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4200000073

第73章 胡光墉(2)

左宗棠自然不会亏待胡光墉,当年三月上折为胡光墉请功,列举了胡光墉在赈灾、购械、筹馆等方面的功绩,极尽吹捧。“只因目击时艰,念灾民饥饿流离之苦,竭力捐助,不敢仰要奖叙等情前来。臣维胡光塘自奏派办理臣军上海采运局务……其经手购买外洋火器……官军亦慕之为利器,争欲得之……至臣军饷项,多系胡光墉一人经理……臣军倚赖尤深,人所共见。此次新疆底定,核其功绩,实与前敌将领无殊。臣不敢稍加矜诩,自蹈欺侮之咎,亦何敢稍从掩抑,致负捐助之忱。”要求朝廷“破格优奖,赏穿黄马褂”。

胡光墉依靠王有龄、左宗棠的提携扶持,从一钱庄伙计,官至候补道,衔至布政使,阶至头品顶戴,服至黄马褂。同治年间足以操纵江浙商业,富甲天下。胡光墉官财并得名利双收却不知敛抑,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终致倾覆而无可挽回。

胡光墉发迹之后,随着他的财富的膨胀湖光墉的生活愈加荒淫无度。首先他广修宅院在上海和杭州都建有豪华住宅,式样多仿西洋建筑,稍有不满意,就拆了重建。他在杭州的宅院穷尽富丽,“以碗砂捣细涂墙,们之有棱,可以百年不朽”。宅内花园,遍植奇石花木,奇物珍品应有尽有。《一士类稿·一士谈苔》中载:“文石为培,滇铜为砌,室中杂宝诡异至不可状。”宅内辟有“仙人洞”,专供避暑之用。形状如地窖差不多,内设桌椅床榻之类,每当盛夏,到里面避暑,穿戴厚重亦不觉热,颇为神奇。胡败亡后,“贾商贩竖挟胡氏物出售者,其类不可胜数,无不显其奢丽。其屋上雕搂,室中几案,院内树石,每易一主,辄迁移随去,至于清亡而未已”。

胡光墉喜欢收集古董,因为他出手阔绰,所以门庭若市,对登门求售的古董胡光墉也无暇鉴别,只捡价高的留下。他的厅室之内四壁全摆满了古董,都是秦汉时期的文物,每件都值千金。一次,有人上门以铜鼎出售,开价八百两银子,还说以实价售,并不赚胡光墉的钱。胡光墉便认为此人小看自己,很不高兴,说:“你在我这里不赚钱,还要到哪里去赚钱?”湖光墉如数付钱给此人后,让他快快走人,告诉他以后不必来了。胡光墉每天早晨醒来后,总让人用翡翠盘子盛青黄红白黑各色宝石若干枚,凝视赏鉴一时许,才起床洗漱,他称此为“养目”,时人诧为奇闻。

胡光墉最是好色,妻妾成群。胡光墉经常微服走街串巷,看见有姿色的女人就让门客访明住址姓名,派人上门说合,答应除身价任索外,还给她的父亲或丈夫或兄弟美宅一处。于是那些没有志节的女人,卑劣贪财的男人,无不惟命是从。如此多的妻妾,胡光墉在宅内设数条长巷,诸妾各居一室,以次居住其中,像皇宫的永巷一般。胡光墉也模仿皇帝的做法,把所有妻妾的姓名写在牙牌上,每晚要哪个女人陪着睡觉,事先由婢女用银盘盛上牙牌,他随手拈上一支,婢女就按牙牌上的姓名呼妾侍寝。每逢花晨月夕,胡光墉必令妻妾们穿戴整齐,连翩而坐。妻妾们为了争宠,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胡光墉像一只花丛中的蝴蝶,畅游其间,甚以为乐。他还经常忽发奇想,以妻妾们为乐。据说胡光墉曾让诸妾们穿上红蓝马甲,上写车、马、炮等字,充当棋子,以杆指挥,称为下活棋。胡光墉想怎样玩就怎样玩,只要不能遂其心愿。必加以报复。有一次胡光墉经过一个成衣铺,见一女孩依门而立,身材苗条,颇有几分姿色,便停住脚步盯着女孩看。女孩发觉后立即掩门而入,胡光墉便大为不满,心想别的女人争着投怀送抱,你竞不让我看,我一定要看个够。回家之后,胡光墉立即派人上门与她父亲提亲,要纳这个女孩为妾,开始她父亲还不同意,但七千文钱放到面前时便同意了。胡光墉择日迎娶,大宴宾客,酒宴散去又入洞房独饮,醉后令该女孩脱光衣服,裸卧床上,命一仆人持巨烛侍立一旁,胡回环审视,抚着胡须大笑说:“上次你不让我看,今天如何?”羞辱一番以后,匆匆而去。第二天早晨派一老婆子告诉该女:“这里位置已满,没有地方安置你了,房中东西可以拿走,改嫁他人去吧。”胡光墉竞用此恶毒手段伤害一个黄花姑娘,可谓伤天害理。不过该女带走房中的东西也值两万多两银子,回家之后其父靠这些银子起家,遂成巨富,这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胡光墉家中有着这么多的女人,犹嫌不足,仍时常出外寻花问柳。他曾故意穿着破衣服到一家妓院寻开心,看看没钱的样子会受到什么样的对待。果然这个妓女不识“活财神”的面目,该妓女把他当成了穷鬼,轻慢无礼,惟有一老妪殷殷与之交谈,胡光墉感慨不已,坐一会儿就离开了。第二天让人送给老妪两个蒲包,打开一看却是黄灿灿的金叶。那个妓女后悔自己没眼光,让老妪登门相请,胡光墉捻着胡须默不作声,只是晒笑而已。胡光墉耽于女色,身体亏虚,精力不济,要经常服食春药。一般春药多是煎剂或丸药之类,副作用较大,长期使用容易引起其它疾病。有人给他推荐北京一家药铺特制的狗皮膏药,用时只需贴在涌泉穴上,药性不经脏腑,没有副作用,胡大喜过望,每年派人拿数万两银子入京监制,以供一年之用。

胡光墉办事很讲排场,偶一出游,车马塞途,仆从云拥,观者无不喷喷称羡,称为神仙中人。胡光墉看戏时,给名角赏钱时更是出手阔绰。当时周凤林初次登台,胡光墉给他捧场,命人用筐盛银千两,倾之如雨,时人叹为观止,几十年来无人能继其后者。胡光墉对仆人也常给重赏,他的轿夫跟随他久了,也拥有巨资,家里还养了奴仆。每夜轿夫执役后回到家里,婢仆们群呼:“老爷回来了,快烧水洗脚。”一个轿夫而至于此,也是千古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