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忠诚创造卓越
360500000020

第20章 落实忠诚,让自己不可替代 (3)

就在老板逐渐认识到其才能,准备提拔她做店内主管的时候,她却婉言谢绝了这个任命。原来,一位投资餐饮业的顾客看中了她的才干,准备投资与她合作,资金完全由对方投入,她负责管理和员工培训,并且郑重承诺:她将获得新店25%的股份。

现在,她已经成为一家大型餐饮企业的老板。

能够在事业生涯上出类拔萃的人,对于顶尖的表现自有一套定义,并且会积极朝这样的标准迈进。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他们会逐渐发现到有问题的地方,并且会加以修补、调整,然后再继续努力朝着理想一步步地推进。细微的瑕疵、不尽完美之处,或是不怎么理想的成果都有可能出现,这些都是行进过程中必然的环节。

不思进取的员工不但不能够发展,说不定还会在日益激烈的工作竞争中被淘汰。只有那些能够不断学习,适应企业需要的员工才能够在企业里长久地生存。和自己较劲的员工,就拥有了不懈的动力,凭借这样的动力,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全力以赴将工作做到最好,也为改变自己的命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尚可的工作可见人人都可以做到,只有不满足于平庸,才能追求完美,才能创造佳绩,只有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时候,在事业上才能更上一层楼。

承担分外的事,让金子的光更耀眼

职场总会有许多事情可做的,要不然也就不是职场了。有些工作也许真的不是你的分内工作,可是这些难题的存在却阻碍着团队的前进,作为公司的一分子,你应该主动帮助上司解决这些难题,而不应坐视不理的。

只有这样,企业或上司才会有机会知道你具有身兼多职的才能,而这也正是事业有成的关键。

工作,是不分分内分外的,只要是职场上的事,只要是自己见到的活儿,不抢着把它干好,心里就会不踏实!

不计报酬的加班,对负责的员工来说,不仅是理所应该的,而且还会视为荣幸的事——老板为什么叫我多干,是他信任我,是我的技术比别人强,这已经是最好的奖赏了,我干吗还要计较其他?

美国一位年轻的铁路邮递员,和其他邮递员一样,用陈旧的方法分发着信件。大部分的信件都是凭这些邮递员不太准确的记忆检选后发送的。因此,许多信件往往会因为记忆出现差错而无谓地耽误几天甚至几个星期。这位年轻的邮递员并没有像其他邮递员那样对问题视而不见,而是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思考,他发明了一种把寄往某一地点去的信件统一汇集起来的制度。就是这一件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成了他一生中意义最为深远的事情。他的图表和计划吸引了上司们的广泛注意。很快,他获得了升迁的机会。5年以后,他成了铁路邮政总局的副局长,不久又被升为局长,从此踏上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经理的路途。他的名字叫西奥多·韦尔。

真正具有责任感的人,会自觉消除分内分外的界限,一个优秀的工作者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体现主动性的:

1)承担自己工作以外的责任。

2)为同事和集体做更多的努力。

3)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或项目,并很好地完成它。

4)愿意承担一些个人风险来接受新任务。

5)他们总站在核心路线旁。核心路线是公司为获得收益和取得市场成功所必须做的直接的重要的行为,工作人员首先必须踏上这条路线,然后才能为公司做出贡献。

以上五个方面,有三个方面表明优秀的工作者必定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承担更多的责任,就意味着承担起分外的责任和面临着更多的风险,这是负责的延伸和升华。其实,真正具有责任感的人,从不以个人得失为工作的出发点,他们乐意为同事提供帮助,乐意接受新任务,因为他们信奉的宗旨是对同事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公司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所以他们心中根本不存在分内分外的界限,只要是对公司有益的事,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做。而他们也比那些坚持只对分内的事负责的人更容易获得老板的赏识。

撒拉是一位大公司的打字员。一天,其他人出去吃午饭的时候,有位公司董事路过他们办公室门口时停了下来,因为想起有几封信函要找。这本不是撒拉的本职工作,可她还是爽快地对董事说:“我并不知道这些信函的情况,不过,达斯先生,我会帮您处理好这件事情的。我会尽我所能,找到这些信函并尽快把它们放到你的办公桌上。”

当撒拉把董事所需要的信函摆在他面前时,董事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一个月后,撒拉被提拔到一个更重要部门的重要位置,而且工资也提高了30%。原来是前面那位董事,在公司的一个高层会议上为她作了推荐。

撒拉并没有因为董事要求的不是她分内的事而拒绝他。她勇于负责的精神感动了董事,董事才推荐了她,而公司高层最终通过,也是因为撒拉是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值得信赖的人。所以,勇于承担分外的责任,才是正确的工作态度,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负责。

对照撒拉,检讨一下自己,你是怎样做的?再看看你周围的同事,有多少人表现得像撒拉那样?也许你会发现,多数人只对自己分内的事负责,对同事表现出来的是“只管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对上司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故步自封的懒散和执拗。

支持这些人不肯承担分外责任的动力,是他们认为这会影响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会承担风险,他们的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撒拉的例子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一个人只有表现出高度负责的精神,才会赢得老板的赏识和重用,而只对分内的事负责,只是一般的负责。一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多,他彰显出来的价值就越大,得到的回报就越多。

为你的工作贴上卓越的标签

竞争不可怕,裁员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创造个人价值:精湛的专业技能、独具特色的工作风格和高尚的人品。如果你想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取胜,就应该从现在开始,把自己当做一个品牌来经营。有了个人品牌的人才,才能在职场中成为“不倒翁”。

都说“铁打的职业,流水的人才”,尤其在当今社会,每个职场中人都要有自己的竞争力,否则就无法在职场中生存。那么竞争力从何而来呢?答案就是创造别人不可替代的价值,也就是打造你自己的品牌。

可口可乐的老板曾经说,如果一天早上醒来,可口可乐公司被大火烧了个干净,但仅凭“可口可乐”这四个字,一切马上就可以重新开始。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你的品牌就是你的身价!美国电影明星伍迪·艾伦说,只要在工作中为人所知,那么,你就成功了90%。对一个演员来说,这是至理名言。而对于在职场中打拼的人来说,个人品牌同样重要。

正如美国管理学者华德士所说: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品牌含金量越高,则人的身价越高。

要在工作中树立品牌,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比别人更忠诚。品牌不是吹出来的,虽然吹嘘可以在短时间内迷惑一些人,并捞得一些好处,但时间一长,必然原形毕露。拿不出实实在在的业绩,吹得天花乱坠又有什么用呢?

徐虎,在水电修理工的平凡岗位上,用“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之歌。

作为上海普陀区中山北路房管所的水电修理工,徐虎发现居民下班以后是用水用电高峰,也是故障高发时间,而水电修理工也已下班休息。1985年,徐虎在他管辖的地区率先挂出三只醒目的“水电急修特约报修箱”,每天晚上19时准时开箱,并立即投入修理。

有一次,徐虎一晚上收到5张报修单。从第四户居民家出来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徐虎想,剩下的那户居民一定还在等待,不能失信。他拖着疲倦的身子,赶到第五户人家。远远就听到吵闹声,原来,楼层中间的污水总管堵塞了,楼上不知情的居民继续用水,楼下居民家已是“水漫金山”。于是,互相指责、埋怨。徐虎二话没说,立即设法疏通了污水总管。居民们“停战”了,心情也平静了。他们对徐虎说:“没想到这么晚了你还来,真是多亏了你。”这时,徐虎突然感到,自己这平凡的社会服务工作,也会关系到社会的安宁。许多老年人足不出户,他们从哪儿看到社会风气的好坏呢?自己虽然是个普通房修工,但天天同居民打交道,如果自己能把本职工作干得尽量完美,就会减少群众的抱怨,使他们感受到良好的社会风尚。

小小的“报修箱”受到居民们的热情称赞,徐虎却谦虚地说:“我是平凡人,只不过努力做好平凡事。”但是,受到徐虎服务的居民不这么认为。华池路35号居民陈敬泉说:“徐虎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不平凡的成绩。这平凡就是伟大。”

十年的风风雨雨,徐虎坚持下来了。那些一开始对徐虎挂箱服务持怀疑态度的人,风言风语的人,也从中受到了教育,改变了态度。十年时间本身就是一种磨炼。徐虎挂在墙上的小木箱已经磨出了本色。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个人品牌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慢慢培养和积累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打造好自己的个人品牌呢?一个人在打造个人品牌的过程中,必须修炼三项基本功。因为,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任何技巧都是空谈,一个人根本无法真正树立优秀的个人品牌。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个人品牌有了“根基”,才能有众人仰望的“高度”。

第一,个人必须切身体会到自己是个人品牌的最大受益者,并全力以赴地打造个人品牌。当然,自己也有可能是个人品牌的最大受害者,个中差别就在于个人品牌的优劣。例如,我们常说,一个人在公司打工,努力做好工作的最大受益者是自己,因为这样有助于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赢得丰厚的薪水和广阔的职场晋升空间。但是,很多人不会这样想,老是觉得这种观念很空,个人品牌谁会看得见?职场晋升空间在哪儿?不如寻找机会“偷闲”,轻松轻松,至于工作,只要混得过去就可以了,而且是能混一天算一天。抱着这种态度做事到最后只会“糊弄”了自己。

第二,个人品牌必须以道德为基础。品牌即人品,这句话在个人品牌上更容易理解,即一个人的人品,决定一个人的个人品牌。人品有优劣,个人品牌形象也有优劣,但是二者不能轻易画上等号,因为人是一种善于伪装的动物,真假优劣需要认真辨别才能定论。因此,个人在树立自己的品牌时,应该努力除去自己身上的道德污点,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否则,再富有魅力的个人品牌也只是一层薄薄的窗户纸,一捅就破,随即“原形毕露”。

第三,个人品牌的形成要靠学习来支撑。在形成自己个人品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有终生学习的观念和行动。虽然很多人都在叫嚷着终生学习,很多人都会说自己明白终生学习的道理,但是,仔细观察其行为,却不能不说很遗憾,因为他们只是停留在“明白道理”的层面上,根本就没有将终生学习的理念变成日常行为。时间一长,个人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良好的个人品牌自然很难树立起来。

受益观、个人道德、持之以恒的学习,这三项基本功的修炼是成功塑造个人品牌的根基,缺一不可,否则个人品牌必将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