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一分钟悬案
3525300000090

第90章 探秘未知的世界(33)

满街都是惊慌失措、瞎跑乱撞的人群。哭的,喊的,呼爷叫娘的,拖儿带女的,只恨爷娘少生了两条腿。富人们不得不弃了马车,骑上惊马向市郊突围。火烧死的,烟熏死的,拥挤落水死的,惊马践踏死的,不计其数。更有几百人在逃出了火海之后,倒毙在遥远的郊区公路上。

强大的冲天火光足以让30公里外的人阅读报纸。

密执安湖对岸160公里处的荷兰城热浪滚滚,市民们的头发被烤焦。

直到星期一夜晚,余火尚未燃尽,一场渴望已久的大雨倾盆而下,悲剧才宣告结束。仅仅是30小时,21平方公里的市中心区就变成了一片焦土,17000座房屋化为灰烬。据救灾委员会报告,全城财产损失1.5亿美元(约等于现在的20多亿美元),125000人无家可归。据官方公布,死亡人数仅几百人。这是因为,大火腾起时人们还未入睡,再加上大多数房屋楼层不高,人口密度不大,给所有的人提供了逃生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这个死亡人数是按照登记人口和残存的尸体统计的,更多的死者却没有统计在内。比如,当时的流动人口并未登记,许多人被焚烧得尸骨不存;至于那些来自意大利、印度和中国的劳工,则本来就不在当局统计之列。

“母牛引火”说

这场大火到底是怎样引起的?当时的舆论认定,一头碰翻油灯的奶牛是这场大火的罪魁祸首。

据说,那晚8点30分左右,居住在帝考文街137号的家庭主妇凯瑟琳—欧莱丽太太提着马灯,到牲口棚去照料一头生病的奶牛。凯瑟琳把马灯放在牲口棚内的地板上,这头焦躁的奶牛将马灯踩翻在地,带着火星的煤油迸射出来,引燃了地板和干草,只一瞬间,火苗便窜上牲口棚顶。凯瑟琳惊呼求救,到邻居赶来时,大火已将整个牲口棚烧着,被烧痛的牲口突围,狂奔乱窜,叫准备救火的人施救无门。

不久,火势乘着西南风将牲口棚顶揭开,火焰窜达30米高,火场迅速扩大。附近的一间库房、一家油漆店立刻着火,形成一堵巨大的火墙朝东北方向推移。半个小时之后,消防队赶到现场时,火势已完全失去控制。同时,还有另几种说法,一是来访客扔下了带火的烟头,一是烟囱的火星飘落到屋顶,还有一说是一群青年人在农舍聚会。总之,是一场人类防范不严引起的火灾,被称为“人祸论”。但是,这种“人祸论”当即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对。因为,那晚的大火不是发自一处,而是“遍地开花”。

许多目击者说:“整个天空都好像烧起来了,炽热的石块纷纷从天而降……”,“火雨从头上落下”,落到哪里就烧到哪里。即使是凯瑟琳太太家的奶牛确曾踢翻过煤油灯,也只是一场局部火源;紧接着凯瑟琳太太家火警之后的圣巴维尔教堂的火警,以及紧接着圣巴维尔教堂之后的无数火警,都与凯瑟琳太太家的奶牛无关。

在现场指挥救火的消防队长麦吉尔,对这个轻率的结论嗤之以鼻,他在调查证词中说:

“到处是火。说这场在短时间内燃遍全城的火灾,是由某间房子开始而蔓延到大面积的,完全不可能。况且,那天没有风。如果不是一场‘飞火’,又怎能在一瞬间使全城燃成一片火海呢?”

更怪的是,靠湖边的一座金属造船台,被烧熔融结成团,它的周围却没有能产生足够热量的大建筑物。还有,一座大理石雕像也熔毁了,这需要多高的温度?木屋之火不过两三百摄氏度,且不耐久,随烧随熄,不可能熔化这样的金属和岩石。

有几百人死里逃生,窜出火海,来到郊区的公路上,正在庆幸自己侥幸得救,然而,他们却离奇地倒毙了,倒在离火场很远的郊区公路上。尸检鉴定,他们的死与火烧无关。

再说,同一个晚上,芝加哥周围的威斯康星州、密执安州、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印第安纳州的一些森林、草原,也同时起火。这火又是谁引起的?芝加哥母牛的火星,总不至于跨州过市,翻江越河吧?

这样大面积的火灾一定另有火源。“流星雨引火”假说美国学者维·切姆别林研究了许多天文档案,比较了大气和火灾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流星雨引火”的假说。

而彗星,这个宇宙中的流浪者,则是制造流星雨的源头。

早在1826年,捷克天文学家维·比拉曾发现过一颗彗星,命名“比拉彗星”。“比拉彗星”6.6年绕太阳一周。在此之前和以后,它的踪迹都曾被人发现过。但它在1846年擦过地球时,彗核分裂成两半。1852年,分裂后的两爿彗核相隔240万公里,然而在不久之后却失去了踪迹。

切姆别林推算,1871年10月8日,彗核之一擦过地球,交会点正在美国。于是,流星雨撒落下来,大部分在大气层中摩擦烧完,残余的陨石落到地面,具有极高的温度,足以使金属、石头熔融。比较密集的“天火”降落在芝加哥,芝加哥在劫难逃。一些零散的“天火”溅落在附近各州,因而引起一些森林、草原同时起火。陨落物含有大量致命的一氧化碳和氰,可以形成小区域的“致使小气”,使人不焚而死。几百人逃到空荡的郊区公路上,正好进入这个“死亡区”,因此而莫名其妙地死亡。

切姆别林的假说言之成理,足以解释“飞火四溅”、“遍地开花”、金石熔融、无故死亡等许多疑团,但许多学者却表示不敢苟同。理由之一是,没有任何实物能够印证切姆别林的假设,在芝加哥没有找到陨石碎屑,也没有发现遭到“天火”污染过的土壤和树木样本,因此,陨石之说只能是一纸空谈。

其次,彗星本是个庞大的“乌有之物”,除了极小的彗核之外,其余的只是极为稀薄的冷气团,即使与地球相遇,也不会造成什么灾难。何况,大气层圈是地球自我保护的屏障,不待彗星物质坠地,早在高空层就被焚烧殆尽了。

第三,落到地球上的陨石也绝不会引起火灾。因为陨石擦过大气层产生的高温只限于表面薄薄的一层,大约只1毫米左右,内部仍然是冰冷的,即使到达地面,又哪有发火之力呢?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芝加哥的无名大火呢?

有的专家推测,可能是某种气体在地表裂隙处钻出,与空气中的氧结合,再附着于碳、氢等元素构成的物体上,使这些物体炭化而燃烧;也可能是球形闪电造成“怪火”,这些球形闪电通常飘浮于空中,游移不定,穿透性很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附着于人体或其他物体而使其自燃。还有人提出“陷落地震”、“白磷燃烧”等其他原因,但都因为年深日久,现场早已改观,无法验证,因而也不能教人信服。

“势在必然”说

美国历史学家认为,芝加哥发生这场空前浩劫绝非偶然,即使没有那头肇事的奶牛,芝加哥大火仍然不可避免。因为芝加哥城市本身已经埋下了严重的火灾隐患。

早在芝加哥大火之前,世界上特别是西方国家就火灾频繁。1666年,伦敦大火持续了四天四夜,5/6的伦敦城变成了断壁残垣,1.3万间房屋和几百年的著名建筑被焚毁。1812年莫斯科大火,烟雾一直蔓延到了法国境内,除教堂和宫殿外,另有11840幢房屋被毁。1842年5月5日,另一场大火无情地光顾了德国汉堡,大火持续了四天,1/3的建筑物被大火吞没。1835年;美国纽约大火,火势从百老汇以东和以南直扑曼哈顿,连续烧掉了648间店铺,世界上最奢华的商品交易所、巨大的荷兰教堂都未能幸免。接二连三的火灾,成为了新兴的、发展中的大城市的头等灾难。

芝加哥发展迅猛,当时有6万多幢木质建筑,构成了这座无规则的大都会,连接各建筑的街道全用木栏栅圈围,从市中心区向四面延伸数公里的民宅也都是木质结构。

并且,当地人仍然在用干柴煮饭。每年秋冬之交,人们都会大捆大捆地收集柴草,准备过冬。房屋外围堆满了冬用柴草,粮仓也大多用木栏栅圈围,焦干的秋叶铺天盖地,各木材场、碾磨房、家具厂等到处是木屑刨花。再加上这年的天气异常干燥,接连几十天滴雨未下,土地爆裂,求雨若渴。这使得主管该市消防工作的罗伯特·威廉主任整天处于高度紧张之中。

当时的芝加哥消防总部共有185名消防队员,17辆马拉救火车,分驻在有35万人口、93平方公里的市区各消防站。对于一场真正的大火,这无异于杯水车薪。罗伯特主任曾经提出过增加消防器材和其他设备的建议,但是,他的建议遭到了芝加哥市议院的无情否决。

酿造一场大火已具备了足够的条件,芝加哥发生大火只差一颗火星。

芝加哥大火后话

芝加哥大火之后,市政当局曾经决定,每年10月举行芝加哥大火纪念日,让人们永远铭记历史教训,让灾难不再重演。

令人惊疑的是,芝加哥大火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相反的,火神屡屡出手,使芝加哥人民常常生活在火警的恐怖之中。

1903年12月30日,芝加哥市民正载歌载舞,准备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易洛魁剧院灯火辉煌,2000名观众正在欣赏八重唱《珍珠似的月光》,沉醉在幸福之中。

10分钟后,剧院后台起火,由于石棉舞台幕布受阻不能展开,后台大火不受阻拦地窜及整个剧场。整个剧院顿时变成了一座可怕的坟墓:有的人被烧死,有的人被踩死,更有的人是从楼上包厢往楼下跳,或者是从太平梯上往地下跳时摔死。

调查表明,这家被认为最安全的剧院违反了许多安全条例,578人在大火中丧生。

这是芝加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火灾。

2003年10月17日,美国中部时间下午5时,位于芝加哥市中心商业区的35层政府高层建筑突然起火。

大火从大楼第12层开始,起火原因不明。许多人声称大火在瞬间扬起,没有任何先兆。

因为正是下班之前,大约有2500名工作人员仍然在楼内工作。尽管报警及时,警方和消防人员奋力抢救,仍然有6人被浓烟大火吞噬而死,另有数十人因被困在烟熏火燎的楼道和楼梯间而受伤。直至当天夜间,大火仍然没有被扑灭。

这是芝加哥最近的一次惨痛的火灾。芝加哥市为什么屡发大火,至今不停?这是继芝加哥大火之后的又一个谜团。

通古斯:大爆炸之谜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广袤,深邃,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在安谧中自生自灭。

然而,一惊天动地的爆炸打破了这亘古未变的沉寂:6000多平方公里的森林被摧毁,无数的牧民和野生动物猝死……是什么爆炸了?为什么会爆炸?科学家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进行了近百年的研究,但直到目前为止,没有公认的结论。

惊世大爆炸

1908年6月30日早晨7点左右,在北纬60°55′、东经101°57′,通占斯的塔伊加地区上空,先是一声巨响,一个耀眼的火球朝地面直冲而下,瞬息之间,6000平方公里内的森林被齐刷刷地拦腰截断,紧接着便是腾空而起的烈焰,浓烟一直升到20000米的高空,一朵蘑菇状的云团“盛开”在通古斯上空。

巨响刚停,立刻就刮起了狂风。咆哮的飓风将树木连根拔起,把牧民从马背上掀翻在地,把房屋推倒,把屋顶和篱笆席卷一空……风未住,天空又布满了乌云,顷刻间下起了滂沱大雨。地上的沙石尘土像喷泉一样旋卷而上,消失在阴云之中。

最为奇怪的是,爆炸之后整整三天,通古斯地区没有出现黑夜。人们看到,那几天,当太阳光穿过云层时,马上射出怪异的绿光和玫瑰色的红光,有时还会呈现出银亮的白光,简直是天翻地覆,一幅世界末日的景象。

爆炸中心以南6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名叫瓦纳瓦拉的小镇。一声巨响之后,建筑物上的玻璃窗被震碎,窗棂、门框被震散,从地面卷起的旋风浪,将一些房顶掀掉,街道、花园中的树木也被连根拔起,大地在剧烈地抖动,土地裂开了缝隙。

一位有幸逃脱这场灾难的农民谢苗诺夫回忆说,冲击热浪使他顿时失去了知觉,苏醒过来后,只觉得天昏地暗,仿佛“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160公里以外,一个在河边工作的工人被热浪冲入河中,还弄不清自己是怎么下水的。240公里外,热风从地面上刮跑了一层表皮,在水面上推起了一堵水墙。400公里外,暴风席卷了房屋层顶,推倒了墙壁,家具什物被吹得满天飞。800公里外,一列从伊尔库茨克开出的火车,突然发生颠簸,行李架上的箱包纷纷落下,火车司机看到前面的铁轨在跳“摇摆舞”。1000公里范围内,人们都听到了从未听到过的巨大爆炸声,和随之而来的延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的隆隆回响。

这场灾难使通古斯地区上百万株树木被烧焦,熊熊大火持续了几天几夜;西伯利亚所有的河流都波涛汹涌,洪水泛滥。

爆炸的影响跨越了国界。英国伦敦的电灯骤然全部熄灭,一片黑暗;在荷兰,夜空中出现了白昼般的光亮;德国和英国的地震观测站都测到了地球强震记录。在另一半球的美国,人们在黑暗中也感觉到了大地的抖动……据推算:这次爆炸的威力大约相当于3500万吨TNT 烈性炸药,或者说,它相当于1945年扔到广岛的原子弹的爆炸威力的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