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不要赢
3584200000018

第18章 宽容让你赢得成功:“宽容”法则(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面子与退让的问题,即使伟人也不例外。那么遇到此类情况你应该怎么办呢?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当自己的利益和别人的利益发生冲突,友谊和利益不可兼得时,首先要考虑采取豁达宽容的态度,舍利取义,立即去补偿和化解矛盾。

郑板桥曾说过:“吃亏是福。”这绝不是阿Q式的精神自慰,而是一生阅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世间有些人常怕自己吃亏,因此他们总爱斤斤计较,处处较劲;即使是蝇头小利,也要与人争得面红耳赤,吵闹不休。做人可贵之处,倒是乐于吃亏。只要我们留心一下历史和身边的人,就不难发现,凡那些有杰出成就的人,无一不是胸怀宽广又能亏己的人。由此可见,亏己也是福。

西汉时期,有一年过年前,皇帝一高兴,就下令赏赐每个大臣一头羊。羊有大有小,有肥有瘦。在分羊时,一名负责分羊的大臣犯了难,不知怎么分才能让大家满意。正当他束手无策时,一名大臣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说:“这批羊很好分。”说完,他就牵了一只瘦羊,高高兴兴地走回家。众大臣见了,也都纷纷仿效,不加挑剔地牵了一头羊就走。摆在大臣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

这名大臣既得到了众大臣尊敬,也得到了皇帝的器重。对于这名大臣来说,亏己不正是福吗?

还有一个故事这样说:

上古帝王尧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舜,一个叫象。尧欲将王位让与舜,象虽然表面恭敬,但是内心却不服气,总想害死他。有一次他们俩去挖井,舜正在井内时,象却突然把井口封死,不料,舜大难不死,从井的另一个出口脱身。后来,舜不计前嫌还邀象同他一起管理朝政,象自愧不如,从此对他这个大哥死心塌地,再也不起谋反之心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舜能够成就一代帝王大业的原因了,一是因为他有广阔的胸怀,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懂得主动退让,给自己留后路,给对方留面子。正如古语所云:“利人就是利己,亏人就是亏己,让人就是让己,害人就是害己。所以说,君子以让人为上策。”

总之,我们需要学会善用面子,学会退让,不强争面子,这样才能与人和谐相处,取得成功。

不抱怨是一种“赢”的能力

心理学家在研究人们的消极负面情绪时发现,我们所有负面情绪滋长的根源就是抱怨,出现问题或过错,我们习惯性地先指责抱怨他人。

为什么那么多人生活得并不开心?为什么渴望赢得胜利的人常常与成功无缘?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把过多的心思放在了抱怨上,他们总是把自己眼前的逆境归咎于环境或者他人,他们只会满腹抱怨,却不懂得反省自己。

抱怨并不能改变环境,抱怨也不能让别人按照你想要的方式去行事;抱怨仅仅是一种负面的情绪而已,不能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抱怨可以毁掉一个人的生活,抱怨可以使人情绪低落,抱怨也能让人心中充满了阴霾。抱怨不但让人输掉事业,还有更多美好的东西会随着抱怨消散掉。

常抱怨,人生中有太多竞争,事业横亘如山,生活潜藏陷阱。喜欢抱怨的人,每当夜深人静,独自面对的时候,他们就会被一种莫名的焦躁和惶恐感所包围,伴随着深深的孤独与无助,疯狂地侵蚀着他们那颗已经孱弱的心灵和微薄的勇气。

有人说竞争就像下棋一样,看着是两个人的事,实际上是一个人的事,对弈者,实际上都是在跟自己博弈,输了,大不了就重新来过。真正下棋的人,心理上没有对手,只有自己。此为一种棋局境界,情趣人生一般都是这样的。

还有种境界是一个大我两个小我在对弈局中,这样的对局里没有大我全是小我。大我眼中必然没有敌人,小我眼中处处皆敌,这都是正常的。而更有趣的是敌人永远也战胜不完。

一个纠缠不休的对手足以说明了自我的强大,这样的弈局里高手是从来不去下它的。因为真正的棋局高手最懂得生命的真谛之于自我的重要性的,这样的弈定局面里常人是很难列入的。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心无旁骛,自得其乐。此为弈定论。我们一般人都常处在弈动论中的。弈定局面里的衡解过程及其结论往往是主宰一切的,更是弈动局面内的所有人无法理解并接受的。当人们得知这一切时,这都已经成为不再重要的了。

不要埋怨环境,你抱怨与否,环境就是那样,不会改变。有的人在抱怨形势,有人就在努力。有时候,环境好不好,真的不是很重要,改变自己,适应这个无论好或坏的环境才最重要。

冬天里,一只野鸭被冻在湖上。鸭子向一位走近的农夫抱怨:“天气太冷,湖水结冰,把我冻住了。”

农夫问:“为什么偏偏只有你被冻住?”

鸭子说:“别的鸭子会飞,都飞走了,我不会飞,就被冻住了。”农夫叹了口气:“明明是自己不会飞,却抱怨天气!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很多时候问题都是不明朗的,究竟是鸭子不会飞而被冻封的,还是能飞也想飞却被扼飞着所以才飞不了的,从而只能停在冰面的?经验或者经典的作用就是在于提醒,局面看清了,就有了解决问题的钥匙,而有些局面我们或者一生一世都深居其中,一般的人又都岂能看得透呢?“知天命”等说法大概就缘于这样的谜题症结。所以,不要埋怨别人,不要抱怨环境,关键是自己先要做到会飞和能飞并起飞才对。

人的能力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专业能力,另一部分是人格能力。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他们的出现总能带来良好的气氛,任何一个团体有了他们的存在就充满正面的情绪。这样的人就属于“人格能力”比较突出的一类,他们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一家公司有位接待人员名叫玛莎,她有着最开朗、最灿烂、最真诚的微笑。她总是不吝赞美、衷心喜悦,愿意为任何人做任何事。更为关键的是,虽然玛莎每天忙得团团转,但是她却从来不抱怨,依旧保持着非常乐观的心态,每一天都能听见她爽朗的笑声。在办公室里,你时时可以感觉到她的存在,而每一个人也发现,自己因为玛莎而变得更愉快,也更有创造力了。

玛莎姑娘在公司内外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后来,玛莎被另一家公司以两倍的薪水挖走了。所有人马上明显感觉公司的气氛有点不一样了。好像有人用了比较暗的颜色粉刷墙壁,或是照明出了什么问题。这时候所有人都进一步明白,这个不抱怨的玛莎对于团队有多重要。

是的,“不抱怨”看起来是个小小的优点,但是这种宽容的态度却是一个人能力组成的一部分。所以说,不要小看人格能力,它确实可以帮助你赢得更好的未来。

有一个人曾经养过一只狗,他非常喜欢这只狗,但是有一次,在他家一个高速公路的拐弯处,他家的狗被疾驶的车子轧死。这个人从此就有了心理阴影,每当再有车子疾驶而过时,他都会对驾车人粗鲁地大喊:“开慢一点!”有时候他不只在喊,还会挥动手臂,想叫他们不要开快车。让他气愤的是,他发现这些车主几乎很少减速,而且根本不去理会他。其中有一辆黄色的跑车最可恶,无论他如何高声尖叫、用力挥手,那个年轻的女司机还是在他家门前闪电般飞速疾驶。

有一天,这个人和妻子在门前种花,他又注意到那辆黄色的跑车飞快地驶来,但是这一次,就在车子经过他家门口的时候刹车灯突然亮起,车速放慢了。

这人非常惊讶,转过头对妻子说:“这辆车今天怎么这么规矩?”妻子说:“很简单呀,我冲着她微笑,还挥挥手。”

“什么?”这人惊讶地问。

妻子说:“我对她微笑,把她当成老朋友一样对她挥手,她也对我微笑,车速就慢下来了。”

这人非常感慨地说:“这么长时间我都在抱怨她,希望她能慢点开,但一直都不能如愿。想不到你有这么大的能力!”

这个故事可以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用善意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回应你善意,而以抱怨待人,则最终会无功而返。正如英国文豪弥尔顿的名言:“景由心生,心可以使天堂沦为地狱,让地狱变成天堂。”

那些时常抱怨的人,不见得是他们遇到了比别人更多的“不平事”,而是因为他们的内心中有更多负面的东西。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困境多而抱怨,是因为喜欢抱怨所以显得人生更忐忑了。

也许有人认为,没有抱怨世界就不会进步。但是事实上是,改变源自于不满,只要你发现事情现况与理想状态之间有落差,改变就会发生。不满只是开端,却不能成为结果。如果你抱怨某种状态,你或许可以吸引其他人跟着你嘀咕、抱怨,却发挥不了多少作用。然而,如果你能开始描绘那个挑战不复存在、落差已经填平、问题也获得解决的光明愿景,你就可以振奋人心,促使人们做出积极、正面的改变。

比如美国著名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对种族歧视的现状就不是一味地抱怨,而是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以至于他的那篇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成为一篇传世佳作。

其实,我想要告诉你的很简单:停止抱怨、批评、讲闲话的习惯,快乐就在当下,就在你的周围。只要你肯去乐观地生活,去微笑面对种种不公,相信你一定会取得你要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