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民族传统体育
3670800000010

第10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4)

集体荣誉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许多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与体育娱乐活动具有培养集体荣誉感的作用。如舞龙、舞狮、龙舟竞渡、斗牛、拔河、赛马等活动,参赛者除了有强烈的个人竞争心理外还都伴有集体荣誉感,活动中集体成员相互配合和协作是竞赛成败的关键。这种将个人与集体融为一体的传统体育活动,对培养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精神对民族性格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文化内涵深厚的民俗民间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经历了由共融到互动发展的社会变迁过程,在民族历史文化的演进中逐渐形成,它反映出我国各民族人民独特的文化内涵及不同民族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传统节日是连接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形式,它深刻地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民俗民间传统节日的内容不断更新。随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进一步挖掘、保护与开发,如何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民俗民间传统节日形成互动发展,为促进我国各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繁荣,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的条件,以实现我国各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1.民俗民间传统节日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良好的展现平台民俗民间传统节日活动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演进中,经历了由共融到互动发展的漫长过程,两者的互相融合极大地推动了民族民间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是一种最容易沟通人的思想、最容易被大众接受和喜爱以及促进相互认同的社会文化形式,而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则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去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和原始古朴的民族风情及趣味淳真的民族体育而展现它的蓬勃生机。现代民俗民间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层次逐渐提高的背景条件下,对节日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充分显示出民族文化特色。

在民俗民间传统节日举行的许多民族传统体育比赛过程中,同时还进行盛大的经济贸易活动。如贵州彝族民间的“火把节”,是彝族人民进行体育活动和节日庆典的民族传统盛会,精彩激烈的摔跤、跳火绳比赛与民间歌舞引来了四方宾客,同时举办的各种经济贸易活动更是热闹非凡,欢乐的体育文化氛围为民族地区经济贸易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种以民族传统体育为桥梁,“体育搭台,经济唱戏”,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还促进了各民族地区的经济贸易,充分发挥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政治、经济功能效应,使民族传统体育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全方位满足传统节日中对传统体育的内在需要。民族传统节日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这种需求,实际上是为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展现的平台,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通过民族传统节日内容的不断更新从而实现互动式发展。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了民族传统节日的内容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各族人民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间传统节日和具有民族传统文化风情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民族地区能够广泛开展,促进了传统节日其他活动的发展,而传统节日活动又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节日的体育活动。如被誉为洱海边上的广交会的“三月街”这个欢乐的民族传统盛会里,威武的霸王鞭和精彩的赛马、斗牛以及具有地域风情的民族体育舞蹈表演交相辉映,深深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宾客和世界各国朋友,这些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极大地丰富了民族传统的节日内容。

3.对民俗民间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互动发展的思考

在现代文明社会,体育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民族传统体育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民族传统节日的内容不断更新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进一步普及提高,如何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为促进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的条件,已成为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1)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实现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首先要站在全局发展的高度,用科学的理论对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挖掘、整理、更新和转化,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关系。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注重对两者的生存与发展进行客观辩证分析,把握两者的互融性和结合点,树立正确的互动发展观念,在正确统一的思想驱动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两者的互融、互动和互促,使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向科学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无论是民族传统节日活动还是民族传统体育,最终的目的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为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具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身心健康、繁荣经济、宣传民族文化、迎合民俗民风等多种功能。加强民族团结主要是通过民族传统节日活动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统一的民族爱国战线;而促进身心健康主要是在传统节日中,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达到增强体质、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实现经济繁荣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宣传民族文化主要是提高人们的民族文化素质,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由此可见,利用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对促进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以政策导向、开发社会效益为出发点形成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组织结构

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政策的支持力度起决定性的作用。为此,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应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大力支持,采取加大对民族地区文化、体育经费的投入,实行国家、企业、集体、个人等多种渠道集资,减免民族传统节日中某些活动的相应税收等措施,实际地解决经费问题来激活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大力扶持民族体育事业,为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政府应协调有关部门对节日活动的组织宣传、场地设施、节日用品提供充分的保障,并发动各部门、各单位、各团体及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体育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与利用进行总体规划,并对其开发的项目进行安全检查,以保证节日活动的有序进行与规范的执行。要抓住传统节日中体育活动的机遇,建立、健全基层的体育机构,完善管理体制,培养一批具有对民族体育进行实际操作的专业人才,通过节日体育活动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推向高潮,努力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跨越式发展。

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民族地区产业经济的互动发展,必须建构科学的管理机构,形成规模宏大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平竞争制度,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合理地配置资源,充分利用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优势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将新疆的“达瓦孜”、傈僳族的“上刀山”“下火海”、蒙古族的“赛马”“摔跤”、满族的“珍珠球”、侗族的“抢花炮”以及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的“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演活动形成民族体育产业经济,可以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从而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3)培养民族传统体育管理专业人才,促进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

培养民族传统体育管理专业人才,促进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就必须提高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的科学管理程度,突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增加运动项目的对抗性、技巧性、惊险性和观赏性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与欣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验民族传统体育原始古朴、趣味纯真民间风情的文化。为此,要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管理专业人才及民族传统体育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从少数民族中选派出优秀人才,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管理水平层次与加强表演技能的训练,使这些优秀人才具有极强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也具有高超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演技能,从而促进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

在人类诸多的社会现象中,体育文化是一种最容易沟通人的思想、最容易被大众接受和喜爱以及最容易促进相互认同的社会文化形式,在现代文明社会,体育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民族体育是国家民族强盛的重要标志。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的互动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存在,它深刻地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