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之一,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养生术,是医疗与运动相结合的健身项目。
气功有硬气功和静功之别。静功,就是通常说的气功。按中医理论,气,是指人们呼吸空气以及人体内在的“元气”。练气功,就是为了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力及体内的恢复力。
气功有一套独特的“自我锻炼”法,包括调身(姿势)、调息(呼吸)和调心(神经)三方面。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练气功就要掌握这三方面的要领。采用“内向性”的锻炼方法,主动控制意识,掌握自身内在行动,调动和增强身体各器官的机能,激发身体固有的潜能。
第一节 气功的概念
气功就是通过特定的修炼方法使机体的组织、器官在功能上向更加有序的协同生理变化而变化的过程。由于修炼的方法不同,所导致的生理变化也会不一样,这种不同就是气功的生理效应,通过心理活动使生物能对机体或事物产生作用。气功学即是心理物理学。
气功在保健方面有独特功效。它是建立在整体生命观的理论基础上,通过主动的内向性运用意识活动的锻炼,改造、提高、完美人体的生命功能,把自然的本能转化为自觉智能的实践。气功与中医、武术一同被认为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受到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和人民的喜爱。
第二节 气功练习的特点
长期坚持正规的气功锻炼,能够做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强身健体效果。那么,练习气功有哪些特点呢?
一、发挥练功者的意识能动性
(一)变被动为主动
历来的治疗方式基本上都是医生给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及治疗,患者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气功疗法则是患者通过亲自练习,为自己治病,变被动为主动。
(二)变外部为内部,变他养为自养
现代医学重视的多是向外界寻求保健治疗方法。例如,不断合成新药代替旧药;研制新的疫苗去预防传染病;生产含有微量元素的食品等等。这种只注重外部疗法的医学模式,忽视了人体自身内部潜能的重要性。事实证明,人体内部存在着一种潜力很大的心理—生理—形态自调机制,认识、掌握并利用这一规律,为人类自身保健医疗服务,是气功锻炼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又一独特体现。
(三)变物质为精神
以往的医疗多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方法等,这些均属于物质治疗。而气功疗法则要求练功人修心养性,强调自我精神调节,改善情绪,培养意志,塑造良好性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呼吸、形体、心理锻炼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呼吸、体势、意念三类锻炼方法,也称作练功三要素,其中意念锻炼为统帅,起着决定性主导作用。古人所说的“全凭心意练功夫”,正概括地表达了这个思想。意念的锻炼实质是一种心理锻炼,但不同于普通的心理疗法。体势锻炼更重要的是对形体、体力的锻炼,即所谓的“外练筋骨皮”。气功锻炼有多种呼吸方法,主要是用来集中注意力帮助入静的一种手段。练功时将心理、姿势、呼吸的锻炼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三、调动和培育人体的生理潜力。
潜力属于心理学范畴,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可有效地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变化及潜力的调动。这种剧烈变化,甚至可以引起人体的形态实质发生改变。这种心理—生理—形态反应环节正是我国传统养生气功具有疗效的重要机制。换句话说,我国传统气功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恰恰体现在对人体潜力的调动与培育上。研究掌握并利用这一规律,等于在中医宝库中挖掘和发展了一门更高层次的治疗理论与方法,也是对现代医学的一个补充。
四、心身同练的整体观
气功是一种自我心身锻炼的方法,亦即形体与精神同练。还可陶冶性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的性格。心身同练的另一层含义乃是气功锻炼的整体性,气功锻炼时所产生的效应对全身各系统组织、器官和心理同时都有调整作用,而不是只对一个内脏或一个系统起作用。
第三节 气功的功能
气功之所以有养生益寿的作用,首先是因为通过练气功,可以疏通人体的经络,流通气血,特别是使人体的元气旺盛,所以无病可强身,有病可治病;其次,是因为运用气功各种功法的锻炼,可使“精、气、神”三者融为一体,增强机体生命活力,生命自然会延长,推迟衰老,健康长寿。
一、培补元气,扶正祛邪
在气功学理论中,贯穿着“以气为本”的宗旨,在方法锻炼上,也强调了培补元气以固本的指导观点。那么,气功是通过怎样的原理来实现培补元气这一作用的呢?《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气功培补元气机理的精辟阐述与高度概括。传统医学把精、气、神视为人体内因,它概括地反映了人体机能状态,气功就是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的动静结合的自我锻炼养生法。“精”包括先天肾精与后天水谷之精两部分,二者通过肺、心、脾诸脏,敷布周身,以保证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活动的实现。气功对精有着明显影响和作用,只要练功得法,并持之以恒,对先天精和后天精都有加强充实作用。男性患者的遗精、早泄、精稀、精冷及女性患者的带下、经少、崩漏、病理性闭经等现象,通过练功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效果,此即是气功对阴精发挥作用的佐证。营养障碍、消化功能紊乱的患者,通过气功心肾相交之法,肾阳固秘,脾阳得肾阳温煦而健运,胃阴也得肾水上济而滋润,从而胃腑和降善于纳腐,脾运有常、精微充脉,表现为食欲大振、食量增大。消化腺分泌旺盛、营养状态得到改善、合成代谢加强等,这些都是气功对水谷之精发挥作用的佐证,以上是气功对后天之精的作用表现,气功对先天之精也同样具有充益作用。
二、调节阴阳
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证实气功对阴阳平衡的调节性影响广泛存在。祖国医学认为,形、精可以转为功能,此乃阳源于阴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当机体功能亢进时,则可使形、精耗伤。气功锻炼入静后,交感神经兴奋强度减弱,气体代谢降低,高反应状态得以纠正,亢进的功能得以调整,这都是气功抑阳扶阴作用的具体表现。气功的补阳作用应用得极其广泛。根据“肾虚”的理论分型,人们观察到肾阳虚患者,练功后出现的四肢由厥冷变温暖,尿酮类固醇恢复到正常水平,血浆三磷酸腺苷、环腺苷酸含量增加,以及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等变化,都是气功补阳作用的具体体现。气功调整阴阳动态平衡的作用,是通过“抑亢扶弱”的双调节效应而实现,此作用在不同层次水平上表现出来,这就是气功治病、保健的机理所在。
三、通经活络,调和气血
气功治病、保健作用,是通过“通经活络”来实现的,临床观察到,经络不通、气血不调的患者,其肢体两侧经络测定值不等或者差数悬殊;练功后,凡气血弱者,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练功过程中,还观察到经络传感明显,内气循环任、督和其他络脉运行等现象,这都是气功通经活络作用的具体表现。
第四节 气功的流派
气功流派的形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露端倪。到了汉代,由于道教建立,佛教传入,医家的成熟,门派阵营越来越分明,至唐代形成了门派林立的局面。各派为求生存发展,互相争斗,力求压倒别派。抑或物极必反,分久必合,唐宋以来、许多气功学者,如司马承祯、李含光、王重阳等提出儒、释、道同源观点后,气功出现了万法归一之势,儒、释、道开始相互融汇合流。
例如,儒家取佛家禅定理论和静坐之法,又吸纳道教部分养生术于修身之中;道家取佛家禅定的理论和儒家伦理思想,融于自己的功理中,内丹体系就是道教广纳博取的优秀代表。佛家也不例外,天台宗智凯大师着作中的六字气诀,是地道的道家功法。明朝以后,气功流派合流之势更加明显,此时还出现了许多吸收三教功法、功理之长的气功着作已经包容一切的混元理论。
气功的流派大致可分为以调节呼吸为主的吐纳派;以调心为主的禅定派;以肢体动作和自我按摩为主的导引派。
吐纳派是以呼吸锻炼为主的一种流派。又可分为纳气派和吐气派。
纳气派是以吸气、屏气为调息方法的一个支派。南北朝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记载:“正身偃卧,闭气不息于心中,数至二百,乃口吐气出之。”现代一般简化为“吸-停-呼”法。
吐气派是以延长呼气时间为调息方法的一个支派。陶弘景创立了“六字诀”,即在呼气时按口形发出不同的“呵、嘘、呼、吹、呬、嘻”6个清音。现代一般简化为“呼-停-吸”法。
禅定派是一种以意念存想为主的气功流派,又称静坐或坐禅,要求思想内敛,凝心意守,是以静坐为主的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