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3532900000032

第32章 四年陪伴为一生

人生到底为哪样?

这真是个一生都在解答的问题。

晨钟暮鼓,佛号声声。

大家都在说,人生苦海,天堂乃在往生之后。

那驻世时呢?怎么才能平安渡苦海、欢喜渡苦海?高高兴兴往天堂去?

这可是困扰芸芸众生的难题。

证严法师这样说:“人生这条路不易走,生老病死无不是苦。单说‘生’的路上,一不小心方向有所偏差,身心不能安住,心就会苦难偏多。或是身体因一些不调和而生病,更是苦不堪言!”

这条路不好走,但既然你已经走了,又该怎么走?

证严法师在二零零三年六月十二日的开示中,说到“生命无常,慧命永恒”时举了一个例子,令人感动。这也许是一个大彻大悟的例子。

有位青年人叫阿昌,十多岁就加入了帮派,曾因杀人未遂坐牢。在服刑期间,慈济到监狱做辅导,在互动中他结识了慈济人。这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由此开始,他的生活展现曙光,知道人生的正确方向在哪。他因认识罪行,积极改造,后来顺利地出狱了。但人生无常,他出狱后不久感到身体不适去就医,发现自己患了口腔癌。之后数度进出医院,后来走进心莲病房。他的人生道路十分坎坷,但在即将抵达终点时,他完全改变了,在医院里当起志工,为病患送水送饭、整理房间,被病友们亲切地称为“阿昌班长”。

有位老阿公,同样是口腔癌,嘴里已经有异味喷出。他照样背他去洗澡,帮他换衣服。每天还看着老阿公入睡,之后他才去休息。

别的病人问他,你同样是病人,身体也不适,你怎么能做得到呢?

他说,因为医院里有位徐莉萍医师从不放弃他,而且所有的护理同仁都不嫌弃他口腔病变后的异味,都亲近他,为他治疗、换药,并轻声细语地鼓励他。他也要向护理师一样,用爱心付出,力所能及地为大家做点事情。

他的生命一天比一天少,病情也一天比一天严重。其他器官开始溃烂,但他表示要捐赠自己的眼角膜,并将身体捐作病理解剖用。

证严法师说:“尽管之前他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但这四年多来他也走得非常辛苦,不过他能及时省悟,把握人生,确实是位勇士。”

还有一位慈济委员,她也在人生的道路上坎坷行走过。

证严法师用一种深情的口吻,回顾了这位慈济委员的一生。

这位委员叫秀珠,年仅四十多岁就往生了。可是一直到临终时,她给人的印象都是微笑着的,直到最后,她也是潇洒说生死。她生前就训练孩子要勇敢面对死亡,经常带着孩子们去为往生者助念。每次助念之后,有机会她就会对孩子说:“若有一天妈妈往生,那时候你们不能哭,也要帮妈妈助念,还会有很多师姑、师伯来陪伴你们。”

她教儿女煮饭、料理自己的生活起居,孩子们一个个都能独立生活。

她的孩子,在念中学和小学的时候,就都参加慈济活动,都是小志工了。她虽然患癌症往生了,但她做到了薪火传承,她的精神不灭。

证严法师说:“人生在世,无论是这个身躯或是外在的世间和社会,总是无常居多,所以我们要把握时间,努力精进,在无常的人生中争取永恒的慧命。”

要得到永恒慧命的人,一定是无私奉献的人。

马来西亚的居銮县有一位阿嬷病重送医院时,她虽然有二子一女,但她在家属栏内填写的却是“慈济功德会”。

她的大儿子弃养母亲,女儿则行动不便,二儿子因吸毒入狱,出狱后精神异常。阿嬷临终时,念念不忘的就是这个二儿子,希望得到慈济人的继续关怀,以后能让他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母亲往生后,二儿子并不接受慈济人的关怀。又一年过去了,慈济人的真诚感动了他,他才愿意剪掉六年未整理过的头发与指甲。为了剪那六年长的头发,慈济人换了好几把剪刀。

当梳理干净之后,他突然间大声说:“哇!我的头怎么突然这样轻松呀!”从这一刻起,他的精神逐渐恢复了正常。就为这一句话,为这一颗头上的乱发,慈济人做了四年的关怀啊!

马来西亚为什么又有慈济人呢?

这起源于一颗种子。有一位制衣商在马来西亚经营成衣事业,经营有方,收入稳定。有一次,他认识了慈济人,通过深入了解,他认为这是功德无量的事。于是,夫妻两人便在马六甲他办工厂的地方弘扬起这种慈济精神。

从一九九三年一月成立联络处开始,到二零零三年,马来西亚的慈济业已走过十年。他们的救助事业,也日益壮大发展起来。

这才有了上面所说的“家属是慈济功德会”,才有“四年为一头”的家居关怀佳话。

证严法师说:“无论是马来西亚还是全球的慈济人,‘甘愿做,欢喜受’,就是‘大慈无悔、大悲无怨、大喜无忧、大舍无求’四无量心的表现。”

人生到底为了哪样,这个问题可能会有多个答案,或者没有答案。

可是证严法师是这样说的:“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生命有限,慧命无穷。看透自己的生命,就会及时把握生命的功能。所有的学业、事业与道德,都要靠时间来积累。以这种观念来决定目标,就会紧紧抓住时间,就舍不得浪费时间顾念己身。今日的慈济,是用生命毅力步步忠实地走出来的。”

证严法师还说:“人,总是有许多理由叫苦,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叫苦呢?说苦的人是因为他不堪忍啊!愈是不堪忍受的人,愈是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