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彼得·林奇传
3575700000008

第8章 迈向基金经理的必经之路(2)

因为这件事情,乔治·沙利文开除了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几名不负责任的调研员,而剩下没有被开除的调研员也是一个个战战兢兢的,生怕下一把火会烧到自己身上,于是他们不得不恼火地按照彼得·林奇的做法去调查上市公司的基本资料。尽管彼得·林奇给他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但是这些人还是从心里佩服彼得·林奇。在他们看来,彼得·林奇用他的业绩证明了他的方法可以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收益。

1966年5月,彼得·林奇开始向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汇报工作。在这次汇报中,彼得·林奇预测道·琼斯指数将会下跌。在当时道·琼斯工业指数是925点,而到了9月,彼得·林奇的暑假结束,正准备离开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的时候,道·琼斯工业指数已经下跌到不足800点。彼得·林奇的这一成功预测,使得他对传统理论的怀疑更加深了。因为这一预测,彼得·林奇并没有根据传统股票理论进行预测,而是结合自己的见解以及各种数据的分析得出来的。

三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是却使得彼得·林奇对于股票产生了本质的认识。彼得·林奇通过实际的参与,更加了解了股票投资的规律。在他的实践中,完全没有用上大学教授教给他的理论。因为他试着用了一下理论,发现根本行不通,于是彼得·林奇更加觉得自己选择主修文科的方向是正确的。在回到沃顿商学院的时候,彼得·林奇已经具备了自己的主见,他不再人云亦云,不再认为教授的话就是金科玉律,不可违抗;而是学会了在投资中,对股票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因为这样才能确定投资方向。如果想要这样做,他就必然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而这种知识不是仅仅学金融投资学就可以全部得到的。

实习工作的经历使得彼得·林奇对当时书本上、股票市场里流行的理论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他开始意识到,在学校里学的书本理论,一旦应用到实际投资操作当中并没有什么作用,甚至会导致投资失败。彼得·林奇认为像高级运算、统计学之类的课程,对股票分析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完全依靠这些理论进行投资,以避免自己的投资走入误区,越陷越深。同时,彼得·林奇还发现一个现象——书本里的有效市场假设和随机漫步假设是两个相悖的理论,根本无法兼容。在股市中人们习惯根据有效市场假设看待市场涨落这一“合理性”,但是事实上,股票的涨跌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对此,彼得·林奇形象地举了个例子:“当你知道某人因为一些原因购买了沃尔玛公司的股票涨了十倍,即使事前他同你说过为什么这家公司的股票会大涨,你也不会相信市场都是由纯理论构成的。”

彼得·林奇在此时就对传统的金融投资理论产生了巨大的怀疑,而且这种怀疑还使得他创立了自己的一套投资理论,找到了分析投资最准确的方法。彼得·林奇为了证明“实践比理论更加重要”这一理论,一有时间,就会外出去作调查,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调查作出更加细致具体的分析。这样的做法使得彼得·林奇的股票投资理论更加超前,更具有实战性。尽管如此,彼得·林奇还是十分推崇沃伦·巴菲特以及巴菲特的导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因为他们是真正的投资大师,他们不仅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并且这些理论都是在他们实际投资中产生的,而不是凭着书本或者空想想出来的。就像彼得·林奇特别推崇沃伦·巴菲特的一句话一样:“对我而言,股市并不存在,如果非要说它是存在的,那也只是一个让一些人出丑的地方罢了。”

实习的那段时间,彼得·林奇脑子里所想的全是股票,即使是在与卡罗琳约会的时候,谈论的内容也都是股票。后来卡罗琳在一次家庭聚会中打趣地说:“他实习的那段时间,我真的很怀疑我跟股票哪一个是他的女朋友,看起来他爱股票比爱我更多。”

即使是这样,卡罗琳也愿意跟彼得·林奇在一起,支持他。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青年人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无可救药的一代”——他们相对于创造来讲更喜爱破坏,许多大学生都是这一潮流中的一员,他们对一切都产生了怀疑,并且消极地对待自己生活中的一切。

但是彼得·林奇却和“垮掉的一代”截然不同,彼得·林奇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了股票探究上面。为了能够使自己赚到钱,改善家庭的状况,他根本没有精力去顾及身边的思想运动。而卡罗琳正是因为欣赏彼得·林奇这种永远充满着活力,积极乐观的心态,所以才能对彼得·林奇不离不弃,最终成为了彼得·林奇的伴侣。

2.被卷入战争的投资天才

1961年5月美国开始介入到越南内战当中;1964年“东京湾事件”爆发,美国全面介入越南战争。此后,美国向越南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1967年,按照当时美国后备军官训练队的征兵要求,彼得·林奇成为军人,军职是炮兵部队少尉。从此,开始了他两年的军队生涯。刚刚进入部队,彼得·林奇就被授予少尉的军衔,他所在的部队有意把他培养成一名炮兵军官。一名金融专家在进入部队后要成为一名炮兵专家,听起来似乎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但是在战争时期,无论你是什么职业,只要国家召唤,一步入军队就只能是一名普通的军人。

尽管彼得·林奇去参军了,但是国家也不会浪费人才,把他送到前线去送死——这些各行各业的精英虽然参军,但是他们却只是被安排在后勤部队服役。所以,彼得·林奇那个时候并不担心自己会被派往前线。与彼得·林奇一起参军的还有体育明星、大型机械研究专家、影视明星等等各行业的精英。因此,这些人凑到一起,尽管是初次见面,却不像普通部队那样压抑,每个人都很活跃。

彼得·林奇在服役期间,先是被派往得克萨斯州,待了三个月后又被派往韩国,并没有像很多年轻的军人一样被派往战火连天的越南去。跟在越南的军人所过的日子相比,彼得·林奇在韩国的日子就像是在天堂一般美好——韩国没有战争,更不会看到死亡。

因为对股票的执著,尽管彼得·林奇此时是在军营生活,但是他依然还在参与着股票的投资。

在这期间的投资中,彼得·林奇出现了一个重大失误。在他的投资中,彼得·林奇购买兰杰石油公司的股票赚了一笔,于是彼得·林奇便把这笔钱投资购买了缅因糖业公司的股票。在购买前,彼得·林奇已经对这家公司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这家公司的股票一定可以为自己带来收益。因为当时的市场,糖业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市场上升空间很大。虽然彼得·林奇的设想并没有任何错误,但是有些事情是会出现一些状况的,而这些状况就是造成彼得·林奇这次投资失败的原因。

事情的原因是彼得·林奇投资的那家公司看到糖业发展的前景很好,所以为了能够扩大公司的生产,公司鼓励农民大量种植甜菜。为此该公司特意和农民签订了收购合同,并且为农民种植甜菜提供了一部分的预购款。但是农民却没有按照缅因糖业公司的要求大面积种植甜菜。因为缅因公司缺乏原料,机器无法运转开工,公司被迫倒闭,股价更是直接跌至6美分一股。但是此时,彼得·林奇在韩国服役,韩国那时候还没有证券交易市场,因此这次的投资让彼得·林奇惨遭滑铁卢。

尽管彼得·林奇在这上面交了学费,但是因为这件事彼得·林奇却总结出来了几个教训。第一,彼得·林奇告诫自己不能再犯因为个人原因而影响投资交易的错误;第二,到实地去调查永远比坐而论道、纸上谈兵更为真实有效;第三,永远不买那种只依靠缅因州农民的所谓的“四平八稳”的公司的股票;第四,很多突发因素往往会决定股票的涨跌。另外,经过这件事情,彼得·林奇对自己说再也不会投资那种看起来“四平八稳”的股票了。

这次的投资失败,使得彼得·林奇认识到,如果想要在股市混得风生水起,对股票行情的分析是最为重要的。而且,在彼得·林奇看来,这种对股票的分析,只有金融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加重要的是社会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因为依此作出的分析才更加准确。

尽管彼得·林奇给自己得出了这么多的结论,但是看着自己辛辛苦苦赚得的钱就这么白白打了水漂,彼得·林奇还是十分郁闷。因为他人在韩国,所以他只能明知道自己在遭受着巨额损失却无力去挽救。但是在彼得·林奇为自己金钱上的损失心痛的时候,在军队里倒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在美国国内,人民的反战情绪高涨,各种反战的游行活动在美国各州爆发。

越来越长时间的战争使得众多的美国人开始恐慌,他们不明白国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前线送死有什么意义,他们更不知道美国在越南的这场没有希望的战争中能带给他们什么好处。他们只能看到亲人的死亡,受伤致残,他们感受不到任何好处,每天没日没夜地担心。因而,他们再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那个每天充满着死亡和鲜血的可怕战场,也不愿意自己的物资再无休止地浪费在异国的土地上。

1966年5月,美国各个州开始爆发反对越南战争的活动——学校学生停课组织游行,工厂工人罢工,甚至有时还会发生暴乱。在美国白宫,无数的温和抗议者席地而坐,期望总统冷静下来,能够从越南撤兵。

虽然彼得·林奇同样反对这场没有任何意义的战争,但是他却没有像一些美国人那样用逃避服役来抵抗美国政府,而是安心地在国外服役。因为在他看来,服兵役是他的义务。

3.组建渴望的家庭

几乎每一个人都会组建家庭,因为在任何人的心中,家庭都是可以让他们休息的港湾。彼得·林奇的内心也十分渴望拥有一个自己的家庭。尤其是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因病去世,这在他幼小的心里是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为此,彼得·林奇比一般人更加渴望有一个自己的家庭。家里有温柔的妻子,聪明活泼的孩子;回到家的时候,就可以吃到可口的饭菜,看着孩子围着自己四处跑跳;累了的时候,有妻子温柔的抚触。可以说,这些就是彼得·林奇的动力,是他的加油站。而彼得·林奇认定的妻子也只有卡罗琳一人。除了她以外,任何人都无法走进彼得·林奇的爱情当中。那种如同与生俱来的默契,令彼得·林奇永生难忘——在自己贫困的时候,卡罗琳的不离不弃;在自己参军时,卡罗琳的守候;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让彼得·林奇更加深爱卡罗琳,也更坚定了他娶卡罗琳为妻的心。

在服役期间,彼得·林奇利用一次休假机会向在美国波士顿等待着他的卡罗琳求婚。听到彼得·林奇的求婚后,卡罗琳激动得眼中满含泪水,连连点头答应。他们已经相恋了这么多年,不管是在念书的时候还是服兵役的时候,或者是彼得·林奇在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实习的时候,彼得·林奇的表现卡罗琳都是知道的。而越是与彼得·林奇相处,卡罗琳就越是喜欢他,喜欢他的才气,在股票上的专注,有自信心,上进。现在她的爱人终于向自己求婚了,自己又怎么能不答应呢?

这一天,两个人都觉得他们的心更近了,似乎成了一个人一样;这一天,彼得·林奇和卡罗琳都认为自己是波士顿最幸福的人。

在他们订婚后,彼得·林奇带着卡罗琳利用短暂的休假旅行了一次。彼得·林奇知道自己还不够好——每次与卡罗琳见面,谈论股票都比关心卡罗琳多。而且,自己现在又在服兵役,这段时间,即使卡罗琳出了什么事情,自己也无法赶过来帮助她。

这次的度假,彼得·林奇和卡罗琳选择了一个安静的海边小镇。这个小镇处处洋溢着幸福、温暖的味道。当地的老人讲,这个小镇是上帝眷顾过的地方,上帝把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赠给了这个小镇,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得到幸福,而情侣来到这里更是会幸福一生。不管这种说法是否真实,但是彼得·林奇和卡罗琳确实是这几天里这个小镇幸福的一对。他们在短短的几天里,便把自己的幸福足迹留在了这个海边小镇上。在徐徐落日下,人们能看到两个牵着手的情侣慢慢地走向幸福。

幸福的生活总是很短暂的,很快彼得·林奇的假期就用完了。于是,两个相恋的人不得不依依不舍地告别。彼得·林奇虽然回到了部队,但是他却日益思念着卡罗琳。

1965年5月,彼得·林奇再次获得一次休假的机会,而在这次休假期间,彼得·林奇已经计划好要利用这次休假,完成一个人一生中的大事——同他的女友卡罗琳结婚。他要在天主的见证下,同卡罗琳走进婚姻的殿堂,组建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5月11日傍晚,彼得·林奇刚刚下飞机便向前来接机的卡罗琳求婚。他半跪在地上,如同中世纪骑士一般,手上托着戒指,说:“我亲爱的卡罗琳,请你嫁给我好吗?”

卡罗琳欣喜地戴上戒指,彼得·林奇紧紧地搂住了卡罗琳。

婚礼被乔治·沙利文安排在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的帝国大厦举行,对于彼得·林奇,乔治·沙利文从来不吝啬自己的帮助,他的心里早把这个倔强聪明的大男孩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疼爱。因此,他像是彼得·林奇的父亲一样张罗着婚礼上的一切,并且依靠着他的影响力,邀请来了许多金融界的重要人物,希望为彼得·林奇以后的发展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