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
3525500000041

第41章 成长笔记(1)

全球富豪的商业启蒙

卡内基知人善赚

钢铁大王的童年很幸福,那时他最大的娱乐就是养鸽子和兔子。他的第一次商业冒险就是想办法像个雇主似的。让小伙伴们帮他一个季度的忙,报酬是允许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小兔子。每个星期六的下午,他们一伙人就去给小兔子收集食物。因为大家都是朋友,所以大多数人心甘情愿帮他采集蒲公英和车前草。整整一个季度,除了命名,他们没有提出任何别的条件。

多年来,卡内基的良心一直有点不安,毕竟占了小朋友们的便宜。但他非常珍惜这次经历,因为这体现了他的组织能力。他竟然声称。他一生在财富上的成功,与这种能力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为我懂得多少或是我干了些什么,而是由于我知人善任的能力。”有趣的是,当卡内基回到苏格兰旅行时,在一个小酒馆里。一个绅士走过来自我介绍,说他是家具制造商,最后卡内基发现,他就是当年那群孩子中的一员。

特纳赎回家产

CNN 的创始人泰德·特纳从小就与众不同。别人说的第一个词是“妈妈”。他说的却是“漂亮”,顽皮的他甚至往邻居家晾晒的床单上涂泥巴。开广告公司的父亲希望他能够子承父业,于是对他严格训练,比如要求他吃饭必须把碗里的饭菜吃得一干二净,暑假让他出去打工,甚至向他收取住宿和膳食的费用。而特纳偏偏喜欢古典文学,气得父亲差点吐血。2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患了抑郁症,把公司卖给了朋友,一天早餐后饮弹自杀。

特纳一生中最早的一个创富行为就是把失去的家产夺回来。他对银行工作人员说,父亲的精神过度抑郁,无法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因此他有权收回家产。如果对方拒绝,他将采取法律手段。他的强硬态度和对数字的敏感打动了银行。银行贷给他一笔钱,也说服了收购他父亲家产的那位老兄,他用银行的钱买回了广告公司。

把已经卖出去的东西再买回来,这是一难;而说动银行出钱让他去干这件事,更是一难。别人做不到的事,24岁的特纳做到了。从这件事中不难看出,特纳具有纵横捭阖的能力。他能创建CNN,应该说不是偶然的。

克洛克开店失败

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洛克,出生于芝加哥。他不爱读书,喜欢空想。总是设想各种情况发生时他应该如何处置。母亲有时会问他:“雷蒙,你在干什么?”克洛克通常回答说:“没干什么,想事呢。”妈妈就说他白日做梦。是梦想家。但克洛克从不认为幻想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因为所有的幻想他都或多或少地付诸行动。比如他幻想开一个卖柠檬的小摊,没过多久他就真的开了。而且由于工作努力,还真卖了不少柠檬。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可能他就做点什么。高中时他利用暑期开始打工,要么在日用杂货店,要么在叔叔的食品店卖汽水。这个时候,他学会了用微笑和热情去影响客人,使那些只想买一杯咖啡的人多买一个雪糕。他尽可能地节省每一个铜板,终于攒够钱和两个朋友开了一家唱片店,卖唱片和乐器。他们每人投资100元,克洛克负责弹钢琴招揽客人,但收效不大,唱片店三个月后关门,剩下的钱他们平分了。

既能大胆想象。又能小心求证,这样的人迟早都会成功。如今麦当劳开遍世界各地,利润丰厚,当年开唱片店应该计入成本吧。

布兰森做生意学数学

维珍集团董事长理查德·布兰森13岁时数学成绩很差,但对于挣钱颇有兴趣。他家住村东口,有一片空地。假期里,他约了伙伴尼克,计划在空地上种400棵圣诞树,等下一个圣诞节时树可以长到四英尺高,就可以卖掉,获得800英镑,两人对半分成。于是他们在复活节开始犁地,种了400棵圣诞树。等下一个暑假他们去看收成的时候,发现只有两根小树枝冒出地面,别的全被野兔吃了。他们疯狂报复,猎杀了很多兔子,一先令一只卖给屠夫,但是离计划中的800英镑还差得远。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尼克圣诞节得到的礼物是鹦鹉。布兰森于是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商业机会:养鹦鹉。鹦鹉整整一年都可以卖,不局限于圣诞节。他计算出售价、生长速度、饲料价格,并说服爸爸建了一个大的鸟舍,鸟长得很快。但布兰森高估了当地人对鹦鹉的需求,即使每家每户买两只,还剩一大鸟舍的鹦鹉。一天,母亲写信骗他说,鹦鹉被老鼠吃掉了。很多年后,母亲坦白,她实在清扫不动鸟笼,就打开鸟笼,放走了所有的鹦鹉。

尽管屡战屡败,但布兰森却学会了数学。只有在计算种多少棵圣诞树、喂多少只鹦鹉时,数字对他才有意义。在教室里,他依然是个数学傻瓜,但他却喜欢做真正的商业计划。

巴菲特赚足过路钱

和布兰森对数字的迟钝不同,6磅重而且早产的沃伦—巴菲特对数字情有独钟。他可以一下午坐在门口,记录来往汽车的车牌号,或者摊开当地的报纸,计算每一个字母在上面出现的次数。有时,小伙伴报出城市名,巴菲特就能报出人口数。他还会手持一把桨和一个球,站在卧室里一连几个小时地算啊算,他也玩奠诺波利游戏,数一数他想象中的财富。

其实,他感兴趣的不是数字,而是数字代表的金钱。他拥有的第一份财产是姑妈在圣诞节送给他的钱包,他总是自豪地把钱包拴在自己的皮带上。当他5岁的时候,就在自家的过道上摆了一个卖香烟的小摊。向过往的人兜售。后来,他干脆到繁华的市区卖柠檬。

当同龄的孩子还在傻玩的时候,巴菲特就从当股票经纪人的父亲那里搞到了成卷的股票行情机纸带,铺在地上,用标准普尔来解决这些报价符号。看着拉塞尔家门口的车,他会说:“要是有办法从他们身上赚点钱就好了。”他常常对拉塞尔的母亲说:“您不赚这些行人的钱真是太可惜了,拉塞尔夫人,太可惜了。”

师傅有一天会离开你

面试结束后,我跟老总说,我选薛宜做实习生。通常情况,老编辑有很多事项向新人交代,我只说三句话:别用单位座机打私人电话;别人都可以懒懒散散,你得按时打卡;中午吃饭,如果餐厅的代金卡没发下来,用我的。

好的,老师。她轻轻点头。还有。我正色道,别叫我老师,我的名字,是王楚楚。小薛是内秀的女孩:交代打印的文件,第二天页码排好了整整齐齐搁在桌上,帮编辑部同事订盒饭。每个人的口味都问得清清楚楚,最叫我惊叹的是她修改的标题,很有感觉。这些惊喜,我背地里一遍遍跟别人说。但我还是派给小薛很多活,联系这个“牛人”那个“大家”。有次她脸红红地跑过来,抱歉,老师,韩某某我实在联系不到。他院里的人怎么都不肯提供电话。那就上穷碧落下黄泉。跟接电话的讲,你十万火急,你是他失散多年的妹妹;你很仰慕他;找采访过他的记者;给他的博客写邮件;去他的办公室围追堵截……好的,老师。她轻轻说道。办公桌上的小本明明白白地记着一个号码,韩某某,画家。

小薛的成长人人都看得见。

来社里才5个月,她编了5篇随笔,做了4个人物专访,其中3个都是大家。在给她的转正鉴定上,我不吝笔墨端端正正地写上:小薛是跳起来争取那些采访对象的。这份勤奋与执著,以她的年龄,她的资历,她的背景,实在难得。

这喜悦不是为了自己。一纸文件下去之后,一个人,乃至她家庭的命运,将会被深深地改变。从此,小薛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大都市无情动荡,她却有了一方舞台,可起舞,可栖身。

很快,社里下达了编辑部整改通知。现有的大一统格局会拆分为两个部门,任命两个新的主任。我与生性懒散的老曾分别被任命为A、B 部主任。

可是小薛居然申请了去老曾的部门。她对我说:“老师,我决定离开你了。”

我笑一笑,等待她把话说完。“离开你,因为你是太苛刻的一个人。所有的人都懒懒散散、无所事事,你却规定我按时打卡,所有的人都用公家的电话大聊特聊,我却在你的目光下,一个简单的问候也不敢打回家;你自己不提,但很多人告诉我,若干年前你就采访过韩某某,关系很好。为什么举手之劳都不肯帮?”小薛的情绪很激动。

苦恼的是老曾。他不知拿这个小姑娘怎么办。一天,他乐滋滋地告诉我,给薛宜找了个活儿,负责后期制作,外加拆看读者来信。她内秀、心细,你说过。

嗯。我心里微微地咯噔了一下。有什么东西,要被毁掉了吧。

可薛宜茫然不觉。相反地,她享受着没压力的生活。九十点才来上班,下午四点下班。拆几封信、接几个电话、校校错别字,余下的时光,喝茶、浇花、聊聊天,与旁人都说说笑笑,除了我。

从此师徒是路人。这令我始终没工夫说出想对她说的话。

22岁时的王楚楚,就像22岁时的薛宜。那时,王楚楚也曾把自身的成败,寄托在“师傅”身上,索要包容、怜惜与庇护。

可“师傅”说:“楚楚,冷漠是俗世的本性,除了父母、子女、爱人,没人有义务予你深情。师傅终有一天会离开你,她的责任是教给你谋生的本领,你的责任是抓住机会好好学习。将来能不能立足,全靠你自己。”

王楚楚记住了这些话。以后再有冲锋陷阵,再不似小女孩般抓住大人手,哀哀求告。26岁,凭自己的能力在江城谋得立锥之地。

所有的言传身教,所有的求全责备,以此为源。工作太忙,薛宜渐渐淡出我的视线。重新注意到她,是两年后了。她扶着肚子,拎一个空水桶,拿一把扫帚走下台阶。我忍不住责备老曾,怎么还要孕妇做卫生?可要她做什么呢?写稿子,不能跑;寄包裹,担心重,接电话,抱怨喧嚣扰攘……准天才小薛,就这样在苍茫的人海中,沉没、消失。

财富,需要一对倾听的耳朵

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道路。”但我们的心中往往有太多的成见。这成为我们倾听别人的最大障碍。细数世界级的创业大腕、打工皇帝,几乎个个是倾听的高手。

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一生都在勤勉工作。60多岁的时候,他每天仍然从早上4点半就开始工作,直到第二天凌晨。偶然还会在某个凌晨5点钟访问一处配送中心,与员工们一起吃早餐。他常自己开着飞机,从一家分店跑到另一家分店,每周至少有4天时间花在这类访问上。

20世纪70年代,公司迅速壮大,山姆不可能遍访每家分店了。但他还会经常跑到自己的超市里,专门去听购物的老太太们的抱怨,然后再用行动消除掉这些顾客的不满。山姆正是通过多听员工、顾客的声音,才了解到沃尔玛的运营情况以及顾客的真正需求。

“用心去听”让多普达总裁李绍唐少走了许多弯路。虽然李绍唐年轻时去敲老板的门,遇到老板心不在焉、看着电脑有一搭没一搭地回上一句,让他很反感。但成为老板后,他承认自己也曾不由自主地边处理公务边和员工讲话。

“这是对员工最大的不尊重。”于是,李绍唐开始利用一切机会倾听员工的心声。轻松的环境才能打破上下级间紧张的气氛。李绍唐的方法简单又高效。第一年,他每个月都会找10~12名员工喝咖啡、吃蛋糕,让不同部门的同事互相认识,并且每人必须提一个对公司的建议。第二年,主题变为“快乐午餐”,大家聚在一起吃快餐、聊愿望。第三年,下午5点半到7点半的“快乐时光”,员工们一起喝啤酒,尽情发泄自己对公司的抱怨。

“最重要的是要找不同部门的员工。”李绍唐觉得这样才能听到对同一事情的不同观点。李绍唐还是普通员工时,经常问老板别人为什么能成功,成为CEO 的他,还是不断地问其他公司的CEO :你是怎么成功的?你为什么要并购?为什么要把某项业务卖掉?有哪些管理心得……坐飞机、走路,这样的平常时间李绍唐也不放过。在飞机上,李绍唐会问空姐:“听说过多普达手机吗?”在电梯里,他会问旁边的陌生人同样的问题。饭店的门童有时也会成为他询问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