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人要比钱跑得快
3680000000038

第38章 合理避税有高招

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合理避税还是很容易的,如采取分次纳税,利用福利、保险、教育储蓄等方式避税。

由于国家政策——如产业政策、就业政策、劳动政策等导向的因素,我国现行的税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中有不少税收优惠政策。作为纳税人,如果充分了解这些政策内容,就可以在税收方面合法避税,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收入。

怎样才能合理避税呢?专业人士总结出两种有效的避税方法——收入避税和投资避税。

1合理筹划收入避税

收入避税就是针对自己的收入情况,加以巧妙、合理的分解,使分解后的收入低于纳税征收点,从而减少或避免交纳个人所得税,提高自己的实际收入水平的一种避税方法。

等一种方法,公积金尽可能的多缴。熊文武是一家大型文化公司的企划经理,每月到手工资加奖金一般都在12000元左右,缴纳公积金和养老保险后约剩10000元,每月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在1300元左右。这笔钱对他来说是一笔数额不小的“损失”。善于算计的熊文武直接找到公司老板申请每月多缴纳一些住房公积金,这样他就做到了合理避税,因为公积金是不用交税的,而且已经买了房的熊文武随时可以提取公积金。

等二种方法,分摊收入总额。在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是采用“九级累进税率”来计算的,纳税人的个人所得越多,其缴纳的税费相应也就越高。所以,在纳税人一定时期内收入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其分摊到各月的收入应尽可能均衡,如实施季度奖、半年奖、过节费等薪金,会增加纳税人纳税负担。

于先生是某企业的销售经理,他的工资收入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为固定薪酬,另一部分为销售业绩提成,公司年底的订单数量按比例提成。去年底于先生应该拿15万元的提成,公司财务人员告诉他,这笔提成要交纳近4500元的税金。在该财务人员的点拨下于先生要求公司把提成在每年按月发放,这样他就很巧妙地做到了合理避税。

第三种方法,用福利抵部分工资。

目前税务机关对职工福利和工资收入的税务安排不同,纳税人不妨要求公司在政策范围内多发放劳保福利来抵一部分工资,从而合理避税。

小曹是一家服装设计公司的设计师,他的月工资8000元,每月的租房费用2000元。在工资收入所得扣除1600元的费用后。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征收的税率是10%,2000元至5000元部分征收的税率是15%,5000元至20000元部分征收的税率是20%。按照小曹的收入8000元来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为8000元-1600元=6400元,适用的税率较高。但如果他在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时达成一致,由公司安排其住宿(2000元就可视作为福利费用直接交房租),其收入调整为6000元,则小王的应纳税所得额为6000元-1600元=4400元,适用的税率就可降低。

2巧妙投资避税

纳税人可以利用我国对个人投资产品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来合理避税。目前可行的主要有投资国债、教育储蓄和保险产品等几种方式。

第一种方法,投资“金边债券”。

国债被誉为“金边债券”。它是切实可行的一种合理避税的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投资国债和特种金融债所得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

第二种方法,投资教育储蓄。

金达成的儿子去年顺利考入了某重点中学,他和爱人开始琢磨给孩子攒学费了。金达成的朋友为他出了一个主意,为孩子买教育储蓄品种,可以免除利息所得税。金达成随后便拿出两万元到银行为儿子办理了三年期的教育储蓄,等到三年后儿子上高中时,这笔教育储蓄存款就可以解决三年的学费了,而且不交任何利息税。

第三种方法,投资保险,节流税款。

目前,我国尚没有税法规定,保险收益也要扣税。因此,对于想投资的家庭来说,合理的保险计划,是个不错的节流税款的选择,既可得到所需的保障,又可合理避税。

张望月是某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办事处的高级主管,月收入15000元左右。以前他总是每月到银行存10000元定期存款,但是到期取钱时还要交利息税。去年,他把部分到期存款转换成了分红保险。一年下来,比储蓄收入多拿了近2000元,而这2000元其实就是省下来的税款。

3一般公民的纳税方式

我国《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第30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应当分别计算应纳税额;第37条规定纳税义务人兼有税法所列的二项或二项以上应税所得的,按项分别计算纳税。在中国境内二处或二处以上取得税法所列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以及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同项所得合并计算纳税。

(1)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纳税额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扣除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义务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抵免限额)。

另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适用附加费用的减除。

(2)稿酬所得的应纳税额

根据国税发[1994]089号文件规定,个人每次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同一作品(文字作品、书画作品、摄影作品以及其他作品),不论出版单位是预付还是分笔支付稿酬,或者加印该作品后再付稿酬,均应合并其稿酬所得,按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3)偶然所得的应纳税额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因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取得的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且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