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智慧背囊
3524700000015

第15章 仰望星空(6)

回到家和妈妈四目相对的时候,妈妈就会鼓励他说:“不管你有没有钱,不管别人怎么样,你都要有自信,你自信地往别人面前一站的时候,别人就会很快喜欢上你。”母亲的话让他深受触动,这个单亲家庭里的孩子健康地成长着,不带一丝的阴云和愁雾。

17岁那年,立威廉已经长成了一个180厘米的英俊大男生。因为出色的外形,在打工的时候,他被一家模特公司看中,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模特生涯。2000年,他报名参加“新加坡先生”大赛,竟然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当选为“新加坡先生”的冠军。除了不菲的奖金,他还取得了代表新加坡参加2001年“世界先生”比赛的资格。

2001年的“世界先生”比赛在波多黎各举行,他是唯一晋级决赛的东方华人。他穿着模特服时看起来相当瘦弱,可当他脱掉上衣走秀时,评委们却意外地发现他竟如此精壮,当场就颁了“最佳身材奖”给他;在进行机智问答时,他抽到“什么是女人”的题目。“男人没有女人就不能活!男性要靠女性生、养,当然要尊重!”全场观众为他起立鼓掌,他也因此夺得了当晚的第二个大奖“最佳机智问答奖”……一轮轮精彩表现后,他最终夺得了“世界先生”冠军!头顶“世界先生”头衔,他的模特事业从此步入高峰,演出的足迹踏遍曼谷、上海、香港、台湾、巴黎、东京……去年,他又凭偶像剧《天国的嫁衣》迅速蹿红,镜头前他迷人的微笑和优雅的谈吐,让人深深为他着迷。2008年新作《绿光森林》令他人气持续高升,最近他又参与《放羊的星星》《十全九美》的演出。

中国的观众是看了《天国的嫁衣》才逐渐认识他,在戏里,大家看到的威廉王子是个宦家公子,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他的名字,就叫立威廉。于是,有人问他:“现实生活中的你是不是出身很好,也过着贵族公子的生活?”他老实作答:“我爷爷是英国人,奶奶是日、德混血人,妈妈是新加坡人。但因为我爸的离开,小时候,我家穷得连一个汉堡包都买不起,我那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有1块5毛钱买一个汉堡包……”对方接着问:“你的名字有没有什么深意?”

他眼里噙着泪,这样回答:“名字是妈妈给我取的。大家都知道,威廉是一个尊贵的姓。妈妈自小就告诉我说,血统无法帮助你过上令人尊敬或者人们所谓的尊贵的生活,你一定要靠自己立志、立言、立身去获得!立,然后威廉,这是妈妈赐给我的一生的护身符。”

心灵感悟

世界只有一个比尔·盖茨,但有无数个致富故事。一个人成功,往往会提到机会和幸运,会说“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其实这不完全正确“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首先受到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性格与态度。比尔·盖茨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引领他走向辉煌;毛泽东青年时代“野蛮其精神,强健其体魄”,使他在性格情操、意志品质方面的锤炼为事业的成功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被优雅所伤

流沙

有个9岁的孩子,钢琴考级通过了六级。但是,他的父亲作了一个决定,不再让孩子继续学琴,并且把家中的那台钢琴卖掉了。

这缘于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孩子父亲所在公司搞联欢活动,孩子被邀请参加表演。孩子为了能在父亲公司的联欢活动中表现好一点,提前一周练习一首难度较大的《月光奏鸣曲》。到了联欢活动前,这首曲子弹得非常到位,孩子自己也很满意。

联欢活动节目丰富多彩,有相声,有对唱,还有游戏。轮到孩子上场时,已快到用餐的时候了。孩子来到钢琴前,按下了第一个音符,如水一样的旋律在大厅里流淌开来。

但是,大厅里到处是走动的人,有的人在打电话,有的在笑谈,还有服务员在换台布,准备上莱……主持人也站在台侧,和一位漂亮女孩谈兴正浓。

孩子显然注意到了这一切,他戛然而止,找寻着父亲,希望得到帮助。孩子的父亲对这样的场面束手无策,他示意孩子继续。孩子加大演奏力度,音乐再次响起。但是,除了孩子的父亲,也许没有入在真正欣赏孩子的演奏。

孩子把曲子演奏完,向台下深深鞠了一躬,但孩子没有听到掌声。

孩子是哭着走下舞台的,他来到父亲面前,委屈地问:“爸爸,是不是我弹得不好?”

父亲说:“不,孩子,你弹得很好。”孩子问:“那为什么我得不到掌声?”父亲无言以对。

不久,孩子的父亲作出一个决定,让孩子去学简单得多的电子琴。孩子的父亲说,在一个缺乏文明和教养的环境里,孩子的钢琴弹得再好,也不会有更多的欣赏者,我不想让孩子以后被自己的优雅所伤。

我非常震撼于这个故事。我想到了顾长卫电影作品《立春》中唱女高音的王彩玲、跳芭蕾的胡金泉,在世俗社会中,他们不仅没有被自己的优雅所福泽,恰恰被自己的优雅杀伤。

我的孩子也在学钢琴,他学得很快乐。许多场合,孩子也会上台表演。但是,孩子的演奏总是被人声淹没。这样的时候,我总是很难过,但我下不了决心,终止孩子学琴。

现在,我不敢让孩子随便在别人面前演奏,因为我害怕那种嘈杂的环境,那种词不达意的肯定,会伤到孩子的自尊。

心灵感悟

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刺痛人心灵的不是品位的高低,而是对别人缺乏应有的尊重。这是一个还有待完善的社会,那些批评国人素质的文字也不断进入我们的视线。然而,在发出这样感慨的同时,我们也反思自己的教育。教给孩子优雅,这不是错误,只是当孩子遇到挫折、漠视、得不到尊重的时,我们是不是也教给他们坚强?告诉他们:要坚持高尚,并不苟同于流俗。迎合他人的趣味,降低自己的追求,这恐怕不是教育的本意。

我都做了些什么啊

伊然

影片《桂河大桥》讲述了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尼克森上校和他的部下被日军俘虏,作为改善战俘待遇的交换条件,他接受了日军布置给他们的修建桂河大桥的任务。尼克森是一名典型的英国军人,既有英国绅士的认真,也有“是任务就一定要完成”的执著。在尼克森的带领下,战俘们用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一任务。大桥建成后,尼克森把大桥当作是自己和部下所完成的工作而精心守护,当接到英军上级发出的炸桥命令时,他犹豫并抵触,完全忘记了桥一旦开通,会给自己的部队带来多大的伤害。当他最终意识到这一点后,他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台词:“我都做了些什么啊?”他如此专注于他的任务建桥,而忘记了赢得战争这个根本目标。

这就是所谓的目标困惑症。我在华尔街就遇到了众多的目标困惑症患者。我问一位作风一贯顽强的交易商:“迈克,你为什么一天到晚总是在工作?”他回答道:“你怎么这样问?你以为我喜欢这样啊?我这么辛苦地工作,只是因为我想挣更多的钱!”

我继续着我的质问:“你真的需要那么多钱吗?”“至少目前是。”迈克一脸苦相地回答道,“我刚刚结束我的第三次婚姻,每个月都要支付3份抚养费,我都快破产了。”

“那你为什么总是离婚呢?”

他叹口气回答道:“我的3个前妻都抱怨我用在工作上的时间太多,置家于不顾。她们根本就不知道,挣这些钱有多难!”

患上了目标困惑症的迈克足够可笑吧。他专注于“挣钱养家”这个任务,却把“家”这个目标完全忽略了。下面这个目标困惑的例子就更具讽刺意义了。普林斯顿大学的达黎和巴特森两位神学教授,在研究《圣经》中关于“慈善的撒马利亚人”这部分教义时,曾在一组神学院学生中做过一次测试。两位教授告诉学生们,他们将以“慈善的撒马利亚人”这一主题进行讲道。作为测试的一部分,一部分学生被告知,讲道将提前半个小时开始,他们就要迟到了,必须加快步伐;另一方面,在这些“就要迟到的”学生的必经之地,两位教授雇用了一位演员,装扮成一个突然患病、急需救助的老人。

结果发现,90%的“迟到”学生,因为急于赶往讲道地点,而置“患病老人”于不顾。

正是目标困惑使得他们的判断出现了失误。在时间的压力下,他们脚步匆匆,急着去做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而恰恰忘记了他们的目标所在。

目标困惑症的危害是巨大的。一旦偏离了目标,你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其实,治疗目标困惑症的方法非常简单:在你为你的任务忙碌不停的时候,你不妨暂停片刻,深深地吸一口气,向四周望一望,分析一下眼前情形,思考一下你的任务是什么,你的目标又是什么,你的任务和目标一致吗。在经过你的反思之后,如果发现偏离,相信你一定会庆幸地拍着自己的额头说:“我都做了些什么啊?”

心灵感悟

生活中确实过于丰富和多彩,很多人寻不到自己的目标,也有很多人在目标面前茫然。想一想“目标困惑症”的实质,也许人们在很多时候希望得到的是外在而非根本。能够清醒地面对生活,面对所有理想、追求和生活中的琐碎、繁杂,有条不紊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工作,这就是拥有生活智慧。在付出艰辛努力的同时,不要忘记问一下自己“我都做了些什么啊?”

苦夏

冯骥才

这一日,终于撂下扇子。来自天上干燥清爽的风,忽吹得我衣袂飞举,并从袖口和裤管钻进来,把周身溜溜地抚动。我惊讶地看着阳光下依旧夺目的风景,不明白数日前那个酷烈非常的夏天突然到哪里去了。

四季是来自于宇宙最大的拍节。在每一个拍节里,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换与更新。四季还赋予地球以诗,故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人在绝句中确立的法则是起、承、转、合。这四个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质。起始如春,承续似夏,转变若秋,合拢为冬。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轮?为此,天地间一切生命全都依从着这一拍节,无论岁岁枯荣与生死的花草百虫,还是生命百岁的漫漫人生。然而在这生命的四季里,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正是这长长的夏吗?

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们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这由于我们儿时的伴侣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蜻蜓、天牛、蚂蚱、螳螂、蝴蝶、蝉、蚂蚁、蚯蚓,此外还有青蛙和鱼儿,它们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甚至我对家人和朋友们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昆虫有关。比如妹妹一见到壁虎就发出一种特别恐怖的尖叫;比如邻家那个斜眼的男孩子专门残害蜻蜓;比如同班一个最好看的女生头上花形的发卡,总招来蝴蝶落在上边;再比如父亲睡在铺了凉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压死了一只蝎子。这不可思议的事使我感到父亲的无比强大。后来亲历挨斗、挨整、写检查,我劝慰和宽解他,怕他自杀,替他写检查那是我最初写作的内容之一。这时候父亲那种强大感便不复存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夏天的意味全都发生了变化。

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唯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相反,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宇的分量。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沉甸甸的苦字下边。然而一半的苦字下边又是一无所有。你用尽平生的力气,最终所获与初始的愿望竟然去之千里。这该怎么想?

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也许为此,我的写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惬意的秋天里开花结果?我却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反而写作力加倍得旺盛。我想,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锻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汗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玻璃上的美妙无比的感觉。

在维瓦第的《四季》中,我常常只听“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动,胜过春之勃发、秋之灿烂、冬之静穆。友人说“夏”的一章,极尽华丽之美。我说我从中感受到的,却是夏的苦涩与艰辛,甚至还有一点儿悲壮。友人说,我在这音乐情境里已经放进去太多自己的故事,我点点头,并告诉他我的音乐体验。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听觉:不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它。

年年夏日,我都会这样体验一次夏的意义,从而激情迸发,心境昂然。一手撑着滚烫的酷暑,一手写下许多文字来。

今年我还发现,这伏夏不是被风吹去的,更不是给我们的扇子轰走的。

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因为,夏天的最后一刻,总是它酷热的极致。我明白了,它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威力。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地发挥。但谁能像它这样,用一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

于是,我充满了夏之崇拜!我要一连跨过眼前的辽阔的秋、悠长的冬和遥远的春,再一次邂逅你,我精神的无尚境界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