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人要比钱跑得快
3680000000020

第20章 生活乐观 充满激情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这样的激情,穷人终将不是穷人!激情是一种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征,有了激情才有了灵感的火花,才有了鲜明的个性,才有了人际关系中的强烈感染力,也才有了解决问题的魄力和方法。

乐观和激情对一个人究竟有多重要?

法国作家大仲马充满激情地回答:“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勇猛前进。”相信人们普遍赞同这个观点,很多成功人士也用现身说法的方式告诉人们:是乐观造就了他们,乐观对他们意味着一切。他们的答案似乎说明,只要在逆境和困难中紧紧抓住“乐观”这根救命草,人就会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1乐观是希望的明灯

乐观是希望的明灯,它指引你在黑暗中发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持你的理想永不泯灭。

作为全球最大的传媒娱乐集团之一的维亚康母公司,涉足电影、电视、出版及与娱乐相关的其他零售业务,2003年公司市值870亿美元,该公司旗下拥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MTV全球电视网、派拉蒙电影公司、19家电视台、1300家电影院等产业。当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董事长兼CEO萨默·雷石东说:“首先,你必须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有着乐观主义精神,这是唯一让你成功的秘密。”

商场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场所,任何人物随时都可能会陷入困境。只有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才能在逆境中求得一份平常心,取得最终的胜利。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从前,有一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攀爬比赛,比赛的终点是一个非常高的铁塔的塔顶。一大群青蛙围着铁塔看比赛,给它们加油。比赛开始了。老实说,群蛙中没有谁相信这些小小的青蛙会到达塔顶,它们都在议论:“这太难了!它们肯定到不了塔顶!”“它们绝不可能成功的,塔太高了!”听到这些,一只接一只的青蛙开始泄气了,除了那些情绪高涨的几只青蛙还在往上爬。群蛙继续喊着:“这太难了!没有谁能爬上塔顶的!”

越来越多的青蛙累坏了,退出了比赛。但有一只却还在爬,一点没有放弃的意思。

最后,其他所有的青蛙都退出了比赛,除了那只青蛙仍然没有放弃,它费了很大的劲,终于成为唯一一只到达塔顶的胜利者。其他所有的青蛙都想知道它是怎么成功的,有一只青蛙跑上前去问那只胜利者,它哪来那么大的力气完成任务。后来它发现,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永远不要听信那些习惯消极悲观看问题的人,而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这是成功的必要准备。

如果穷人始终拘泥于穷人的身份,始终想着自己的卑微和渺小,那么,他一辈子也不可能成为富人,他缺乏的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迈和自信。人们往往不是因为事情难以办到才失去信心,而是因为失去信心才使得事情难以办到,信心才是成功的第一步!如果有了信心还无法成功,那是因为暂时还没有找到成功的方法,要相信“我没有得到我要的,就即将得到更好的”,乐观的心态会让人勇敢地承认犯下的错误,乐观的心态会让人坦然地去接受暂时的失败。只有承认犯下的错误,才能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只有接受暂时的失败,才能拥有明天的成功!

2赢的激情成就商业梦想

一个人能否在事业中获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对事业和工作抱有什么样的态度,换句话说,激情是穷人能否成就属于自己的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娜嘉1994年加入半岛酒店,从前台事务主管做起。她曾在芝加哥和纽约的半岛酒店工作过,不久前一直担任该集团驻曼谷酒店的总经理。当香港本地出生的陈娜嘉1989年在夏威夷开始其酒店职业生涯时,她从未想过休假:“我去向老板说,‘我能在休假日也来上班吗?这样我可以学到更多东西。我不需要额外付费。’”他们说,这样做在美国是违法的。

在此之前,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夏威夷Inter Continental的前台人员。她说我从中学到的是“有志者事竟成”。我当时根本不符合要求。他们让我参加打字测试,我说,“我从未打过字”,要求他们给我两周的时间练习。我没有通过测试,但他们说,“我们从未看过有任何人像你这样执着。我们决定聘用你。”

许多年后,当功成名就的陈娜嘉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时表示:激情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如果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行业没有浓烈的热情,是没有办法取得任何成就的。陈娜嘉对业务知识的渴求帮助她取得了成功,也让她明白了激情对于事业成功的巨大助推作用。

还有一个故事:

有人问三个砌砖的工人:“你们在做什么呢?”

第一个工人没好气地嘀咕:“你没看见吗,我正在砌墙啊。”第二个工人有气无力地说:“嗨,我正在做一项只够糊口的工作呢。”第三个工人哼着小调,欢快地说:“你问我啊,朋友,我坦白告诉你,我正在建造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

你可能很不喜欢你眼下的工作,你从工作中得不到丝毫的乐趣,也毫无创造性可言。“简直烦透了!”你觉得百无聊赖。但你要记住,这并不是老板或单位领导的错。老板没有逼着你来他的公司上班,领导也没有强迫你在他的手下工作。当初,是你主动应聘到了这家公司,或者是你托了关系好不容易才挤进了这家单位。你的历史,是你自己写成的。老板待你很刻薄,领导压根儿就没把你当人才看。那么,你就炒他们的鱿鱼好啦!如果你不想炒他们的鱿鱼,就说明他们可能还没你说得那么可怕。那么,需要改变的就是你自己。

如果想改变现状就要爱你眼下的工作!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出他的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你的工作,就是你生命的投影。它的美与丑、可爱与可憎,全操纵在你的手里。一个天性乐观,对工作充满热忱的人,无论他眼下是在洗马桶、挖土方,还是在经营着一家大公司,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职业,并对它怀有浓厚的兴趣。

美国著名的媒介大亨雷石东最为崇尚的信条是“赢的激情”,这也是他的自传的名字。没有埋怨,只有顽强的斗志。“我的价值观始终不曾改变,那就是永远追求赢的激情,这种激情体现了我全部的意义。”正是这种赢的激情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使雷石东度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岁月,并且始终保持乐观向上,“什么事情都是可能的,要想真正成功的话,必须要有想当第一的愿望才行,并不在于他们是商人、是医生、律师还是老师。我对工作的热情始终未减,赢的意志就是生存的意志。我心中那股赢的激情使我感到永远年轻。”

由此可见激情对于事业的巨大推动力。成就事业,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如果对事业没有激情,工作只保持3分钟热度,是难以在事业上获得成果的。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在激情力量的摧动下,人往往可以表现出更为迅猛、精神更为饱满的状态,因此我们说激情是一种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征,有了激情才有了灵感的火花,才有了鲜明的个性,才有了人际关系中的强烈感染力,才有了解决问题的魄力和方法。而这些,都是一个成功的商界精英必不可少的素质。

在华盛顿爱丽斯·迪尔中学读书时,巴菲特找到了最能够让他激情燃烧的事情——商业。

他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挑战,包括为华盛顿一家乡村俱乐部找回丢失的高尔夫球,但是,他主要的追求还是要成为一个勤勉刻苦的报童。他甚至一度每天要走5条线路递送500份报纸。有几次,巴菲特病了,他的母亲不得不代替他去送报纸。“取报纸、送报纸对他来讲真是太重要了。任何人都不敢碰他放钱的抽屉,一个硬币都不能动他的。”他的母亲说。

“为了能够更好地从顾客那里收费,他发明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出售杂志的方案。他从被丢弃的杂志中撕下带有产品有效期的不干胶贴纸,把它们归类,然后在适当的时间请顾客从中选择要续订的刊物。”

或许你很难想象一个如此年轻的孩子能够有如此丰富的商业经验和商业运作技巧,人们将这个归结为巴菲特强烈而持久的商业激情。

布莱恩特夫人回忆说,巴菲特对股票市场怀有浓厚的兴趣。“对此我从未有过丝毫的怀疑。但也从未想到他会有如此大的成功。即使在当时,每个人都承认他在股票市场方面的才华和独特的见解。”

“激情是当你想做一件事情没有成功,而你做人的原则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并持之以恒。”阿里巴巴老总马云如是说。

一个成功的商业人士,只有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保持对事业的激情,才能够在潮流暗涌的商海中立于不败之地。商业社会纷繁复杂,没有乐观的精神,就没有前进的勇气;没有对事业的饱满激情,就没有坚持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