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简简单单也是幸福
3665400000011

第11章 谁动了我们的幸福(4)

国王奇怪的问道:“小小的心安草啊,别的植物全都枯萎了,为什么你这小草这么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呢?”

小草平静的回答说:“尊敬的国王,我一点也不灰心失望,因为我知道,如果国王您想要一棵橡树,或者一棵松树、一丛葡萄、一株桃树、一株牵牛花、一棵紫丁香等等,您就会叫园丁把它们种上,而我知道您希望于我的就是要我安心做小小的心安草。”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如果每个人都为了达到和别人一样而随意改变自己,一生都做着违背自己心意的事,那得多累啊。其实,世界上的幸福有千万种。你大可无需羡慕别人的幸福。而且,攀比来的幸福并不牢靠,哪怕你比过了别人,幸福还是会偷偷溜掉的。只有在自己内心守住一份安心,必然会收获一种安宁,这才是你长久幸福的保证。

其实,处于复杂的经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产生比较。谁更有能力,谁更富有,谁更有权势,谁更走运等。比较是一种全面认识自我的方法,通过与他人比较,我们能够了解自己的缺点和长处,从而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但是,比较的多了,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变成攀比——即“攀”住别人比较,是拿自己的无与别人的有、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足相比。例如大学同学聚会上,女同学甲和女同学乙都各自为了面子,说自己的老公如何赚钱又如何对自己好。各自回家,甲会对自己的老公说:唉,乙长得那么磕碜,怎么就命那么好,找了一个对她好得不得了的老公。乙回到家,对自己的老公说:甲上学时成绩平平,看不出什么能耐,居然找了一个钻石王老五做老公!

你是不是也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有人比自己过得好,不是衷心地祝福,而是在心里怨恨,亦或是自怜,哀叹自己事事不如人,事事不如意。那么,生活也往往就在这比来比去中,比出了怨恨,比出了愁闷,比掉了自己本应有的一份好心情。

其实,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既不能专门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也不应以己之短,比人之长。有句话说得好:“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当一个人将与人攀比的心理抛弃后,才不会被世俗所诱惑,也不会被欲望所羁绊,一定会内心宁静,闲适悠然。怀着一颗感恩知足的心,去享受拥有的美满幸福生活。

所以,想要做个幸福的人,就别再在盲目的攀比中自轻自贱、自怨自艾了。静下心来,抬起头,你才能看到自己头上那片美丽的天空。

仇恨一分钟,幸福就浪费了60秒

幸福格言:不要因你的敌人而燃起一把怒火,最终却烧伤了你自己。

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摩擦与冲突,有些人一旦受到伤害,就总想用各种攻击方式向那些曾给自己带来伤害或不愉快的人发泄不满。先不说它是不是会对报复对象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威胁,你自己却是最先受到伤害。因为你恨仇敌的时候,实际上相当于已经送给他力量了。这种力量能影响到我们的睡眠、胃口、血压、健康、快乐等。这样说来,不管你的怨恨有没有伤害对方,你自己都是活在地狱中的。

相反,剔除心中的仇恨,是宽恕别人,也是放过自己。心中放下了仇恨,也就没有了恐惧、痛苦、悲观这些负面情绪的困扰,心中放下了仇恨,人才能变得轻松自在、充满阳光,那么,不知不觉中便会创造出许多美好。

埃丽诺已经76岁了,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在她孤零零地度过了40年时光后的今天,还能如此幸福地享受到人世间最为美好的天伦之乐。

埃丽诺曾经有一个儿子小约翰,可是在他17岁那年,由于一次意外,被一群游荡社会的坏孩子乱刀砍死了。那段时间,她很悲伤,心中也充满了仇恨,每一次看到那些衣着不整、叼着烟卷、穿街走巷、狂歌猛喊,甚至脏话连篇的坏孩子,她都有冲过去撕烂他们的冲动,这样让她陷入了更深的痛苦漩涡中。

后来,在一次“拯救灵魂”的公益活动中,她碰到了保罗,那时他已是一个老得几乎走不动的老牧师了。保罗看到眼含忧郁的埃丽诺后,便颤颤巍巍地向她走了过来,并对她说:“你的事情我都听说了,平时怨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你知道吗?这些孩子也非常可怜,因为父母过早地抛弃了他们,社会也用有色眼镜看待他们,他们多数人自从出生的那天起便没有再尝到过什么是温情,便不知道什么是爱!”

埃丽诺愤愤地说:“可是,他们夺走了我的约翰!”

“那也许是个意外,放下这些怨恨吧,如果你愿意,也许他们都会成为您的小约翰的!”

埃丽诺听从保罗的建议,参加了“拯救灵魂”的团体。她每个月都要抽出两天时间去附近的一家少年犯罪中心,试着接近这些曾经让她深恶痛绝的孩子。开始时固然有些不自在,可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后,她发现,这些孩子确实不像他们所表现的那样坏。他们渴望爱,渴望温情,有的甚至渴望叫谁一声“妈妈”。

于是埃丽诺像这个组织的其他成员一样,认了其中的两个黑人孩子作为自己的孩子。每个月她都要带上自己做的最拿手的食物去看他们两次。就这样,两年过去了,当她的这两个孩子离开之后,她又认领下两个……

埃丽诺说:“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幸福过。”她不但用她的爱心从更深的地方挽救了这些孩子,更找到了她应得的天伦之乐。

仇恨一分钟,你就浪费了60秒的幸福,所幸埃丽诺在浪费了40年之后,找回了她应得的幸福。

现实生活中,也许我们不可能遭遇像埃丽诺那样的仇恨,但难免会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或者被别人侵犯自己的人身、名誉、利益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充满焦虑感,想着怎样才可以让对方也感受到这种被伤害的情绪,怎样惩罚对方。这种心情,一般只要得到适当的宣泄,过后就会平复,你会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一切会恢复正常。但是当我们受伤很深或者把这个伤害看得过分重的时候,报复的愿望就会久久盘踞在我们心中,无时无刻,使我们的内心不得安宁,成为我们思想中的唯一焦点,甚至会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来。

如此看来,仇恨,除了伤人伤己,毫无意义。而宽容,却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获得解放。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如果没有宽恕之心,生命就会被无休止的仇恨和报复所支配,人将处于无道德之中。宽恕了别人,就等于解脱了自己。”

也许有人会说,放下仇恨,谈何容易?

其实,无需刻意而为。就像人们常说的,我们的心就如同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的时候,仇恨自然就会被挤出去。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大肚量的人总是生活得很快乐、很悠闲,甚至能自得其乐,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的思路比天空还宽,心胸比世界都大,世界在他们眼中都不大,就更不用说他身边的那些人和事了。一种行为制造一种结果,包容制造和谐,创造快乐。懂得包容的人生活得这般轻松、幸福,就是包容的结果。因此,消除仇恨,就只要用一颗简单的包容之心来不断充实自己,那么仇恨也就没有容身之所了。如此,仁爱的光芒便会照亮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参透人生智慧的同时,收获那份难得的轻松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