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4200000114

第114章 附录:刘芳逃亡日记摘录(3)

从立案后3个多月的时间里,检察干警先后转战深圳、岳阳、广州、中山、顺德等地,行程数千公里,审查关系人数十名,获取材料100余份,侦破方案明确,实施策略得当,并提出“内紧外松,引蛇出洞”的策略,使侦破工作在中期差点陷入困境的时候又出现了柳暗花明的局面,终于捕捉到了江伟亮的蛛丝马迹,找出了江伟亮匿身于中山、顺德的较为准确的地址。

对于江伟亮犯罪过程中私刻公章、冒名取款等问题,专案组反复调查,顺藤摸瓜,获取了大量犯罪嫌疑人无法抵赖的证据。在审讯过程中,充分估计了各种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有针对性地准备了各种应对方案。

江伟亮就擒后,一开始他认为自己重罪在身,死路一条,拒不交代赃款去向,检察干警对症下药,耐心工作,分头击破,使江伟亮终于松动了心理防线,交代了赃款去向。

据统计,江伟亮一案,通过检察机关积极追赃,除江伟亮挥霍掉的部分外,共追回房产15套、小车一辆、人民币150多万元(共折合人民币600多万元),为国家和企业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

不让恋人的脸梦里相对

只是为了失去的爱不肯回到痛苦的现实但是为了挽救失去的爱,却造就了更大的人生痛苦。明明知道那里的爱不可能重来,明明知道去了那里就是自己人生的尽头,但是,他为了自己心目中的爱,为了自己固执的幻想,他还是忍受巨大的痛苦让拙劣的医生给自己做了改头换面,然后就为了那最后的灭亡,飞蛾扑火一样投身苦海。

两个年轻人与130万人民币同时失踪

1998年3月25日,盎然的春意,已把绿城郑州染得公园吐翠、街道泛青。大街上熙来攘往的人流中,两个行色匆匆的人,直奔郑州市金水区检察院举报中心而来。

原来,这两个人一个是新疆粮油机械加工总厂的负责人,一个是该厂驻郑州经销部会计王全智,他们进了金水区检察院举报中心的门,顾不上喝一口接待人员热情递过来的茶水,就急切地举报了一个紧急案情:新疆粮机总厂驻郑州经销部经理兼出纳赵军,还有保管员贾豫新,两个一起,携带单位的营业款130万元潜逃了!

举报中心负责人反复问清了情况,随即将这一情况向分管的领导作了汇报,检察院领导果断做出决定:立即由举报中心对此案展开初查。

不到一天的时间,负责初查的干警便将搜集到的情况,汇集到了案件决策者的办公桌上:

新疆粮机厂驻郑州经销部共有3个人:经理兼出纳赵军,25岁,父母是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干部,自小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爱好音乐,业余自学英语,遏事爱动脑筋,性格执着,城府较深;保管员贾豫新,家庭情况一般,头脑简单,为人仗义。另一个便是会计王全智,也是本案的报案人,家在农村,性格内向,平常话语不多,由于家庭生活不好,能来郑州经销部工作、每月拿一千多元工资,对于工作非常满意。3个人都没有结婚。

赵军情窦初开的时候,爱上一个女孩小黛(化名),但女方家长不同意他们相爱,为了斩断他们的关系,小黛被父母送去了海口工作。赵军失恋以后很痛苦,一时难于解脱,但新疆粮机总厂的领导对赵军还是很器重的,两个月前,总厂领导亲自来到郑州宣布他为驻郑经销部经理。

据王全智回忆,1998年3月20日早晨,他起床后就发现赵军和贾豫新不在房间里,起初他也没有在意。直到第二天中午12点,赵军给他打来一个电话,说他自己和贾豫新正在新乡联系客户,很快就会回来。可是,一直到了第五天,两个人也没有什么音信,他就怀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他到银行查询经销部账户上的资金情况,这时才吃惊地发现经销部这几天的营业款130万元,根本就没存入银行账户,肯定是被越军、贾豫新带走了。王全智一时六神无主,只好打电话向总厂领导作了汇报。

根据初查的情况,金水区检察院领导决定:立即立案侦查。

检察长刘和平指示:迅速将搜集到的赵军、贾豫新的情况整理出来,配上照片,准备印发通缉令。

检察院迅速与公安机关联系,商请他们协助配合,以最快的速度,将通缉令发向周边省(市)、县(区)。就在通缉令风驰电掣地印制、传发的同时,一个代号为“3·20”的追逃小组成立了。

追逃小组开始搜集线索。在赵军和贾豫新出逃以前,最后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见过他们的人是王全智,那么,线索也只有从王全智那里去找。王全智想了许久,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两个人出逃的前3天,他发现赵军不知从哪里弄来一部手机,赵军还把手机号告诉了他。根据这个手机号,办案人员立即到电信局调查这部手机的情况,几天后,电信局才打来电话告诉他们说,那部手机在“0771”区域内出现过信号。

“0771”是广西南宁的区号。从此,追逃组踏上了循踪觅迹、抓捕逃犯的漫漫征程。

在犯罪嫌疑人可能逃亡的终点守候

1998年4月14日下午5时左右,一架银鹰徐徐降落在南宁机场。“3·20”追逃小组的4名成员走下飞机,直奔南宁市公安局。

根据掌握的情况,赵军、贾豫新在南宁市都没有亲戚朋友,那么他们只有害身旅馆。追逃小组成员不顾疲劳,一刻也不休息,在南宁公安于警的配合下,奔走于南宁市的大街小巷,对全市百多家旅馆逐个进行查询,但是,他们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这时,南宁市公安局负责与电信局联系、查找赵军手机情况的干警,得到一个重要线索:4月5日以前,有一个名叫“张军健”的人,说是从北方来南宁经商,拿着空手机到电信局买了一个号卡。干警回到公安局,用局里的电话拨通了这个手机的号码,但对方并没有答话就关机了。对方为什么不答话?这说明持机人有重大嫌疑。

既然有了重大嫌疑,事不宜迟,追捕人员马上跑到电信局,查找赵军手机的出没区域。很快查出来了,是在广州。但电信局的工作人员说,就在公安干警拨通这个手机之后,持机人马上拨打了114台,询问给他手机打电话的号码属于哪个单位,114台告诉他说那是“保密电话”。

听到了这些,拨打电话的干警忽然醒悟过来,痛责自己太莽撞,悔不该用公安局的电话拨打嫌疑人的手机。但是,追逃小组组长翟国军却说,此举有失也有得,尽管“保密电话”能引起犯罪嫌疑人的警觉,但我们总算又续上了中断的线索,他还是露出来了。

回到驻地,追逃小组就地开了个诸葛亮会,对赵军的思想感情轨迹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分析,大家都认为,赵军既然性格执着,又为失恋苦恼,他的出走原因只能是为情所困,他很可能会孤注一掷,携款潜逃的归宿一定是海南小黛的所在地。现在,赵军既然在广州出现了,正说明他是在往海南方向移动。

“3·20”追逃小组立即与郑州大本营取得联系,把他们对赵军逃亡路线的分析向检察院领导作了汇报。院领导不仅同意他们的分析,而且向他们通报了赵军出逃一个月内,连续两次与海口通电话的情况,第一次通话不到一分钟,第二次通话20多分钟,并且告诉了他们海口方面受话方的电话号码。还进一步指示追逃人员,不要被动地跟在犯罪嫌疑人的屁股后面转,要走在他的前面,超前等候,越过广州,立即兵发海口,到海口去守株待兔。

1998年4月16日,追逃小组飞到了祖国南疆城市海口。在当地公安干警的配合下,他们很快查到赵军出逃后打往海南的两个电话,电话号码是一家银行的,也正是他的所谓“梦中情人”小黛的工作单位。追逃小组暗中还查明,这家银行没有赵军的存款记录,查明赵军还没到这里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