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自觉成就一切
361500000004

第4章 自觉的真正含义 (1)

自觉是内心对工作的认同与热爱

怀抱自觉精神的人,对每一份工作都力求做到最好。不管事情是大是小,不管有无报酬,自觉的人都会秉承着积极主动、自愿自发的精神,热爱工作。一股发自内心的原动力,驱使着他们为之拼搏。

西谚有云:“自觉的人,必是站在君主身边的人。”自觉的人会全情投入工作,会对工作付出无数心血,当然也会得到更多赏识。当自觉成为一个人习以为常的工作状态时,他就拥有了事业成功的通行证。

心理学家马洛斯说:“人类最美丽的命运、最美妙的运气,就是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并获得报酬。”这并不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工作状态,而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如果你有自觉的信仰,能全心全意地热爱工作,不停地发掘自我潜能,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那么工作对你来说,就是一项事业,而不是打工。

章元曾经是一家证券公司的部门主任。他住在高级公寓里,还买了一辆宝马轿车。他工作非常卖命,每天加班到很晚。渐渐的,他厌倦了这种生活,觉得自己在工作中无法得到快乐。他经常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工作吗?这是我全部的信仰吗?这样的工作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不可或缺的吗?真的是有意义的吗?”

经过长久的考虑,他最终决定放弃证券公司的工作,去当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当了教师后,他在工作上开始变得异常投入,全心全意地为学生们排忧解难。数学老师的工资微薄,远不能与他做证券公司部门主任时相提并论。但他能够从教育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感受到极大的快乐和满足,这让他觉得换工作是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在这种愉悦的工作状态中,他的才华和潜力得以充分发挥,所以他的成果很卓著。五年后,他当选了中学的校长。

章元多次扪心自问,终于放弃了自认为没有多少意义的工作,转而投身到全新的工作中。正因为现在的工作使他感受到人生意义的所在,所以他比之前投入得多,而且他也从工作中获得了更多的幸福和意义。

也许我们该像章元一样,在程式化的工作间隙,多问问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是不是自己内心所热爱、一心想做的职业?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继续全心全意地奉献热情。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不如趁早转行,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要实现自我价值,要实现人生的理想,我们就应当热爱自己的工作,不甘平庸,不甘落后,在奋斗中成功。

自觉是比黄金更重的责任感

当今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很多发展自己和事业的机遇,但是,许多人的身上滋生出了一种自由散漫、不受约束、不负责任的毛病。他们认为,在这个时代,谋求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自己创业当老板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过,他们忘了只有责任感才能够让个人的价值得到实现,只有具备尽职尽责精神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重视和提拔。

生活总是会给每个人回报的,无论是荣誉还是财富,条件是你必须转变自己的思想和认识,成为一个具备责任感的人。一个人具备了负责任的精神之后,会转变态度,自觉工作。

派克是一个退伍老兵,战争让他失去了半截左臂,腿也落下残疾,走路一瘸一拐。

退伍后,他到瑞克斯木材公司应聘。老板决定先试试他的能力。他让派克去推销积压的臭鼬云杉,派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时,老板又安排他去完成一项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买一个蓝色景泰蓝花瓶并在当天晚上八点之前送到老板手中。之所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因为老板在派克执行这项任务时设立了许多障碍:故意指给他错误的商店,偷换商店牌子,安排警察巡逻,同时还布置给他一项工作任务。

派克当然不知道这是个考验,他以他一贯的军人口气答道:“老板,保证完成任务。”然而,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派克不仅遇到了布置的障碍,还同时遇到了商店关门、店主不在当地、花瓶昂贵等一系列困难,好几次都令他几欲放弃,但他凭着军人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和责任感把困难一一解决了。最后,虽然超过了规定的时间,但终于把花瓶交到老板手中。令老板惊愕不已。老板决定安排他更重要的职位,他问派克,是什么让他完成这项非同一般艰巨的任务。派克说:“因为在我们军人的观念里,责任重于一切。既然我接受了这个任务,不管多困难,都要把任务执行到底,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派克的一番话令人极为感动。虽然他是一个残疾的老兵,但他那超越常人的责任意识,让他无论做什么都能出色完成。恐怕身体健全的年轻人,也少有像派克一样的负责精神。

其实,当你尝试着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时,你就会发现,你自己还有很多的潜能没有发挥出来,你要比自己往常出色得多。这时你便会在平凡单调的工作中发现很多的乐趣,而且最重要的是,你的自信心会得到提升,因为你能做得更好。

责任重于黄金,当你尝试着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的时候,你的生活就会因此而改变很多,你的工作也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尝试着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是一种工作态度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会让你重新发现生活的乐趣和工作的美妙。

自觉是突破自我后的觉醒

自觉是一种意识,它体现的是对成功的渴望与坚持。在今天的职场中,生存已属不易,成功更是难上加难,这就需要我们用坚强的意志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去面对职场上的一切艰辛。有了自觉意识,就有了渴望成功的进取心,有了坚韧的抗挫折能力,有了永不停步的学习精神,这些品质会帮助我们在人生中开辟疆土,一往无前。

有这样一道题,对岸鲜花盛开,四季如春,毛毛虫要去对岸,可是一条大河挡住了它的去路,毛毛虫怎样才能过河?

答案千奇百怪。有人说游过去,有人说搭船过去,有人说趴在别的动物身上过去,有人说从地图上爬过去,还有人说落在树叶上飘过去……

但是,最美妙的答案是:变成蝴蝶飞过去。

从一个小小的卵开始,毛毛虫经历多次的蜕皮,长大,然后成蛹,在某个风和日丽、花香弥漫的日子,毛毛虫变成了美丽的蝴蝶,翩翩飞过大河,到达了鲜花盛开的彼岸。

毛毛虫可以跨越这条河,因为它实现了对自我的突破和超越。飞过河的毛毛虫,已经不再是毛毛虫,而是蝴蝶。毛毛虫不能越过这条河,但是蝴蝶可以飞过去。在突破与超越了自我后,毛毛虫到达了成功的彼岸。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以一当十的骨干,就是对自我的突破和超越。

在工作中,许多员工认为工作只要过得去就行,而没有必要做到最好,这样的员工永远不能成为业务骨干。一个仅仅满足于60分的人,是不可能达到80分的,甚至连60分也达不到。一个以100分为目标的人,往往能够取得最好的成绩。

不管你在什么行业中,做着什么工作,拥有怎样的地位和成绩,你都要树立“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否则就不做”的从业理念。

20世纪70年代初,初中毕业的孔祥瑞到天津港当码头工人。当时的作业条件很艰苦,加上天津港离市区远,所以孔祥瑞一开始并不太安心工作。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好师傅。当时,孔祥瑞学的是门机操作,门机是港口用来吊装货物的设备。师傅说:“这是港里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岗位,你干好了,别人说你行,你干不好,别人说你是笨蛋。” 师傅的激励使孔祥瑞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评价,他决心做一个技术能手。

看到师傅因为技术好而深受同事的敬佩,孔祥瑞决定“干就干出个样来”!他开始主动研究技术,平时一有空闲,他就把一些坏了的机械部件拆开,弄懂里面的结构。慢慢的,他成了队里的能人。

一天早晨,正赶上装船,一台门机坏了。当时交通、通讯都不便利,把维修工找来用了3个小时,来了之后修不好,又去请人来修,整整花了8个小时。这件事让孔祥瑞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门机维修技术拿下来。不久,孔祥瑞成了队里第一个任何型号的门机都能开,台台都会修的多面手,“门机大王”的称号也在工友中叫响了。

过了一段时间门机被一套套更加先进的设备取代了。看到这样的变化,孔祥瑞又动了学习的念头。他给自己定了一个自助餐式的学习方法,那就是缺什么学什么。他找来与设备有关的机械原理、液压、电工、材料等方面的书,不懂的就向技术人员请教。一旦在设备运行维修中遇到问题,他就找到书中相关的知识点,再用书上的东西去解决日常问题。

2001年天津港制定了冲击亿吨大港的奋斗目标,当时孔祥瑞所在的六公司承担了2500万吨的任务指标,这是全港总任务的1/4。这意味着,六公司的18台门机,一下子要比上一年增加近30%的工作量。那些天,孔祥瑞天天站在门机下面琢磨,希望这些“老伙伴”还存在他不知道的潜力。有一天,孔祥瑞干脆爬上船,近距离观察门机抓斗的动作。他突然发现,门机在抓斗放料时,起升动作有16秒左右的停滞。能不能利用这个作业空当来提高工作效率呢?他和队里的技术骨干对指挥门机抓斗的“大脑”——主令控制器进行革新改造,将手柄移动轨迹由十字形变成五角星形,成功地挤出了15.8秒。改造后,每台门机平均每天多干480吨,大大超过了预定指标。2002年,以孔祥瑞的名字命名的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被评为天津市职工十大优秀操作法之一。

2003年,孔祥瑞被调到天津港煤码头公司,担任操作一队队长,负责进口的价值8亿元的自动化联动传输设备。接手的这套设备后,孔祥瑞带领职工们不仅熟悉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的操作方法,不断完善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用养修”制度,还针对这套设备的缺陷,进行了50多处大大小小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