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智慧背囊
3524700000028

第28章 感悟生活(5)

晚饭过后通常是上网以及写稿,这一写往往又写到一两点,甚至两三点。假如稿子催逼得急,甚至通宵不睡,一直到第二天白天交稿。交完稿后,人已经进入崩溃状态,直接睡倒,醒来时已是晚上。

有时没稿子侥幸睡得早,却又无法及时入睡,千头万绪全部涌上心来,为好多无稽的事焦虑。因在这城里,与天斗、与人斗,日日不得闲。

这么糟糕的日子,我竟然一直过了四年。

4月1日接到电话,父亲病重,要我速回乡。心知不是愚人节玩笑,扔下电话,当众大哭,完全没有修养。一是父女连心,另外一个是情绪本来也已经濒临失控。

这么糟糕的作息习惯不影响精神情绪才是怪事。北京是那么大的一个城市,大到走在街头只觉自己是渺小的蚂蚁,空空落落。这种感觉,本就不利于身心。我总是把自己的焦虑推在工作上,总认为工作压力大才会导致我的烦躁、焦虑、情绪失控,但其实静心想想,这样高端的单位,有压力是正常事,而一周写四页稿子,仅就工作量来说其实也没我夸大的那么厉害。

我的压力是综合指数,不是单一指数。回乡近一月,日日陪在父亲身边,三餐按时,睡眠充足,入睡又快又深。清晨起来一看,脸色白皙,目光清澈,嘴唇红润,连头发都有了光泽。带回来的面霜粉底之类,全都没了用武之地,每日只往脸上拍些化妆水,便胜过在北京精心装扮后的脸色。

这一切,只因安心。小城岁月,静长慵懒。年少时体会不到这日子的好处,一心只想离开,向着风口浪尖一路狂奔,渴望看人,看世界,渴望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人生,生怕暴风雨来得不够猛烈。然而在这段日子里,我忽然发现了这安逸日子的美。

医院里有一方秤,陪护病人的家属们总喜欢上去称一称。有天,我见一个丰满的大嫂踏上秤去,随即发出一声尖叫。我过去一看,指针指在59公斤处,同情地点点头,心想,难怪她尖叫。谁知大嫂下了秤后,发出这样的抱怨:“娘啊,才118?我怎么瘦了这么多!”

心灵感悟

人们有时候自己都不清楚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理想人生。生活中的人们总是在不停地抱怨:房子太小,工作太累,工资太少,事事不遂心,样样不如意。其实很多时候生活的不如意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理想的人生并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你自己能够满意你的生活,那么它就是你的理想人生,是否拥有理想的人生关键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个平和不浮躁的心态。

你是自己的伯乐

董保纲

他是一位不幸的少年,因为身材的矮小常常被人忽视。

上小学的时候,学校举办小发明比赛,所在班级推荐的名单中没有他。于是他找到老师表示愿意参加比赛,老师尽管有些怀疑,仍答应了他。几天后,他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无尘电动黑板擦,不仅在学校获了奖,还在市里获得一等奖。

上中学的时候,他的身高只有1米多一点。一次,电视台、省教育厅、省科协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经过长时间思考后,他给电视台打去电话,“擅自”决定代表自己的学校报名参赛。结果他设计的电动车防滑带获得此次大赛的一等奖,也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200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增进各国文化交流,决定举办一次“全球青少年文化论坛”,在全球每个国家选择一名14岁以上的青少年赴巴塞罗那参加活动。这一次,他又主动报了名并入选。全国共有120名青少年入选,从中只能挑选一人。组织者把120人分为12个小组,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演讲。不幸的是,他没有被小组推选上。他找到主持人,希望能得到一次演讲机会。主持人和评委沟通以后,终于答应让他上台试一试。2004年3月,他接到了联合国的正式邀请,5月12日,身高只有1.2米的他,作为中国唯一的一名代表站在了国际论坛上,他的演讲赢得了场内持续热烈的掌声。2004年12月,法国著名儿童动画片制作中心专程赶到中国,为他拍摄专题片。

他的名字叫姚跃,一位当时年仅16岁的中国少年。在接受西班牙国家电视台记者采访的时候,姚跃说:当你被别人忽视的时候,记住一句话你自己就是伯乐。

心灵感悟

是不是你总在别人目光聚焦点之外?你有没有也因此而把自己放弃?古语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姚跃却说,自己就是伯乐。关键只在你的选择。长相平凡,可你的笑容是那么温暖而有力量;不善人前言谈,你的文字却总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别人或许只看到了前者,你自己却要坚定对后者的信仰。给自己一个机会,你会发现原来机会与机会挨得并不远,机会离成功亦是那么近。做自己的伯乐,发现的是自我,征服的是世界。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雷瑛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

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感觉心理平衡了。

现在的我,就像这棵苹果树。不知道从何时起,开始觉得5年的教师生涯,3年的研究生生活,已使我有足够的资本胜任这样一份学科编辑的工作。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

于是,我忘记了两年前刚进入公司时的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忘记了曾经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满足于每天按时上下班、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生活;不再精益求精,书稿编辑差错率万分之一以下万岁……“成熟了,该吃老本了。”我曾这样自嘲。但实质是,不知不觉之中,我已给自己“断了经脉”。我已经停止成长了。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不要把自己仅仅看成一个打工者,我们每个人都是CEO,任职的公司叫做ME。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任务,是把公司唯一的品牌YOU,打造成职场的领先品牌。”

我忽然明白了,这棵苹果树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

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是的,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有没有再成长。等到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我想,我不会再犯这种错误,因为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不能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应该是生命的本质。

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我们随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要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心灵感悟

在现实生活中,为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的人很多。他们总觉得:这是我的付出应该得到的,我凭什么放弃?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眼睛紧紧盯在了微不足道的蝇头小利上,也就忘记了成长。用金庸的话说就是“自断经脉”。如此,到头来,倒霉的还是自己。应该是永远不忘用“成长”来提醒自己,让自己最终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那时候,我们获得的就将不再是小利,而是可以车载斗量。

被美丽耽误

流沙

她在H 城的汽车界小有名气,她是一位车模,城里每次举办车展,车商们都会找到她。在车模的这个圈子里,她是一个“大腕”级的人物,每年的收入颇丰。

秋天里,城里又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车展。但这一次,和她合作多年并且有过口头协定的车商却没有找她。原来,这家汽车销售公司易主了,新来的老板是一个中年人。她去问这家公司里的一位朋友,朋友回过来的话说:“你太美丽了,如果让你当车模,让顾客去看你呢,还是看车?”

当然,城里有许多车商,她有许多机会。

3年前,她的一位同学邀她投资一家主题咖啡馆,那时她有足够多的钱来开办这家主题餐馆。但是她觉得当车模真的不错,被闪光灯包围着。同学对她说,这都是过往烟云,你必须要有自己的事业。她不信,因为她自己有美丽,美丽是可以创造价值的。现在她还是车模,而同学在城里已开了第八家咖啡馆,过上了夏天到日本看海,秋天到加拿大看枫叶的日子。

有一天,她看到画报上的一张照片,一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女人坐在老式洋房的窗前,脸上写满了忧郁。她就是曾惊艳无比的美国好莱坞影星海迪·拉马尔。拉马尔当年在电子科学方面颇有造诣,她曾获得过美国电子科学基金会授予的荣誉奖章,还是美国“光谱扩展”学科的中坚研究人员。但是,因为美丽,她走上了演艺道路,而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拉马尔的人生感悟是:“如果我不美丽,也许现在我会更好。”

拉马尔的遭遇对她的触动很大。她突然发现,原来,美丽是耽误人的,还会埋没许多机会。

心灵感悟

美丽是因为青春年少。随着时间的流逝,在风吹雨打下,我们终有一天会美丽不再。这时我们该怎么办?聪明的朋友,你可想过?美丽是一笔财富,总有用完的时候。坐吃山空,可是很傻很傻。我们呀,还是趁着青春年少,在事业上开拓,在事业上拼搏,这样当我们老了的时候,迎接我们的才会是硕果累累的金秋。美丽的朋友,你说是不是?

求阙

范敬宜

去年,一位事业有成的年轻企业家要求我为他写一幅横幅,内容就是“求阙”两字。当时我感到很奇怪,像这样春风得意的年轻人,要我写的往往是“腾飞”“高翔”“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之类的吉言、豪语,为什么他偏偏选择了“求阙”呢?难道他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情吗?

想不到我的疑问引出了他一番高论。他说:“我并没有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情,恰恰相反,现在正是一帆风顺的时候。但越是顺利,我越担忧。因为世界上的事情,总是祸福相倚、顺逆相随、圆缺相生。如果缺乏这种思想准备,万一将来遇到意想不到的风浪,精神就先垮了。”

“其次,世界上任何事情,‘圆’总是相对的,而‘缺’却是绝对的。十全十美、完美无缺是不存在的。如果自以为已经做到了完美无缺,就会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只有时时刻刻看到自己的‘缺’,才有不断进取的愿望和动力。”

“再说,作为一个人的人生追求,我觉得应宁求缺,不求全;宁取不足,不取有余。有人有了单元房,就想要复式楼;有了复式楼,又想要小别墅;有了小别墅,又想要‘豪门庄园’……求之不得,有的人就会想各种非法手段,去巧取豪夺,最后陷入不能自拔的深渊。分析一下有些腐败分子走过的道路,往往都是从过于追求‘完全的人生享受’开始。这实在是很可怕的。”

“所以,我现在正在努力求阙。不过,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需要时时有人给提个醒。求您写这两个字,就是准备挂在墙上,当个座右铭……”

心灵感悟

小时候在家中,天寒了父母提醒加衣服;现在在学校,学习出了问题,老师提醒注意方法。将来步入了社会,谁提醒自己呢?更多的时候,还是靠自己。在一帆风顺时,提醒自己前面的道路可能有坎坷;在身处逆境时,提醒自己明天就会多云转晴,阳光普照。只有这样,才会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在生活上获取更多的幸福。

如果伊安会说话

包利民

人生的每一次不幸都是一次转机,有的人只是在自己的灾难中沉沦度日,而有的人却能干暗淡的际遇中窥见一个崭新的世界。

在伦敦的一家酒店门前,34岁的伊安正在签名售书,排队等着买书的人站了半条街。作为新近崛起的畅销书作家,伊安的新书引起众多的关注。忽然有人大声说:“伊安,如果你会说话,将会有更大的成就!”并给他传过来一张写着这句话的纸片。

伊安微笑着看了看他的读者,心中却涌起了波澜。他出生在一个乡村农场。父亲身为农场主,对牛马之道极其精通。在父亲的影响下,伊安从小就熟知每种牲畜的生活习性。每天的清晨或傍晚,他都能听见父亲响亮的噪音在催促牲畜出圈或归栏。父亲不止一次告诉过他,放养这么多的牲畜,没有洪亮的声音是不行的,如果单靠两条腿去追赶它们,非累死不可。

小小的伊安很快得了父亲的真传,那些牛羊什么的在他的召唤中纷纷归来。这让他极为自得,连父亲都夸他有天分,并欣慰后继有人。可在伊安12岁那年,一场重病袭击了他,由于服一种药物过敏,他的声带被烧坏了,从此,他便告别了引以为豪的声音。有很长一段日子,伊安都处于极消沉的状态中,特别是一听到父亲召唤牲畜的声音,他的心便会沉重无比。他不敢去想父亲的失望,常常坐在日落时的农场高冈上,直到夜幕长垂。

一个偶然的机会,伊安在父亲的房里看到了一些有关牲畜方面知识的书,百无聊赖之际,他便拿了一本翻看起来。有一次父亲见他在看书,高兴地说:“孩子,这些书很有用,可是许多地方我都看不懂。正好你仔细看看,回头告诉我该怎么做。”伊安的心里一动,心想自己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于是开始钻研那些牛马经。每有心得,便通过手语告诉父亲,父亲便欣喜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