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彼得·林奇传
3680100000003

第3章 乔治·沙利文

买股票吧,那是你如胶似漆的妻子。

——乔治·沙利文

彼得·林奇在布雷·伯雷高尔夫球场工作的最初时期,有一个具有绅士风度的人每次来到球场,总要求俱乐部经理让彼得·林奇做自己的球童。这个人就是彼得·林奇人生中最大的支持者和导师——乔治·沙利文。

乔治·沙利文是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的总裁。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是一家管理公众基金的公司,在美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乔治·沙利文同吉尔公司、宝丽来公司的老总是好朋友,他们经常结伴到布雷·伯雷高尔夫球球场打球。

“小朋友,我以前见过你吗?”乔治·沙利文在第一次看到彼得·林奇时,问他说。

“是的,我们见过。”彼得·林奇非常友好地对乔治·沙利文说。

“但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

“先生,我叫彼得·林奇。”彼得·林奇彬彬有礼的回答令乔治·沙利文非常高兴。

球场上的球童大多是些贫困的儿童,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然而彼得·林奇却和他们不一样,他的父亲曾经是数学教授,后来成为约翰·汉考克公司的高级财务审计师。那时,彼得·林奇还在一所著名的私立学校接受过初级教育,他一直是班级里的佼佼者。这一切都使得彼得·林奇与其他球童具有不同之处。

“彼得·林奇,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以前可不是在这儿拾球的?!”乔治·沙利文先生并不认识彼得·林奇的父亲,因为他们不是一个社交圈子里的人,但他曾经看到过彼得·林奇随父亲到高尔夫球场打球,那个时候,乔治·沙利文开始注意到了这个活泼而又有个性的小孩子。

“是的,先生”彼得·林奇坚定地回答道。

乔治·沙利文是一个精明的人,他虽然并不知道彼得·林奇的家庭变故,但仍然从彼得·林奇的面部表情上,猜到了其中的原由。因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一个家庭的兴衰变故是司空见惯的事。亿万富翁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看到有些自卑的彼得·林奇,乔治·沙利文没有继续问下去,他估计这个小球童肯定有着一段悲惨的经历,但他很喜欢彼得·林奇的聪明和这种能够坦然面对逆境的态度。这也是他每次都要求彼得·林奇作他的球童的原因之一。

“彼得·林奇,你想做我的球童吗?你要知道我是一个高尔夫球高手?”

“先生,我非常愿意。”虽然这是每一个球童都必须而且几乎每天都要重复的回答,但是彼得·林奇的回答却是发自内心的。

就这样,彼得·林奇成了乔治·沙利文先生的专职球童,只要乔治·沙利文到高尔夫球场来,陪伴他的球童总是彼得·林奇。

当然乔治·沙利文付小费时也并不比付给其他球童的更多。因为,在相处中,他发现彼得·林奇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孩子。而作为一个资本家,乔治·沙利文不但具有典型的资本家作风——不会因同情而施舍自己的钞票,同时,他也不可能大发慈悲地去资助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但是,彼得·林奇却是一个例外。

只要他发现彼得·林奇非常开心的时候,他总是在临走的时候,对彼得·林奇的表现赞赏一番,并且在他认为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给彼得·林奇更多的小费。而这些小费又决不会使彼得·林奇感到羞耻,更不会让彼得·林奇感觉到,他是在同情一个困苦的孩子。

每一次当乔治·沙利文和他的朋友们谈论自己在股票投资中刚刚取得的胜利的时候,彼得·林奇总是听得很入神,这令乔治·沙利文十分惊奇。因为其他的球童对此都漠不关心,而彼得·林奇不但聚精会神地听着,而且好像听懂了似的。

“彼得,你是在听我们谈话吗?”

“是的,先生!”

“你能够听懂?”

“不,我不清楚。”

彼得·林奇的坦诚使乔治·沙利文更加喜欢让这个孩子了。从此,他便不经意地提携他。这在彼得·林奇以后的人生中会得到证实。

当然,彼得·林奇投资股票的最初的知识并不是完全从乔治·沙利文那里得来的,其他客人和俱乐部成员无意间的谈话也对彼得·林奇有很大影响。

不过,这些人可能都没有注意到这个球童,而乔治·沙利文却注意到了。每当彼得·林奇随球手们打完一轮球,就可以上一堂有关股票市场的免费教育课。

在20世纪50年代,暴涨暴跌的股票对大多数传统保守的人来说是难以信任的。很多人视投资股票为洪水猛兽。而像乔治·沙利文这样狂热的投资者也比比皆是,但是其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从股票中赚取巨大的利润。由此可见,在当时的美国,股票虽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但在人们心目中仍然没有一个好的形象,人们对股票的看法还处于偏见之中。

但幼小的彼得·林奇通过从球场上听来的有趣故事,重新审视了人们有关股票市场是一个输钱的地方的看法。投资精英的观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彼得·林奇,使他在对股票的认识上高人一筹,同时增强了他的赚钱意识。

那时,乔治·沙利文先生常常幽默地重复着一句话:“买股票吧,那是你如胶似漆的妻子。”

这句话同时是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的座右铭,后来也成了彼得·林奇投资股市的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