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淡定的女人最优雅
3533100000007

第7章 女人30,爱是一种成熟的味道(3)

最后,克拉克回到了原来的岗位,而他的健康也很快就恢复了。克拉克说:“我现在终于明白,金钱与自己能够高兴、愉快地从事一份合适的职业比起来,简直太渺小了。”

女士们,如果你真的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取得成功,那么不要强迫他们去做你认为合适的职业。你们应该珍惜他们、鼓励他们、默默地配合他们的工作。永远记住,千万不要硬逼着他们从事不合适的职业,你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6.理解、支持你的丈夫

家是滋生温和慈爱之情的温床。妇女是这个王国的天然主人,女人的慈爱、善良、温柔、和婉是家的灵魂。没有任何东西比女性的理解和支持更能平静一个人心中的烦恼,去除人心中的苦闷,使人重新燃起新的希望。

19世纪末,年轻的亨利·福特在密西根底特律的电灯公司当技工,月薪仅11美元。每天的工作时间是10个小时,下班后继续在屋后的一个旧工棚里工作,想为马车研究出一种新的引擎。

当时亨利的农夫父亲和邻居们无不认为他是个大笨蛋,纯粹是在浪费时间。除了他的妻子,所有的人都在取笑他,认为他笨拙的修修补补不可能造出什么东西。

白天的工作结束后,妻子就开始帮助他研究。冬天的天色黑得很早,为了使亨利能够工作,亨利太太提着煤油灯,寒冷的气候把她的双手冻成紫色,牙齿也在上下颤抖,但是她坚信丈夫总有一天会成功。亨利先生亲切地称呼她“信徒”。在旧工棚里苦熬了3个年头,这个从未有人见过的稀奇玩儿意终于问世了。

1893年,在亨利30岁生日到来之前的某一天,他的邻居们被一串奇怪的声音吸引到窗口,他们看到亨利·福特——那个大笨蛋和他的太太,正坐在一辆没有马的马车上,那辆车子摇摇晃晃的,居然可以拐个弯又跑回来!

福特先生在50年后接受访问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来世,您希望变成什么?”他回答:“做什么都无所谓,只要能够和我太太在一起生活。”亨利太太“信徒”的称呼沿用了一辈子。

“相爱的意义在于朝同一个方向注视,而非双目凝视。”虽然这句话不是出自名人之口,但它确实是金玉良言,尤其对于希望自己的丈夫有理想和抱负的女人来说,这句话就更为中肯。

有一个情操高尚,宽宏大量的妻子,就没有摆脱不掉的苦闷和烦恼,家中有了这样的妻子,他的丈夫就会时时感受到轻松、舒适、幸福,他才会知道什么叫身心俱爽,也才能知道什么是爱。这样的妻子也是丈夫最可信赖的顾问、参谋。当他冥思苦想,不得其解时,妻子的直觉往往一点即破,使他猛然醒悟。在人生的惊涛骇浪中,忠实可靠的妻子是丈夫唯一可靠的依恃者、安慰者、同行者。只有她的心才跟自己的心一起跳动,只有她那平和、温良的目光依然坚定。

人生随时都可能遇上不测风云,每当这个时候,忠诚可靠的妻子总是以自己不尽的温情慰藉和理解支持这随时可能被掀到大海里去的丈夫。

上帝赐给男人的最大幸福是让他拥有一个善良而好心的妻子,和这样的妻子生活一辈子,才可以说是享受到了人世间最美好的幸福。与这样的妻子生活在一起,才会享受到真正的宁静、平和。

7.帮助丈夫建立自信

每个男性在艰苦的环境中挣扎的时候;在事情产生危机的时候;在他处于失败边缘的时候都需要一个忠实的信徒来护卫,男性需要一个能够帮他建立信心和抵抗力的妻子,无论处在多么困难的境地,她都不会动摇对他的信任。如果连他的妻子都不相信他,别人又怎么会相信呢?

完全信任有一种神奇的动力,它可以帮助人们恢复失去的自信,永远不承认失败。这一点有洛博·杜佩雷的例子来证明。

洛博·杜佩雷说:“我一直想从事推销工作。有一年机会终于来了,我当上了保险推销员。但是,我付出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保险一点都没有卖出去,对此我感到十分忧虑。精神一度紧张而痛苦,最后觉得只有辞职才能避免精神崩溃。”他说:“我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失败了,但是我的妻子——桃乐丝不断地鼓励我:‘别发愁,洛博,我相信这只是短暂的挫折,下一次你一定会成功,因为你是个伟大的推销员。’”

“桃乐丝和我虽然在一家工厂里工作,但是她非常注意我的谈吐和衣着。接下来有一年半的时间,她不断赞美我的气质,并且指出许多我自己都不知道的天赋才华,尤其在推销工作方面。如果不是她持续不断地鼓励我继续坚持下去,我早已放弃重新开始的想法了。她一次次地告诉我,‘洛博,你有这种能力,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我不希望你放弃!’我怎么能辜负她对我的信任呢?我离开工厂回到推销岗位上,这一次我完全相信自己了,因为我身边有了桃乐丝这个忠实的信徒,她成功地帮助我找回了的信心,她使我相信,只要自己想去做就一定能达到目标。虽然我前面的道路很长,但是我已经上路了,谢谢桃乐丝!”

我相信,如果要雇用推销员,一定会选择有像桃乐丝·杜佩雷这种太太的男性,因为她们不会让自己的丈夫承认失败,即便丈夫一次次地在竞争场上摔倒,她们仍能做到适当巧妙地鼓舞,消除所有的沮丧,将丈夫重新送回去。伟大的俄国音乐家西盖·洛克曼尼诺夫25岁时就是个成功的作曲者,对此他十分自负,最后的结果是他写了一首很不成功的交响曲。这个打击使他郁郁寡欢,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振作。他的朋友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带他去看心理专家。

心理医师尼可拉斯·达尔先生反复地告诉他:“你的身上蕴藏着伟大的东西,等待你去发掘,并将之昭告于天下。”达尔医师一遍遍地重复这个观点,渐渐地这个想法在洛克曼尼诺夫心里生了根,重新恢复了自信。

第二年还没有结束,他便创作出那首伟大的C小调第二协奏曲,并且特意注明,将这首曲子献给达尔医师。这首曲子第一次在舞台上亮相的时候,震撼了所有的听众。洛克曼尼诺夫再次成功了。

由此可见,鼓励对于男性的重要性不亚于燃料对于引擎的重要性。鼓励就是让男性继续发动的引擎,给他们的精神电池充电,从而扭转失败的局面。

有时候,运气会打击每个人的锐气,如果打击严重的话甚至会让人挺不起腰杆。这时如果有我们喜欢的人说:“亲爱的别灰心,这种事情算不了什么。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有信心的妻子们始终信任自己的丈夫。她们用眼睛看,也用一种特殊的视觉——内心的爱去看,就会看到别人没有发现的特质。

但是信心一定要用语言表达出来,否则就毫无作用。妻子必须运用技巧——赞赏鼓励,充满爱的语言和行动去表达对丈夫的信心。

8.认清你自己的需要

伊迪丝姑妈和法兰克姑父住在一个抵押出去的农庄上。那里土质很差,灌溉不良,收成又不好,所以他们的日子过得很紧,每分钱都要节省着用。可是,伊迪丝姑妈喜欢买一些窗帘和其他小东西来装饰家里,为此她常向一家小杂货铺赊账。法兰克姑父很注重信誉,不愿意欠债,所以他悄悄告诉杂货店老板,不要再让他妻子赊账买东西。伊迪丝姑妈听说后大发脾气。

这事至今差不多有50年了,她还在发脾气。我曾经不止一次听她说这件事,最后一次见到她时,她已经70多快80岁了。我对她说:“伊迪丝姑妈,法兰克姑父这样羞辱你确实不对。可是难道你不觉得,你已经埋怨了半个世纪了,这比他所做的事还要糟糕吗?”(结果我这话说了还是等于白说。)

伊迪丝姑妈为她这些不快的记忆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付出了半个世纪自己内心的平静。

托尔斯泰娶了一个他非常钟爱的女子,他们在一起非常快乐。可是,托尔斯泰的妻子天生忌妒心很强,常常窥测他的行踪,他们时常争吵得不可开交。她甚至忌妒自己亲生的儿女,曾用枪把女儿的照片打了一个洞。她还在地板上打滚,拿着一瓶鸦片威胁说要自杀,吓得她的孩子们躲在房间的角落里直叫。

如果托尔斯泰跳起来、把家具砸烂,我倒不怪他,因为他有理由这样生气。可是他做的事比这个要坏得多,他记一本私人日记!这就是他的“哨”。在那里,他努力要让下一代原谅他,而把所有错都推到他妻子身上。他妻子如何对付他呢?她当然是把他的日记撕下来烧掉,她自己也记了一本日记,把错都推到托尔斯泰身上。她甚至还写了一本小说,题目就叫《谁之错》。在小说里,她把丈夫描写成一个破坏家庭的人,而她自己则是一个牺牲品。结果,他们把唯一的家变成了托尔斯泰自称的“一座疯人院”。

我们不能总是期望自己的伴侣帮我们找到真正的快乐,让我们重获自信。因为无论你和谁结婚,真正的伴侣永远是我们自己。

经过我们不停地寻找,我们确实可以找到和我们一起生活的伴侣,可要想找到我们精神上的伴侣就只能去探寻我们内心。从我们对自身内部的探寻才能最终获得我们所需要的幸福感觉。每一个人生来就是如此,但人们往往很容易忘记这一点。总是以为找到外部的某种形式特征,比如婚姻或者男人我们就能获得满足,实际上空虚和寂寞是不会因为结婚或者有伴侣而自动消失的。要想获得真正的快乐与归宿,唯一的方法就是反观内在,看看怎么和自己相处。

而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就已经深受各种现实的约束、社会的道德规范、父母言行的影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对于我们的判断和价值取向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它们让我们渐渐遗忘了原本我们想要的东西,磨灭了理想,使我们看不到自己的方向,并丧失了扎入大地的根须,无法获得成长所需的营养和动力。让我们感到真正快乐的源泉其实是在我们自身,而我们通常都迷失了方向,反倒是向外去寻找,这样只会让我们重复着南辕北辙的故事。

有时我们会极为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角色,逐渐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甚至在失去和痛苦之时才会自问:到底什么是快乐?怎样才能快乐?我想说当你把你的快乐的权利建立在他人和外部事物的时候,你已经失去了快乐的能力,失去了和你本心的联系,自然会陷入不断寻找的困境。当你对幸福快乐的渴望越高,你对周围人和事物的需求也会越强烈,可是外部的世界是我们所不能掌控的,所以对外部的依赖很可能会让你被现实所压倒。我们的内心是矛盾的,有的女人究其一生都在不断地寻找、追逐幸福,可是依靠男人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恐怕只会让你渐行渐远。有时候我们渴望成为一个热情奔放的女性,大胆追求梦想中的情爱,但我们却又受到了各种道德的约束,无法随心所欲;我们梦想自己能够和男人一样,在社会上大刀阔斧、冲锋陷阵,但心里却希望躺在男人温暖的怀抱里得到无微不至的呵护。

当我们试图从与另一个人的身上寻找自己的幸福时,得到我们想要的,其实真正要寻找的幸福不过是内心的安定与和谐。

虽然大多数时候我们满足于现状,但是总觉得生活缺了点什么。实际上我们缺少的是内心的平静与快乐。于是在身边寻找一切可能使我们得到提升和满足的事物。我们一直都在寻找更好的另一半,以为寻找到伟大的爱情和一个能让我们内心安静的人,我们便不会感到空虚寂寞。以为我们找到一个伴侣,就会感受到完满,得到理解,使自己变得强大,得到提升,并实现内心的平衡。

就好像《格林童话》里讲的那样“从此王子和公主就过上了幸福生活”,但生命中对一切自有安排。就像在婚姻的城堡里,始终掩藏着冲突和矛盾。夫妻两人关系再亲密,这种长期持续的关系以及双方所要承担的责任,也会令彼此的感情最大限度地相互消磨损耗。我们常常会觉得睡在身边的那个人似乎并不是最好的灵魂伴侣,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我们生来就是不完整的。其实从我们生命开始的那一刻起,我们便害怕孤单,不断地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渴望与他实现身体上、精神上的高度统一。这种渴望是与生俱来的,来自于我们的遗传密码。经过多年的寻找,终于有一天,我们遇到了生命中的他,并与他结为夫妻。直到此时我们终于可以停下不断寻找的脚步,终于可以平静下来,我们第一次感觉到完满合一真的很美妙。

但这种幸福弥漫的感觉往往维持不了多久。结婚几年以后,很多一直相依相偎的伴侣,都没有办法始终保持完满合一。那些仍能感觉到和谐与快乐,还能深层次地进行沟通的伴侣已经不多了。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已经表明,与另一个人在一起生活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让人形成厌倦、渴望剥离。这恰恰与我们结婚时所期望的相反。长久以来我们所渴望的婚姻幸福、和谐,不仅没有属于我们,反而使我们完善自身的希望和对另一半的信任渐行渐远。

不过,幸福与和谐同样可能在婚姻生活中逐年剧增。只是这需要两个人的不断努力,但作为女性的你首先必须从一个误区中走出来,那就是:并非只有找到正确的归宿,你才能获得幸福。我要告诉你的就是,你就是你自己的归宿,你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你能使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变得充实而丰富。但是,你必须将寻找的触角伸向你的内心世界,看看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地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