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时文选粹
3524600000044

第44章 生命如花(8)

学会了忍、持、悟,我们才会放弃欲望,战胜自我,走向完美人生。

矮小成金的高度

龙富鸣跃

他是天生的侏儒,终生100厘米。

7岁那年,他看了一场钢琴音乐会,着迷到神魂颠倒,父亲就买来一架钢琴。他要别人抱着上下钢琴座,父亲又在钢琴上安装了一个特殊的辅助器来控制踏板,使他的脚能牵动踏板。

疯狂地练了5年。

13岁,他第一次演出时,先站在台前最接近观众的地方,站了足有3分钟。最后他笑问:“都看够了吧?”

满场都会意地笑了,他才回位,演奏。

观众大惊,尔后掌声雷动!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先站那3分钟,他说:“许多人是好奇我的身材才来的,先让人们看够,才能细听我的演奏,才能看见我的灵魂高度!”

在不断拔高灵魂高度的同时,他还成了演唱家,出了自己的唱片。16岁,他成了美国爵士团的“台柱”,每天练琴的时间超过8小时,每年的独奏音乐会超过180场时,而所有人都不再对他的身材好奇了,不少人都是闭目倾听,让自己仰望灵魂的“高魂”!

20岁,他的专辑《乐曲》,使他一夜成为“巨星”。纽约、伦敦、米兰、东京、巴黎……每到一处,他的灵魂的高度,皆令举城仰视!

30岁,他每天练琴的时间超过了11小时,每年的独奏音乐会超过了300场时,有人问:“你的灵魂还不够高吗?”他说:“身材属于父母,是有限定的,灵魂属于自己,永无限定!”

1999年1月,他因肺炎病逝于纽约。36岁的他,倒下的躯体还是100厘米,但在音乐王国,在许多人心里,他是“不朽的巨人”!

他就是法国的贝楚齐亚尼,世界钢琴史上最著名的侏儒,他最后的一句话是:“如果我真的高大,那是矮小成全的!”

感悟

苦难是人格的试金石,面对苦难的态度最能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内在的尊严。每个人面对痛苦的态度也在铸造着他的人格。不论遭受怎样的苦难,只要他始终警觉着他拥有采取何种态度的自由,并勉励自己以一种坚忍高贵的态度承受苦难,他就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有效地提高着自己的人格。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人生的一项巨大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这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都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都不能剥夺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

给自己留点心灵的空间

佚名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点空隙,就像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留一点缓冲的余地,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生活的空间,需借清理挪减而留出;心灵的空间,则经思考开悟而扩展。

打桥牌时,我们手中的牌不论好坏,都要把它打到淋漓尽致;人生亦然,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我们处理它的方法和态度。假如我们转身面向阳光,就不可能陷身在阴影里。拿花送给别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抓起泥巴想抛向别人时,首先弄脏的也是我们自己的手。因此,要时时心存好意,脚走好路,身行好事。

光明使我们看见许多东西,也使我们看不见许多东西。假如没有黑夜,我们便看不到闪亮的星辰。因此,即使我们曾经一度陷入难以承受的痛苦磨难,也不会完全没有价值。它可使我们的意志更坚定,思想、人格更成熟。

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有些话语称起来不重,但稍有不慎,便会重重地压到别人心上;当然,也要训练自己,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话扎伤。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种有余;舍弃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种更宽阔的拥有。

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时时拥有一颗轻松自在的心,不管外界如何变化,自己都能有一片清静的天地。清静不在热闹繁杂中,更不在一颗所求太多的心中,放下挂碍,开阔心胸,心里自然清静无忧。喜悦能让心灵保持明亮,并且拥有一种永恒的宁静。

心念意境如能清明开朗,则展现于周遭的环境,都是美好而善良的。

感悟

泰戈尔曾写过一段话,意思是说:一个富翁的富并不表现在他堆满货物的仓库和一本万利的经营上,而是表现在他能够买下广大空间来布置庭院和花园,能够给自己留下大量时间来休闲。同样,一个人心灵中拥有开阔的空间也是最重要的,如此才会有思想的自由,才会寻找到生活的乐趣和幸福。如果一个人整日为名利所累,享受不到阳光的温暖与鲜花的芳香,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拥有再多的名和利也是一种贫穷。

给心灵留下空间,就是放下挂碍,开阔心胸。不逐名利,不计得失,不怕挫折,不钩心斗角。如此,才会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才会获得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

请记住比菲尔普斯还英雄的英雄

王石川

哲人说,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梦想奥运八金的菲尔普斯是奥运英雄,这几天“水立方”捷报频传,这个注定载入奥运史的天才正在接受膜拜。然而,他的同胞,同样怀揣着梦想的埃里克·尚托,亦堪称一名顶天立地的英雄。

距离北京奥运会七周的时候,尚托在家乡亚特兰大的一家医院里被告知:身患癌症。医生一脸抱歉地继续说:“你最好马上手术,但是一旦手术,你将无法去中国比赛。”尚托最终选择了奥运之梦。13日上午的水立方,男子蛙泳200米半决赛正在进行,看台上在齐声呐喊着一个名字,不是“蛙王”北岛康介,而是尚托,患有癌症的美国队员埃里克·尚托!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都把加油喊给了这位坚强的斗士!

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尚托的同胞,美国游泳队仰泳名将佩尔索尔如是评价尚托:他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拥有的一切,他让我们明白,生命高于奥运,但梦想高于生命。

奥运赛场就是产生英雄的地方,群雄并起,英雄辈出,那些摘金夺银者固然是英雄,那些超越自我如尚托者也是英雄,那些失利者同样是英雄。诚如鲁迅所说: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是中国将来的脊梁。将视野放得更宏远些,那些超越自我的竞技者,乃是人类的脊梁。

历史不该忘记这样一幕:8月11日,在举重男子62公斤级比赛中,哥伦比亚运动员奥斯卡·菲格罗亚,抓举128公斤杠铃时,七次试举竟然七次脱手,没有一把能够举起。七战七败,这是令人窒息的挫伤,这是使人绝望的失利。当奥斯卡·菲格罗亚泪流满面,恸哭不已,谁不为之动容。但此时,历史同样应该记住: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英国的德雷克·雷蒙德参加400米半决赛,第一个弯道过后,他因右腿跟腱撕裂摔倒在地,但在7万名观众的注视和喝彩中,雷蒙德并未放弃,一步一挪地走到终点,创下了奥运会最慢的400米记录。

与最慢400米记录可以相提并论的是最慢的100米自由泳纪录。2000年悉尼奥运会,赤道几内亚选手莫桑巴尼用几乎三倍于冠军的时间,笨拙而艰难地坚持游完了100米自由泳。有人说,该届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赛最璀璨的明星和媒体宠儿,不是蝉联冠军的荷兰人霍根班德,也不是亚军南非人舒曼,甚至不是澳大利亚“飞”索普,而是莫桑巴尼,因为这名选手是特选,他来自一个几乎没有合格泳池的国家,参赛前他唯一见过的泳池长不足30米。

……一部奥运史就是胜者的记录史,同时,奥运史也应记录每一个失败者的落寞与寂寥,掌声同样送给他们。杜丽,这个中国姑娘的奥运征程值得回味。开幕当日,痛失首金。14日,第二次出场比赛的杜丽,这次没有令国人失望,摘得女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决赛金牌。当记者问,夺这枚金牌是不是经过四年的等待,杜丽意味深长地表示:“不是四年,是四天。这四天太难熬了,不过观众、志愿者还有家人都给予我很大鼓励,我觉得今天可以坚持住很不容易。”四天比四年还难熬,个中滋味,杜丽是冷暖自知。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体育颂》中写道:“啊!体育,你就是乐趣!想起你,内心充满欢喜,血液循环加剧,思路更加开阔,条理愈加清晰。你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你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体育原本就应该是快乐,奥运本来就应该是寻梦的地方,无论梦想是否实现,我来了,我参与了,就是英雄。正如诗人所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请记住每一位英雄,记住菲尔普斯,记住北岛康介,还要记住埃里克·尚托、奥斯卡·菲格罗亚、德雷克·雷蒙德……一定程度上说,正是有了这些人,奥运精神才那么丰盈,我们的感悟才那么真切,人性才那么柔和,人类才那么温情。

感悟

奥运会是一个弘扬个人英雄主义的舞台。在整个奥运会赛场上,站到最高领奖台的永远只是少数运动员,因此,奥运会是一个让多数参与者落寞地离开赛场的盛会。然而,奥运会对于运动员的意义怎能仅仅用金牌来衡量。其实,顾拜旦复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他曾说过:“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类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和更落落大方。”所以,请记住奥运会上的胜利者也请记住失败者,只要能正视困境,直面失败,这同样是一种勇敢,一种落落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