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索罗斯传
3575500000001

第1章 玩劣少年,自诩为“上帝”(1)

1.1930年,出生于布达佩斯的天才少年

1930年,曾经的奥匈帝国土崩瓦解,已经独立的匈牙利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雨季。雨水一遍又一遍地冲刷着硝烟弥漫的大地,使人们逐渐忘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在这个充满温泉的国度,平静的生活在慢慢地恢复,人们尝试着把自己泡在温泉里,希望把身心的伤痛都淡化掉。8月12日,在布达佩斯城的一个普通犹太人家庭,诞生了一个小男孩,他就是日后人们所熟知的乔治·索罗斯。他还有一个哥哥鲍尔,一家四口人过着平淡的生活。

童年的索罗斯,是在父母的熏陶和影响下成长的。然而他的父母是性格迥异的两个人,甚至总会有一些争吵。父亲狄华达是个性格开朗善于交往的人,而他的母亲伊丽莎白则是一个安静平和的人。每当索罗斯回忆起自己的父母,总是这样说道:“父亲和母亲对我童年的影响非常深刻,我爱我的父母,但我常常把对他们的爱藏在心里。”

索罗斯的父亲狄华达当年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年轻人,他自愿加入奥匈帝国的军队,并且表现出色,当上了少尉,直到在俄罗斯前线战场失利被俘,送到了西伯利亚。在战俘营他依然不安分,自编了一份叫《木板报》的东西,就是作者把写的东西粘贴到木板上,然后躲在后面听读者的意见,后来他把这些都带了回来。为了防止战俘逃跑,看守从战俘中选出代表,一旦有人逃跑,就杀死代表,狄华达不幸被选上,成为代表,所以他开始策划逃离那里。在他看来,与其等别人逃跑而自己被杀死,不如现在自己就逃走。他开始制订计划,挑选出各种有技能的人,比如厨师和医生,集体逃出了战俘营。刚开始他们打算建造一艘木筏用来在海上漂流,但因对地理的不熟悉,导致他们漂向了北冰洋,当他们发觉时已经漂了很远,必须花大概三四个月才能回到当初的地方,而在回程期间,又遇到了俄国革命,并陷入了其中。经历了无数苦难,他最终回到家乡。

狄华达归来后,开始重新面对生活。他不爱去工作,喜欢大把大把地花钱,挥金如土。在他看来,为了钱而去赚钱就像炊烟上天一样,财富对于人也是极为沉重的负担。对于一个经历过九死一生的人来说,金钱本身没有多大的吸引力。这一点对索罗斯的影响也极大,即使他成为富人后也没有太多富人奢侈的习惯。他也不信奉任何宗教,也不喜欢看到施舍后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石头上。他曾经说过:“我不喜欢钱,只是善于赚钱。”

父亲狄华达对索罗斯性格和理念的形成影响非常大。狄华达常常把大量时间花在和儿子们的交谈上,以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知道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形,如何克服巨大的困难,这造就了索罗斯无论面对多么非同寻常的问题都能找到解决办法的执著性格。而且狄华达为人聪明、狡黠、不守常规,也对索罗斯日后的投资生涯产生了影响,使其经常不按常理出牌。

父亲狄华达给予索罗斯性格和生存方法的教导,母亲伊丽莎白则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给予了索罗斯很大的影响。在伊丽莎白的生活中,雕刻、绘画、音乐和文学是重要的元素。索罗斯很小的时候,她就尝试把这些知识逐渐传授给索罗斯,虽然到最后索罗斯依然对音乐没有兴趣,但是却十分痴迷于绘画和哲学。除此之外,索罗斯在语言方面从小就表现出了天赋,除了自己的母语匈牙利语,还学会了德语、法语和英语。

每当索罗斯回忆起自己的母亲,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位形容枯槁瘦小的传统家庭妇女一边教育自己的两个儿子,一边处理家庭的琐事。索罗斯的母亲伊丽莎白因为长期居住在匈牙利,使她越来越像一名匈牙利人。索罗斯的父母都很反感犹太教,他的父亲狄华达甚至试图成为一名基督教徒。索罗斯遗传了母亲的相貌,有一双明亮有神的蓝眼睛。棕黄的头发使他看起来并不像犹太人,也正是这样的外貌,使他在二战中躲过一个个劫难。这样的相貌使索罗斯感到欣喜,他喜欢别的伙伴评价他不像犹太人。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狄华达在生活中过于挥霍,而且对待工作也不认真积极,致使家庭经济一度陷入窘境,父母之间的气氛变得不太融洽。但即使如此,伊丽莎白依然很崇拜她的丈夫,尽量使他开心,就算有时狄华达有一些任性的行为,她也会宽容。但有时也避免不了一些冲突,吵架还是会发生。而且由于当时社会上开始盛行反犹太主义,使得伊丽莎白受到很大打击,有时候,她会因为没有自己的事业而感到忧伤。索罗斯清楚地记得,在二战时期,他的母亲患上了严重的溃疡,他形容自己的母亲,“她最大的敌人就是她自己”。

2.作为一个犹太人与众不同的潜质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犹太人家庭备受排斥,而生活在犹太人家庭的索罗斯却并没有感觉到生活的压力和周边的歧视,这都归功于他的父母的极力呵护和对他的教导。

索罗斯童年的时候,拥有很多朋友,他喜欢运动,甚至还有点争强好斗。但当他坚信某一事物的时候,他会极力为自己的看法辩护,表现得非常坚强和执著。

喜欢玩游戏的孩子可不少,但索罗斯绝对是玩游戏的高手,他尝试改变以往游戏的固定规则,使游戏更加好玩,也更加有吸引力,他还把股票交易也成功地添加到游戏中,使其更加复杂有趣,他管这个游戏叫做资本家。所以在后来,每当索罗斯遇到童年的玩伴时,就会打趣地说:“还记得我们以前经常玩的资本家游戏吗?我如今可是正在完成当时的梦想啊。”

十四岁的索罗斯开始和其他孩子一样上学读书,对于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如果十四岁没能准时入学,那么以后想要上学就会变得很困难了。索罗斯在同伴中总是显得很突出,他十分聪明,善于交往,而且喜欢打架,索罗斯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学会用拳头来保护自己了。

在索罗斯上学的时候,当时的政局已经发生变化,对犹太人的歧视和压迫已经非常明显。在索罗斯就读的学校,孩子们被分成两个班,一个是犹太人班,一个是非犹太人班,索罗斯当时被分在犹太人班。虽然当时的孩子还小,并没有明白什么是反犹太人的思想,但两个班还是时常有冲突发生,对于那些孩子来说,已经在意识里开始产生一种反犹太人的思想,在那样的时代,人们的行为都被打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但索罗斯却不同,就算他经常作为冲突中的佼佼者,也没让他的思想产生多么复杂的变化,他和犹太人、非犹太人的伙伴之间关系都很融洽。因为从小接受父母的熏陶,使得索罗斯对宗教感情十分淡化。他在面对不同的团体时总是始终保持一种良好而不偏激的态度,而且他也一直在寻找这些关系之间的平衡点。

索罗斯从小就非常有勇气,二战爆发的时候,**还没有对匈牙利进行猛烈的进攻,当时人们的生活也没有受到多大影响。1939年11月,当苏联军队进入波兰不久,九岁的索罗斯在报纸上看到援助波兰的呼吁时,立刻赶到当地报社,响应这一呼吁。当时的报社编辑对索罗斯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写了一篇关于此事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