指挥清军先以炮铳击之,毙伤俄军多人,又乘俄军惊魂未定之时,亲率清军挥刀杀人敌群,一阵砍杀,俄军势不能敌,大败回城。

经过几天来的战斗,俄军被击毙一百一十余人,士气大挫,再也不敢出来应战了。但他们依恃坚固的城堡和强大的火力,始终负隅顽抗。萨布素进逼雅克萨城下,掘长堑,立土垒,围困敌人。

经过五个多月的围困,俄军面临覆灭的危险。他们不是被清军击毙,就是死于蔓延的坏血病。到康熙二十五年十一月,侥幸活命的俄军只剩下一百五十来人,而其中大部分人丧失了战斗力。俄军完全陷于弹尽粮绝、束手待毙的困境。雅克萨旦夕可下。

康熙二十五年十二月,萨布素接到清廷下达的停止攻城并撤围的命令。原来,沙俄政府意识到武力侵占中国黑龙江地区的计划已不能得逞,为解脱雅克萨被困俄军的厄运,不得不接受清政府曾多次提出的和谈建议,同意举行中俄谈判。

三、平定叛乱开发边疆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萨布素率兵返回瑷珲,奉命于黑龙江、墨尔根二处设兵、筑城、浚隍、造庐舍、开屯田,加紧巩固边防,并把注意力投向西线,密切注视着噶尔丹叛军的动向。

萨布素在康熙三十四年(1695)初春,前往呼伦贝尔、索岳尔济山等地巡视,拟定了一个沿索岳尔济山一线设防的军事计划,上奏清廷。

清政府批准了他的计划,从此,萨布素成为整个东北地区清军的总指挥。

是年秋,噶尔丹率兵三万,沿克鲁伦河而下,进踞巴颜乌兰。第二年春,康熙帝决意亲征。萨布素指挥的黑龙江、吉林、盛京兵及科尔沁蒙古兵作为东路,出索岳尔济山一线,遏叛军东窜之路。

昭莫多之战中,费扬古所率西路清军获得大捷。其实,萨布素率领的东路军屯兵于索岳尔济山一带,未能投入战斗。昭莫多之战后,黑龙江兵投入清剿战斗,成为清军的一支重要力量。

昭莫多之战后,噶尔丹叛军主力被歼。康熙三十六年(1697)五月,噶尔丹自杀。噶尔丹叛乱被彻底平定,沙俄肢解中国的阴谋也随之破产。

黑龙江地区地广人稀,有些地方千里无人烟,容易使沙俄乘虚而入。针对这一问题,萨布素实行了开发边疆、屯田农垦的政策。他把土地、种子、耕畜和农具分给驻防各地的官兵,强调一边戍守边防,一边务农打粮。人口少,缺乏劳力,他就上奏朝廷,鼓励内地军民去东北军垦民屯,并主张将大批流犯发放到黑龙江地区。清王朝采纳了萨布素的意见,组织大批人员迁到黑龙江流域。这些人员带来内地的先进生产技术和传统的民族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一起,共同开发这块千年沉睡的宝地。萨布素十分重视保护和提拔那些有实际才干的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从而大大促进了边疆经济建设的发展。此外,萨布素还在民众中兴办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边疆地区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水平。

康熙三十七年十月,康熙诏谕萨布素,给一等阿达哈哈番,令其世袭,同时又以其亲御蟒袍、缨帽赐萨布素。

康熙四十年(1701)二月,因连年灾害,农业歉收,清廷谓其“捏报兵丁数目,浮支仓谷”。萨布素被革职。被革职后,他又被授予从二品散佚大臣,调他进京任职。康熙四十九年(1710),萨布素病逝于北京。

年羹尧

年羹尧(1679~1726),清前期著名军事将领。字亮工。清汉军镶黄旗人。清雍正帝时曾任定西将军,晋封为一等公爵。父年遐龄,曾任湖广巡抚。年羹尧先后任四川巡抚、四川总督,兼理陕西总督。被封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世袭。他多次平叛,抚定边疆,战功卓著,却因骄横放纵招致死罪。

一、平叛西藏抚定边疆

年羹尧在考中进士后,初选为庶吉士,授检讨职务。随即充当四川、广东的乡试考官,经过多次调迁后升为内阁学士。康熙四十八(1709)年,被提为四川巡抚。第二年,斡伟生番罗都等人聚众劫掠宁番卫,杀死了游击将军周玉麟。皇帝命令年羹尧和提督岳升龙前往征剿安抚。岳升龙率兵前去,擒获了罗都,年羹尧带军行至平番卫时,听到罗都已被活捉,就引兵退回。川陕总督音泰为此上章弹劾年羹尧,府部大臣讨论认为当撤职罢官,但康熙帝下令留任。康熙五十六年(1717),越巂(今四川西昌)卫属下的土著和普雄的土千户那交等聚众作乱,年羹尧派遣游击将军张玉前去将他们剿平。

康熙五十九年(1720),康熙帝玄烨命令平逆将军延信率领军队从青海进入西藏,授予年羹尧定西将军的官印,从拉里出发去和延信会师,并询问年羹尧谁可以代理总督的职务。年羹尧说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他请将军印信授给护军统领噶尔弼,同时将法喇的军队移驻打箭炉,康熙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八月,噶尔弼、延信两支军队先后进入西藏,策凌敦多卜溃败逃走,西藏平定。皇帝诏令年羹尧护卫作战凯旋的各路军队回师,同时召法喇返回京师。

不久,年羹尧又派兵安抚平定了里塘所属的上、下牙色,上、下雅尼;巴塘所属的阿坝、林卡石等地。康熙六十年,年羹尧到京城朝见皇帝,康熙帝命他兼任四川、陕西总督的职务。

雍正皇帝即位后,将抚远大将军允褪召回京师,命令年羹尧接管抚远大将军印和所职事务。雍正元年(1723),授予年羹尧二等阿达哈哈番世代相袭的职务,并加赐其父年遐龄尚书衔。不久又加封年羹尧为太保。论平定西藏的功劳,以年羹尧运输军粮、守卫关隘有功,封三等公,并准予世袭。

二、进剿叛军抚定青海

雍正元年(1723),青海台吉罗卜藏丹津劫持亲王察罕丹津背叛作乱,并劫掠青海的各部落。雍正皇帝命令年羹尧率大军进讨,诏谕抚远大将军延信和主管边防、管理粮饷的所有大臣,以及四川、陕西、云南三省的总督、巡抚、提督、镇守,凡有关军事的事宜,都向年羹尧报告。十月,年羹尧率师从甘州到达西宁。雍正帝诏令改任延信为平逆将军,解除他抚远大将军的印信,改授给年羹尧,所有军队全部由年羹尧统领。年羹尧奏请任命前锋统领素丹、提督岳钟琪为参赞大臣,雍正皇帝同意。论平定郭罗克的功劳,年羹尧又晋封二等公爵。

年羹尧刚到西宁时,部队还没有大规模集结,罗卜藏丹津探知这一情况后率军来进袭西宁,攻破了所有傍临西宁城的城堡,然后率军向西宁城进逼。年羹尧只带了几十名侍从端坐在城楼,仪态自若,毫不动容,罗卜藏丹津见后不知虚实,使引军稍稍后退,包围了南堡。年羹尧命令士兵去捣毁敌人的营垒,敌人知道官兵人数不多,也不多作防备,只是驱逼桌子山的土蕃当前队,清军发炮,土蕃被炸死者不计其数,这时岳钟琪的部队赶到,直接攻打敌人大本营,罗卜藏丹津大败而逃,官兵在后紧追不舍,敌军全面崩溃,罗卜藏丹津只带了几百人逃脱。

雍正二年(1724),皇帝以罗卜藏丹津背叛国家,叛逆之罪不容恕为由,特授岳钟琪为奋威将军,催促年羹尧进兵征讨。西宁东北的郭隆寺喇嘛跟随响应罗卜藏丹津反叛作乱,年羹尧命令岳钟琪和素丹等将领统兵前往征剿,敌人屯集在哈拉直沟一带抗拒。官兵奋勇进攻,越过三座高岭,捣毁十个村寨。宋可进、黄喜林和总兵武正安等都小有战绩。接着又继续捣毁敌人七个村寨。来到寺外,见敌人均埋伏于山谷之中,清兵于是利用火攻,歼灭了敌人六千多人,摧毁了郭隆寺,杀死了他们的首领。青海的几个贝勒将他们的母亲、妻子送到了年羹尧处,请求归附。年羹尧命岳钟琪等率军六千进一步深入敌后,留下素丹在西宁协助自己处理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