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彼得·林奇传
3680100000038

第38章 彼得·林奇的基金投资法则

只有通过长期持有股票基金,才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收益。但是,这需要有非常坚强的意志力。

——彼得·林奇

作为一个成功的基金管理人,彼得·林奇对于普通投资者如何投资基金、如何挑选基金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于指导投资者如何避免走进误区,对于基金投资者修正自己的投资理念,端正投资心态,甚至是学习具体的投资策略都大有帮助。彼得·林奇对普通投资者的建议,可以概括为基金投资七大法则。

基金投资法则一:尽可能投资于股票型基金

彼得·林奇给基金投资者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尽可能投资于股票基金。

彼得·林奇对股票基金非常偏爱,他认为,如果一个投资者把投资作为家庭长期财务规划的一部分,追求长期的资本增值,那么就应该把资金尽可能购买股票类资产。对基金投资者来说就是尽可能投资于股票型基金。因为,从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来看,持有股票资产的平均收益率要远远超过其他类别资产。

有很多投资者对彼得·林奇的第一法则有深深地疑虑:如果股市发生大幅调整或震荡怎么办?彼得·林奇告诉这些投资者:如果你不能比较好地预计到股市调整的到来,那么就坚定地持有。投资者不要因为股市的调整而感到恐惧甚至因此而撤出股票投资。他还举例说,美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严重的股灾,哪怕投资者一次也没有避开这些股灾,长期投资的结果也远远强于撤出股票投资。“只有通过长期持有股票基金,才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收益。但是,这需要有非常坚强的意志力。”彼得·林奇说。

彼得·林奇的基金投资第一法则从投资的角度来说,避开股票的风险,其实要大于持有股票的风险。这其实是关于投资的信念问题。哪怕中途经历了几年的熊市,坚持投资的结果,也远远强于避开股市投资。这条经验已经被全球的股市发展历史多次证明。从这个角度来说,股市在上升周期中的调整,是不必过分担心的。在市场震荡的时期,投资者需要理性的面对,而不是惊慌失措。

当然,彼得·林奇并不是让投资者盲目的持有股票型基金。他认为持有股票必须要有两个前提:一是这部分资金应该是以长期资本增值为目的的投资,不能影响个人或家庭正常财务状况。这样才不会因为短期的波动带来可能影响到投资决策的财务压力。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基金的选择问题,比如什么样的股票型基金能够坚持投资?什么样的投资方式可以坚持?彼得·林奇认为,通过挑选优秀的股票型基金,组合不同的投资风格,投资者才能够更好地规避股市调整的风险。这里就涉及到后面提到的基金投资法则。

基金投资法则二:忘掉债券基金

忘掉债券基金的投资法则和彼得·林奇的第一条投资法则一脉相承。彼得·林奇以偏爱股票投资著称,但这一法则并不是完全由个人偏好所致。

彼得·林奇为何坚持这一投资法则,他给出了两个理由:理由一,从资本增值的角度看,股票型资产收益远胜于债券;理由二,如果投资者青睐固定收益,那么不如直接购买债券。彼得·林奇是根据美国市场的情况作出这一结论的。因为从实践来看,单个债券的收益并不比债券基金差,而购买债券,不必支付昂贵的申购费、管理费。而且持有基金的时间越长,债券基金相对债券的表现就越差。彼得·林奇把这一法则戏称为“没有必要付钱请马友来听收音机。”

基金投资法则三:按基金类型来评价基金

彼得·林奇认为,弄清投资的基金属于哪一类型,有助于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因此他建议,要找同类型基金进行评价。

由于不同类型的基金,在不同的市场时期和市场环境下可能会表现不同,所以要按基金类型来评价基金。如果仅因为价值型基金近期表现持续落后于市场就认为该基金业绩不佳,就有可能错过一只很好的价值型基金。而投资者经常犯这样的错误,他们总是在最需要忍耐的时候失去耐心,从价值型基金跳到成长型基金,其实前者正要走向复苏而后者可能马上开始衰落。

彼得·林奇提醒投资者应在同一投资风格或投资类型上,比较基金收益的差异,而不能简单地只看收益率。这是进行基金收益对比的一个基本原则。各种风格中,都有优秀的基金,而不同风格的优秀基金则是投资者构建投资组合的良好备选对象。对于那些频繁地变更投资风格的基金,彼得·林奇建议投资者敬而远之。他认为,基金管理人缺乏严格的投资记录约束,可能会带来积极的效果,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因此,根据不同的基金类型或风格来对比分析基金之间的表现,有助于投资者发现哪些是真正表现优异的基金。

基金投资法则四:忽视短期表现,选择持续性好的基金

彼得·林奇认为,在选择表现优异的价值型基金、成长型基金,或者是资本增值型基金的时候,投资者没有必要参照基金过去的表现。在彼得·林奇看来,这些努力都是白费的。然而,大多数投资者恰恰是通过基金以往的表现来选择基金,他们最热衷的是研究基金过去的表现,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

彼得·林奇对很多投资者通常选取投资排行榜上最近1年或最近半年表现最好的基金管理人,并将资金投资于这个基金的做法感到不可思议。他说:“这种做法特别愚蠢。因为这些基金的管理人,通常将大部分资金冒险投资于一种行业或一种热门类型的公司,并且取得了成功。而在下一年度,如果这个基金管理人不是那么幸运,则可能会排到投资排行榜的最后。”

彼得·林奇选择基金更注重基金业绩的长期稳定性,对那些一时表现抢眼的基金并不看好。他认为,基金中的短跑冠军未必是长跑冠军。关键是要看,成为冠军的原因是什么,基金在长时期内业绩表现是否稳定,是否表现出持续性。

因此,彼得·林奇说:“投资者应该选择具有长期良好表现的基金,并且最好是坚持持有表现稳定且持续的基金。”他建议投资者,不要花太多时间去研究基金过去的表现,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

彼得·林奇基金投资法则的第四点实际上涉及到评估基金业绩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收益持续性。这是投资者需要特别关注的,尤其是普通投资者。如果你不能很好地分析基金近期高收益背后的真正原因,那就更多地关注已经表现得很好的收益持续性基金,因为这能比短期收益更好地反映基金经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因为从长期来看,收益的持续性远比一时取得收益冠军更为重要,除非你是短期交易的天生热衷者。因此彼得·林奇建议投资者选择长期投资,并且努力挖掘出那些真正能够带来稳定回报的基金。

基金投资法则五:组合投资,分散基金投资风格

彼得·林奇建议,投资者在投资基金时,也需要构建一个组合。而构建组合的基本原则就是,分散组合中基金的投资风格。

投资基金为什么要组合投资?彼得·林奇认为:“随着市场和环境的变化,具有某种投资风格的基金管理人或一类基金不可能一直保持良好的表现,适用于股票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共同基金。”然而投资者不知道下一个大的投资机会在哪里,因此对不同风格的基金进行组合是非常必要的。

彼得·林奇投资基金时往往从各种风格、各种类型的基金中,挑选出优秀基金作为备选对象,然后再从中构建投资组合。他把这样的组合戏称为“全明星队”。

在美国基金业,由于彼得·林奇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投资者们越来越重视组合投资。不过,许多投资者在进行组合投资时常常有两点误区:

一是投资过于分散,把资金分散投资在许多基金中。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并不是组合越分散效果越好,而是要分散有方、分散有度。“有方”是指组合备选对象不是广撒网,而是挑选的优秀基金;“有度”是指适度分散,组合中基金的数量一般情况下不要超过5只。

二是组合中持有的多数基金风格雷同。这样,每只基金的收益表现实际上可能高度相同,从而也就起不到构建组合的效果了。

基金投资法则六:如何调整基金投资组合

彼得·林奇对于投资者已经持有基金组合后,不知如何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投资的问题,提出了一个一般性法则:在往组合中增加投资时,要选择近期表现持续不好的风格的基金追加投资。注意是通过追加资金来调整组合的配置比例,不是在基金投资品种之间进行转换。

这样的组合调整方式,往往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这是毋庸置疑的,彼得·林奇的经验自己证明了这样做的正确性。基金表现之间的“风格轮动”效应是这种调整方式的依据,而“基金风格轮动”事实上又是基于股票市场的“风格/板块轮动”。根据这个简单的原则调整组合,实际上起到了一定的跟踪风格轮动的效果。因为从长期的情况来说,买进下跌的板块的风险比买进已经上涨的板块要小。

基金投资法则七:适时投资行业基金

彼得·林奇建议,投资者应在适当的时机,投资行业基金。

行业基金的定义是,投资范围限定在某个行业的上市公司的基金。行业基金中的行业既可以是细分行业,也可以是大的行业类别。行业基金的走向实际上反映了这个行业在股市上的表现。彼得·林奇认为,从理论上说,股票市场上的每个行业都会有轮到它表现的时候。因此,彼得·林奇的投资法则是,在向组合中增加投资的时候,选择那些近期表现暂时落后于大盘的行业。这个原理和风格调整是一致的,投资者需要做的是,怎样确定表现暂时落后于大盘的那些行业。如果更细致一些地研究,那些已经处于谷底、开始显示复苏迹象的行业是投资者最好的选择。

从美国基金业的情况来看,美国国内行业基金数量较多,专门针对某个行业类别或者细分行业的基金为数也不少,行业覆盖面遍及整个市场,针对行业基金的投资空间十分巨大。因此,彼得·林奇认为,投资行业基金可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