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3676400000023

第23章 书评(6)

在我看来,这本书值得称道的地方有三点:其一,史料翔实,有很多古代文献都经过作者的仔细考证,为作者的立论增色很多,从文中列出的书目名单上可以感觉到这点,而且作者曾经两次深入意大利考察,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有很好的了解,这为史料的正确利用提供了一种保证。其二,结构安排奇特。谈到文化,由于它内涵的丰富性与歧义性,很多人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样论述,更何况像文艺复兴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简直是千头万绪。布克哈特通过对六个方面的详细分析,巧妙地解决了这个困难,使文化的论述不再空泛,而且更加完美地再现了文艺复兴的多层面的特征。其三,作者的扎实工作态度以及优美的文笔,使这样一个枯燥的话题读起来竟让人不忍放下。我想换一个人写这段历史,都将导致这段历史被抹去很多光彩。如果说文艺复兴的结果是发现了自然与发现了人,那么,布克哈特则完美地发现了文艺复兴和它的灵魂。

说点题外话。布克哈特完成这部作品时正好是42岁,与我同龄,而我自知以我目前的功力是无法写出这样的作品的,不是思想的问题,而是人生阅历问题。正是这部著作成就了布克哈特大师的地位,由此我们可以说,大师与年龄无关,什么时候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都可以是大师。这本书的中文版是1979年出版的,距今已经整整30年了,不知道这期间有多少中国人很仔细地看完了这本书,估计50岁上下的人应该居多,因为那个年代没有别的书好看,这本书恰好填补了那个时期阅读的空白。我手头的版本是1986年版的,这本书在我这里放了很久,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完整地阅读完,借着这个匆忙的假期,其余的书都不在,手头上正好有这本书可看,因此得以把这部巨著看完,应该说这是这个假期里最大的收获。掩卷沉思,这三十年,我们发现了什么?这部书里有很多细节介绍很有趣,如第五部分“社交与节日庆典”这篇,其中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女标准,以及美女化妆的细节就很有趣。更多内容留给感兴趣的读者自己鉴赏吧。

本书共分六篇,从不同层面深刻剖析了文艺复兴的多种特质与意义,对于我们中国人理解一个真实的文艺复兴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20090818)

12.让思想不再流血———读茨威格的《异端的权利》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处于在路上的状态,内心也是百味杂陈,人到中年总是能够真切感受到来自生活的实实在在的压力,好在我早已经习惯了。习惯是一种很有趣的事情,其中可说的东西太多,只是已经懒得去说,该你承受的,你就要勇敢地去承受。法国那个已经去世的哲学家布尔迪厄曾就这个概念有过很好的阐释,其实所有有分量的哲学都是与此在的生存有关的,这可以看作是简单判断一种哲学好坏的底线标准。那日夜里,在火车的过道上,一个人安静地吸着香烟把这本书看完,车窗外的黑夜悄然退去,竟然睡意全无,好像又回到了那些奔跑的青春时代,不觉间竟然感觉眼睛发热。是啊,那些伟大的名字,总在无人的阴影里为那些疲惫的生命提供一种信念和支撑,我想说,我感觉到了,我的精神导师,让我在内心里谢谢你们。

史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是我喜欢的几位作家之一,他是一名和平主义者,也是著名的人道主义者,记得我曾买过茨威格的三本著作,除了今天要介绍的《异端的权利》外,还有两本,一本是《昨日的世界》,这本书也是作者的最后之作,可以看作是作者的自传(一直没有舍得看,有时候怕自己喜欢的书都看完了,以后该怎么办,这也是个人看书的一个怪癖吧),另一本好像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不记得是借给哪个朋友了,所以这本书在我这里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它的命运也就不知所踪了。《异端的权利》这本书很少有人介绍,即便在茨威格的介绍中也很少提到,但是,这的确是一本好书。出版者特意在书的封面上印了一句话:“谨以此书献给热爱自由的人们。”对于这句广告词,我是深有同感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

《异端的权利》全书共分九章,主要是围绕新教改革家加尔文(1509~1564)如何在日内瓦获得权力,彻底推行他的新教教义,凡是与其不同的观点,他坚决无情地清除掉,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不惜残酷迫害所谓的异端,造成人人自危的恐怖社会。从历史上看,加尔文倡导的新教提倡节俭,还是有进步意义的,日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谓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是这次改革的后期影响之一。如果加尔文的这次宗教改革没有那么多血腥与卑鄙,我们会说加尔文是一个伟大的宗教改革家,而如今,我们可以毫无疑义地把他列入暴君的行列。这部书的线索就是围绕加尔文夺权后在日内瓦烧死持不同宗教观点的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1511~1553)展开的,然后,另一个伟大的宗教学家卡斯特里奥(1515~1563)为此进行了坚决的抗争,阐述了宗教的宽容精神应该是基本的宗教教义,为此,加尔文卑鄙地百般迫害远在巴塞尔的卡斯特里奥,这次他又差一点得逞,老天保佑,卡斯特里奥在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后,在诸多压力、打击与迫害下,犯病死去,免去了被那个残暴的加尔文烧死的命运。围绕这条主线,茨威格深刻地论述了异端与权利问题。其实,对于我们这样的历史上就盛行集权的国家来说,反思这个问题应该说意义重大,可惜这个过程我们一直没有认真反思,总被有意略去,所以我们曾遭遇过的各类悲剧时刻都有重演的风险,也许这才是我们今天读这本书的意义所在。既然说到异端,那么什么是异端呢?茨威格给出了一个精妙的说法:“当我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异端时,我只能发现一个标准:我们在那些和我们观点不同的人们眼里都是异端。”这句话说得真是精辟,那么,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对待异端呢?加尔文在没有获得权力之前曾说:“处死异端是一种犯罪,用火和剑结束他们的生命,更是违反了人道的原则。”这就是没有掌权时的加尔文,一旦大权在握,也正是这个家伙残忍地烧死了塞尔维特。所以如何对待异端,其实也就是如何对待我们自己的问题。人类为了思想的些许进步,已经流了太多的鲜血,因此,只有宽容才能让人类摆脱野蛮,关于这个话题留给读者自己思考吧。

茨威格1942年与第二任妻子在巴西双双自杀,我从网上找到了当年发布消息的那份报纸,茨威格的遗书写得很感人,他为什么选择死亡呢?巴西那里没有纳粹的迫害,其实,他是为自己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沦陷,感到深深的绝望,而且是无可救药的绝望。对于失掉精神故乡的人来说,死亡也许是唯一解脱的方式。好像当年王国维的死亡,也有这点意思,陈寅恪先生在悼念王国维的文章中也曾写到这层意思。

(20090812)

13.青春不是病,而是一种情绪

上周资料室老师通知我到学院取邮件,发现是两本书,一本是几年前曾参与母校老师、朋友们的一个项目而出版的著作,我在其中有一章,很厚的一本,应该说等它的出版已经等了很久了,虽然几年过去了,内心还是很高兴的,毕竟这是我第一次正规参与这种活动。另一个邮件则来自深圳,印象中自己在深圳没有同学和朋友,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本诗集,名字起得很有质感———《青春病历》,再看作者是老船。原来是他啊,这可是一直未曾谋面的朋友。面对这本选自2001~2008年的诗集,觉得还是有必要说上两句,以个人的名义,为那些曾经斑驳的青春做个见证。

青春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模糊与混沌的区域,因为激情,因为梦想,所有的生活都处于一种无法遏制的焦虑与不安中,在当时我们是无法体认到这些的,只有过后,我们才知道那个四处出击与冲撞的年月就是所谓的青春。所以,我一直认为,青春是与岁月无法分开的一种过程。任何青春都带有自己时代的特点,同时任何时代都因那个时代的青春激情而被记忆,没有激情的岁月注定是被人遗忘的庸常世界。这个接口过程,很多人是无法安然度过的,所以很多青春是受伤的,这也是我很不愿意提起青春的一个缘由。

我的前半生的一个值得书写的际遇就是我曾与一些非常优秀的诗人是朋友,而我并不会写诗,真是造化弄人。记得2004年那会儿,我的一位诗人朋友白马曾邀请我、雷子及其他一些朋友一起做一个诗歌论坛,那个论坛曾短暂地热闹过一段时间,也是在那里我认识了一些真正在中国大地上写诗的人们,当然大多数人我是没有见过面的,但是读到那些文字已经能够从内心里感受到一个时代张望的背影。老船就是在那个论坛里认识的,可惜一直无缘相见。今天那个论坛,早已人去楼空,很多曾经熟悉的名字,也终于不知所踪。散场的青春是忙乱的,对于我这样的老青年来说,我深切地知道新世纪头十年的那种文化冰河期的冷清,客观地说,这是一个平面化扩张与深度感消失的十年。那些想为灵魂寻找栖居之地的生命总要挣扎,而这种挣扎就是诗人老船所说的“青春病历”。课堂上,我曾很多次对同学们讲,灵是一种通达天界的能力,魂则是通达内心的,如果丢失了这两种能力,人就是机器。这十年也是中国诗歌陷入低潮各自为战的时期,能够在一种经典的模式下寻找语言、生命与大地的关系,就是值得称道的努力。老船的这本诗集就是这种努力的一种记录,带着伤痛,带着茫然,带着呼啸,也带着一种执着与无奈。所以,老船在后记中说:“随着我对诗歌的好感的逐年减退,我知道该出一本集子了。”是啊,我们必须学会告别,然后才能重新开始上路,才会有重逢的可能性。

由于生活的忙碌,这本诗集我只是间歇里翻看了一些篇章,感叹于老船对语言的把握能力,对内容与结构冲突的巧妙化解,以及由此生发出的一种希望与绝望。有些短章写得很有灵气,毕竟老船在大学是学中文的,也算门当户对,科班出身吧。对于我来说,我喜欢读诗人的那些灵巧的语句安排,欣赏他们调动词汇的能力,人生的很多际遇正是通过适当词汇的调配与彰显才得以呈现。对于诗人来说,对语言、实在与存在关系的合理展示,恰恰是一种评判诗人优劣的标准,而这些原本是诗人所追求的,也是我们这些读诗人所期待的。尽管老船的诗歌里还有很多情绪化的误判,但是这本诗集还是给我们的追忆以一种在场的可能,否则青春真的就是无法巡检的,哪怕是一本病历的展示,也比那些空白的失忆要好上千万倍。

以上仓促文字,既是关于这本诗集的感想,也是对老船和方圆幸福生活的祝福,同时,它还是我对自己的青春以及与青春有关的友谊的一种追忆。

(20091127)

14.文学是谁的通行证———《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

苏珊·桑塔格(1933~2004)是美国当代一位颇有争议的美女作家。前几年师友们就曾热议过桑塔格,汉语学界也曾有过小小的热潮,由于本人生性不喜欢赶潮流,所以也没有去过多关注,如今倒也冷清了许多,反而易于想一些问题,不至于受到太多干扰。

这本由卡尔·罗利森夫妇合写的传记,是在桑塔格活着的时候写出的,按照时间序列,从出生一直写到1999年。这种写法有一个好处,很多事情能够得到传主本人的证实,缺点是,由于给活人写传记,客观性不可避免地将受到掣肘。不过粗略来看,写的还是可以接受的,没有出现想象中的肉麻拼盘。传记作者的文字功夫相当不错,很有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