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比尔·盖茨传
3575900000006

第6章 中途退学的哈佛大学高才生(3)

1975年2月底,比尔·盖茨打电话通知了罗伯茨,告诉他程序已经基本完成了。紧接着艾伦就带上编好的软件,坐上飞机,赶到罗伯茨的公司,他在乘坐飞机的时候还在编制着最后一段进入计算机程序的代码。罗伯茨亲自开着一辆货车来到机场迎接艾伦。当艾伦看到罗伯茨的满是装运货物时留下痕迹的货车时非常吃惊,本来他还以为这是一家非常体面的大公司。罗伯茨显然也把一身绅士打扮的艾伦当成了大人物。他直接把艾伦送到了当地一家豪华旅馆中,而艾伦身上根本没有那么多钱支付昂贵的住宿费,他便编造了一个理由,向罗伯茨借了些钱住下。第二天,罗伯茨用货车把艾伦拉到一个旁边是洗衣机店和按摩院的小店铺房前边。正当艾伦满腹疑惑的时候,他看到了那台牛郎星8800计算机在里边搁着,艾伦才相信走对了地方。

就这样,历史性的时刻到来了,艾伦怀着紧张的心情把他们编写的BASIC语言程序的纸带输入进了计算机里,开始用手指敲打着键盘,输入指令,这是艾伦第一次真正接触牛郎星8800计算机,如果他和盖茨在设计过程中出现任何差错,就意味着他们编写的程序会失败,那么他们所作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所以艾伦输入指令后,非常紧张地等待着计算机的反应,当时的计算机反应速度很慢,需要几分钟的时间,这几分钟对于艾伦来说是一生中最漫长的时间。当计算机从打字机中打出“准备就绪”的字样后,他长舒了一口气,紧接着他输入了一个二加二的指令,牛郎星8800计算机立刻显示了正确答案4。艾伦知道他和盖茨设计的程序软件基本成功了。艾伦后来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当时,我看到一个我从未真正接触过的机器,竟然听从我的指令工作,这让我感到十分惊讶。”

看到程序成功后,房间里的人们一片欢腾,罗伯茨此时也是兴奋不已!因为当时罗伯茨为了能将公司扭亏为盈,费尽唇舌说服银行再贷款6万美元给他,此时罗伯茨的财政赤字已经达到了30万美元以上,这次艾伦的试验实际上决定了他的企业能否走出破产的命运。后来罗伯茨回忆说:“看到我们的计算机终于能够在程序下运转起来,成为了有用的机器,我兴奋得都快要晕过去了!那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没想到这两个小伙子从来没见过‘牛郎星’,却能做出如此完美的工作!”

从这一天起,盖茨和艾伦成功地让计算机走向了新技术革命,标志着计算机普及化的到来。

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能够充分抓住为罗伯茨公司开发软件的这一机会,是因为盖茨知道对商业领域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机会稍纵即逝,如果不能迅速把握住市场出现的这些机会,就会让他人捷足先登,到时候就追悔莫及了。正是因为盖茨深深懂得这一道理,所以他们才能够紧紧抓住这个机会不放,即使在现实中面临困难也决不后退,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想办法给自己创造条件。在和艾伦一起为罗伯茨的“牛郎星”开发软件的时候,他们可以连续几天几夜不睡觉来进行工作,这种精神是他们能够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5.比尔·盖茨作出人生中的重要选择——弃学从商

在哈佛大学焦急等待消息的比尔·盖茨终于接到了保罗·艾伦的电话。电话中传来艾伦激动的声音:“亲爱的朋友,我们成功了!”听到这个消息的盖茨也和艾伦一样兴奋和激动,因为他和艾伦两个月的辛苦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让人幸福和快乐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预见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未来。

比尔·盖茨和艾伦为了庆祝成功,来到一家冰激凌店。他们各自点了自己喜爱的冰激凌,热切而认真地讨论着他们的未来发展。他们共同关心的是,他们开发的软件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软件的前景和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怎样和罗伯茨谈判,让自己的产品能卖个好价钱……

在探讨的过程中,盖茨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利用这次机会大赚一笔,而艾伦更为冷静和沉稳,艾伦认为虽然这次成功了,但他们不能满足于现在这点成绩,接下来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产品在技术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从产品的开发成功到市场的推介还有一段路程要走。最后他们决定从长计议,好在现在他们有软件作为依赖,先看看罗伯茨的合作诚意怎么样,再决定下面的路怎么走。

两个人稍作休整后,又开始分头行动起来,保罗·艾伦又回到他原来的公司工作,并在业余时间思考着如何改进他们的软件。盖茨回到哈佛继续上学,继续完善自己编制的BASIC语言,这次的成功给盖茨很大的鼓舞,他感到一个全新的领域在向他招手。可是盖茨没想到学校有场不小的麻烦正在等待着他。

哈佛大学很快就知道了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成功开发出个人计算机软件,这让学校大为恼火。一方面是因为盖茨竟然和校外人员艾伦私自利用哈佛大学的计算机开发商业产品而学校直到产品出来后才得知。学校认为比尔·盖茨是利用学校的设备开发出商业产品,理应向学校缴纳一定的使用费用。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这台计算机来历有些不一般。

美国的计算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只有政府和军方,还有少数的大公司才能拥有,普通人是难以奢望的。哈佛大学的这台计算机本来是美国国防部为了军事用途而监制的,本来是要用于越南战争的,可是由于某种原因,军方临时改变主意,把它捐赠给了哈佛大学。本来对于哈佛大学来说这是件好事,可是由于当时正是美国国内民众反战情绪十分高涨的时候,尤其是这次反战运动是从大学校园开始的,大学生的反战示威活动更加厉害,哈佛大学害怕反战学生们反对,半夜偷偷把计算机运进校园。这台计算机安装好后和军方的线路还是有所连接的。由于当时精通计算机的人还很少,所以学校对它的管理并没有十分重视,使得盖茨和艾伦钻了学校这个空子。对此事情,学校竟然一无所知,直到盖茨和艾伦的产品暴露了以后才知道。学校害怕军方怪罪下来,他们承担不起,所以对比尔·盖茨进行了严厉训斥。至于这个事件如何处理,学校还有待研究,但是要求比尔·盖茨对此作出自己的解释。

比尔·盖茨面对着如此大的麻烦并没有胆怯,他凭借着自己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自己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推理能力向学校据理力争。在给校方写的书面材料中他为自己辩解说:大学的教授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料来写书,发表后得了稿费,并不用向学校交什么费用,为什么我却要为使用学校的计算机而交费呢?比尔·盖茨抓住了学校管理上的漏洞,使学校没有办法对此事作出处理,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但是,从这件事情以后,学校就制定了相关的规定:任何人使用学校的计算机开发出商业产品后,都要和学校分享利润。

这件事情虽然过去了,但是比尔·盖茨却不能再继续使用学校计算机开发产品,只好和艾伦在外租了一台计算机,继续改进和完善他们的软件产品。这件事情让比尔·盖茨与哈佛大学之间产生了隔膜,让他感觉大学生活索然无味,于是又“重操旧业”以打牌来消磨时间。

而这时的罗伯茨因为牛郎星8800计算机的空壳广告而大出风头。在当时,美国的很多计算机迷为不足400美元的计算机而疯狂,因为他们早就想拥有一台自己的计算机了。所以订单像雪片一般朝罗伯茨飞来,很快订货数量就超过了4000台。有人甚至乘坐飞机直接来到罗伯茨的公司,要求当场提货。这让罗伯茨在高兴过后,有一些担忧。高兴的是这次成功使他不但让公司的财政赤字一笔勾销,还有20多万美元的盈余;担忧的是公司在广告中许诺付款的人在两个月之内就可以拿到货,可是现在的需求量远远超过了公司的生产能力和供货能力。盖茨他们的软件设计还不成熟,但是即是这样也已经装进“牛郎星”中,被运走了。这时罗伯茨急需比尔·盖茨和艾伦这样的人才来为公司服务,所以罗伯茨向他们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两个能来公司上班,他将会提供优厚的待遇。

得到罗伯茨的消息后,比尔·盖茨和艾伦两人经过商议决定创办一家自己的新公司,独立出售自己的软件产品,以便让公司在这个领域做大做强。但是关键要看盖茨是否下定决心弃学经商。在盖茨还没下定决心之前,各自只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艾伦来到了罗伯茨公司上班,罗伯茨让艾伦担任公司的软件部门的经理,这个职位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只有他一个人。他不但要随时检查和纠正程序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还要为自己的软件销售作准备。在这段期间,艾伦和盖茨依然保持着联系。盖茨最后终于作出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放弃学业,和艾伦共同开办公司。

1975年夏天,年仅19岁的比尔·盖茨向父母表明自己要离开哈佛开办公司的决定,这一打算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盖茨的父母认为他应该完成自己的学业后再创办公司,而盖茨则认为计算机的软件时代已经到来,如果不趁现在抓住机会,机会绝对不会在原地踏步等待。所以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的学业。

比尔·盖茨之所以能够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敢于行动。盖茨认为,成功的人往往能够在自己对某件事情充满热忱的时候就立刻去做。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计划,但是他们却从来不去执行,只是躺在地上不动,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总是前怕狼后怕虎,他们不愿去冒险,也懒得去执行,这就是他们最终梦想破灭的原因。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很多机会,但是它们总是稍纵即逝,一旦你当时抓不住,就会永远失去它。成功属于那些敢于尝试、敢于行动的人。比尔·盖茨就是因为勇于把自己的理想付诸实践,把握住了机遇,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为了能说服盖茨,母亲甚至找来当地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业领袖萨穆尔·斯托姆充当说客。她想让熟悉计算机行业的斯托姆告诉盖茨,商场如战场,开办公司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应当珍视自己的学习机会,完成学业后再创业也为时不晚,现在的退学决定过于草率。在交谈中,盖茨向斯托姆解释了自己所作的决定和计划的缘由——个人电脑时代已经到来,计算机技术刚刚起步,如果他现在不能抓住机会赶快创业的话,那么他和艾伦在软件行业取得的优势将会丧失,这就意味着他们将失去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对于休学这件事,他并非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的。对于哈佛的学业,将来有机会一定会把它完成的。盖茨充满激情的谈话和他对未来无所畏惧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斯托姆。他鼓励盖茨要好好干,要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来。斯托姆曾说:“任何一个对电子学有所了解的人,都应该明白这场计算机革命已经开启了新纪元。”经过和盖茨的这一番谈话,斯托姆反过来劝说比尔·盖茨的父母支持盖茨的决定。

比尔·盖茨果敢地把握住了历史赋予的机遇,为他开创自己的软件帝国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