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妖倾天下
353200000050

第50章 恨悠悠佳人难再(十一)

第55章 恨悠悠佳人难再(十一)

申后看到幽王一脸怒容的在床榻上坐下,她平静的问。

“王后,难道不知,寡人所来为了何事?”

“大王,此话怎讲?难不成大王这样早的来到臣妾的宫里,是来宠幸臣妾的不成。臣妾可不敢这样认为。”

申后把这个问题又踢给了幽王。

说到这事,她就一肚子气。

说来,她今春也只有三十一岁。幽王也只是刚过了三十岁。虽说她比王上大了一岁。可是,她依然风华依旧。

可是幽王何时念她一点儿夫妻之情,有几年了,他不曾到过这德庆宫。

她是堂堂的一国之母,却空守着这一室的冷清。

他看也不看她一眼,这让她对他的恨,在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一点,一点的累积起来,到了今天,已经成了一座冰山。谁也化解不了,她对他的恨。

“王后,这样认为?”

幽王讥讽的看了申后一眼。

就是这一眼,这最不堪的一眼,惹怒了申后。

“如何,难道臣妾年老色衰了不成。王上如此不屑臣妾。”

“王后,何必如此。”

幽王冷冷的声音,更让申后怒火中烧。他总是这个样子。就好像两个人是陌生人一样。就好像从来也没有当初的新婚之喜一样。

“大王,你来到这里,不是为了羞辱臣妾的吧。”

申后的声音冷的吓人,她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铁青。

幽王厌恶的看了一眼申后,她的表情又让幽王想到了当年的新婚,当年,他只有十四岁,就奉命迎娶了比他大一岁的申后。

当年,他在新房里,揭开申后的红巾的时候,他的心里也是充满了快乐的。

十五岁的申后,圆如满月的脸宠,水汪汪的大眼,鲜红的菱唇。是如此的诱惑着少年的心。

说起来,申后并不美丽。但她的娇憨,贤淑,知礼善进却让太后一见欢心。年少的幽王倒也满意。一心伴着他的新王后。

可是,申后太过庄严,在房事上,也包持着白日里的庄重。让幽王越来越无趣。

但他虽说也宠别的妃子,但对王后,还是尊敬的很。

直到梅妃来了,幽王的生活才开始了新的一章。

这些年,他越来越看不懂王后了。他也懒的去看她。

慢慢的,他到德庆宫的时候就更少了。

太后仙逝以后,无人管束幽王。只有申后动不动就规劝于他,幽王就更不到德庆宫来了。

今天申后又提到此事,让幽王心里不禁恼火。

“王后,寡人来此,王后不会不知是何意吧?”

幽王看着申后的目光冷了起来。

“为了何事,还不是为了那一帮小妖精。还能为了何事,不会为了国家大事吧。”

“王后?”

幽王大怒,“王后不会也关心寡人的爱妃吧。”

“哼,”

申后的目光冷的像锥子,一下子刺到了幽王的心里。

“昨夜之事,王后不会不知吧。”

“本宫应该知道吗?大王?”

申后毫无惧色。

“王后,昨夜翠华宫的事,王后不知晓吗?两个杀手,一个……”

幽王说到这里,没有再说下去。他看到申后的脸一下子变白了。但只是一瞬间,申后的脸色就恢复了正常。

“两个杀手,是吗?刺杀王上。那可是大逆不道的死罪啊。应该就地正法啊。”

“王后,寡人并没有说他们是刺杀寡人。王后是如何知道他们就是刺杀寡人啊。”

幽王的目光里,有一种冷冷的东西。

申后不禁愣了一下。然后就笑了。

“大王,这刺客行刺翠华宫。还不是为了刺杀王上啊。臣妾也是这样想。如若不是,那也是惊扰了大王啊。也是死罪一条。”

“王后所言极是。”

“刺客正法了吗?”

“一个当场被寡人刺杀,一个?”

“如何?”

“王后对这个刺客倒是紧张的很啊。”

“大王,此话何意?臣妾这也是关心大王啊。”

“王后,真的没有话要对寡人说了。褒妃身中一剑,此时生死一线,如果能尽快找到刺客,那?”

幽王没有再说下去。他看到一朵冰冷的笑在申后的嘴角绽开了,一瞬间就没了,就像从来也没有过一样。

“王上万福。臣妾给王道喜了。”

“王后,寡人不明王后心意。寡人是何喜之有啊。”

“王上,这刺客本是冲着王上去的。王上安然无事,不是大喜吗?是我大周天下子民的大喜啊。一个妃子,只是小事罢了。大王不必放在心上。难不成大王是只爱美人,不爱江山吗?”

“王后这是何意?难道王后不知道褒妃怀了寡人的龙子吗?王后可知,那刺客不是宫外之人吗?难道是宫里有人,对褒妃肚子里的龙子怀有不良之心吗?”

“大王这是何话?难道大王怀疑是本宫不成?”

申后的声音一下子高了起来。

她一下子跪倒在地上,“大王要是怀疑是臣妾所为。那就请大王治臣妾的罪吧。”

申后抬起头,一脸的泪水。

“王后不要以为寡人不敢废你。”

幽王也发怒了。他从一进这德庆宫,从申后的举动中,他就知道此事必与申后有关。可是,他没有想到,申后会如此的强硬。难道她就以为他不会废了她吗?

“本宫早就想到了。大王的心早就不在臣妾这儿了。臣妾就是为大王死了,大王也不会放在心上的。可是,大王是不能废了臣妾的。”

“王后所言何意?”

幽王冷冷的说。他堂堂的一国之君,居然不能废掉一个犯了过错的王后。此话何意。

“王上不会不认识这一块金牌吧?”

申后慢慢从身上摸出一块金牌。

“这?”

幽王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王后居然会有这一手,这东西别人不识,他却是没有不认识的道理。这分明就是母后的金牌啊。如何会在王后手里。

“这东西王上还认得吧。王上该不会是想违抗太后的命令吧。”

“王后,就是母后在世,想来母后也不会姑息犯了重罪的嫔妃。这点想来王后也该是知道的。”

幽王冷冷的说。

“王上有本事就杀了臣妾,没有证据,臣妾就是死了也不会瞑目的。”

“来人,把王后拖下去。”幽王大喊一声。

随声上来几个宫人。

“姬宫涅,你居然敢违抗太后之令。本宫不服,有太后金牌在此。本宫看何人敢动本宫。”

申后一脸怒容,毫无惧色。

“父王,不可,父王啊。”

宫殿外面跑进来太子宜臼,此时,他一脸是泪。扑过来,抱住幽王的腿。

“父王,母后糊涂,请父王三思啊。不可动怒。”

“宜儿,不可糊言乱语。这是母后的事,与我儿无关。宜儿不可。”

“母后,”

宜臼一脸是泪,他望着申后,一脸的坚决。

“母后若有长短,孩儿断不会偷生。”

幽王看着如此悲痛的宜臼,不禁放松了脸色。他不能在失去这个女人的同,再失去他唯一的儿子。

“宜儿,起来。一个男人是不能动不动就流泪的。”

幽王看着宜臼,语气不由放缓了。

“看在太子的份上,此事作罢。从此以后,德庆宫与外界隔绝。外人不得进出德庆宫。王后自今日里,面壁思过。不得再掌管后宫。”

幽王说完,就转身走了出去。

身后,留下哭的喘不过气来的太子宜臼,和一脸是泪,却又眼光冰冷的申后。

幽王一进翠华宫,就有御医过来报喜。

原来是萁儿醒了。

最幸运的事发生了。

萁儿所中的剑伤,上面抹有剧毒。而这毒渗入血液,与萁儿原来体内所中的怪毒,居然中和了。奇迹般的解除了萁儿体内的毒液。

御医说,如今褒娘娘体内毒全解了。

只是还有一点余毒残留在褒娘娘的胸口之处。这毒之所以排不出来。还是因为,褒娘娘一向忧郁过度,积压与心。所以才会排不出来。

“爱卿,此毒难道就无解了?”

幽王担忧的看着一脸苍白的萁儿。

“回王上,还有一法,可解此毒。”

“何法,爱卿说来。”

“说来也简单,就是要娘娘一笑。只要娘娘开怀一笑。心中郁积一解,此毒就可呕出。这样,方可一保娘娘与龙子无忧。”

“笑,”

幽王皱了一下眉头。这事在别人身上不难,可是在萁儿身上,的确是一件难事。在他见到萁和以后,就从来也没有见过她开心一笑过。她总是冷漠着一张素脸儿,从来也没有别的表情出现在这张绝美的脸上。

有时候,他也想,要是能在这样一张绝美的脸上,绽开一个阳光般的笑容,那该是如何的美丽。

可惜,萁儿从来也不笑,萁儿似乎从来也不会笑。

幽王心里伤悲。命令宫里人皆来想办法博娘娘一笑,如有成功者必重赏。

一宫女献计,说让众宫人齐奏仙乐,娘娘必展颜一笑。幽王想让萁儿一笑,就让宫人扶萁儿起身,召乐工呜钟击鼓,品竹弹丝,宫人歌舞进临。

可是,萁儿依然黛眉微蹙,没有一丝笑意。

幽王问曰:“爱卿不喜如此仙乐,所好何事?”

萁儿说,“妾无好也。”

“爱妃,难道爱妃生平从未有快意之时吗?”

萁儿蹙眉,“臣妾幼年,曾记昔日邻家大娘手裂彩帛,其声爽然可听。”

一宫人忙附和说,“裂帛之声,为天下罕见,娘娘听了必喜。”

幽王欢喜,“既喜闻裂帛之声,何不早言?如这样就能治爱妃所患之疾。真是寡人之兴啊。”

幽王又下令王宫中掌管布帛的司库送彩增百匹进翠华宫,使宫娥有力者裂之,以悦褒妃。

可是,萁儿依然没有笑。

幽王伤心。

萁儿看幽王如此伤心,她反而更加伤心。

时光如流水,转眼半月已过。萁儿的腹部高高隆起。行动不便。脸色日渐憔悴。御医进言,娘娘毒已入心,非要大笑吐出胸中毒血,方可保娘娘和龙子平安。不然,恐时日再长,母子命不保了。

幽王日夜忧伤。

幽王下令,宫内宫外人等,能让褒姒一笑者,赏赐一千两金子。

朝中幽王亲信大臣虢石父见幽王日夜忧心。

就献上烽火戏诸侯的计策。

他说,“大王,臣有一计。大王可记得,从前为了防备西戎侵犯我们的京城,在翻山一带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万一敌人打进来,就一连串地放起烽火来,让邻近的诸侯瞧见,好出兵来救。这时候天下太平,烽火台早没用了。不如把烽火点着,叫诸侯们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就会笑的。您说我这个办法好不好?”

在骊山上把烽火点起来。这样一个办法的确是一个能让萁儿一笑的办法。

可是,幽王也知道,这可是关乎国家安危的大事啊。

岂能轻易当作儿戏。

可是,如果这样做,真能让萁儿一笑,让她们母子平安,就是让全天下的人都来耻笑于他,又有何妨?

幽王放下了皱着的眉。

他说,“爱卿,此计不错。寡人也有此意。”

耿直的大臣郑伯友,一听,忙上前劝阻周幽王说,“烽火台是为了战时救急用的,这个玩笑开不得。大王现在这样戏弄诸侯,失信于他们,如果到了真有急事时,诸侯又以为大王在戏弄他们,不派兵相救,那如何是好啊。”

周幽王不听。

赵叔带和伯阳父一帮忠臣,都叩头请愿,求幽王以天下苍生为重。断不可为了一个小小的妃子置大周的江山不顾。

幽王生气了。

“难道寡人为了龙子,就不是为了大周的江山吗?”

“王上,三思啊。妖姬亡国啊,难道王上忘了当年先王的叮嘱了吗?”

赵叔带等人跪倒,山呼周王,断不可如此。

幽王怒了,“今天下太平,何事征兵!朕今与王后出游俪官,无可消遣,聊与诸侯为戏。他日有事,与卿无关。”

众忠臣苦劝。

无奈幽王心意一定。

他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想着,烽火台上,放起狼烟,直冲霄汉,附近诸侯,发兵相救,又呜起大鼓,催趱前来。如此场景,萁儿一定会笑的。

只要萁儿一笑,他就是担了这千古的骂名,又如何?

夕阳西下,彩霞满天,苍茫的大山深处,高高的烽火台,今日里,一反往日的冷清,变得热闹非凡。

萁儿被宫人扶着,坐在一个软榻上,一脸的病容。

她看着对面的幽王。她并不知道,姬宫涅带她来到这里做什么。涅只是说,她久在宫里,心生郁闷。带她来山中看一下大自然的风光,也许她的心结就会好了。

萁儿浑身无力。她本不想出来,可是,看着姬宫涅一脸的坚持,还这样费心的操持。她有好多的拒绝的话,都说不出口。

她只是靠在这里,温柔的看着姬宫涅。

姬宫涅看着脚下连绵的大山,如水的暮色,在他的眼里渐渐变成了一片火红的颜色,那是远近的烽火。一旦烽火燃起,相信萁儿一定会开心一笑的。

他不知道这样做,结果会如何?

但是他知道,如果让他选择一百次,他也还是会选同样的一个结果。

“王上,一切都准备好了。”虢石父走过来回报。

“爱卿有劳了。”

幽王笑了一下。

那一笑里,有着无尽的深情和绝决。

“爱妃。心中如何?还闷吗?”

幽王走过来,坐在萁儿身边。

“涅,不必为我做这么多。臣妾自身无福。涅,不要在说此事。这世间凡事自有天注定。如果老天注定我活不过今秋。臣妾这一生也已无憾。”

“傻萁儿,说的这般傻话。你是断不会死的。寡人是天下之主,寡人命令你,绝不许死。寡人绝不许你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