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4200000106

第106章 附录:陈新逃亡日记摘录(5)

6月4日上午8时上班后,杨淑华却没有到单位,行里马上派人到她家里去找,但杨淑华和她丈夫都不在家。后来经过多方查寻得知,杨淑华和她的丈夫李晓路前一天就乘车离开了任丘市。人行领导深感此事重大,随即向上级作了汇报。

“9764”专案组宣告成立。侦查行动方案初步敲定,一是请上级银行派金融专家来协助专案组查账,弄清账目的来龙去脉;二是专案组迅速行动,尽快将杨淑华抓捕归案。

杨淑华贪污1500万元畏罪潜逃的报告,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北京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有关领导机关迅即将这一全国罕见的特大贪污案件向国务院主要领导作了报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做出指示:严肃查办,尽快办结。

很快,公安部向全国各地和边境口岸发出了对杨淑华和李晓路的通缉令。

应“9764”大案专案组之邀,河北省人民银行连夜从全省各专业银行调集20多名专家赶赴任丘,配合检察机关查账。银行办公楼的大会议室里彻夜灯光通明,专案组干警和云集于此的金融专家们联手工作,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8天8夜过去了,由于专案组和金融专家们辛勤细致的工作,杨淑华贪污1500万元的真相清晰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核查表明:从1994年1月11目到1995年11月29日,杨淑华利用担任联行复核员的便利条件,采取各种手段先后作案11次,窃取银行资金1500万元,其中最大的一笔达500万元之巨,最小的一笔也有7万元。从作案时间上看,那时正值华路贸易公司衰败之际,很明显,杨淑华贪污的资金都用于经商了。

对各方面报来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判断,确定他们极有可能逃往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北、广东、海南等地。

从6月13日开始,各追捕追赃小组奔赴上述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追击。

转眼近百天过去了,各追捕组陆续返回了任丘。干警们虽然历尽艰辛将杨淑华汇往外地的巨款大部分追回,但一直未发现杨淑华、李晓路的踪迹。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追捕杨淑华、李晓路的工作一时受阻,但市检察院检察长李进友、副检察长郑烊光认为,专案组的前段侦查方案是正确的,将杨淑华盗用的1500万元追回来近千万元就是一个很大的胜利。专案组对前段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针对杨淑华夫妇已经逃到泰国的传言,专案组分析认为,两口子跑到国外的可能性极小,因为他们潜逃时匆忙,身上带的钱不多,没有足够的资金,他们是不敢迈出国门的。目前踪迹难寻,主要是他们刚刚逃出不久,近期内肯定比较警觉,隐蔽较深。专案组动员参战干警坚定信心,并对下阶段的侦查策略进行了调整和完善,要造成一种内紧外松的形势,使杨淑华、李晓路产生错觉和麻痹,趁其不备再收法网。

冰天雪地大海捞针找出一条新线索

1997年11月初,一条重要线索引起了检察官们的注意。据一位与李晓路熟悉的人讲,李晓路在办华路公司时,曾聘过一个哈尔滨男青年霍玉仲为副经理兼保镖,后来两人因为经济问题发生矛盾,1996年5月,霍王仲愤而辞去副经理,返回哈尔滨老家。临走时,李晓路将自己的手机送给霍当作纪念。

李晓路会不会投奔到当初翻脸的霍玉仲那里呢?专案组认为,越是容易忽视的地方,越可能潜藏着更大的意外。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一科副科长于龙飞等人通过技术侦查手段,发现6月3日之前,杨、李两人曾多次拨过这只手机的号码,而从6月4日之后,这部手机却再也没有使用过。于龙飞他们判断,这决不是偶然的巧合。

检察长李进友听取了于龙飞的汇报后,果断决定,组成追捕组,迅速秘密赶赴哈尔滨,通过霍玉仲追踪杨、李的下落。11月17日,由于龙飞率领的追捕组乘机飞抵北国冰城哈尔滨。

霍玉仲小名大仲,36岁,1.78米的个头,人称仲哥。据说,霍特别狡诈,回哈尔滨后曾骗过许多人钱财,一个被骗的外地老板曾出资8万元雇用职业打手断掉霍的一条胳膊。谁知霍玉仲神出鬼没,这位打手最终没有完成“任务”,只好悻悻返回。霍知道自己的仇人多,所以从不照相,就连他使用的身份证也是借用他的双胞胎弟弟的。据知情人讲,霍玉仲现住在哈尔滨市革新街某处。与这样一个心狠手辣、奸诈狡猾的对手较量,于龙飞等人深感此行责任重大,使命不凡。

到了哈尔滨,他们首先来到革新街居委会,经查没有霍王仲这个人。他们根据掌握的情况,又找到霍玉仲双胞胎弟弟供职的某厂,希望能从他弟弟那里得到一些霍王仲的线索。但到该厂后得知,霍玉仲的弟弟早就停薪留职,离开了该厂,现在去向不明。但是检察官们却从档案上发现了他弟弟的照片。双胞胎兄弟,五官必然相似,他们牢牢地记住了“霍王仲”的相貌。

于龙飞3人商议,既然霍玉仲居住在革新街,只要他没去外地,必然在革新街出入,3人便分头外出寻查。在人潮如海、颇为繁华的商业区革新街上,他们顶着刺骨的寒风,从早到晚,仔细地搜寻着目标,此时的检察官们真正感悟到了什么是大海捞针。

到了第6天晚上,正在街上巡查的于龙飞等人发现迎面过来一对男女,男的很像霍王仲,精神不禁一振。他们悄悄地在后面跟踪,查明这一对男女是本街一家小发屋的主人。第二天上午,追捕组崔进军以理发为名来到这家小发屋,和女主人攀谈,最终得知女主人的丈夫就是哈尔滨的仲哥霍玉仲。

11月26日晚,在哈尔滨南岗区检察院反贪局的配合下,霍玉仲在家中被干警抓获。追捕组对霍玉仲进行连夜突审,但是,不管于龙飞他们怎么发问,霍王仲一再狡称没有见到过杨、李两人。为突破霍的心理防线,于龙飞将查获的李晓路和他的通话记录甩在他的面前,厉声质问:“霍王仲,你一再声称近两年没和李晓路、杨淑华联系过,这电话记录你怎么解释?你的手机,为什么偏偏在他们潜逃后停用了?这是偶然的巧合么?”

于龙飞义正辞严的话语强烈地冲击着霍玉仲的抗拒心理。凌晨3时,霍玉体终于开始交代说李晓路夫妇确实来过哈尔滨,霍王仲还帮他们租了套民房。7月,杨淑华和沈阳市一个叫于雅坤的女人联系上了,他们两口子便去了沈阳,此后就没有再联系过。

霍玉仲的交代,使原本杳无音信的杨淑华、李晓路的行踪初露端倪。于龙飞迅速向检察长李进友报告了有关情况,提出直奔沈阳的计划,很快得到批准。

改名换姓改头换面艰难度日逃避追捕

11月29日夜,于龙飞率领追捕组秘密抵达沈阳。

很快,有关于雅坤的个人背景材料从任丘传到了追捕组。

于雅坤,女,36岁,沈阳市人,原任丘市某公司项目经理。在任丘期间,与杨淑华关系密切,后两人拜为干姐妹。1996年7月,因生意上的事情与杨淑华发生矛盾,后离开任丘。据接触过于雅坤的人讲,她这个人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讲义气、侠肝义胆,被生意场上的人尊称为“女侠客”。

第二天上午,在沈阳市公安局户籍处的热情帮助下,他们在浩如烟海的户籍登记中终于查到了于雅坤的地址和身份证号码。可是秘密守候了十多天,却始终未见于雅坤出现。

难道于雅坤听到什么风声躲了起来?干龙飞他们认为,追捕组的行动一直是在绝密的状态下进行的,于雅坤不可能被惊动,很有可能她目前不在沈阳。

这一判断经过多方秘密调查很快得到了证实,于雅坤已经去了新疆。追捕组马不停蹄地赶到沈阳桃仙机场,在边检部门的配合下,查到于雅坤已于12月12日下午飞往新疆乌鲁木齐。

追捕组没有犹豫,决定飞往乌鲁木齐。

12月16日,于龙飞和崔进军飞抵乌鲁木齐后,很快和机场派出所取得了联系。派出所领导听完情况介绍后,当即表示全力配合他们的工作,并指派专人协助他们。第二天上午9时许,在候机大厅售票处,他们发现两个年轻的女人拿着身份证在购买飞往北京的机票,其中一位极像于雅坤。于龙飞暗示翟警官进行检查,一看她的身份证,正是于雅坤,3人心中一阵暗喜。考虑到有人送行,为防止打草惊蛇,翟警官不动声色地将身份证还给了于雅坤。20分钟后,办完登机手续的于雅坤刚过安检口,就被早已恭候在此的翟警官请进了机场派出所。

面对任丘市的检察官,早有心理准备的于雅坤爽快地承认,杨淑华、李晓路确实到沈阳找过她,但很快又走了,至于去了何处她也不知道。

于龙飞知道于雅坤重义气,不可能轻易说出干姐妹的去向,只好耐心地作她的思想工作。

两天两夜过去了,12月19日凌晨,在检察官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耐心说服下,于雅坤开始讲述杨淑华、李晓路来沈阳找她后的一些具体情况:

1997年7月份,于雅坤突然接到杨淑华从哈尔滨打来的电话,杨淑华哭哭啼啼地说,她和李晓路在任丘因贷款太多一时还不了,想到东北躲一躲,请她给联系个地方暂时安顿下来。于雅坤想起以前与杨淑华的争执,便婉言拒绝。但杨哭泣不已,连连向其认错,哀求她一定帮忙收留。于雅坤本就是个讲义气的人,况且杨毕竟是以前的干姐妹,看到她现在的落难处境,不免动了恻隐之心,便同意她们来沈阳落脚。没过几天,杨淑华和李晓路来到了沈阳。她帮助他们租了套民房,暂时安顿了下来。不久她到河北谈一笔生意时,顺便拐到任丘拜访了一些老朋友,才知道杨淑华、李晓路犯了大事投奔到她的门下。回到沈阳后,杨淑华央求她这个干姐帮助他们夫妻长期在沈阳呆下去。于雅坤不愿捅破这层窗户纸,也不忍心看着干姐妹走上刑场,便通过私人关系,为杨淑华、李晓路办理了沈阳市长住居民户口,并办理了居民身份证,杨淑华改名为朱红霞,李晓路改名为李小龙。

为防止追捕人员认出自己,杨淑华还特意做了整容手术,将单眼皮割成双眼皮,文了眉,垫高了下巴,容貌已和以前判若两人。由于两人出逃时钱带得不多,为了生计,李晓路给房东小孩做家教以求减免几元房租,杨淑华则靠织毛衣换些手工费,两人现住在沈阳市某区某处。

于雅坤的供述,使追捕了200多个日日夜夜、历尽了艰苦磨厉的检察官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前堵后追亡命夫妻逃亡路上有尽头

12月19日上午,于龙飞通过手机向李进友检察长汇报了抓获于雅坤的经过和于交代的情况,李进友当即指示:你们带着于雅坤,立即返回沈阳监控杨淑华、李晓路,郑伟光副检察长很快就带增援人员到沈阳与你们会合,共同抓捕杨淑华、李晓路。要做好于雅坤的工作,让她好好配合我们的抓捕计划,立功赎罪,争取宽大处理,我们决不食言。

20日一大早,飞抵沈阳的于龙飞就将于雅坤放了回去,并告诉于雅坤尽快到杨淑华的住处看看两人是否还在,若有变化,迅速报告。

半个小时后,于雅坤打来电话报告说,李晓路现在正在家里,杨淑华门号外出办事去了,具体去向不明。为预防不测,追捕组决定对李晓路立即实施监控,只等杨淑华回来即可收网。

一天一夜过去了,杨淑华依然没有回来。

郑炜光率领的增援干警昼夜兼程,已经风尘仆仆地赶到沈阳。他听取了于龙飞的工作汇报后,当机立断:先抓李晓路,再抓杨淑华。

追捕组迅速与沈阳市公安局防暴大队取得联系,12月20日晚8时10分,当于龙飞、崔进军和防暴警察破门冲进杨淑华的住宅时,正在和几个朋友饮酒作乐的李晓路惊呆了,他不知道这几位从天而降的家乡检察官是怎么找到他的,以至于手中的酒杯端在半空足足有十多秒没有放下来。他目瞪口呆,瞬间不知如何是好。

审讯李晓路异常的艰难,不管干警怎样发问,他就是不肯说出杨淑华的去向。就在追查杨淑华下落陷入僵局之际,21日上午,追捕组突然接到霍王仲妻子徐晓丽打来的电话,报告说杨淑华现在哈尔滨市,已来过她家,目的是想租套房子,估计还会再来。

干警们闻讯大喜,郑伟光接过电话向徐晓丽嘱咐道:“杨淑华再去你家时,要想方设法稳住她、拖住她,无论她提出什么要求,都要答应她,但不能兑现,我们马上派人过去。”

当天中午,崔进军飞到哈尔滨,当他赶到徐晓丽家里时,徐的姐夫杨富贵说,杨淑华从他这里借了1500元刚刚离去。不过,她现在还在哈尔滨,杨富贵答应再给她筹一笔钱,她还会再来。

很快,郑炜光率于龙飞等人也赶到哈尔滨市,听完崔进军的汇报后,他们分析认为,杨淑华现在手头紧张,急需用钱,既然杨富贵答应再给她筹一笔款,那么她很可能再与杨富贵联系,目前,要做好杨富贵的工作,只要他积极配合,杨淑华迟早会自投罗网。

22日上午,杨富贵打电话给追捕组,报告他已和杨淑华取得联系,定于下午一时由其妻妹徐晓丽先陪杨淑华到秋林商场买几件衣服,然后再将筹到的3000元钱给她。其妻妹徐晓丽和杨淑华见面时,杨淑华穿一身白色衣服,徐晓丽穿红色服装。

放下电话,郑炜光迅速率领追捕组成员赶到秋林商场进行布控。不一会,身着便装的检察官们已牢牢地守在了所有的进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