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中国史
3684600000042

第42章 宋朝卷宋朝卷·内忧外患的万里河山(1)

(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和疆域的变迁,可分为北宋和南宋,合称两宋。宋朝是以文治国的国家,因此造成了军事上的积弱,而也正因为如此,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经济和文化最繁荣的朝代之一。外国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当时的农业、手工业、制瓷业、造船业等都非常发达。

陈桥兵变的真相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59年,周世宗驾崩,七岁的恭帝继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以及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权。

次年正月初,朝廷听说契丹兵要南下攻打周朝,连忙派赵匡胤率领诸军北上反击。周军行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赵匡义和赵普谋划政变,众将将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他为帝。尔后,赵匡胤率领军队返回京都开封,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并强迫恭帝让位。赵匡胤当皇帝后,改国号为宋,依然定都开封,史称“陈桥兵变”。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继位不到半年,便有两个节度使叛乱。他费了很大劲,才将叛乱平定。事后,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他便决定解除将领们的兵权。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祖宴请石守信、王审琦等宿将,在酒席上他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让众将让出兵权。开宝二年(公元969年),他又宴请节度使王彦超、武行德、郭从义、白重赞、杨廷璋,劝他们罢镇改官。因为这些决策都是在酒席上实行的,所以史称“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监察后面还有监察的“人盯人”

宋朝中央政府实现了事实上的多重分割,臣子们谁都不能独断专行。不仅如此,臣子们还时刻面临着另一个体系官员的监督,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多重监察制度”。

宋朝最高的监察机构是“御史台”,依照的是唐朝的制度。御史台的长官叫“御史中丞”,凡是和宰相有关系的人都不得担任此官职。御史台是皇帝从外部言论上制约宰相最重要的官职。

除了御史台,还有谏官,他们具有封还诏令的权力,只要他们觉得皇帝或中书的命令不合适,他们就可以封还。人们熟悉的“包青天”包拯就曾担任过谏官。

监察的一个重要对象便是司法部门。另外,还设有登闻鼓院、登闻检院、理检院、军头引见司等机构受理直接诉讼,相当于今天的信访办。而皇帝也常常参与诉讼案。加强司法监察的另外一个措施,那就是朝廷定期向全国各地设派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带有钦差性质的官员,以便明察各地案情。

带兵不统兵,统兵不带兵

在军事部门的设置上,宋朝建立了枢密院和三衙相互制衡机制。虽然枢密使和宰相官级同等,不过都是文官出任,而武将是不许担任最高军事长官的。枢密院和三衙各司其职,两部门互不相干,枢密院负责军事决策,三衙负责平日练兵。三衙之间更是不许有任何的关系,它的武官大多是中下级军官,如果出征就由枢密院临时派出将带兵。如此以来,便造成了宋朝三百年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虽然有效防止了军队叛乱,但这也是宋朝会被辽金很快灭亡的原因之一。

宋朝宰相不再是“一人之下”

赵匡胤当了皇帝后,一次性罢免了后周旧臣的三个丞相范质、王溥、魏仁浦,任谋士赵普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完成了从后周到赵宋的宰相人选过渡期。不过他觉得赵普也不可靠,还设立了一个“参知政事”的职务作为掣肘。

这样便确立了宋王朝政府“两府”格局的形式:一个是宰相,一个是参知政事。同时赵匡胤在解除统兵将领们的军权后,又特设了一个“武府”枢密院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这两府分管文武,如此以来,宋王朝便有效实现了对宰相权力的最大分割,两府的正副首脑统称“执政”。

同时,宰相和参知政事的关系也体现了权力制衡的重要准则。在宋代,曾出现过二相二参、二相三参,二相四参,这样皇帝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他便可以进行权衡和制约。

辽宋之间的首次交锋地:高粱河之战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公元979年)五月初,宋太宗赵光义不顾宋军数月攻占的疲惫,天气炎热等不利因素,贸然转兵东进。

六月十三日,宋太宗亲自率领大军出镇州,兼程北进,连续攻占金台顿(今河北易县东南)、东易州(即岐沟关,今河北涿州西南)、涿州等地。当时的辽北院大王耶律奚底、统军使萧讨古等戍守幽州,为了阻止宋军北进,他们带兵南出围截。宋太宗便派傅潜、孔守正率前锋军出击,他率主力继后,在沙河大败耶律奚底部。然后在二十三日推进幽州城南。

攻击幽州时,屡攻不克。辽景宗耶律贤乘机派耶律休哥率所部骑兵救援。七月初六,两军在高梁河畔决战,辽兵败退,宋兵追击。在黄昏时刻,耶律休哥率大军,兵士人持两炬从间道奔驰而来,在耶律斜轸部配合下,左右夹攻,耶律学古部也出城参战,使得宋军三面受敌,全线崩溃,死伤惨重。宋太宗南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高粱河之战”。这次战争,宋朝除了损失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外,更重要的是挫伤了将士的自信心。

困惑今人的“烛影斧声”之谜

开宝九年十月十日(公元976年11月14日)晚,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第二天,他的弟弟赵光义便即了位,也就是宋太宗。

关于宋太祖的死,文莹的《续湘山野录》有记载:这天大雪纷飞,赵匡胤召赵光义入寝宫,商量国政大事。两人屏退侍女,斟酒对饮,内侍们退到寝宫门,站在外面。从殿外有人看到屋内烛影下,赵光义不时地离席,尔后又听到斧头戳地的声音,接着太祖大声对其弟说:“干得好!干得好!”不大工夫,太祖便突然死去。赵光义便走出寝宫,传宦官及侍女叫皇后皇子来。稍后皇后皇子相继赶到,这时太祖已死。

太祖究竟是怎样死的?史书上只留下了“烛影斧声”这样的记载。那么,太祖是怎么死的呢?有人认为赵光义“弑兄夺位”。这是根据文莹的《续湘山野录》为依据的。也有人说,太祖的死和太宗无关,持此说的人是以司马光《涑水纪闻》的记载为依据的。

关于太祖的死,近代学术界也确定他是死于非命。但关于他的死因,至今未找到确凿无疑的材料。

夏景宗李元昊的志向

李元昊(公元1003年-公元1048年),西夏开国皇帝,党项族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之后,李姓为唐朝所赐。少年时代的李元昊,英武非凡,文武双全。

李元昊长大后,对于先辈称臣于宋,尤其是依赖于宋的恩赐而改变本族的生活习惯非常不满。父亲李德明曾对他说:“吾久用兵久疲矣,吾族三十年衣年锦绮,此宋恩也,不可负!”他便愤而反驳父亲道:“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绮为?”他展露才华是在1028年的回鹘政权战争中,这年他24岁。李元昊在这次战争中,一举攻破了甘州城,由于显赫战功他被封为太子。

在他的父亲去世之后,李元昊取得了党项政权的最高统治权。在他的统治之下,天下呈现夏、宋、辽三国鼎立的形势。

西夏王元昊抛弃赐姓

北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十月,李明德病逝。李元昊便以太子的合法身份以及自己军事才能,再加上显赫的战功,在兴州(今宁夏银川)得到了党项政权的最高统治权。这时的西夏已非常强大,足以与宋、辽抗衡。

李元昊继位后,他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抛弃唐、宋王朝赐封给其祖的李姓、赵姓,改姓为嵬名,称“吾祖”。“吾祖”是党项语,也就是“青天子”的意思。元昊认为他们的祖先是鲜卑拓拔,为了纪念祖先,保持旧俗,他带头剃光头,并穿耳戴重环饰,以示区别。不仅如此,他还强行让党项部族人一律“秃发”,并限期三天,违者斩。元昊的做法强化了西夏的民族意识,增强了党项内部的团结,并取得了贵族上层以及广大党项部落人民的支持。

西夏与宋的三川口之战

三川口之战是北宋和西夏之间的一次重大战役,也叫做延州之战。这次战争为西夏的生存以及发展奠定了军事基础。

北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夏景宗元昊带领十万大军攻打宋延州(今陕西延安),他们先佯装攻打安军(今陕西志丹),引延州兵出来救援保安兵,然后再趁机攻占延州北的金明寨,从而包围延州。延州知州范雍便四处调兵,宋将刘平、石元孙等率领万余兵力,救援延州。

夏兵埋伏在三川口(今陕西安塞东),将宋援兵包围。夏军四面夹击,宋兵全线崩溃,宋将刘平、石元孙等被俘获。夏兵乘胜围攻延州,连攻七天,但因天降大雪,最终夏景宗只好班师回朝。

再败宋朝的好水川之战

三川口之战以后,宋仁宗不敢再小觑西夏,他下令封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共同负责迎战西夏,韩琦负责泾原路,范仲淹主持鄜延路。

宋庆历元年(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二月,夏景宗元昊再次率领十万大军南下进攻宋朝,并将主力埋伏在好水川、姚家川(今隆德境)沟壑之中,另一部分兵力至怀远(今宁夏西吉东部)诱击宋军。韩琦便集中数万兵力,让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等将率兵出击。夏兵假装失败,从而让任福等产生轻敌情绪。尔后,任福沿着川西进至羊牧隆城(今西吉西北)东时,发现夏兵严阵以待,才知道中计了,但为时已晚,早已陷入夏兵的重重包围之中。两军决战,宋兵大败。

进取中原美梦的破碎

定川之战是继延州之战、好水川之战后的宋夏战争的第三场战事,最后以宋败夏胜告终。

宋庆历二年(公元1042)闰九月,夏景宗率领十万大军,兵分两路攻打宋朝,并包围了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宋泾原经略安抚招讨副使葛怀敏兵分四路向定川寨(固原西北)进发。在镇戎城北和夏军相遇,葛怀敏的四路兵均败。宋兵入保定川寨,被夏兵重重包围。宋兵突围东走,但行走到长城壕(今宁夏固原西北)时,壕桥断裂,他们便没有了归路。这时夏军两面夹击,宋军大败。

不过,西夏另一路遭到宋朝原州知州景泰的顽强反击,士兵全军覆没,夏景宗进取中原的美梦就此破碎。

大宋与西夏的议和

康定元年(公元1040)至庆历二年(公元1042)间,西夏对宋发动的三次战事,宋朝每次都遭到惨败。西夏虽然是战胜的一方,但比较掳掠所获的财物和以前依照和约以及通过互市贸易所得的物资,觉得实在是划不来。

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双方达成协议。和约规定:西夏向宋称臣,宋予以册封;双方在本国领土上可以自由建立城堡;宋夏战争中双方所掳掠的将校、士兵、民户不再归还对方;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7万3千两、绢15万3千匹,茶3万斤,恢复双方榷场贸易。史称“庆历和议”。

“庆历和议”的达成使得北宋皇帝以宗主国名号得到了心理上的极大满足,而西夏也获得不菲的经济利益。不过,事实上西夏依然是独立的。

庆历新政的始末

宋仁宗时,朝廷官僚队伍庞大,人浮于事,人民生活贫苦,西夏和辽又在西北和北方威胁着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韩琦、富弼同时执政,欧阳修、王素、余靖、蔡襄同为谏官。宋仁宗便责成他们在政治上改革,称“兴致太平”。

这年,范仲淹与富弼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十项整顿政事的主张,大部分被任总采纳,颁诏推行,号称“新政”。不过新政触及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切身利益,实行时遭到强烈反对,改革仅仅持续一年便罢,范仲淹遭诬陷被贬。

范仲淹与族田义庄

族田就是宋以后某一个宗族所共有的土地。族田分为两种,一种是祭祀田,就是说一个家族拨出一部分土地,征收地租,所收取的地租作为家族祭祖开支,这种祭祀田通常数量不是很多,但很为普遍。另一种就是族内为官者、富有者捐置或者合伙捐置,所收的田租用来接济族内贫穷者及协济族人读书应试等所用。这种族田称做义田、义庄。

族田义庄为北宋范仲淹所创。宋仁宗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范仲淹在苏州长洲、吴县购田十多顷,将每年所得的租米,供给各房族衣食、婚嫁和丧葬所用,始称“义庄”。南宋时,范氏义庄的田产日益增多。到了宋宁宗时,族人购置田产,另设“小庄”,来补充义庄的不足。宋理宗时,义庄田地有三千多亩。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

范仲淹(公元989年-公元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杰出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成为后来王安石变法的前奏;他举荐的一大批学士,为宋朝学术的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以及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独放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范仲淹为官正直清廉,体恤民情,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范仲淹死后,朝野上下一片哀痛,包括西夏甘、凉等地的各少数民族人民,也为他举哀。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百姓都为他建祠画像。范仲淹以他的思想和行动,赢得了身前身后几代人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