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
3692400000019

第19章 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

勿庸置疑,金钱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钱财是身外之物,不要被金钱和自己的贪婪迷惑了双眼,应适可而止。同时把贪心戒除,这样就能知足常乐,束缚人的脚镣。除此之外也不要吝啬,能够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幸福。不把金钱看得太重,学会舍得,才能把握住人生的机会和命运。

守财奴的故事

汉朝时候有一个老头,他在年轻的时候,继承了家里的一些财产,自己也一直经营着一些生意,经过多年积累,老头有了一些钱和一些产业。他没有儿女,独自居住在一幢大房子里。

每天,天蒙蒙亮他就起床忙自己的生意,只知道拼命赚钱,一刻也不愿停下,直到天黑了才休息。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又赚了很多钱。但是,他每天仍旧粗茶淡饭,穿破旧的衣服,也不会轻易地花一文钱。迫不得已拿钱买一些吃的和用的,都会让他心疼好几天。平时遇到有人向他借钱,或者祈求帮助,他总是一口回绝。

有一天,一个非常贫困的人找到这个老头,希望能够得到帮助,他对老头说:“我的母亲一直瘫痪在床,妻子身体也不好,时常生病,因此也做不了什么活。可是今年收成实在不好,偏偏昨天小儿子又得了急病,天灾人祸,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更没钱给儿子治病,您发发慈悲,借一点钱给我,等情况好了,我一定会还给您的。”

老头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没有丝毫同情地说:“你找我借?我也没有钱啊,这幢房子还是先人留下的。”可是借钱人急需用钱,只能一直跟着老头,苦苦哀求道:“您有那么大的家业,怎么会没钱?您做做好事救救我的儿子吧。”

老头被借钱的人缠得实在很烦,只好去内室里拿钱。心不甘情不愿地找了十文钱出来,慢吞吞地从屋里向外走,边走边洒掉一文钱,等他走到外屋的时候,手里只剩五文钱了。

老头一副心疼的样子,极不情愿地把钱交给了借钱人,再三叮嘱:“我的全部家产都拿出来给你了,你可千万不要对别人说,要是其他人都像你这样跑来跟我借钱,我哪里还有钱借给人家!”

借钱人泪流满面:“五文钱怎么能治病?”便扔下钱走了。

不久,下了一场暴雨,老头的房子年代太久,在暴风雨中塌了。没有地方住,不得不花一笔“巨资”请人盖房子。等房子盖好了,老头却整天闷闷不乐,整天想着由于一场暴风雨,而让自己花了那么多不应该花的钱。有一天,他体力不支,倒在地上再也没起来。

而他的财产,还没等官府来充公,就被一群市井地痞哄抢一空。

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它本来就是供人们使用的,老头却被金钱驱使,成了金钱的奴仆。如果他用这些财产帮助别人,相信会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地度过余生。

柿子与纪录片

美国的一个摄制组想拍一部关于中国农民生活的纪录片,于是他们来到了中国,选择了农村里一片柿子林。他们找到柿子林的负责人——一位四十多岁的柿农,说他们想要买他树上刚长熟的柿子,请他把这些柿子摘下来,演示一下柿子的储藏过程,每1000个柿子的价格是160元人民币,折合20美元。

这位柿农很高兴地同意了,并且找来了帮手。两人一个爬到柿子树上,用绑有弯钩的长杆对着长熟的柿子一拧,就把柿子打落在地了。另一个人就在下面拿着竹筐捡柿子。树上的柿子不断地往下落,下面的人手脚麻利地把柿子往竹筐里放,同时还和树上的人大声地拉着家常。这一切都被美国的摄像机拍下来了。接着,两人演示储藏柿子的过程,美国人也一丝不苟地拍下来了。

结束以后,美国人付了钱。当他们打算离开的时候,那位柿农却一把拉住他们,问道:“你们买了柿子怎么不带走呢?”美国人说这么多东西不好带,也没有必要带,因为我们买柿子的真正意图已经达到了,这些柿子你可以自己留着用了。

那位柿农说:“你们别瞧不起这些柿子,它们的质量可是最好的。”美国人耸耸肩,摊开手笑了笑,请翻译跟柿农解释丝毫没有看不起的意思。

终于,柿农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让他们走了,看着他们远去的背景,柿农摇摇头感叹说:“想不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傻瓜!”

柿农庆幸不用再费劲拖着1000个柿子去集市,原地没动就将它们卖掉了。可惜他不知道那几个美国人拍下他们采摘和储藏柿子过程的纪录片,拿到美国后可以卖更高的价格。

他也不知道,在那几个美国人眼里,有价值的不是那些柿子,而是他们独有的采装、储藏柿子的生产方式。他更不知道,一个柿子在集市上只能卖一次,但是如果将柿子制作成了信息产品,一个柿子就能卖成千上万次。两者之间的所得利益有着天壤之别。

那位柿农地道、质朴,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愚昧,还嘲笑别人是傻瓜。

英国人常说:“小钱精明,大钱糊涂。”事实也是这样,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当一个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得失,为眼前的小利斤斤计较时,大利已经悄悄地消失了,许多人平时很苛刻,最后还是过得很贫穷。因此,不妨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

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有两个年轻的墨西哥人一起沿密西西比河淘金。走到一个河汊时,两人分手各奔前程,因为一个人觉得阿肯色河可以淘到更多的金子,另一个人则认为去俄亥俄河发财的机会更大。

10年后,去俄亥俄河的人果然发了财,他在那儿不仅淘到了大量的金沙,而且他用所赚得的财富在那里建立了码头,修筑了公路,为他落脚的地方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那里也成了一个大的集镇,来往的人越来越多。

而去阿肯色河的那个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自从两人分手后就没了音讯。有的人说他早已经葬身鱼腹、尸骨无存了,也有的人说他没淘到金子,生活也很窘迫,只好回墨西哥去了。50年后,直到一个重27公斤的自然金块被人发现,并在匹兹堡市引起了轰动,人们才了解到他的一些情况。当时,匹兹堡市的媒体——《新闻周刊》的一位记者对这块金子进行了跟踪报道,他写道:这颗全美最大的金块来源于阿肯色河,是一位年轻人在他家房屋后面的鱼塘里发现的。从那个年轻人的祖父遗留下来的日记中得知,这块金子是他的祖父扔的。

年轻人祖父的日记也被刊登在了《新闻周刊》上。有一篇日记这样写道:昨天,我在溪水里又发现了一块金子,比去年淘到的那块更大,进城卖掉它吗?那就会有成百上千的人涌向这个地方,那么我和妻子亲手用一根根圆木搭建的棚屋,挥洒汗水开垦的菜园和屋后的池塘,还有傍晚的火堆,忠诚的猎狗,美味的炖肉,树木,天空,草原以及大自然赠给的静逸和自由都将不复存在。我宁愿看到它被扔进鱼塘时溅起的水花,也不愿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从我眼前消失。

18世纪60年代正是美国疯狂追求金钱的时代。可是,这位淘金者却把淘到的金子扔掉了,许多人都认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直到现在还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可是仍然有许多人始终认为它是真的,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位淘金者才是真正淘到金子的人。

现实的生活需要人去赚钱求得生存和享受,但是赚钱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有钱了也并不代表就生活得美好。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人生的真谛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满足了生活之需后,多注重生活细节,感受人生,才能了解生命的意义。

高贵的施舍

撒切尔夫人说:“金钱不是目的,而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一个乞丐来到一户人家门前,向女主人乞讨。这个乞丐确实很可怜,他的整个右手臂被截肢了,整个衣袖都是空荡荡的,让人看了感觉很难受。站在女主人身后的女儿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那个乞丐说:“麻烦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很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叫我搬砖?不愿意就别给,何必为难我?”

女主人并没有生气,俯身把两块砖头摆整齐,然后用一只手搬了过去,说:“你看,我用一只手同样也能干活。你为什么不能呢?”

乞丐一下子愣住了,定定地看了看女主人,然后像刚刚女主人那样,俯下身子,用仅有的一只左手搬起砖来,同样一次搬两块。整整用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汗流满面,脸上、身上都碰了很多灰尘,一下子坐在地上。

这时女主人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和一杯水。乞丐接过去,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接着他把水喝得一干二净。看乞丐在休息,女主人又给乞丐递过去20元钱。乞丐接过钱,郑重地说:“谢谢你。”

女主人说道:“你不用谢我,这是你凭劳动挣得的。”

“我不会忘记的。”乞丐向女主人深深地鞠了一躬,走了。

没过多久,又有一个乞丐来乞讨了,女主人让这个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完成后也给了他20元钱。

女儿十分不解地问母亲:“上次让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又让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您是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屋前?”

女主人笑笑对女儿说:“这堆砖不管是放在屋前还是屋后都一样。”

女儿说:“那可以不用搬来搬去了。”

女主人摸摸女儿的头说:“但是对于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就不一样了……”

自此以后,女儿发觉,时不时地就会有乞丐乞讨,她们家的砖就这样屋前屋后地被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一个西装革履,气度不凡的人来拜访当年的女主人。那个人很有气派和风度,美中不足的是,他只有一只左手,右边只有一条空荡荡的衣袖。

他向女主人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如果没有遇到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让我搬砖,使我明白了,我也可以凭自己的劳动吃饭,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公司,真的很感谢你当年的教诲,才有了我的今天。”

女主人只是淡淡地说:“这都是你自己做出来的。”

这位独臂的董事长要把女主人一家人迁到大城市里去,过优越的生活。

女主人委婉地拒绝了:“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这个人有些惊讶。

“因为我们人人都有两只手!”女主人回答。

他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工作随时都可以安排。”

母亲笑了笑说:“那你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

金钱是身外之物,只是生活的工具,而不应当是生活的目的和追求。人们应该尊重金钱,正确、合理地使用金钱。把金钱作为一种生存的手段去改善自己的生活,实现个人的价值。

真正的富有

春秋时期,韩起和叔向都是晋国的重要官员。虽然官居高位,但是俸禄却很少,生活也不富裕,因而心里总是不平衡,对那些利用职权聚敛财富的权贵羡慕不已。有一次,韩起对叔向抱怨:“我虽然有着正卿之名,却没有正卿的俸禄,空有名头。官员有加官晋爵的,封妻荫子的,遇到红白喜事的、乔迁之喜的都要送礼庆贺,可现在自己几乎连送礼的费用都拿不出来了。”本想着这些话会博得叔向的同情,谁知,叔向却向他拱手道贺。

韩起有些迷惑地问:“我现在口袋空空,窘迫难堪,你不同情我的境遇,反而恭贺我,这是为何?”

叔向问道:“你知道栾书和郝至这两个人吗?”

看韩起直摇头,叔向便对他说了一段历史。那两人都是晋国前朝的官员,栾书虽然贫困但是很有德行;郝至很富有但是行为无道。栾书曾是晋国的上卿,按照国家规定应享受500顷良田的俸禄,但他连100顷的良田也没有,穷得置不起宗祠庙宇里的祭器。但他并不以此为羞,反而更加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后来他的德望传遍全国,得到了全国百姓的尊敬、爱戴。

郝至则恰恰相反,他是晋国的正卿,他搜刮的财富相当于国库的一半,而且他贪得无厌,骄奢傲慢,官职不高却仗着自己有财富胡作非为,不择手段,百姓怨声连天。最终,国君革了他的官职,没收了他的财产并将其满门抄斩。

“现在你的处境和栾书一样,我想您一定也能行栾书之德,所以我恭贺您。如果您不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而是担心自己的财富,那么,我惋惜都来不及,哪里还有心思恭贺您!”

韩起恍然大悟,自己实在不该为一时的贫困而烦恼,越是贫困的时候越应该像栾书那样提高自己的德行和修养。

于是他便对着叔向叩头跪拜,说:“我一心只想着财富的多少,一味跟他人攀比,却忘了真正的修身之道,您的一席话让我醒悟了。”

自此以后,韩起不再在乎俸禄的多少,而是一心读书修身。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不在枷锁之中,那些想成为一切主人的人,往往会沦为奴隶。”面对金钱人们有两种选择:成为主人或者奴隶。其实,经济上的清贫和道德上的清贫都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在贫穷的时候,更要看清自己,提升自己,不被金钱所迷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才是真正的富有。

99族奴

国家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朝政也颇为顺心,天下尽在自己手中,面对这样的状况,国王心里却总会有些失落,不知道是为何。即使参加了一些有意思的宴会,出去游玩,也丢不开这种感觉,国王有些纳闷。

有一天,国王早早起来在王国里转悠,走到御膳房门口时,听到里面有人在哼着小曲。循着声音,国王看到一个厨子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边唱边做着手里的活儿。国王有些不解:一个厨子为什么如此快乐?他走过去问这个厨子原因。

厨子高兴地回答:“尊敬的陛下,虽然我只是个厨子,但是我一直尽我的所能让我的家人生活得幸福和快乐。我们并没有多少财富,住的也是草屋,刚刚能够吃得好些,穿衣服也很朴素,但是这些对我们来说便足够了。我的妻子和孩子是我的精神支柱,我带回家的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东西她们都会很高兴。我感觉每天都很快乐,是因为我的家人很幸福,也很快乐。”

回到王宫,国王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宰相,“尊敬的国王陛下,我相信这个厨子还没有成为99族奴。”宰相说道。

国王不懂,问道:“99族奴?什么是99族奴?”

“如果您想知道什么是99族奴,请先做这样一件事:把一个里面装了99枚金币的包放在那个厨子家的房门口,相信您很快就会知道什么是99族奴了。”宰相建议说。

国王依照宰相所说,派人将装了99枚金币的布包放在那个快乐的厨子家的门口。厨子回家的时候发现了门前的这个布包,拿到房里,当他打开的时候又惊又喜:这么多金币!厨子开始清点,可是数来数去,只有99枚金币。没有人会只装99枚,那一枚金币去哪里了?厨子四处寻找,屋里上上下下,整个院子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厨子有些失望,心情十分低落。

他暗暗给自己打气,从明天开始,要加倍努力地工作,早日挣到一枚金币,这样他就拥有100枚金币了。由于头天找金币使他疲惫不已,所以早上起来晚了,心情也很沮丧,便对妻子和孩子发脾气,怪她们没有及时叫醒他,影响了他昨天给自己定下的目标。而后,他匆匆忙忙来到御膳房,便开始埋头工作,往日那兴高采烈地哼着小曲、吹着口哨的模样也没有了。这一切都被国王看在了眼里。

看到厨子的情绪前后有如天壤之别,国王十分不解:一下子得到那么多金币应该很高兴,怎么心情反而变糟了?

国王对宰相说了厨子前后的变化,宰相告诉国王:“尊敬的陛下,这个厨子现在已经变成99族奴了。99族奴是这样一类人:他们虽然拥有的很多,但从来不满足,拼命地去工作,只为了能早日实现‘100’。原本生活中很多幸福和满足的想法,仅仅因为忽然出现了能达到100的可能性就全都被打破了。他们竭力去追求那个没有意义的‘1’,不珍视拥有的‘99’,并且为了那个‘1’不惜付出快乐的代价,这就是99族奴。”

金钱是好的仆人,却是不好的主人。金钱的价值是人为赋予的,贪得无厌,终会使人失去更多东西。因此,要卸下贪婪的包袱,不做拜金主义者,远离诱惑。的确,金钱能提高生活水平,为人们享受生活提供一定的基础,但这不是人生的最终目标。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这些都不是金钱能买到的。看清金钱的本质是为了获取生活的意义和乐趣,而不能为了它心力交瘁,每个人都应该把握住其中的得失平衡。