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卡耐基说话技巧与人际交往
3533300000008

第8章 如何保证流畅沟通(1)

聪明的做法是不辩

就算你在辩论会上胜了对方,把对方驳得体无完肤,甚至指责对方神经错乱,可是结果又会怎么样呢?你自然逞了一时之快,但是对方却会感到自卑。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对你心怀不满。

天下只有一种方法能得到辩论的最大胜利,那就是像避开毒蛇和地震一样,尽量去避免辩论。这就是本节我所要讲述的观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我在伦敦学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教训。那时,我是澳大利亚飞行家詹姆斯的经理人。在大战期间和结束后不久,詹姆斯成为了世界瞩目的人物。一天晚上,我参加了欢迎詹姆斯的宴会。在席间,一位坐在我右边的先生给我们讲了一段诙谐的故事,这个故事正好印证了这样一句格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这句话的出处,这位先生却记错了。

他指出这句话出自《圣经》,而我恰好知道这句话出自莎士比亚的作品。于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优越,我讨人嫌地、毫无顾忌地纠正了他的错误。然而那人却坚持他的说法:“什么?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他非常的自信,并坚持自己的说法。

当时,坐在我左边的是我的老朋友加蒙,他是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我们让加蒙来决定我们谁是正确的。加蒙在桌子底下踢了我一脚,然后说:“卡耐基,你是错的,这句话的确出自《圣经》。”

宴会之后我们一起回家。我责怪加蒙说:“你明明知道那句话是出自莎士比亚之口,为什么还要说我不对呢?”

“是的,一点都不错,”加蒙说,“那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中的台词。可是卡耐基,我们都是这个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找出一个证据,去指责别人的错误呢?你这样做会让别人对你产生好感吗?你为什么不能给他留一点点面子呢?他并不想征求你的意见,也不想知道你有什么看法,你又何必去跟他争辩呢?你应该永远都不要和他人发生正面冲突!”

“永远不要和他人发生正面冲突”,说这句话的人现在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可是我会永远记住这句话。这个教训给了我极大的震动。我原来是一个固执己见的人,从小就喜欢跟人辩论。读大学的时候,我对逻辑和辩论十分感兴趣,经常参加各种辩论比赛。后来,我在纽约教授辩论课,甚至还计划着手写一本关于辩论的书。现在,我一想起这些事,就会感到十分羞愧。那天之后,我又聆听了数千次辩论,并且十分注意每次辩论会之后产生的影响。我得出一个结论,也是一个真理:天下只有一种方法能得到辩论的最大胜利,那就是像避开毒蛇和地震一样,尽量去避免辩论。

我还发现,在辩论之后,十有八九,各人还是会坚持自己的观点,相信自己是绝对正确的。你赢不了争论!要是输了,当然你也就输了;但是即使你胜了,你还是失败的。为什么?如果你胜了对方,把他驳得体无完肤或千疮百孔,证明他毫无是处,那又能怎样呢?你也许会洋洋得意,但是他却因为受到了蒙羞,而怨恨你的胜利。“一个人即使口头认输,但心里根本不服。”

多年以前,有一位争强好胜的爱尔兰人哈里先生参加了我的辅导班。他受过的教育虽然很少,但却非常喜欢与人争论!他曾给别人当过汽车司机。后来,他改行推销载重汽车,但是并不怎么成功,便到我这里来求助。我稍微询问了他几句,就可看出,他总是同他的顾客争辩,并冒犯他们。假如有某位买主对他推销的汽车有所挑剔,他就会怒火难捺,和对方大声争辩,直到把对方驳得哑口无言。

那时他的确赢过不少次争论。后来他对我说:“每当我走出人家的办公室时,总对自己说:‘我总算把那家伙教训了一次。’我的确教训了他,可是我什么也没有推销出去。”

因此,我的第一个难题不只是教哈里如何与人交谈,现在我立即要做的是训练他如何克制自己不要讲话,避免与人发生争执。现在,哈里先生已经是纽约怀特汽车公司的一位明星推销员了。他是怎么取得成功的呢?下面是他自己叙述的经过:

“假如我现在走进一个顾客的办公室,而他却说:‘什么?怀特汽车?它们可不怎么样!你白白送给我,我都不要。我只买某某牌的汽车。’我说:‘请听我讲,老兄,那种汽车的确很不错,你买那种汽车绝对错不了。那家公司的汽车质量可靠,而且推销员也很优秀。’”

“于是,他就无话可说了。他没有和我争辩的余地了。如果他说某某牌的汽车最好,我说确实不错,那么他就只好住嘴不说了。既然我同意了他的看法,他当然也就不能整个下午不停地说‘某某牌的汽车最好’了。于是,我们不再谈某某牌的汽车,我开始向他介绍怀特汽车的优点。

“我若是在当年听到他那样的话,一定会大发脾气,立即和他吵起来,挑剔某某牌汽车。而我越是挑剔贬低它,我的顾客则会越卖力地辩护,他越这样辩护,就越坚信和喜欢我的竞争对手的产品。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不知道我一辈子究竟能卖出多少东西。我把自己一生中的许多时间都耗费在与别人抬杠上了。现在我缄口克己,很是有效。”

正如睿智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常说的:“如果你争强好胜,喜欢与人争执,以反驳他人为乐趣,或许能赢得一时的胜利,但这种胜利毫无意义和价值,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所以,你自己应该仔细考虑好:你宁愿要一个毫无实质意义的、表面上的胜利?还是希望得到一个人的好感?要知道,你不能两者兼得。

巴恩互助人寿保险公司为他们的职员定下了这么一条规定:不要争辩。他们认为,一个好的推销员是不会跟顾客争辩的,即使是最平常的意见不合,也应该尽量避免。因为人的思想是不容易改变的。

在威尔逊总统任职期间担任财政部长的玛度,以他多年的从政经验告诉人们一个教训:“我们绝不可能用争论使一个无知的人心服口服。”而如果要我说的话,我认为:你别想用辩论改变任何人的意见,而不只是无知的人。

所得税顾问派逊先生,曾经为了一笔9000美元的账目问题和一位政府税收稽查员争论了一个小时。派逊的意见是:不应该征收人家的所得税,因为这是一笔永远无法收回的呆账。而那位稽查员却认为必须要缴税。派逊在讲习班上讲了后来的情形:

“他冷漠、傲慢、固执,跟这种人讲理,就如同在讲废话。越跟他争辩,他越是固执己见。后来我决定不再继续跟他争论下去,于是就换了个话题,还赞赏了他几句。‘由于你处理过许多类似的问题,’我这样对他说,‘所以这个问题对你来说肯定是小菜一碟。而我虽然也研究过税务,但不过是纸上谈兵。你当然知道,这些是需要实践经验的。说实在话,我非常羡慕你有这样的一个职务,这段时间让我受益匪浅。’”

“当然,我跟他讲的,也都是实在话。那位稽查员挺了挺腰,就开始谈他的工作,讲了许多他所处理的舞弊案件。他的语气渐渐平和下来,接着又说到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临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他打算回去再把这个问题考虑一下。三天后,他来见我,说那笔税按照税目条款办理,不再多征收。”

人性中存在这么一个弱点,即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当派逊跟他争辩的时候,他显得十分有权威,希望以此来建立自尊,而当派逊认同他的时候,他就随即变成了一个和善的、有同情心的人,从而自然而然地停止了争论。

恨永远无法止恨,只有爱才可以止恨。因此,误会不能用争论来解决,而必须运用一定的外交手腕和给予别人的认同来解决。

有一次,林肯曾经这样斥责一位与同事争吵的军官:“一个成大事的人,不应处处与人计较,也不应花大量的时间去和他人争论。无谓的争论不仅会有损你的教养,而且会让你失去自控力,尽可能对别人谦让一些。与其挡着一只狗,不如让它先走一步。因为如果被狗咬了一口,就算你把这只狗打死,也不能治好你的伤口。”林肯的这句话也应当成为你行动的准则,所以,要想成为说话高手就要避免与人争论!

争辩只会给你减分,记住下面这些要点,在与人交谈的时候,要时刻提醒自己:

(1)真正的推销术不是争论,即使是不露声色的争论。因为人们的看法并不会因为争辩而有所改变。

(2)在你打算开口争辩之前,想想对方说的确实也很有道理。

(3)真理有时候并非越辩越明。

(4)不要直接指出他人的错误,因为这可能会给你带来一场无聊的争论。

绝不当面发出指责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同时,每个人都有尊严。如果你当面指责别人的错误,则有可能损害对方的尊严。所以,面对他人的错误,我们要小心一点,不要随便发出指责。记住,谦虚而有策略,你将无往不胜。

无论你用什么方式指责别人,说他错了,你以为他会同意你吗?绝对不会!即使你搬用所有柏拉图或康德式的逻辑与他辩论,也改变不了他的看法,因为你伤了他的感情。

永远不要这样说:“我要给你证明这样……”那就会把事情搞砸了。因为那等于在说:“我比你聪明,我要告诉你该怎样,使你改变看法。”那是一种挑战,只会引起争端和反抗,使对方甚至根本不听你下面的话就和你争论起来。

西奥多·罗斯福入主白宫时,他就承认如果能有75%的时候不出错,就达到了他的最高期望标准。如果这位20世纪最杰出人物的最高希望也只是这样,那何况你我呢?如果你确信有55%的正确率,你大可以去华尔街,一天赚个100万美元。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把握,你又凭什么说别人错了?

在我研究青年时代的林肯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胸襟博大的林肯一开始竟然是一个以指出别人的错误为乐的人。他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对别人进行评论,并且经常写信讽刺那些他认为很差劲的人。他常常把信直接丢在乡间路上,使别人散步的时候能够很容易看到。即使在他当上了伊里诺州春田镇的见习律师以后,他还是经常在报纸上抨击那些反对者。

1842年的秋天,林肯经历了一件令他刻骨铭心的事情。当时他写了一封匿名信发表在《春田日报》上,嘲弄了一位自视甚高的政客詹姆斯·希尔斯。这封信使希尔斯受到了全镇人的讥笑。希尔斯愤怒不已,全力追查写信人,最后查到是林肯写的那封信。他要求和林肯决斗,以维护自己的名誉。本来林肯并不喜欢决斗,但是却无可奈何,只能答应。他选择了骑士的腰刀作为他的武器,并且请了一位西点军校毕业生来指导他的剑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肯一直处在一种十分愧疚和自责的状态下,因为这一切都是他指责对方的错误而导致的。他在这样的心态下等待着那惊心动魄的时刻的到来。幸好,在决斗开始的前一刻,有人出面阻止了这场决斗。

由于指责别人的错误而被迫与别人一决生死,这是多么愚蠢的一件事。林肯决定以后再不做这样的事情了。他不再写信骂人,也不再为任何事指责任何人。

内战期间,林肯好几次调换了波多马克军的将领,但是这些将领却屡次犯错。人们无情地指责林肯,说他用人不当。林肯并没有因此而对这些将领进行指责,而是保持了沉默。他说:“如果你指责和评论别人,别人也会这样对你。”他还说:“不要责怪他们,换作是我们,大概也会这样的。”

1863年7月3日开始的葛底斯堡战役是内战期间最重要的一次战役。7月4日,李将军率领他的军队开始向南方撤离。他带着败兵逃到了波多马克河边,他的前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河,身后是乘胜追击的政府军。对北方军队而言,这简直是天赐良机,完全可以一举歼灭李将军的部队,从而很快地结束内战。林肯命令米地将军果断出击,告诉他不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为了确保命令的下达,他不仅用了电报下令,另外还派了专门人员传达口信给米地将军。结果呢?米地将军并没有遵照林肯的命令行事,而是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他借故拖延时间,甚至拒绝攻打李将军。最后,李将军和他的军队顺利地渡过了波多马克河,保存了实力。

当听到这个消息后,林肯勃然大怒,他从来没有这么愤怒过。失望之余,他写了一封信给米地将军。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亲爱的米地将军:我不相信,你也会对李将军逃走一事感到不幸。那时候,他就在我们眼前,胜利也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战争势必继续进行。既然在那时候你不能擒住李将军,如今,他已经到了波多马克河的南边,你怎么取得胜利?我已经不期待你会成功,而且也不期待你会做得多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对此深感遗憾。”

你可以猜测一下米地将军读到这封信的时候会有什么表情。但是,令你可能会感到意外的是,他根本没有收到过这封信,因为这封信林肯并没有寄出去——人们是在一堆文件里发现它的。林肯忘记把这封信寄出去了吗?这是不可想象的。众所周知,这是一封十分重要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