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福运小厨娘
3549600000176

第176章 收拾叶贱人(5)

城外不远处,有一处湖光,那里很多自命风雅的公子,无事时都爱结伴同游,在那里呤诗作画,前主便在那里曾追逐过叶之夜的身影。罗锦想着,既是文人,自是都喜欢那种地方,正好她也想去那里看看,于是带着玉如风向着那个方向而行。

还好,不远,湖边人不多,却也不少,亭中三三两两的人坐着,罗锦与玉如风都不是爱凑热闹之人,便只在湖边临湖而站。

刚才听旁人说着打油诗,让罗锦也想起一诗,不自觉的就念了出来。

“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襟……”

顿时住了嘴……

玉如风嘴角含着微笑,正等着罗锦继续说下去,却不曾想她竟然止住了话语,转头,不明所以的看着她。“怎么了?”

罗锦不由得缩了一下肩膀,竭力让自己表现的镇定。

转头看向玉如风,眨了眨眼睛,摇头。“没事,只是一下子突然卡词了,只怨肚里墨水太少,让玉公子见笑了。”

哪里是卡词,刚刚她不过是看人家呤着诗,突然想到从前和人打趣时的打油诗,可惜脑子有点儿短路,想着想着,就将这诗给念出来了。

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

听着是风雅,有学问,可后面的两句,她却只记得是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翻译出来就是要解开衣服去冲凉!

她一个女子,怎么可以在玉如风的面前说出这种话来?

有了上句,下句一时间出不来的事,在诗文中也很平常吧,这玉如风是先生,应该也见多了。罗锦拿眼风儿瞅玉如风,发现玉如风,只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便转过头去,继续跟着看向湖对岸隐约的山林景色。

罗锦见玉如风不再看她了,她也就平静了,却不知道此时的玉如风,却是在心中泛着点点的疑惑。

一个农家女,出入高档菜馆,坐在雅间之中,神色自如;口中尝着大厨做的名菜,品着好茶,未见丝毫异色,似乎司空见惯;他为她斟茶布菜,她只是点头笑谢,并无如坐针毡,对于别人的伺候礼遇无半分不适,好像这才是她该过的生活。

会吟诗?身临其境出口成章还能相对应于景色?并且诗中的含义不对,便立马的住嘴?

想到这里,玉如风脸上笑得更加雅致,眸却闪着利剑之光,似想倾刻刺透罗锦的心。

“用饭时,就感觉姑娘谈吐不俗,刚刚又听罗姑娘呤诗,似乎罗姑娘对诗词一道很是精通?家学渊源?”

玉如风似乎是不经意的一句话,却顿时让罗锦神情紧张了起来!

她以为解释之后就没事儿了呢,却不想还是被提了起来!

“呃……还可以吧,小时候读过几年书,记性还行,见旁人念叨过,所以便记住了,知道了那么一星半点儿的,倒是在玉公子的跟前班门弄斧了。”

玉如风摇了摇头。

“罗姑娘那上半阙诗,那是极好的,这城外景色不正如姑娘所说,重重叠叠,景色佁人,让人倍感亲切。只是,这首诗,玉某却从未听过,既不是姑娘所作,那姑娘可知,这诗是哪家大作?玉某闲时,也好拜读一二……”

罗锦只是微微一笑,却并不再多言。

唐诗三百首,罗锦还都是能够背下来几首的,怎么说,那也是大中国的国粹不是?她再怎么说也是寒窗苦读十六年的中文系的高材生。

可是前身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众人心知肚明,她如果不想将自己变得太过引人怀疑,只能敛去一身的锋芒。

却不想今日,不知是心情太好,还是她太过放松,竟然疏忽了。

“玉如并无他意,爱好琴道之余,便是看些杂书,只觉得这呤诗之人意境深远,必定胸怀大志。”

罗锦作很认真的想过,却没有想起来的样子,十分的抱歉,“这个……是谁的大作,我真不记得了,反正不是我作的就是了。”傻笑。

玉如风微微向前走了两步,似在赏景,又似在沉思琢磨着刚才的诗句。

那一身的白衣,在湖光的反衬之下,显行格外的特别。

那白,并非寻常的亮白,而是泛着微黄,看着柔和亲切舒服,似秋月捣碎而成,如此临湖一站,身姿俊雅若芝兰玉树,自成风景。

罗锦只觉得,眼前的这画太美。

“左右闲着无聊,咱们也来风雅一番,对诗为乐可好?”微微转头,玉如风半边侧脸,阳光照耀在他的身上,给他平添了一种迷样的光彩。

罗锦想,她定是被蛊惑了,要不然,为何会傻愣愣的就点头了呢?

玉如风嘴角勾起了一抹满意的微笑,微微思索沉呤,抬眸便念出来一句诗:“迎春花开错层黄。”

春花秋月……罗锦随口便应了一句,“中秋夜半月儿圆。”

说完之后,才惊觉,急忙看向玉如风,“献丑了献丑了……”。

“玉某觉得并无不妥,春对秋,花对月,极其工整。”

“没没没……我随口,瞎对的!”

罗锦真是恨不得狠狠的给自己的嘴巴来那么一下子!这说的都是什么鬼话啊!还随口瞎对的!这不是在说人家玉如风文采不行么?

唉……

玉如风却并不介意,看了看天色,十分小意体贴,“时候不早,姑娘还要赶回家去,我们回城吧。”

罗锦也觉得这湖没啥看头,来过就好,点了点头。

该卖弄的已经卖弄,也没有必要再藏着腋着,既然想交朋友,坦诚相对也没什么不好。

回城的路上,玉如风再和她谈些诗词方面的事,罗锦便不再躲闪,知道的就发表意见,不知道的便问着,一起探论。

放开胸怀,收获更大。

玉如风博学多才,让罗锦对这个异世文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给自己一个重新的定位。

异世女子读书甚少,她寒窗苦读十六年的中文系高材生,毛笔字虽写得不好,但棋类略懂,诗文稍精,对书和画也还可评说两句,再加上中华五千年可用的好诗好句,她堪可称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