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马克思传
3571300000073

第73章 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论》(2)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论》的出版,寄予了很大期望。他们期望《资本论》的出版和传播,会大大坚实工人运动的科学基础;同时,他们也期望通过这部伟大著作的出版,结束马克思艰难困苦的处境,使马克思的生活稍有改善。恩格斯对马克思说:“《资本论》的出版,为未来展现了令人鼓舞的前景,我一直认为,使你长期以来呕尽心血的这本该死的书,是你一切不幸的主要根源,如果不把这个担子抛掉,你就永远不会而且也不能脱出困境,这个一辈子也搞不完的东西,使你的身体、精神和经济方面都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我非常清楚地了解,现在你摆脱这个梦魇后,会感到自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特别是这个世界只要你重新投身进去,也就会感到它已经不像过去那样黑暗。”[8]

马克思对完成全部《资本论》的修改和出版,也信心十足。他打算当年秋天就完成包括后来第2、3卷在内的第2卷,冬天就完成后来以《剩余价值理论》闻名的第3卷,但是这个计划没有实现。直到马克思逝世,除第1卷外,《资本论》其余各卷仍然只是草稿。

逗留一个多月后,马克思于1867年5月19日离开汉诺威,回到伦敦,继续校订《资本论》第1卷。1867年8月17日凌晨2时,最后一个印张(第49印张)校阅完毕,这一卷完成了。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1卷在德国汉堡出版,印刷1000册。

《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二版于1872年7月出版。在校对第一版时,马克思、恩格斯已发现在这部无与伦比的科学著作中,也存在一些表述不尽满意的问题。马克思每校完一印张,即寄给恩格斯校改和提意见,但当时时间紧迫,一些重要意见来不及修改;因此,马克思已考虑修订再版的问题。1871年11月,第一版已全部售完。马克思利用再版机会作了一次修改,出版了德文第二版。

德文第1卷第二版的科学内容、理论观点、逻辑体系与第一版基本相同,但在表述方式上有所改进。他接受恩格斯的意见,对篇章结构做了适当调整,使读者更易接受。第一版分为六大章,第二版改为七篇二十五章。第一版正文之外有一个附录《价值形式》;第二版改写了《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的内容,把附录《价值形式》吸收进去,使价值形式的论述更加精辟,更有条理,更易理解。在劳动价值理论和商品拜物教等内容中,第二版也有所修改,使理论表述更加准确。第二版分九册出版,第一册出版于1872年7月,第九册出版于1873年4月,1875年6月出版九册合订本。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于1883年底修订出版德文第1卷第三版,1890年修订出版第四版。在修订第三版和第四版时,恩格斯做了大量工作。他依据由马克思亲自修订和部分改写的法文版,以及由马克思做了标记的德文版,对正文做了修改,使《资本论》第1卷更加完善。他还在马克思幼女爱琳娜的协助下,核对了全部引文和注释。德文第四版成了世界各种文字所遵循的范本。

[1]马克思:《致恩格斯》(1866年2月13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181页。

[2]马克思:《致恩格斯》(1866年2月10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177页。

[3]恩格斯:《致马克思》(1866年2月10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9页。

[4]马克思:《致恩格斯》(1866年11月10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265页。

[5]恩格斯:《致马克思》(1866年11月11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266页。

[6]马克思:《致恩格斯》(1867年4月2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283页。

[7]恩格斯:《致马克思》(1867年4月4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285页。

[8]恩格斯:《致马克思》(1867年4月27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295-296页。

三、资本的生产过程

恩格斯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1]这部工人阶级理论圣经的第一卷即《资本的生产过程》,包括第一版序,第二版跋和正文七篇二十五章。在马克思精心整理下,这一卷逻辑严密,理论新颖,内容丰富,论述精辟,融科学性、创新性、革命性于一体。

在《序言》中,马克思论述了《资本论》研究的对象的阶级性。他说物质关系是社会各阶级最根本的关系,触及了私有者阶级的根本利益,因此必然要把他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如果说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还能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那是因为当时大工业刚刚出现,劳动与资本的矛盾还未达到尖锐的程度;1825年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和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工人运动的兴起,表明阶级关系已发生根本变化,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从此,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丧钟敲响了,不偏不倚的科学研究让位于豢养文丐的争斗,公正无私的科学探讨让位于辩护士的坏心恶意。《资本论》是无产阶级经济学的科学表述,是投向资产阶级的一颗炸弹,必然要遭到资产阶级的攻击。

《资本论》第1卷内容十分丰富。探讨第1卷的理论问题,是十分艰巨的科学工作,需要具备多学科的专门知识。这里仅就第1卷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作简要的阐述。

第一,商品二重性论。

《资本论》第1卷开宗明义地写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惊人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2]这是非常科学的。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社会是发达的商品社会,或者说是商品生产普遍化的社会;分析商品,可以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最普通、最常见、最基本的现象;分析商品,可以揭示资本主义一切矛盾以及矛盾的萌芽。简单商品运动是资本主义运动的前提和基础,货币是资本最初的表现形式;分析商品,可以了解资本的本质和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因此,从分析商品开始,历史进程与逻辑进程相一致,符合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

产生于原始公社末期的商品,是用来交换、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两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有用性,例如食物可以充饥,衣服可以穿着,房屋可以住人,这是它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在任何社会,使用价值都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商品是劳动产品,凝结着一般的人类劳动,这是它的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与使用价值不同,它看不见、摸不着,必须通过与别的商品相交换,才能表现出来。商品就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第二,劳动二重性论。

商品二重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不同过程的劳动,而是同一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的劳动目的、操作方法、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劳动结果各不相同。人类社会生产的商品纷繁复杂,多种多样;具体劳动也千差万别,形式各异。随着分工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生产的产品种类、品质、形式、规格越来越多,具体劳动也越来越多。具体劳动存在于一切社会,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与千差万别的具体劳动不同,每个劳动过程,劳动者都需要耗费脑筋、肌肉、神经等,这种还原为无差别的劳动即劳动力在生理上的消耗,就是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形成抽象劳动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生理现象,而是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的生产关系。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商品的价值量也越多。这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伟大创见。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虽然知道劳动创造价值,但他们不知道什么劳动创造价值,不能区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因而他们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不完全、不彻底的。马克思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论证了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3]。马克思在1867年8月24日写给恩格斯的信中,谈到第1卷时说:“我的书最好的地方是:在第一章就着重指出了按不同情况表现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劳动二重性(这是对事实的全部理解的基础)。”[4]

第三,货币本质论。

在商品社会,以黄金为代表的货币具有神奇的力量;谁有了它,谁就成为他想要的一切东西的主人。有了它,甚至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莎士比亚在《雅典泰门》中对那些疯狂追求金钱的市侩作了辛辣的嘲笑、尖刻的讽刺和无情的鞭挞:

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

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吓!你们这些天神们啊,为什么要给我这东西呢?

嘿,这东西会把你们的祭祀和仆人从你们的身旁拉走,把健汉头颅底下的枕垫抽去;

这黄色的奴隶可以使异教联盟,同宗分裂;

它可以使咒诅的人得福,使害着灰色的癞病的人为世人所敬爱;

它可以使窃贼得到高爵显位,和元老们分庭抗礼;

它可以使鸡皮黄脸的寡妇再做新娘……

来,该死的土块,你这人尽可夫的娼妇……

但是,货币并不神秘。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商品生产出现以后,为了交换,需要通过一定的价值形式。随着交换的发展,价值形式从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发展到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发展到一般价值形式。当一般价值形式的等价物由金银代表时,就是货币价值形式。以货币(黄金、白银以及后来的铸币、纸币)表现的商品价值,就是价格。价格以价值为基础,按照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调节着商品供求关系和商品所有者的物质利益关系,决定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方向。

货币具有五大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商品交换分离为买与卖两个过程,包含着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相分离,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

第四,资本本质论。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论述资本的本质和作用,是《资本论》的主要内容。资本首先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并不是资本。只有能够在资本运动中实现价值增值的货币才是资本。资本的运动公式是:G-W-G+g。这个g叫做剩余价值。

资本家用资本在市场上购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并且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放到生产过程,生产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所谓劳动过程,是指人们运用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创造使用价值(物质财富)的过程。这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是使用价值生产过程,而且是价值形成过程;不仅是价值形成过程,而且是剩余价值生产或价值增值过程。资本家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特征。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资本家为了进行剩余价值生产,必须把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购买生产资料,一部分用来购买劳动力。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把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资本量不会变化,马克思称之为不变资本,用C来表示。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不仅创造了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这部分资本,马克思称之为可变资本,用V来表示。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意义十分重大。它清楚地表明,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带来的,是雇佣工人创造的。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第五,剩余价值论。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核心,是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