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4200000008

第8章 赵高(1)

在中国第一皇帝秦始皇身边,有一个在秦朝历史上影响颇大的人物——赵高,他因“通狱法”受到秦始皇的宠信,又因是十八皇子胡亥的师傅而得宠秦二世。此人阴险狡诈,贪婪成性,曾位居宦官之首而跋扈朝廷,也一度指鹿为马逼杀秦二世。他专权用事,刑政苛暴,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赵高(?一前207年),原籍赵国,是赵国王族远支族属。后来赵高之父犯了罪,被判处宫刑,赵高弟兄数人也一律处以宫刑在秦国王宫做了奴隶。受到腐朽官场尔虞我诈的熏陶,他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出人头地,成为一个权倾四野的太监。为了实现这种野心,他施展察言观色、见机行事、阳奉阴违的本领,以骗取主子的信任。秦始皇十分重视法制,赵高为了投其所好,便开始钻研法律。不久他熟悉了许多案例。秦始皇听说赵高能力强,精通刑狱法令,便提拔他担任了中东府令,兼行符玺今,这样,赵高便从太监群中摇身一变,成了掌管皇厩车马和能自由出入宫廷的官吏。秦始皇非常宠爱小儿子胡亥,赵高便挖空心思、千方百计去接近、讨好胡亥,很快取得了胡亥的欢心。后来,秦始皇就让他教十八子胡亥决断讼案,赵高心中更是有说不出的高兴,每日与十八子共起居,处处依从他,既赢得了胡亥的信任,也博得了秦始皇的好感,为他后来进一步教唆、利用和控制胡亥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为了耀武扬威,加强对全国各地的控制,便亲巡天下,游览四方。在出巡的过程中,需要带大批的卫士,赵高作为主管皇帝车马乘的“中车府令”,自然在随行之列。为了取悦秦始皇,每次出巡他都安排一支庞大的车队,并要求各地贡献、进奉各种名贵特产,赵高利用这个机会,也大发奇财。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游会稽(今浙江绍兴),后又沿海北上到琅邪(今山东胶南),随从的有丞相李斯、赵高。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大儿子扶苏为人忠厚、性情耿直,有几次直言劝谏皇上,被派遣到上郡监督军队。小儿子胡亥长于声色犬马,善于迎合父亲,处事谨慎而不冒犯,备受始皇宠爱。他要求从游,皇上答应了他,其他的儿子都没有跟随出游。秦始皇出游到沙丘(今河北平乡),突然身染重病,且病情越来越严重。为了安排皇位继承问题,他命令赵高写诏书给公子扶苏:“把军队交给蒙恬,与灵枢在成阳会合,并参加葬礼。”诏书封好后还没来得及交给使者,始皇就去世了。

心怀叵测的赵高认为时机已到,就进一步施展自己的伎俩。赵高深知,扶苏是个有本事的人,又依靠蒙氏兄弟,一向厌恶他贪暴卑劣的人品,一旦扶苏即位,他又将陷入贫困卑微的生活中去。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质困是莫大的悲哀,现在正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关键时刻。于是赵高暗自定下一个阴谋:扣下秦始皇给扶苏的遗诏,篡改玺书的内容,乘机拥立胡亥为太子,借以攫取更高的权势、地位和财富。

鉴于皇帝在外地驾崩,当时又没有正式确立太子,老成持重的丞相李斯,封锁了皇帝去世的消息,急速赶往成阳。他们把秦始皇的尸体放在一辆可以调节温度的车子里。每日照常按时送水送饭,并让一个太监坐在车子里,批阅答复大臣们的奏章。当时的做法是基于惧怕天下人知道真情后发生动乱,也担心众皇子争位,但赵高却利用这一时机施展了阴谋。

赵高扣住秦始皇给扶苏的诏书,密谋劝胡亥篡夺皇位。胡亥本是一个缺乏能力、胸无大志之人,虽也有继位的野心,却深怕驾驭不了局势,显得有些犹豫。赵高便旁征博引地进一步诱惑胡亥:“始皇死了,诸公子及蒙氏兄弟又都不在身边,大权掌握在你我及丞相手中,一切安排都取决于我们三人的意志,我们愿意协助你。你难道不明白统治别人和被别人统治、制服别人与受别人制服是不能同日而语的道理吗?自古以来,要做大事之人,不能拘泥细端,不能贻误时机。我听说商汤、周武王杀了他们的君主,天下人都说他们是仁义的,卫国的君主杀了他的父亲而自立,大家都称颂他有道德。”在赵高的纵容下,胡亥答应了,赵高又去找丞相李斯商议。李斯本是一介平民,年轻时在楚国曾做过“郡小吏”。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李斯在厕所看到老鼠吃人粪,老鼠一见到人和狗就被吓跑。以后他在仓库里看到老鼠偷吃粮食,老鼠很自在,也没有人去管,他通过这两次观察,深有感慨地说:“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处自身。”正是追逐名利的雄心使他步步高升,位至丞相。赵高见到李斯后,很快就把话挑明:“君自料才能比得上蒙恬吗?功劳比得上蒙恬吗?深谋远虑比得上蒙恬吗?德望比得上蒙恬吗?和扶苏的交情比得上蒙恬吗?我赵高入宫二十多年,从没有见过秦朝功臣和退位的丞相,有封地传给子孙的。如果长子扶苏即位,必用蒙恬为相,到时你不过是落个只身还乡。以我看,不如立胡亥。”赵高这一席软硬兼施的话很奏效,李斯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向赵高屈服了,长叹一声:“我愿意一切听从你的安排。”

赵高、胡亥、李斯三人的思想统一后,便进一步策划。他们假装接受了始皇的诏命“命令丞相立胡亥为太子”,另外又造了一份遗诏“我巡视天下,祈祷各山诸神,以求延长寿命,现在扶苏与将军蒙恬率领几十万军队驻守边疆已经十几年,未能开疆拓土却损失士兵很多,没有任何功劳,反而屡次上书诽谤我的方策,因为不能解除监军职务回来做太子,日夜怨恨,扶苏为子不孝,赐剑自杀,蒙恬为臣不忠,赐死。”诏书封好后,使者送于公子扶苏。扶苏为人忠厚,见父皇诏书,大哭一场,自杀身亡。蒙恬怀疑有诡计,不肯自杀,请求复诉,于是被革职囚禁在阳周的监狱里。

太子胡亥在赵高和李斯的拥立下顺顺当当地坐上皇帝的宝座,被称为秦二世。赵高一跃而为郎中令,全面掌管宫中警卫,成了胡亥身边最亲近的决策者。按照朝中的传统,皇帝每天要几次视朝,听取大臣们的奏事,还要审阅许多奏章,作出批示。这一切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安危。胡亥这个只知贪图玩乐。胸无大志的皇帝,没过多久便受不了这个重压,便让赵高替他处理朝政。赵高迎合胡亥好玩乐的癖好,每天进献歌伎、舞蹈、鹰犬等寻欢作乐,矫旨让各地的郡守县令进奉各种花石树木、珍器古玩,唆使胡亥又沿着当年始皇东巡的路线出巡,表示继承始皇的遗志,结果,这支队伍“弥山遍谷,辇道相属”,竭尽穷奢极欲之能事。

孟子日;“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秦二世饰游观而穷侈靡,赵高更是下效上行,凭借权势到处横行,明夺暗抢,盘剥聚敛。凡老百姓家中有一草一木被看中,全部指明强取,甚至不惜拆墙拆屋搬运,如有违抗,即以对皇帝“大不敬”来治罪,无数人家为此而倾家荡产。他却用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大肆挥霍,纵情享乐。他在成阳城里大修第舍,富丽堂皇,极为奢华,金银财宝。奇珍异物,堆满房舍。在成阳城外广置庄田,修筑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