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3571700000016

第16章 佛陀(13)

这时,阿罗逻·迦罗摩的弟子末罗子布古沙(Mallaputta、Pukkusa)从拘尸那罗沿路走来,看见佛陀坐在树下。他赞叹佛陀道:“真奇妙,世尊!出家之人,如此平静!”他告诉佛陀说,过去阿罗逻·迦罗摩在路旁大树下休息时,路旁经过五百辆车的商队,他没有看见,也没有听见。而佛陀告诉布古沙说,他过去住在阿突摩(tuma)的壳皮仓(Bhusāgāra)时,天降暴雨,电闪雷鸣,他没有看见,也没有听见。布古沙请求皈依佛法僧,并赠送佛陀两件金色衣裳。佛陀说道:“一件给我,一件给阿难。”然后,佛陀为布古沙说法,布古沙高兴满意,向佛陀右旋敬礼,告别离去。

布古沙走后,阿难把那两件金色衣裳披在佛陀身上。而这两件衣裳仿佛失去光泽。阿难说道:“真奇怪,世尊!世尊的肤色如此光洁,这两件金色衣裳披在世尊身上,仿佛失去光泽。”佛陀说道:“正是这样,阿难!在两种时刻,如来的肤色格外光洁。哪两种时刻?一是在如来获得无上正等觉之夜,二是在如来进入无余涅槃之夜。阿难!今夜末更,在拘尸那罗的末罗族的沙罗林中的沙罗双树间,如来要进入涅槃。来吧,阿难!让我们一同前往迦俱多河。”

佛陀与众比丘一起,前往迦俱多河。在那里沐浴饮水后,前往菴婆林。到了菴婆林,佛陀吩咐纯陀说:“请把我的上衣四叠铺下。我累了,要躺下。”纯陀遵命照办。世尊右侧躺下,呈狮子睡眠状,一条腿搁在另一条腿上,保持清醒,守住意念,想着起身的时间。而纯陀坐在佛陀前。

这时,佛陀对阿难说道:“可能有人会说:‘纯陀!如来吃了你的供养食,进入涅槃,你没有功德,没有利益。’引起纯陀心生悔恨。你应该解除他的悔恨,说道:‘纯陀!如来吃了你的供养食,进入涅槃,你有功德,有利益。我听世尊亲口说过,有两种供养食具有同样的功果和果报,而且比其他的供养食具有更大的功果和果报。哪两种?一种供养食,如来吃后获得无上正等觉;另一种供养食,如来吃后进入无余涅槃。铁匠之子纯陀积累的功德会导致长寿、种姓、幸福、名誉和天国。’”说完,佛陀念偈颂道:

施舍者增长功德,

自制者不生怨忿,

善知善能弃罪恶,

贪瞋痴灭入涅槃。

然后,佛陀与众比丘一起前往熙连禅河(Hiraavatī)彼岸拘尸那罗城的末罗族的沙罗林。到了那里,佛陀吩咐阿难说:“请为我在沙罗双树间铺座,头朝北,我累了,想要躺下。”阿难遵命照办。佛陀右侧躺下,呈狮子睡眠状,一条腿搁在另一条腿上,保持清醒,守住意念。

这时,虽然不是花季,沙罗双树鲜花竞放,洒落在佛陀身上,以示崇敬。天上也撒下曼陀罗花和檀香粉,奏乐唱歌,以示崇敬。佛陀对阿难说道:“这些并不是对如来的崇敬;比丘或比丘尼、优婆塞或优婆夷,通晓法和次法,依法而住,正确修行,随法而行,这才是对如来最高的崇敬。”

优波婆那(Upavāa)正站在佛陀前面,为佛陀扇扇。佛陀吩咐他说:“走开,比丘!不要站在我前面。”阿难心想,优波婆那长期侍奉佛陀,接近佛陀,为什么佛陀在临终时刻,要他走开?阿难询问佛陀这个问题。佛陀回答说,十方世界众天神都来观看如来涅槃,挤满沙罗双树周围十二由旬,优波婆那站在前面,挡住了他们的视线。

接着,阿难对佛陀说道:“过去,众比丘在各地度雨安居后,都来看望如来,我们也得以见到众比丘前来看望和侍奉如来。世尊去世后,就不能这样了。”佛陀告诉阿难说,有四处,虔信的善男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和优婆夷可以谒见参拜——“如来生处”、“如来成正等觉处”、“如来转无上法轮处”和“如来入无余涅槃处”。

阿难又问佛陀:“世尊!我们怎样对待女人?”“不要看到她们,阿难!”“世尊!如果我们看到了,怎么办?”“不要和她们说话,阿难!”“世尊!如果我们和她们说话,怎么办?”“守住意念,阿难!”

阿难又问佛陀:“我们应该怎样供养如来舍利[5]?”佛陀回答说:“阿难!你们不要为供养如来舍利费心。你们要关注自己的善事,致力自己的善事,精进努力,心不放逸,做好自己的善事。有信奉如来的刹帝利智者、婆罗门智者和家主智者,他们会供养如来舍利。”“但是,世尊!人们应该怎样供养如来舍利?”“阿难!就像供养转轮王舍利那样供养如来舍利。”“但是,世尊!人们怎样供养转轮王舍利?”“阿难!人们给转轮王舍利裹上一层新布,再裹上一层优质棉布,再裹上一层新布,这样,一直裹上五百层。然后放进一个注油的铁棺,再把铁棺放进一个注油铁榔,堆积香木,燃烧舍利。然后,在四条大路交叉地点,建起转轮王塔。阿难!就像供养转轮王舍利那样供养如来舍利。在四条大路交叉地点,建起如来塔。凡在那里供奉花鬘、香料或涂料,诚心敬拜,能常得福利。”

佛陀还告诉阿难,应该为四种人建塔——如来阿罗汉正等觉、辟支佛、如来声闻和转轮王。因为大众想到这是世尊阿罗汉正等觉之塔,这是世尊辟支佛之塔,这是世尊声闻之塔,这是转轮王之塔,他们的心就会变得清净,身坏命死后,就会生于善处和天国。

阿难进屋,手把门闩,站着哭泣道:“我还是个学子,学业未竟,我的慈师就要进入涅槃。”佛陀吩咐一个比丘叫回阿难。佛陀安慰阿难道:“别悲伤,别哭泣,阿难!我不是反复说过?我们必定与亲爱者分离。凡出生者,存在者,聚合者,必定毁坏。怎么可能不毁坏?阿难!你长期侍奉如来,身业仁慈,有利有福,不二无量;口业仁慈,有利有福,不二无量;意业仁慈,有利有福,不二无量。你积有功德,阿难!你继续保持精进努力,很快就会达到无漏(脱尽烦恼)。”

佛陀咐咐阿难说:“你去拘尸那罗,告诉末罗族人,如来于今夜末更进入涅槃。请他们快来,以免事后因没有见到如来而后悔。”阿难遵命照办。末罗族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一些人披头散发,一些人伸出双臂,一些人倒地翻滚,痛哭如来涅槃过早。他们来到沙罗林。阿难心想,如果末罗族人一个一个顶礼世尊,整夜时间也不够。于是,阿难让末罗族人一批一批顶礼世尊,在初更便顶礼完毕。

这时,有位游行僧,名叫须跋陀(Subhadda),住在拘尸那罗。他听到佛陀于今夜末更进入涅槃的消息,来到沙罗林,对阿难说道:“我曾听年长游行僧师弟子说,如来、阿罗汉、正等觉于世希有。今夜末更,沙门乔答摩就要进入涅槃。而我有疑难。我相信沙门乔答摩能为我说法,解除我的疑难。阿难!请让我见见沙门乔答摩。”须跋陀一连请求三次,阿难都回答说:“行了,朋友须跋陀!不要打扰如来。世尊身体疲乏。”佛陀听到阿难和须跋陀的对话,吩咐阿难道:“行了,阿难!不要阻拦须跋陀,让他来见如来。阿难!须跋陀前来求知,不会打扰我。我能解答他的问题,他听了就会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