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一堂业绩课
361300000011

第11章 3月:以创造利润为己任 (3)

第3周:精打细算,做好小事创利润

不浪费任何资源

【课堂导读】

浙江义乌有一个吸管厂,所生产的吸管90%以上都销售到国外,年产量占全球吸管需求量的25%以上。吸管每支平均销售价在8~8.5厘钱之间,其中,原料成本占50%,劳动成本占15%~20%,设备折旧等约占15%,扣除这些成本,利润仅有8~8.5毫钱。这家吸管厂之所以能够依靠如此低微的利润迅速壮大起来,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在生产中绝不允许浪费任何资源。他们计算着每一厘、每一毫的成本。由于晚上电费比白天要低,他们就把耗电高的流水线调到晚上生产;吸管制作工艺中需要冷却,生产线上就设计了自来水冷却法。就这样,他们硬是从成本中将利润节省出来,创造了自己的辉煌。

【课堂精讲】

众多在成本领先战略上获得巨大成功的企业,无一不是得益于他们从不浪费任何一点资源。对于成功企业如此,对于那些普通的企业,更应该如此。因为,利润不仅来自企业创造的价值,同样来自对于资源的节省。

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更要有“不允许浪费任何资源”的意识,因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共同努力。员工要自觉自愿地行动起来,为企业节约资源,为自己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课后总结】

企业员工人人都能够精打细算,都具备这种“不浪费任何资源”的意识,就能为企业节省很多资源。

不拿公司一针一线

【课堂导读】

苏兰天生就喜欢占小便宜,经常顺手把公司里的一些小东西拿回家,给她正在上学的儿子用。由于她是老员工,并且为公司的发展立下了不少功劳,所以老板也不好意思当面批评她。同事们看到苏兰这么做,而老板置之不理时,也纷纷效仿。这下公司每月的内部办公费用剧增。

然而,好景不长,苏兰最终因占小便宜丢掉了工作。原来苏兰孩子的老师的丈夫是与苏兰公司有业务往来的高级主管。该公司正在和苏兰所在的公司洽谈一个合作项目,这个项目最终的决定权就掌握在老师的丈夫手里。老师的丈夫经过考察,对苏兰所在公司的情况基本满意。签合同前的一个晚上,他无意间看到妻子所批改的作业本中,有一个是用专业的办公用纸装订而成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翻阅了那个本子,结果很惊讶地发现本子上赫然标着苏兰公司的名字。这个发现令他很有感触:这个企业的员工丝毫不注重自己公司的利益,和他们合作要浪费多少资源呀!思来想去他还是拨通了苏兰老板的电话,取消了与苏兰所在公司的合作。当苏兰的老板得知个中原因后,就立即解雇了苏兰。

【课堂精讲】

贪占公司便宜一般都表现在细微之处,许多人可能会觉得无所谓。但是工作中许多不良习惯,哪怕它小如微粒,所造成的危害,都比想象的严重得多。

一名员工品德的好坏,往往从细小的地方表现出来。所以千万不要任意地使用公司的信封、信纸、笔或其他文具用品。身为公司的一分子,员工必须坚持“不拿公司一针一线”的原则,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爱企业如家,从点点滴滴处为企业着想,为企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课后总结】

我们应该坚决“不拿公司的一针一线”,从自身做起维护企业的点滴利益。

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

【课堂导读】

沃尔玛公司的掌舵者山姆·沃尔顿说:“没有人希望裁掉自己的员工,但作为企业高层管理者,需要经常考虑这个问题。否则,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前景。”这个问题是指:企业机构庞杂、人员设置不合理,从而导致企业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于是,沃尔顿想方设法要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极力减少成本,追求效益最大化。

从经营自己的第一家零售店开始,沃尔顿就很注重控制公司的管理费用。在当时,大多数企业都会花费销售额的5%来维持企业的经营管理。但沃尔玛则力图做到只用2%!这种做法贯穿了沃尔玛发展的始终。在沃尔玛的带领下,沃尔玛的员工经常都是起早贪黑地干,工作卖力尽责。结果,沃尔玛用的员工比竞争对手少,做的事却比竞争对手多,企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出竞争对手。

这样,在沃尔玛全体员工的苦干下,公司很快从只拥有一家零售店,发展到现在的拥有全球2000多家连锁店。公司大了,管理成本也提高了,但沃尔玛一直不改变过去的做法——将管理成本维持在销售额的2%左右,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

【课堂精讲】

据资料显示,一名员工在一天的上班时间中,真正能够替公司创造生产力的部分,也就是所谓有附加价值的部分,约占上班时间的1/2;另外1/2的时间,可能是在喝茶、闲聊等不产生效益的事情中度过。台塑的王永庆曾经说:“一个只需要5个人就能完成的工作却聘用了10个人,所造成的影响,不光只是这个公司多养了5个人而已,更可能造成这10个人都失业。”所以,企业必须提高员工的办事效率,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有效降低人事成本。

想真正地做到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首先就要从员工的工作态度入手,如果每一位员工都能做事做到位,并且有积极、自觉的补位意识,那么工作效率自然会提高,就能有效地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为企业创造利润。

【课后总结】

企业员工要端正工作态度,树立为企业创造利润的意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企业作出最大的贡献。

杜绝浪费,增长100%的利润

【课堂导读】

有这样两家公司,A公司是生产财务软件的公司,B公司是印软件说明书与文字材料的印刷公司。每次A公司在接到紧急订货时,总是不断催促B印刷公司放下手中其他工作,专门赶印他们的说明书。

星期五快下班时,A公司的采购员张先生又给B印刷公司的业务代表王小姐打电话了:“请你们加急印刷,我们星期一就要提货。”刘小姐说:“如果你们能提前一周通知我们,我们就能为你们节省一半的费用。”

而张先生却说:“你不明白,你们那点油墨纸张的印刷费用每套的成本只有7元而已,而我们的一套软件产品要卖到500元以上。现在我们的客户正等着我们交货,7元算不了什么,我们可不能为了节省区区4元而多等一天。”

结果,B公司的装订车间整个周末都在加班,保证了周一按时交货。A公司非常满意,但是王小姐还是想继续说服客户。

王小姐对张先生说:“你们确实是在挣大钱,但是我们每月交付给你们的印刷品平均收费为12000元。你只要每周一花5分钟时间,估计一下今后一两周的需求量,我们就能每月为你省下6000元的加急费用。”

【课堂精讲】

如果A公司的老板或员工有节约意识,那么每月省下的6000元加急费可以说就是公司的纯利润,每月6000元,那么几年、几十年又是多少呢?如果每一名员工都能像B公司的王小姐一样,不仅自己不浪费任何资源,还能用自己的诚意去劝说别人不要浪费,那么企业得到的利润一定会得到很大提升。懂得节约的员工,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也才会在职场中脱颖而出。企业若能杜绝浪费现象,得到的将是净利增长。

每一名员工都要从自身做起,消灭一切浪费行为,节约每一分成本;企业管理者自身也要有强烈的节省成本和追求回报的意识;企业也要大力倡导节约文化。三方一起努力就一定能为企业节约出很多成本,从而提高企业利润。

【课后总结】

企业的员工以及管理者都要具备节约意识,力求做到控制每一个环节的成本,积累下来就能为企业创造巨额利润。

细微之处见利润

【课堂导读】

日本狮王牙刷公司的员工加藤信三有一次为了赶去上班,刷牙时急急忙忙,没想到牙龈出血。他为此大为恼火,上班的路上非常气愤。

回到公司,加藤硬是把心头的怒气给平息下去了,把心思集中到工作上。他和几个要好的伙伴提及此事,并相约一同设法解决刷牙容易伤及牙龈的问题。

他们想了不少解决刷牙造成牙龈出血的办法,如把牙刷毛改为柔软的狸毛、刷牙前先用热水把牙刷泡软、多用些牙膏、放慢刷牙速度等,但效果均不太理想。后来,他们进一步仔细检查牙刷毛,在放大镜底下,发现刷毛顶端是四方形的,加藤想:“把它改成圆形的不就行了!”于是他们着手改进牙刷。

经过实验取得成效后,加藤正式向公司提出了改变牙刷毛形状的建议,公司领导看后,也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建议,欣然同意把全部牙刷毛的顶端改成圆形。改进后的狮王牌牙刷在广告媒介的作用下,销路极好,销量直线上升,最后占到了全国同类产品的40%左右。加藤也因此由普通职员晋升为科长,十几年后成为公司的董事长。

【课堂精讲】

牙刷不好用,在我们看来都是司空见惯的小事,很少有人会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机遇也就从身边溜走了。而加藤不仅发现了这个小问题,而且对小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而为公司创造了利润,自己也获得了提升。

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的员工,都应该像加藤信三这样注意生活中一些细微的地方,并联系自己的工作反复思考,找出能够为企业创造高效益的利润点。利润往往隐藏在工作的细微之处,工作中用心去发现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利润。

【课后总结】

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只有把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做细、做透,做到完美,才可能为公司创造利润。

第4周:节约办公,省下的都是利润

废物再利用——建立公司内部的“跳蚤市场”

【课堂导读】

“跳蚤市场”是对旧货地摊市场的别称。提起“跳蚤市场”,人们的脑海中可能会出现这样一幅场景:地上摆着一个个地摊,出售的商品多是一些衣服、旧电视机之类的旧货。那么,公司内部的“跳蚤市场”也是出售旧衣服、旧家电之类的市场吗?不是。在一个公司内部,肯定存有很多仍有使用价值但暂时不用的物品,一般情况下,员工会将这些物品闲置或者扔掉,这样就会造成浪费。可是,因为公司没有提供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无法了解其他部门是否有我们所需要的物品,从而导致重复购买。国内有一家大型企业建立了这种系统,通过该系统,被各个部门废弃的物品重新找到了用武之地,据统计,该系统每年至少为该企业节约了10万元。

【课堂精讲】

企业有必要集中建立一个“废品再利用”系统,用以管理以上所提到的那些物品的库存。把公司闲置物品登记在系统中,当有需要的员工把某种物品的名称输入该系统以后,该物品就会显示出在哪个部门,从而方便员工浏览和检索。这样会有效减少企业重复购买办公用具的费用,同时也使得已有的办公用具能够得到有效的再利用。

【课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