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各国公认的DRIs是前4项营养水平指标,2014年出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新增了后3项指标。
平均需要量
平均需要量(EAR),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定的,其方法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这一摄入水平不能满足群体中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EAR是制定RNI的基础。
推荐摄入量
推荐摄入量(RNI),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需要量的摄入水平。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机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营养素储备和保持健康。与EAR相比,RNI在评价个体营养素摄入量方面的用处有限,当某个体的营养素摄入量低于RNI时,并不一定表明该个体未达到适宜营养状态。
适宜摄入量
适宜摄入量(AI)是基于对健康人群所进行的观察或实验研究,而得出的具有预防某种慢性病功能的摄入水平。它的数值一般大于EAR,也可能大于RNI。在缺乏肯定的资料作为EAR和RNI的基础时,AI可作为营养素供给量目标。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系指在生命某一阶段和性别人群,几乎对所有个体健康都无任何副作用和危险的每日最高营养素摄入量。它的制定是基于最大无副作用剂量,再加上安全系数(人体试验结果则无须安全系数),目的是为了限制膳食和来自强化食物及膳食补充剂的某一营养素的总摄入量,以防止该营养素引起的不良作用。
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AMDR)
AMDR指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理想的摄入范围,该范围可以提供人体对这些必需营养素的需要,并且有利于降低慢性病的发生危险,常用占能量摄入量的百分比表示。AMDR的显著特点是具有上限和下限,如果一个个体的摄入量高于或低于推荐的范围,可能引起罹患慢性病的风险增加,或导致必需营养素缺乏的可能性增加。
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PI—NCD,简称建议摄入量,PI)
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过高或过低导致的慢性病一般涉及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脑卒中、心肌梗死以及某些癌症。PI-NCD是以非传染性慢性病(NCD)的一级预防为目标,提出的必需营养素的每日摄入量。当NCD易感人群某些营养素的摄入量接近或达到PI时,可以降低他们发生NCD的风险。
特定建议值(SPL)
近几十年的研究证明营养素以外的某些膳食成分,其中多数属于植物化学物,具有改善人体生理功能、预防慢性疾病的生物学作用。某些疾病易感人群膳食中这些成分的摄入量达到或接近这个SPL时,有利于维护人体健康。
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每日膳食推荐量
注:α-TE为α-生育酚当量,RNI为推荐摄入量,AI为适宜摄入量。
常量和微量元素每日膳食推荐量
注:RNI为推荐摄入量,AI为适宜摄入量。
常用食材营养成分表(每100克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