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谢我们的对手
3692000000013

第13章 没有对手就没有潜在的进步(2)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丰田公司的信息人员偶然听到驾驶“大众”车的司机因发动机难以启动而抱怨不停,这位信息人员觉得这是条对自己非常重要的信息。为了进一步了解更多的“大众”汽车用户对大众车的意见,他立即委托一家美国市场营销调查公司进行访问。一些用户针对大众汽车提出了各种建议,有的希望车在冬天能够容易启动,有的感觉后座的空间太小,有的要求高雅的内部装饰……针对这些建议,日本人很快就设计出一款比“大众”车更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丰田”车,并以较低的价格和大力的广告宣传,迅速排挤了“大众”,使得“丰田”在美国的市场得到不断开拓,最终占领了美国市场并取得了小型汽车市场销售冠军。

“丰田”汽车发现了“大众”汽车不注意细节问题这一弱点,然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优点,并最终战胜了对手,增强了自己的竞争力。如果在美国市场上没有遇到德国“大众”这样的对手,日本“丰田”在汽车设计时就有可能会出现德国“大众”同样的弱点,就不可能有创新并最终占领美国市场。

对于竞争对手,无论他们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我们都有研究的必要。已退役的前NBA球员斯托克顿曾是NBA的“抢球王”,他的身体素质并不好,爆发力也很差,他之所以会取得如此的成就,是因为斯托克顿在每次比赛之前,都会很细致地观看有关的录像,观察对手的运球动作,寻找破绽。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唯有了解对方的不足,才能避免犯对方常犯的错误,也才有可能超越对方。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发现和分析对手弱点的同时,还要不断发现自己的弱点并克服这些弱点,因为很多时候一个人不是输给对方,而是败给了自己。如果德国“大众”牌汽车能够注重分析自己的弱点,不断完善,就不会被日本“丰田”汽车利用并被它击败。但是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因为自己的弱点早已养成习惯甚至形成个性,像脸上的一颗痣,熟视无睹,理所当然,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自省、总结。

对手的挤压有时可以激发自己的斗志,正如受到压力的喷泉才会开出美丽的浪花,也正如小草生长在石头缝里,反而获得了顽强的生命力。

对手的压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在利益面前人人都有自己的对手,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有时对手会对我们进行无情的打击和排挤,给我们的发展带来许多阻力,这种阻力可能会暂时延缓我们的发展,但是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也许会成为推动我们发展的催化剂,使我们获得意想不到的发展速度。

原子弹是世界上最有威慑力的武器之一,谁拥有原子弹,谁就不怕威胁。当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美国已经迈入核时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能够制造原子弹的国家之一。美国曾经对中国有过四次核威胁,对中国的安全造成了极度的威胁。

1950年,毛泽东决定入朝参战时,美国就曾威胁说准备使用核武器,白宫之所以敢动辄挥舞“核大棒”,就是因为中国没有核弹作为还击手段。朝鲜战争进行到1953年时,美方遭受重创,总统艾森豪威尔再次扬言将核武器对准中国。1958年,蒋介石凭借美国核武器这一后盾,部署10万地面部队准备反攻大陆。

周恩来总理说:“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实力政策,但是对付帝国主义不能不讲实力。拥有毁灭力最大的核武器,便是最强大军事实力的标志。”面对强大的敌人的威胁,为了保卫自己国家的领土安全,新中国决定发展自己的核力量。

要搞世界上最尖端的核技术,需要耗费巨额资金,如果当时不是因为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等强大对手的军事讹诈和核威胁,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不会花很大的气力来研制自己的有效防卫武器,以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正是因为强大对手的逼迫,才揭开了中国研制原子弹的序幕,美帝国主义的威胁也坚定了中国要拥有自己的原子弹的决心。

但是中国研制核武器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经济和技术上的落后,中国开始希望苏联老大哥能予以支持。经过长时间的磋商,1956年10月15日,中苏两国终于签订了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苏联同意帮助中国发展尖端武器。

然而正当研制计划顺利进行,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计算的轮廓初步勾画出来的时候,1959年6月,苏联政府撕毁中苏双方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1960年,又突然撤走在华的苏联专家,并带走了重要的图纸和资料。与此同时,美国也一直没有放松对中国核武器研究的阻挠,多次想对中国核设施实行“绝育手术”。

这些情况,给中国核武器研制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有些项目因设备材料供应不上而影响了整个建设进度,有些项目因中国未掌握设备调试技术而推迟了正式投产的时间,有些项目则因设计尚未完成而不得不从头做起。

核武器这种最尖端的绝密技术,任何国家都不愿外泄。险恶的国际环境和敌对国家的威胁,激发了中国人独立研制核武器的决心。1959年,中共中央作出了“自己动手,从头做起,准备用八年时间搞出原子弹”的决策。周恩来还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国内”的方针,支持原子能事业。

经过两年的理论建设,研制小组不仅弄清了原子弹爆炸的过程,掌握了规律,而且还纠正了苏联专家一些较大的错误结论。经过技术人员的艰苦奋斗和上千次科学实验,终于攻克了技术难关。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地区,巨大的蘑菇云翻滚而起,中国人向世界证明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次核爆炸在世界政治、军事格局中引起了极大的震撼,同时大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和对中国的核威胁。

中国人勒紧裤腰带研发成功第一颗原子弹,是美国、苏联等强大敌对国家威逼的结果。正如毛主席在中国第一个原子弹爆炸时所说,要感谢赫鲁晓夫,要给赫鲁晓夫“发一个一吨重的大勋章”。

可见,对手的威胁和挤压并非都是坏事,正如失去了地面摩擦阻力,永远不会产生滚滚向前的车轮,对手的阻挠和挤压也许可以激发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的斗志,这也正如受到压力的喷泉才会开出美丽的浪花。只有在对手的挤压下,自己的水平才会有所提升,乃至超越对手。

在强大的对手面前,存有缺陷并不可怕,关键是看你如何发掘缺陷本身的价值。有时,只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缺陷,它就有可能成为你克敌制胜的武器。

把缺陷转化成发展自己的机会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自己身上多一些特长,少一些缺陷或最好是没有缺陷。但是,缺陷和不足总会在每个人身上出现,比如,生理或心理缺陷等。有些人常常会因为这些缺陷而苦恼和抱怨,认为这是与对手竞争的一大劣势。其实缺陷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对缺陷的认识。任何一种缺陷都是相对的,是在与周围人的比较中产生的。只要你能够发现缺陷本身的价值,只要善于利用本身的缺陷,也会出人意料地战胜对手,因缺陷而成功。

我国著名影视演员严顺开成功走上演艺道路,并没有依靠什么独特的优势。他一直对表演非常感兴趣,但长相不佳一直成为自身的一大缺陷。在报考志愿时,他先后被上海戏剧学院、青海话剧团给刷下来。尽管后来他如愿以偿地走进戏剧的殿堂,但是长相上的缺陷一直成为他从事表演的劣势,无法与同行的人竞争演主角。在戏中,他就只能演小得不能再小的角色,有时甚至只出演舞台上的“一棵树”,始终处于配角地位。

当时,有个芭蕾舞剧团正想排《阿Q正传》,在“阿Q”演员人选上出现了困难。这时,导演过戏曲《红楼梦》的岑范思考了半天,最后将目标锁定在了长相有点“另类”的严顺开身上,并决定让他来演“阿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