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不要赢
3584200000020

第20章 清闲无事,坐卧随心:“清心”的法则(2)

有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的例子:

高中时我们班里有这样两个女生,前者是班花,长得漂亮,学习也好,但是事事苛求完美,近乎苛责;后者貌不惊人,随和平易,懂得难得糊涂的道理。

十年之后,当我们再见面的时候,前者的风采已经减半打折,至今仍孤身一人,而后者却在幸福家庭的滋润下越发的美丽。当她们两人坐下来细谈的时候我才真正地知道原因。原来。因为前者过于苛求完美,要求太高太多,面对众多的追求者,她总是感觉他们不够完美,不是对这个人的这点不满意就是对那个人的那点不满意,最后把自己剩下,过着孤单的生活。而后者懂得该装傻的时候装傻,该装糊涂的时候装糊涂,对不该计较的地方懂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得到了老公的宠爱和孩子的敬爱。

所以,我们说,做人一定要懂得“聪明反被聪明误,人生难得是糊涂”的道理,有时候对于不可能达到的程度,我们完全可以糊涂一下,退而求其次,不要过分地苛求自己,那样不仅让自己累,别人也会跟着你一起累的。有些瑕疵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面对这种无法逃避的瑕疵,最好的做法就是装糊涂,因为只有在糊涂的感觉中,才会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才会让你以更冷静的眼光看问题,才会让你走得更远。

“糊涂”地对待朋友,朋友会更亲近你;“糊涂”地去做事情,才会更容易成功。“糊涂”是深刻理解的表现,是智者的行为。让我们一起“难得糊涂”吧!

欲望是烦恼的根源

何为欲望?佛曰:“欲望是六根不清净的根源。”欲望多的人,贪心重,他们总是不满足于他手中所拥有的,往往是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很多人认为这样的人才更容易“赢”,其实不然,这是因为他们把欲望和求胜心混为了一谈。

相较于求胜心,欲望更容易滋生“不择手段”的恶劣表现。不择手段的人在某些时候可以赢得胜利,但是那些不择手段的人往往太容易得不偿失,因为他们的内心往往会产生诸多的冲突与矛盾,而冲突和矛盾会将人置于不断的焦虑与烦恼之中,这绝非取胜之道。

有一位老太太每天都坐在街角叹气,无人答理她。一天一个和尚路过,见老人还在叹气,就上前询问缘由。老太太很郁闷地告诉他: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卖扇子的人,二女儿嫁给了卖雨伞的。下雨的时候她就为大女儿担心,担心她的扇子卖不出去;到晴天的时候她就担心那卖雨伞的女儿,怕她的雨伞卖不出去。所以,不论晴天雨天,她都很郁闷。

老和尚闻言,哈哈大笑,老太太很不解。

和尚笑罢,告诉老太太,她其实是在自寻烦恼。和尚让老太太转换一下角度:雨天,二女儿家顾客盈门;晴天,大女儿家生意兴隆。所以,无论天气如何,对于老太太来说都应该是好消息才是,又何必烦恼呢!

老太太听了老和尚的话,顿时烦恼全无。

故事中的老妇人由于贪求太多,想鱼与熊掌兼得才会烦恼。她不仅想让大女儿的扇子生意在雨天好起来,还想让二女儿的雨伞生意在晴天好起来,所以才烦恼不止。最终,在智者的开导下,她放下了心中的欲望,走出了烦恼的云层。其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本没有烦恼,所有的烦恼都是由人内心的欲望所生。

因为有了越来越多的诱惑,我们心中的欲望就越来越多,为了满足自己,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捡拾,自以为装进去的都是好东西,殊不知捡起来的恰恰是无尽的烦恼。慢慢地,我们想要的越来越多,不知道满足。这些欲望,在得到时我们喜形于色,但是当得不到时,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沉重,从而产生烦恼。欲望越多,越难满足,心灵深处的不安和愤怒之火就会越旺盛,最终会将自己推向地狱的深渊。所以,当你充满了“赢”的欲望时,反倒离输不远了。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做人不要欲望太多,试问,一百年后,哪一样还会是你的呢?”哲人说得太对了!那些我们苦苦追求,拼命得来的东西,到最终又有哪一样才是属于自己的呢?还不是赤裸裸地来到人世,赤裸裸地离开人世?什么是生命的真谛?只有快乐才是生命的真谛,才能让我们生命恒久地拥有。而什么让你不快乐?是欲望让你不快乐,欲望是烦恼的根源,所以也可以这样说,是欲望让我们迷失了生命的真谛,是欲望让我们活得这样辛苦。

因此你要记住,心中多一份悲伤,生命就会多一份痛苦;心中多一点阳光,生命就会多一些快乐。心灵的负担越重,生命的脚步就越慢,以致最终因不堪重负而停止。所以,我们要多多放下心中的欲望,不要让心灵承载太多的负累,最终才能让自己获得恒久的快乐。

可能有人会这样问:如果完全没有欲望,人类如何进步呢?的确,我们不能完全否定欲望,我们也承认欲望有它积极的一方面,但是整体来说是弊大于利的。可以这样说,欲望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因为人类的进化就是缘于这种欲望。我们人类的祖先就是为了追逐食物,才从树上下来,继而才学会了打造工具,才不断地由猿进化成人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欲望能产生烦恼,就坚决扫除一切欲望,这是不符合人之常情,也是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的。但我们应该懂得的是,我们要做的不应该是灭绝自己的渴求,而是要分清什么是无理的欲望,什么是我们该坚持下去的追求。如果把无理的欲望当做自己的毕生的追求,则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痛苦。

惠兰是一个都市白领,高学历,高收入,人长得十分漂亮,可以说是比较完美的人了。但是有一点,她欲望太多,太虚荣。为了赢得同事的称赞,她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而在这一片赞扬声中,她的虚荣心越发膨胀起来,为了更引人注目,她不惜花大笔的钱去购买名贵的珠宝、名牌服装、高档箱包……但她的收入毕竟有限,对时尚物质追求的强烈欲望,让她负债累累。

她也反省过自己,超负荷地购买名牌似乎也没让自己真正开心过,她也想快乐起来,但是,这种欲望却让她欲罢不能。

由于内心的负担过重,原本漂亮的惠兰也憔悴了许多,生活失去了乐趣,对工作也丧失了兴趣,时常唉声叹气,人也变得悲观厌世。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

其实,白领丽人的惠兰本应该过着轻松快乐的生活,但是就是因为心中越来越多的欲望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自然也无法品尝到人生的乐趣。

被欲望毒害的大有人在,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中,我们很容易被太多的欲望牵着走。当我们得到了一段美好的感情之后,我们又去想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但是当拥有了美满的家庭的时候,又想有一个可爱的孩子,然后等等,总之,就是不知道满足。就是因为这些无止境的欲望,使我们的心灵承载了太多的负担,永远没有停歇下来的时候。“累”字往往成了我们不论是聊天还是工作中必谈的话题,活着感觉累,死又死不起,只好在这欲望的深渊中挣扎不止,不知何时才能解脱!

可能有人会说他们觉得累是因为欲望太大了,而我对生活的要求很低,但是为何还会感到累呢?下面我给你讲个故事,答案就在其中。

在一次心理学讲座上,一位心理学教授拿起一杯水,然后问他的学生水的重量。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告诉他100克。教授微微一笑,接着问他的学生,他们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一直持续多久。很多人都笑了,认为区区100克,拿多久都没问题。

这次教授却没有笑,他严肃地告诉学生们,拿一分钟,大家肯定会觉得没有问题;拿一个小时,大家可能会觉得手酸;如果拿一天,甚至拿一个星期呢?那可能就得去医院了。但是假如你能适时地放下水杯,休息一下后再拿起,那么就能持续得更久。他还告诉学生们,这个道理就如同我们内心不断积聚的小小的欲望,不管它有多小,时间一久,终将会成为心灵的沉重负累。

教授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要告诉我们,适时地放下自己心中的欲望,让自己的心灵能有时间好好地休息一下,如此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好,因为欲望才是这一切不幸的根源。

欲望就如同长时间端着水杯一样,刚开始没有什么感觉,然后越久越堆积成大的隐患,慢慢地不断膨胀,最终成为了我们心灵的负累。所以,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记得心怀知足,不苛求完美,要适时地放松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这也如同一张弓,当它被拉开之时,弦不可以绷得太紧,否则就容易绷断。而只有恰到好处,不紧不松,箭才会在一个最佳角度射出,最终射向目标。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经常会被路边的各种美丽事物所诱惑,我们便毫不犹豫地将这些美丽的诱惑装入行囊,不断地装,结果被沉重的行囊压垮。这些美丽的诱惑就是我们所说的欲望。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我们要不时地放下行囊中不需要的东西,轻装上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活得更精彩。

那么,我们应如何去做呢?

首先,我认为,要给自己树立一个合情合理的目标,即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这样容易丧失你的斗志,一旦实现不了,烦恼自然就来了。但是也不能太低,太低的激不起你努力的热情。

其次,要把握好实现自身欲望的手段和方法。我们不否定欲望,但我们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光明正大地去获得我们想要的,一定不能侵犯他人的利益。如果,你的方法和手段不正确,那你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烦恼自然不会少。

最后,你要懂得,实现欲望要懂得分享。你要知道不懂得分享的人,他的路是不会走很远的,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分享成果的过程,也是让他人为你分担烦恼的过程。所以,不管在任何时候,一定要懂得分享。只有懂得分享,才会将欲望掌控在合理状态。

总之,欲望是烦恼产生的根源,没有欲望,也就没有烦恼。但是我们毕竟是人不是神,所以或多或少都会有欲望,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把握好“度”的问题,就不会被欲望牵着鼻子走!

摒弃多多益善,给生命留一点空白

所谓的“给生命留有空白”,指的是一种智者的生存状态,一种智者的生活方式。

一个完整的人生,一个精彩的生命必须拥有丰富的过程。人的生命本该追求“充实、美满”,但是,物极必反,太多人想要让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内容,到最后却发现,原来过于复杂的生活让自己迷失了方向,进而输得一败涂地。那些生命中看起来有些许空白的人,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方向,反而却赢得了最终的成功。

比如著名的美国克利夫兰交响乐团音乐指挥大师赛尔曾经对读者说,他最喜欢的动物就是狮子,为什么呢?因为他发现,跟永不知道满足的人类相比,狮子最懂得空白的妙处,它简直就是一位睿智的哲学家。

赛尔说,给他印象最深的不是狮子如何勇猛格斗、如何疯狂捕食,而是它吃饱肚子后与世无争、懒洋洋打瞌睡的样子,因为此时,就算有美味猎物从它眼前大摇大摆地走过,它眼皮都不会抬一下,更不会为之所动。因为此时它已经酒足饭饱,不再需要食物了。也就是说,狮子一点儿都不贪婪,它懂得满足和知足,甚至可以说,它懂得给生命留一点空白。这就是赛尔最喜欢狮子的原因。

与动物相比,我们人类最大的缺陷就在于任何时候都沉迷于自己的贪欲之中,人根本就没有“吃饱”的时候,对于各种各样的贪欲,人类永远都只会一句话:“多多益善,多多益善!”更有甚者,叫嚷着反对物质上的贪欲,崇尚精神上的富足,却执著地追求更多。

其实,我们应该给自己的生命留有余地。就像优秀的画家不会把画涂得太满,因为他懂得艺术需要留有空白的想象空间;优秀的建筑家不会把楼盖得太挤,因为他懂得建筑需要空白的居住环境;优秀的教师不会一节课都在讲课,因为他懂得,知识需要空白的时间去消化。他们都懂得,只有留有空白,才会充分享受生命的真谛。

崇尚精神上的富足,又何尝不是一种变本加厉的贪欲呢?所以,当你下次跌到“多多益善”的陷阱中时,记得退回来重新来过。记住要感激你所拥有的一切。因为,生命需要摒弃多多益善,留有空白。

留点空白,用来仰观宇宙天地,俯视人间性灵,认识宇宙,认识自然,认识人类,认识自己。

留点空白,用来享受阳光,晾晒心情,烘干潮湿,化去霉点,让心情带上阳光的馨香,让笑容留下阳光的灿烂;用来欣赏月亮,让一地清辉平息内心的喧嚣,让满堂皎洁摒退黑夜的罪恶,让素淡朦胧营造一份空灵之美。

留点空白,用来拥抱自然,可以青山漫步,绿水泛舟,镜湖垂钓,领略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况味,体味庄子“持竿不顾”的清洁精神;可以驰骋塞外草原,欣赏大漠孤烟,仰望雪域高原,驻一腔豪情于心,逐俗情浊气于无形。

留点空白,用来盛放情感。老父老母盼我们常回家看看,幼小的孩子害怕父母太忙,亲情与天伦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爱人之间如果不留空白,再热烈的爱情也会销蚀成可怕的荒原。朋友之间如果不留空白,再高山流水的友谊也会灰飞烟灭。

还要留点空白,用来自舔伤口,修补心灵。在这个物欲横流、尔虞我诈、争名夺利、精神缺席的现实社会中,脆弱的心灵难免受伤、残缺甚至破碎,留出空白,让伤口愈合,然后重新慢慢滋长出茵茵绿草,开始新的生活,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