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4200000049

第49章 刘瑾(3)

张鼐于正德元年任右副都御史,当时有一个知县因贪赃应当撤职,后又杀人该判死刑,刘瑾收受了知县的重贿,想从宽发落,张鼐坚决不同意,被刘瑾调出京城,降为南京右都御史。这时正赶上刘瑾派人查验辽东军饷,回来奏报军粮许多腐烂,认为是张鼐之罪,被逮下诏狱,令其家人向辽东运送两千石粮米。因为此事与张鼐同时被抓的还有都御史周南、马中锡、汤全、刘宪,布政使孙禄、冒政、方矩、华福等官员。

“多行不义必自毙”,刘瑾坏事做绝,树敌太多,终于等来了自己的末日。正德五年四月,安化王起兵造反,在起兵文告中罗列了刘瑾的种种罪名,共十七大罪状。当时朝廷派刘瑾党羽大理寺少卿周东赴宁夏度量屯田,周东为了多收取银两贿赂刘瑾,下令多计算屯田的亩数,这等于加倍向戍边的将士们盘剥敲诈,激起众怒。安化王利用边关将士的不满,煽动他们起兵反抗朝廷。在安化王的鼓励下,屯戍宁夏一带的武将们愿意跟随他起兵闹事。当时正逢边境有警报,安化王利用这一时机,密谋起事。他设宴请巡抚及镇守官员到王府,在酒席进行到一半时,安化王的手下周昂带兵闯进来,当场诛杀朝廷派来的监军太监李僧等人,并分兵追杀周东。叛军还颁布文告,打着诛灭刘瑾的旗号,公开起兵与朝廷对抗。

武宗皇帝闻报,十分吃惊,下旨命都御史杨一青和太监张永率兵平叛。杨一青在正德初年负责修建陕西边境防御工事,因不肯依附刘瑾被极力排挤,以致逮系牢狱,只因李东阳营救,出狱后致仕回乡。这次为了平息叛军,武宗重新起用杨一青总制军务,张永为监军,一同率兵前往讨伐。安化工为人狂妄,并无雄才大略,缺乏足够的准备,在杨一青率大军赶到之前,已被杨的部将仇钺挫败,安化王被捉。太监张永本是“八虎”之一,后来刘瑾势力壮大,独揽大权,渐渐不把张永、马永成、谷大用等人放在眼里。因张永与刘瑾不和,刘珍借皇帝的名义把张永调往南京,从此不许入宫。张永不服,冲进皇宫找武宗争辩,武宗并不知情,命人找来刘瑾询问,二人在武宗面前争执起来,张永怒火中烧,与刘瑾厮打起来,被在场的谷大用等人劝住。武宗出面调解,才免了张永被调出北京,但是张永对刘瑾的怨怒已达到极点。杨一青和张永这两个人遇到一起,怨恨刘瑾的情绪时时流露,要报复并除掉刘瑾的心思不谋而合。在率大军班师途中,杨一青对张永说:“平息外边的叛军不难,可清除内部的祸患不易啊。”张永问道:“你说的内患是指什么?”杨一青怕别人听见,没有说话,而是在张永手心里写了个“瑾”字。张永明白杨一青的想法,答道:“此人阴险狡诈,为害朝廷,这次安化王之乱即是由他而引起。”杨一青乘机说:“张公公如不先动手除掉此人,恐怕将来还会有后患。”张永这时还没有除掉刘瑾的决心,他感到十分为难地说:“刘瑾整天在皇帝身边屋帝对他非常信赖,并且专权用事多年,内外党羽遍布,除他不易啊。”杨一青给他鼓劲道:“公公您也是皇帝信任依赖的人,此次率领大军平叛的重任不交给别人而托付给您,即是明证。现在大功告成,班师回朝,皇帝问及宁夏军情,公公可以借机揭露刘瑾的罪恶,告诉皇帝由于刘瑾专权造成四方人心怨恨,政局不稳,皇帝一定会听从您的意见,除掉刘瑾。刘瑾被诛后,公公掌握了大权,就能够革除以往的弊政,建功立业,千万不要错过这种机会呀。”张永仍然心存疑虑地问:“如果皇上不听我的怎么办?”杨一青见他顾虑重重,就激励他说:“告发刘瑾,别人不一定行,但是皇上一定会相信您。万一皇上不相信,您就痛哭流涕地跪在皇上面前,请死以表白忠心,皇上肯定会受感动。一旦皇上应允,应当立即动手,诛杀刘瑾,千万不可迟疑。”听了杨一青的一席话,张永终于下定了决心,立志除掉刘瑾。

张永在奏报朝廷的上疏中,要在八月十五日举行献俘仪式。上奏还没等武宗看到,已先被刘瑾知道了。刘瑾在这之前已有反叛朝廷的准备,私自藏匿了许多兵器,打算在八月十五日发动宫廷政变,所以回复说让张永推迟时间献俘。张永听从杨一青的建议,拒绝刘瑾的安排,反而加速进京,于八月十五日举行了献俘仪式,请武宗皇帝参加。仪式结束后,武宗设盛宴慰劳张永等人,刘瑾无奈,也只好故作镇静地参加了宴会。等到夜间刘瑾回家后,张永把安化王起兵时的文告拿出来交给皇帝,并将事先拟定的奏疏呈上,告诉武宗说,正是由于刘瑾的种种恶行才激起地方上的叛乱,听说现在刘瑾私藏武器,密谋反叛。武宗原先并不知道安化王的讨刘文告,现在看了很是吃惊,他一时没有弄清事情的性质,带着几分醉意说:“刘瑾他想干什么?”张永说:“他想要大明的天下!”武宗不假思索地回答:“那就把天下给他好了。”张永跪下高声说:“刘瑾得了天下,圣上您怎么办呢?”武宗这才感到事情严重,低头说道:“朕一直厚待刘瑾,不想他竟然辜负朕。”在张永的一再请求下,武宗终于同意下令捉拿刘瑾。张永等武宗一下令,立刻率领兵将包围刘瑾的住宅,把睡梦中的刘瑾擒住,关押起来。

第二天早朝时,武宗皇帝把张永的奏疏出示给朝臣,宣布把刘瑾降职为奉御,贬到凤阳居住。刘瑾被抓,感到措手不及,事情的发展出乎他的意料。他稍稍稳定下心绪后,又施展心机,企图再像以前那样挽回局面。他托狱中官吏给武宗递上书信,称自己深夜被捕,赤身无衣,请求皇上赐衣物以御夜寒。武宗见到信后,认为刘瑾说得可怜,就派人给他送去许多衣物。张永得知这一消息大惊失色,他知道刘瑾诡计多端,一旦武宗改变主意,自己的下场将会不堪设想。他连忙进宫当面向武宗控诉刘瑾的罪行。与此同时,朝臣们纷纷向刘瑾发起了攻势,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御史联合上疏,共列举了刘瑾的数十条罪状。张永又不失时机地极力劝说武宗去抄刘瑾的家。武宗生性好奇贪玩,一听抄家,来了精神,亲自带领将校军士前往刘瑾的府第,坐镇抄家,他想看看刘瑾家里都有什么宝贝。除了为数巨大的黄金、白银、宝石、玉器之外,在刘瑾家里还搜出了大量的违禁物品,这些违禁品包括私刻的皇帝印玺,龙袍、玉带以及穿宫牌,还有弓箭、盔甲等武器。最令武宗震惊的是,刘瑾在入宫时经常携带的貂毛扇的扇柄里,竟然暗藏着两把锋利的匕首,只要按动扇子上的一个机关,匕首就会自动射出。武宗一方面感到后怕,一方面又无比愤怒,他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这奴才果然要造反!”当即下令,由刑部、锦衣卫把刘瑾押到午门外,会同百官进行审讯。

尽管刘当瑾权时得罪了众多朝臣,这些朝臣见刘瑾被皇帝下令捉拿下狱,纷纷上书揭发他的罪恶,请求将他诛除,但是,真的到了当面审讯刘瑾时,众位大臣仍然心有余悸。而刘瑾横行朝中多年,党羽众多,气焰仍十分嚣张。按例,刘碌作为刑部尚书负责主审,其余百官都不敢说话。刘瑾更是公然不把官员们放在眼里,竟然大言不惭地大叫:“满朝大臣都是我一手提拔的,谁敢来审问我?”许久,无人出声,刘瑾更加得意。这时只见驸马都尉蔡震从百官队伍中站出来厉声喝道:“我是当朝国戚,并非你所提携,我来审你!”他让刘瑾跪下,刘瑾不肯跪,他下令手下狠狠打刘瑾的嘴巴,一边打了十几下,直打得刘瑾满嘴流血,这才跪下,全然煞灭了往日的威风。蔡震坐在主审的椅子上,与百官一起严审刘瑾,一一出示相关证据,令刘瑾无法抵赖,只好低头认罪。审判结束后,上奏皇帝御批,武宗下令对刘瑾处以最严酷的刑罚,“凌迟三日,挫尸枭首”。

刘瑾被处死后,原来的党羽们也纷纷被抓。显赫一时的张彩死在大牢里,尸体被人砍碎以泄愤。大学士焦芳、刘宇、曹元,兵部尚书刘玑,兵部侍郎陈震,锦衣卫指挥杨玉等十余人,全被革职问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