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乔布斯传
3575600000001

第1章 一个对IT产品情有独钟的美国少年(1)

1.孤僻男孩结缘电子产品

1955年,乔布斯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市。他的母亲当时是一位还没毕业的研究生,还未结婚就怀上了孩子。乔布斯的母亲自知目前还没有经济条件去抚养自己的孩子,就决定为自己肚里的孩子找一个家境殷实、受过良好教育的养父母,算是自己对孩子的某种弥补。经过一番努力,她终于找到了一对律师夫妇来领养自己的孩子。在美国,律师是个收入和社会地位都很高的职业,能担任律师的人大多毕业于知名大学的法学院,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没想到,孩子出生后,那对律师夫妇却改变了主意,因为她生下的是个男孩,而那对律师夫妇想收养一个女孩。万般无奈之下,她只好另找他人。这时,有对夫妇与她取得了联系,表示非常愿意领养这个孩子,但乔布斯的母亲断然拒绝在领养书上签字,因为这对夫妇收入不高且夫妻双方都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不过他们一再表示非常想收养这个孩子,并且担保一定会善待孩子并且让他接受良好的大学教育,乔布斯的母亲被他们的诚意感动了,她作出了让步。就这样,乔布斯有了一个稳定的家庭。

乔布斯生性孤僻、叛逆,孩提时代喜欢搞恶作剧,经常搞得邻居们哭笑不得。他喜欢对着邻居的摄像头做鬼脸,喜欢放掉邻居车胎里的气,看到邻居对着半瘪的车胎急得团团转时,他心里得意极了。

在学校里,他与同学格格不入,经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发呆。他上课从不认真听讲,对家庭作业一点都不放在心上。当老师训斥他时,他会立即站起来跟老师顶嘴。一次,一位老师告诉乔布斯:“如果你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我给你糖果吃。”据乔布斯回忆,那个学期,他为了得到糖果的奖励所学到的东西比此前要多得多。

乔布斯对想要的东西有很强的占有欲。一次,他与同学一起参加接力赛,结果他们队输了。其他同学若无其事,他却一个人跑到一边大哭起来,这让他的小队友感到惊讶不已。

这个孤僻的小男孩没有多少玩伴,却对各种电子元器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经常倒腾家中的收音机、电视机等,不停地卸了装,装了卸。对这些能发出各种声音的小玩意儿很好奇,总想探个究竟。乔布斯的家位于美国的山景城市,在邻近的帕洛阿尔托市,各种电子科技公司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当时正是硅谷形成的时期,美国国内的电子工业发展得非常迅猛,而位于旧金山市的斯坦福大学正是硅谷的摇篮,这所大学不仅拥有美国国内顶尖的电子科学学术带头人,而且学校里还成立了一个产业园区,致力于最新的电子技术从理论转化为产品,因而这里吸引了众多的电子科技人才和对高科技感兴趣的风险投资人。在他们的资助下,许多科技天才创办了自己的高科技企业。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乔布斯经常接触到许多新型电子产品。他家附近就住着几位电子工程师,他们常会给邻居的这个生性孤独的小男孩带一些新奇小玩意儿,大多是一些电子产品。小乔布斯还能经常在附近的垃圾堆里发现“宝贝”——电路板、电子元件和一些废弃的电子产品等,这培养了他对电子科技的兴趣,这些电子产品给小乔布斯的童年带来了许多乐趣。

2.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创造

乔布斯11岁时,举家迁往帕洛阿尔托市。在库比提诺中学,12岁的乔布斯认识了费尔南德斯。费尔南德斯也是一个电子迷,他像乔布斯一样,非常淘气,在学校里也不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他个性鲜明,特立独行,从不愿意去讨好任何人,总是我行我素。出于对电子产品的共同爱好,这两个不受人欢迎的小家伙走到了一起,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经常一起去收集各种电子元器件,然后找一间废弃的仓库作为他们的“实验室”,在那里他们摆弄着收集来的电子元器件,一心想着发明个什么新鲜玩意儿。你可不要小瞧这两个小家伙,为了做出点像样的东西,他们打起了电子工程师的主意。在费尔南德斯家对面就住着一位电子工程师,他叫杰里·沃兹尼亚克,他的儿子沃兹也是一个电子迷。费尔南德斯一遇到电子技术方面的问题就跑到沃兹家向其父亲请教,而沃兹的父亲也很愿意花时间给他们讲解电子方面的知识。

比费尔南德斯大5岁的沃兹从小就培养起了对电子科技的浓厚兴趣,他对自己的学业不怎么用心,而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电子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上,在电子工程师父亲的帮助下,他得到了更专业的指导和训练。聪明而又勤奋的沃兹逐渐掌握了系统的电子科技知识,他还爱动手实验,试做各种电子产品。初中时的他就组装了一台无线电接收设备,高中时又开始研究无线电台和计算器。

当费尔南德斯前去请教沃兹的父亲的时候,沃兹也会跟他们一起讨论各种电子知识方面的问题,很快,费尔南德斯就和沃兹熟识了。后来,沃兹邀请费尔南德斯一起制作一个新的电子产品,就是制作一个新装置并与计算机结合,只需一按按钮,计算机就能开始工作。他们在车库里废寝忘食地干了起来,热情冲天的两个年轻人,大有不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就不放弃的劲头,即使是盛夏的高温也不能浇灭他们的干劲。后来这个装置真的被他们设计了出来,而且还引起了当地一家媒体的注意,这家媒体用大篇幅报道了这件事,并配发了沃兹的照片。

沃兹在电子科技领域有着过人的天赋,就连他的父亲都毫不掩饰这一点。虽然他在学校里的成绩一塌糊涂,可在电子科技领域却有着惊人的造诣。他经常参加各种科技制作比赛,而且几乎在每场比赛中都能拿奖,成为了当时学校里的小名人。

1968年,乔布斯入读沃兹就读的霍姆斯特德高中,他在学校里的电子课上经常听老师提起沃兹,刚开始他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的电子科技知识一点也不比沃兹差。后来,在费尔南德斯的介绍下,乔布斯在费尔南德斯和沃兹搞研究的车库见到了沃兹。在看完他们发明的装置后,乔布斯惊叹不已,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水平确实比不上沃兹。沃兹对乔布斯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在他眼里,乔布斯只不过是一个略微懂点电子知识的电子产品发烧友,而自己则是一个专业级大师。

此后,他们三人就经常在一起研究各种电子产品。

不久,乔布斯知道了自己被领养的事情,这对这个性格孤僻、桀骜不驯的大男孩来说,无异于是个晴天霹雳。他开始觉得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性情变得更加孤僻,各种痛苦的想法不时出现在脑海里,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被人抛弃的感觉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开始觉得自己是个可怜虫,没有任何价值可言,他在这个世界上只不过是个弃儿。这让他无法忍受,更无法接受,于是他决定让那个抛弃了自己的人后悔。他要证明自己的价值,他决定做点什么。想来想去,他将目标锁定在自己感兴趣的电子产品上。

1971年,16岁的乔布斯看到杂志上一个关于“蓝匣子”的报道。原来,这是个可以盗打电话的装置,有了它,人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给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打电话了,并且是免费的。谁不想拥有这么一个神奇的产品呢?于是,乔布斯决定制作出这样一个装置并用它来挣钱。他将这个报道拿给沃兹看,沃兹看完后自信地告诉乔布斯他们也能做出这样的装置。乔布斯兴奋不已,他仿佛看到了这个神奇的装置此刻就放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