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359400000048

第48章 以力折服也悲悯

【大师开示】

有的人在爱的慈悲鼓励中可以进步,有的人在严厉的折服里有所警惕。

世间万物,有善必然有恶,一味地以慈悲和关怀来度恶行,未必皆能得善果。所以有时在应对冥顽不灵的人、事时,以严厉的态度和行为使之回归正道,同样是一种饱含慈悲的行为方式。

星云大师曾说:“只要我们有一念之慈,万物皆善;只要我们有一心之慈,万物皆庆。一念慈悲,不会伤害万物,万物当然欢喜;一心来实践慈悲,万物受到爱护,当然就会庆幸。”对于笃信真善美的人来说,慈悲的重要性自然不容置喙。而慈悲之于世人,能够为现实生活带来温暖,让人间充满温情。然而,慈悲也必须以智能为前导,否则便会弄巧成拙。只有慈悲,没有智能,好比飞鸟片翼、车舆单轮,无法飞翔行走,圆满成功。没有智慧引导的慈悲,便很可能沦为泛滥之爱,所以在星云大师眼中,真正的慈悲,不仅是微笑、赞美而已,必要的严厉,令恶业变得折服,同样是一种慈悲。

时人求神拜佛或参观寺庙,如果仔细观看,可以发现这样的细节:一进山门,首先便会看到一尊弥勒佛,他笑容满面,在山口欢天喜地地迎接所有信徒;但进入山门之后,便会看到威严的韦陀护法天将,他手拿金刚杵,身穿盔甲,面色严肃令人不由得心生畏惧。星云大师解释,佛不仅仅是用慈悲来鼓励众生,佛一样也会用严厉来折服恶业。为了开示众生,星云大师曾经在《十大弟子传》中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罗侯罗是佛教的第一个沙弥,他出家的时候只有十五、六岁。他年纪虽小,却很聪明,悟性极高,颇得其他弟子的喜爱。然而,他却有一个缺点,就是喜欢乱打妄语戏弄他人。

有一次佛陀外出,国王派了一位信者前来拜访,信者见到在佛陀门外坐禅的罗侯罗,便恭敬地向他询问佛陀在哪里。罗侯罗随手一指后院,便说佛陀正在那里参禅。访客信以为真地离去,罗侯罗忍不住哈哈大笑。

后来,这件事被佛陀知道了,他便将罗侯罗叫到身边,吩咐他为自己端一盆洗脚水。

罗侯罗本来很紧张,为自己的错误惴惴不安,而且佛陀的表情极为严肃,与平时慈祥温和的他判若两人。罗侯罗一句话也不敢说,默默地端了一盆水过来,垂手站在佛陀身侧。

佛陀洗过脚之后,指着盆里的水问:“罗侯罗,这个盆子里的水可以喝吗?”

罗侯罗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回答说:“当然不能。”

“为什么不能喝呢?”

“这盆子里的水已经洗过脚了,很脏,怎么能喝呢?”

佛陀依旧很严厉,正色道:“难道你不觉得自己很像这盆水吗?你天资聪颖、悟性极高,放弃了尘世的富贵生活皈依佛门,就像是原本清净澄明的水一样。而你却不珍惜自己的天分,反而用妄语痴念扰乱自己的身心,出家人不打诳语,你却以此为乐,就好比水中被沉入了污垢一样。”

听到佛陀如此严厉的训斥,罗侯罗连头也不敢抬。他默默地把水端到门外洒了,一进门佛陀又问:“你会拿这个盆来盛饭吃吗?”

“不会。这盆洗过手足,沾有污秽,不能装吃的东西。”罗侯罗小心翼翼地回答。

“既然如此,你为何不修戒定慧,净身口意呢?既然你已经是佛门的弟子,便该谨遵佛门的教诲,否则,大道之粮怎么能装入你的心中呢?”佛陀说完,抬脚将盆轻轻地一踢,盆就在地上滚了起来。

罗侯罗从来没有见过佛陀如此生气,惶恐不安。

佛陀问:“是怕盆子被踢坏吗?”

“不是。盆子是很粗的器物,坏了也不要紧。”

“佛门中人,万事万物都当珍惜,你如果不珍惜这个盆子,将来也没有人会爱护你。你出家做沙门,不重威仪,戏弄妄言,这个行为导致的后果,将是谁也不爱护你,不珍惜你。即使你天资再高,也难以修成正果。”

在众生心目中,佛陀一直是温和的,然而在这个故事里,他却以极为严厉的态度对待罗侯罗。佛陀看似苛刻,实际上却是规劝罗侯罗警惕自我,不断修正行止,端正品性,所以佛陀的严厉批评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慈悲,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爱之深,责之切”。

其实,在自然界中也存在同样的道理,诸如四季轮回。星云大师曾说:“春天的和风,夏天的雨水,固然能使万物生长;秋天的严霜,冬天的寒雪,也能使万物成熟。”所以,真正的慈悲,既可以以爱的温暖去感化,也可以用力的方式来折服,只要这“力”是出自善意,并得到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